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042

第42章 东北地区回族源流考述(3)

(二)汉人

汉人之转化为回回,这在历史上是回回民族形成、发展的诸因素之一。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起到了转化和媒介作用。这种情况在东北各地回族中不乏其例。如沈阳戴氏回族,其先人本为汉人,原籍山西洪洞县。嘉靖十三年(1534年),戴氏高祖移居沈阳,其后与当地阿訇相交甚笃,遂改信伊斯兰教,成为回回穆斯林。沈阳回族《戴氏宗谱》记载:“吾高祖号济贫公,与一缠头僧相契,缠头僧敬佩吾高祖忠爱之志,而劝之言曰:公利民之心与古教济贫之意同义也。希吾高祖退佛门而入古教,称西域回回。吾高祖自斯即为回回之称耳。”[38]从此,戴氏后裔世代操守教门,与当地回回互为婚姻,逐渐加入回回行列。嘉庆末年,戴氏与杨氏、赵氏等姓回族捐资修建沈阳清真东寺。今天其后裔散居东北各地,繁衍成为回回望姓大族。可见,这种因历史上各种因素促成的回汉通婚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回族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维吾尔人

东北回族历史来源中的维吾尔人成分,大多是在清代由新疆发遣到东北后加入回回行列的,这与清代维吾尔族人民反清斗争有着密切联系。有清一代,新疆维吾尔等族人民反清斗争烽火连绵,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清朝除武力镇压外,还将一些参加起义的维吾尔族群众发遣到边疆。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平定准噶尔阿睦尔撒纳之乱后,清政府曾将一批役属于准噶尔的维吾尔人发遣到东北,指导呼伦贝尔驻防索伦、巴尔虎等八旗兵丁从事农耕。《清高宗实录》记载:“据副都统瑚尔起奏称,呼伦贝尔地方,连年亢旱,牲畜亏损,兵丁生计萧条,游牧处水泉甚多,请于新降之塔哩雅沁回人内,约派百余名前往,指导兵丁引水灌田。”[39]文中所谓“塔哩雅沁”,系额鲁特蒙古语“农民、耕种者”之意,历史上专指准噶尔汗国时期被强制迁移到准噶尔地区,特别是伊犁一带从事屯田的维吾尔人,他们大多参与了阿睦尔撒纳叛乱,叛乱平息后都被解往肃州安置。史载:“解往肃州赏给官兵为奴之塔哩雅沁回子甚众”,乾隆遂“令陕甘总督拣派一百名,约五六人给车一辆送京,兵部亦照此办给,送往呼伦贝尔。但回子百名,并家口即有二百名,一时遣往,恐米贵难以支持,请将其妻子暂留齐齐哈尔,支给口粮,侯秋获后陆续遣发,先将男丁送往,每人给籽种官牛及冬裘龚具等物,与索伦、巴尔虎等通力耕作”[40]。其后,清政府考虑到呼伦贝尔驻防索伦等旗丁“原以打牲为业,若使伊等专习耕种,恐日久本业俱忘,于边境无益”,遂“将遣去回子撤回”,安插在齐齐哈尔[41]。嘉庆十九年(1814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玉努斯“邀功捏报”案牵连甚众,其中有阿布都拉及缘坐家属数十人“发往黑龙江给兵丁为奴”[42]。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五月,喀什噶尔维吾尔人孜牙墩“纠约滋事”,事发后嘉庆帝“命刑部查明逆回孜牙墩案内缘坐家属,其原发热河者,著改发黑龙江;原发密云者,著改发吉林,交该将军分别安插”[43]。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利用喀什噶尔事件纠众犯边,煽动维吾尔族人民反清。翌年春,清军大举入疆,迅速平息张格尔叛乱,其中有40余名维吾尔人被发遣到黑龙江,最后只有18人抵达发遣地。据调查,被安插在齐齐哈尔的有黄夫努达姆、古努巴里、苏来玛里、乌尔德滚等数人,现在当地回族中就有他们的后裔[44]。

这些以发遣方式迁入东北的维吾尔人,基本上与维吾尔族反清斗争相始终。一般情况下,他们多在齐齐哈尔、吉林、盛京等城随旗当差,为披甲旗丁之奴。按照清朝有关律例的规定:“缘事发遣黑龙江等处者,三年后,悔罪改过,即入本地丁册,挑给钱粮”[45]。因此,以这种方式迁入的维吾尔人大都留居当地、落籍安家。由于伊斯兰教信仰的相同和生活习俗的某些相似,使得他们与当地回族往来关系较为密切,这给他们与回族通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加速了他们融于回回的历史进程。如清代被安置在盛京内务府回子佐领内的维吾尔人,长期与当地回族杂居、通婚,至清末已基本上转化为回回,并大多随从回族改用汉姓。现据《奉天通志》的有关记述,将其简列表4如下:

此外,清代还有少量的柯尔克孜、撒拉等族穆斯林被发遣到东北。如平息张格尔叛乱后,清政府曾将裹进叛乱的柯尔克孜首领阿仔和卓等数人,同维吾尔人一起“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46],他们后来也同维吾尔穆斯林一道融入东北回族之中。这些穆斯林成分,无疑也是东北回族来源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东北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联系日益增强,自元代以来许多回回相继来到这里定居,他们落籍久居、置产立业,建立寺院、修建墓地,逐渐凝结成为一个民族整体,就其历史发展的源流来看,呈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历史上迁居东北回回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当时政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元初辽阳行省设立之际,始有首批回回迁入东北,其后一些回回官宦家族因各种因素落居东北,成为早期东北回族来源组成部分。入明之后,锦州、辽阳、沈阳等地逐渐发展为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吸引了许多回回相继迁入。清代以来回回移民东北开始步入高潮,各地回族所建清真寺明显增加,其足迹遍及东北各地。确切地讲,元明两代东北回族的早期活动中,政治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后回回活动则是经济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历史来源相当广泛。不仅有元代以来陆续由中原各地迁入的回回官宦、商人、屯田户、流民和宗教职业者等,也有从陕甘、云贵、江浙、四川、新疆等地迁入的回回,同时还有大量的蒙古、维吾尔、汉等民族成员加入回回行列,成为东北回族来源的重要构成之一。如1940年齐齐哈尔清真东寺一份迁墓台帐所记载的22位亡人,就分别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四川、北京等省区,计有丁、于、尹、王、申、白、任、安、米、何、吴、李、周等13个姓氏[47]。足见东北地区回族来源之地区及其成分的广泛程度。

第三,从迁徙流向上看,回回大多沿着河流和交通线逐次北向进入东北腹地,落籍于交通便利、宜于农耕的江河冲积平原或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镇。此外,无论在城镇抑或乡村都有回族聚居,但总体而言,城镇人口较多,乡村人口较少;聚居者多,散居者少,形成别具地方特点的以城镇居住为主的“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

[1]《元典章》卷33,15。

[2]《明史·西域传》。

[3]钱大昕《元史氏族表》卷2。

[4]《元史·世祖本纪》。

[5]《元史·世祖本纪》。

[6]《元史·成宗本纪》。

[7]《奉天通志·职官志》,民国23年刊本。

[8]《元典章》卷33,15。

[9]该碑解放前出土于沈阳市中央大街,现收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碑文载于《满洲金石志稿》和《承德县志》。

[10]《沈阳文史资料》第8辑。

[11]《冯氏家谱》“谱序”,乾隆四十二年撰本。

[12]《铁氏家谱》“右录·铁氏遗迹考记”。

[13]《锦县志》卷二十《宗教志》,民国9年本。

[14]《任氏家谱》“序文”。

[15]寺坊又称教坊,本是回回人聚居区域。历史上回回人迁徙所到之处,除与汉人杂居,往往大都在清真寺周围聚族而居,自成街巷村落,这种居有定处,便称为寺坊。

[16]李树基等:《锦州伊斯兰教》,载《锦州市志通讯》,1984年第2期。

[17]《沈阳县志》卷13《宗教志》,民国6年本。

[18]《辽阳县志》卷26《宗教志》,民17年本。

[19]《大清会典》卷166,光绪本。

[20]《盛京通志》卷23,乾隆元年本。

[21]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5《兵防》。

[22]《九台文史资料》第1辑。

[23]《宁安县志》卷四《氏族志》。

[24]《清高宗实录》,卷1440,第619、693、903页。

[25]《伊通县乡土志》,伪满康德四年铅印本。

[26]《吉林新志》,伪满康德元年铅印本。

[27]缪学贤:《黑龙江》,民国2年版,第17页。

[28]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6。

[29]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6。

[30]赵尔巽:《黑龙江通志纲要》,第33页。

[31]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6。

[32]西清:《黑龙江外纪》,卷8。

[33]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6。

[34]《脱氏家谱》“谱序”。

[35]《明律》卷6。

[36]马达等:《回族在河南》,《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37]穆德全:《回回族源考述》,《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38]《戴氏宗谱》“谱序”。

[39]《清高宗实录》,卷1440,第619、693、903页。

[40]《清高宗实录》,卷1440,第619、693、903页。

[41]《清高宗实录》,卷1440,第619、693、903页。

[42]《清仁宗实录》,卷286,第585页。

[43]《清仁宗实录》,卷286,第585页。

[44]《黑龙江省回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58年铅印本,第3页。

[45]《清高宗实录》,卷1440,第619、693、903页。

[46]《清宣宗实录》卷160。

[47]齐齐哈尔清真寺所藏,1940年清真义地迁墓理事会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