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共同生活习俗的形成
无论是唐宋时期留居海南岛的波斯和阿拉伯穆斯林,还是宋元两代从占城入居的穆斯林,都是以伊斯兰教为唯一的宗教信仰。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其生活习俗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大,伊斯兰教的许多规定,已转化为他们的风俗习惯。从史书记载可以看出,明末清初,聚居在所三亚里的回族先民,已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信守伊斯兰教,“不供祖先,不祀诸神”,“惟建清真寺”,每日念经礼拜,斋月封斋,有条件者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觐。二是饮食习惯禁忌多,按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规定,禁吃猪肉、凶禽猛兽和一切自死动物。三是在服饰上保留穆斯林的特色,“白衣白帽”,男性戴礼拜帽,女性披盖头巾。四是婚姻按伊斯兰教的教规行事,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族内通婚,“不与汉人为婚,人亦无与婚者”。五是形成具有伊斯兰特色的丧葬仪式,人去世后称为“归真”,实行土葬,仪式从速、从简等。
综合以上4个方面,可以看出,明末清初,一个有着共同居住区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俗的回族社区,已经在海南三亚形成。
二、回族社区的社会变迁
海南岛的回族从定居三亚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回族社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发生根本变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一)产业结构的变革
回辉、回新两村,地处海滨,当地回族祖祖辈辈都以捕鱼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据前引《正堂禁碑》记载,当时崖州的渔课米一共为五百八十四石二斗,折银为一百六十二两九钱,而居住在所三亚里的回族,交纳的课额达六十一两三钱,占总纳课税的37.6%,这反映出渔业生产,是当地回族的主要经济产业。
捕鱼作业的生产工具主要靠渔船。1937年以前有渔船12艘,1945年战争结束后减至4艘。1950年,两村回族共有332户,1611人(其中男807人,女804人)。其中140多户共同拥有渔船4艘,另外用小网捕鱼的约有60多户,其他人家多靠帮助上述两种渔户拉网打杂维持生活[14]。由于渔船体积小,质量差,不适宜深海作业,只能在近海处下网捕鱼,因而收入甚微。即使在每年的捕鱼旺季(农历九月至二月),渔船的拥有者,每月每人收入只有20多万元(每1万元折现人民币1元),其他的帮工人员,每月每人仅有10万元左右。在淡季时(农历三月至八月),因风浪大,渔船不敢出海,收入仅有旺季的十分之一[15]。
除了渔业生产外,也有一部分家庭拥有耕地。1950年,两村共有耕地1529亩,为30余户所占有。其中水田249亩,旱田1280亩。由于这些土地大多数远离居住的村庄,加上回族不善于耕作水稻,因此有土地的家庭,大部分将土地出租给当地的黎族村民耕种,本身很少从事农业生产。仅有小部分家庭利用附近的坡地,种植瓜、豆等蔬果。
此外,还有一部分家庭从事小商贩,以零售日用品、零食品及鱼类为主。据1951年统计,从事小商贩的共有34户[16],其中有的是在捕鱼淡季时临时转行的。
以捕鱼为主,种菜及小商贩为副的经济生产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前当地回族赖以谋生的传统产业。由于这些活动受到生产工具、季节、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收入低微且极不稳定。因此,回民的生活极为贫困,除个别大户人家外,大多数的家庭,都居住在低矮的茅草屋,每遇风雨,屋内无一片干土;衣着破烂不堪,男女老幼的衣服上都有补丁,有的一件衣服的补丁多至五六十块,补丁的颜色也多至十多种。饮食每天两餐地瓜稀饭,由于营养不良,大多数妇女和儿童脸部黄肿[1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两村回民的经济生活状况虽然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受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的束缚,生活来源仍然依赖捕鱼和种菜,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直到1988年,仍有10%的人家住在茅草屋。人均年收入仅为200余元,是羊栏镇经济收入最低的两个村[18]。
三亚回族社区的经济起步,是从1988年开始的,其契机是城市化的影响。
1987年9月,国务院批准三亚市由原来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三亚市的行政区域原属崖县,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以原崖县行政区域设立三亚市)。三亚市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北依高山,南临大海,境内气候温和,景色宜人,有“天涯海角”“鹿回头”“亚龙湾”“大东海”“小东海”“大洞天”“小洞天”和“落笔洞”等名扬中外的旅游景点,是避寒和旅游的胜地。1988年4月19日,海南省正式建立后,制订了“把三亚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并制订了《三亚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随着这一规划的实施,从1988年开始,三亚市掀起了一股房地产开发热潮,国内外的客商纷纷到此投资,并带来了旅游业的兴旺。
回辉和回新两村位于三亚市的西南部,毗邻著名的旅游区“天涯海角”,距市中心不到10公里,国道公路经过羊栏镇,县道公路从两村穿过,交通方便。具有开拓精神和精明头脑的回族人,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条件,抓住“城市大开发”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活动。
1.运输业
根据社区的地理位置和三亚城市的开发特点,他们首先瞄准运输这一行业。运输业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于城市基本建设工程的运输,二是用于旅游服务的客运。第一类型的运输业兴起于1988年,由于城市的开发,对各种工程运输车辆需求增大,不少回族家庭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购买了翻斗车、卡车等运输工具,承包基建项目的建材运输。据回辉、回新居委会提供的统计数字,1990年,回族拥有的大中型运输车辆就已达100多部,其中不少家庭有3~4部。第二类型的运输业始于80年代初期。鉴于三亚旅游业的兴旺,不少回族家庭购买了三轮摩托车,运载游客往返于三亚市区和“天涯海角”等旅游景点。90年代初期,又陆续更换为中小型旅行车。1995年三亚市凤凰国际机场启用后,他们又购进各类小轿车,并基本垄断了机场通往市区的客运生意。
据1998年5月回辉、回新居委统计材料,两村从事运输业的人员共有450多人,占总劳动力的25%。拥有各类机动运输车辆271部。其中大型车67部,中小型车99部,三轮摩托车53部,二轮摩托车52部。1997年,运输业收入1021.5万元,占总收入的43.29%。目前,运输业已成为回族社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运输业的发展,给三亚的回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并产生了一批先富起来的典型。如回辉村的蒲先生,现拥有1家“三亚伊斯兰工贸公司”,有小轿车3部,翻斗车2部。1995年,他被海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评为“海南省乡镇企业家”。
2.旅游商贸服务业
三亚市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和避寒胜地,每年到此度假和观光的中外游客数以万计,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必然要购物、住宿和餐饮。当地回族看好了这一市场,在各大旅游点和交通要道开设了30多间经营珠宝、水晶和工艺品的商店。其中最大的5间珠宝店,资产均在100万元以上。产品主要从外地购进,半成品则在当地加工,当地回族办有2间水晶和珠宝加工厂。除了固定的批发和零售点,还有众多的妇女和儿童,到各大旅游点直接向游客兜售珍珠项链等,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参与这一活动,人均月收入不下1000元。
旅游业是个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三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每天进入三亚的游客达几万人,使得三亚的各大宾馆、旅店爆满,许多游客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人家,开设家庭旅馆,部分通过运输业而发家致富的回族家庭,及时抓住这一机会,纷纷把多余的房子或新建的房子,用于开设家庭旅馆。到目前为止,两村回族开办的家庭旅馆有20多家,既支持了旅游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此外,还开办了100多家餐饮店、杂货店和摩托车维修店。
3.蔬菜水果批发零售业
随着三亚城市化的发展,人口逐步增加,市民和服务行业对蔬菜和水果的需求激增。有生意头脑的回族人纷纷跻身于这一行业。截至1998年5月,三亚市区的3个果菜市场,共有600多个零售档位,其中回族占有166个,有140个经营蔬菜零售,26个经营水果零售,从业人员近300人,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此外,还有7家回族经营的水果批发店,其中最大的批发店,在旺季时月收入达3~4万元。
除上述三大经济产业外,还有30多家水产养殖专业户,从业人员170多人,主要养殖对虾、螃蟹、紫菜等水产品。有6户畜牧专业户,牧养牛羊900多头(以帮他人寄养为主)。有2家橡胶加工厂。
传统的捕鱼业和蔬菜种植业仍然保留,但其经营方式已经改变。两村现有渔船8艘,分属40多家共有,业主很少随船出海,大部分劳动力雇佣附近的黎族和汉族,收入按三七比例分成(业主70%,雇工30%)。两村共有适于种菜的坡地319亩,全部租给外地来的民工耕种,每年每亩菜地收取租金2000元。租种菜地的民工来自江西、四川、湖南、广东汕头等地,1998年有62户,130人。此外,大部分家庭还利用房前屋后的宅基地,种植芒果、椰子、槟榔等经济作物,计有椰子77亩、槟榔211亩、芒果205亩(本文引用的回辉、回新两村的经济情况统计,除注明出处外,其余均是在笔者田野调查期间,由两回族村居民委员会所提供)。
城市化的发展,使回族摆脱了传统的以捕鱼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生产模式,一个以运输业、旅游商贸服务业、果菜批发零售业为龙头,多种经营并举的崭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二)生活方式的改变
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回族社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1988年,两村回族人均年收入仅200余元,而1997年,人均年收入达3196元(羊栏镇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数字,此数字尚有保留。据1998年5月笔者田野调查时回收的160份问卷统计,人均年收入达3778元),比10年前增长了10多倍,在羊栏镇中名列前茅,比全镇农村人均年收入2369元高出35个百分点。经济收入的增加,引发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居住环境的变化。1949年以前,大部分的回族家庭,祖祖辈辈栖身在低矮的茅草屋。1988年,仍有10%的家庭居住在茅草屋。1997年,百分之百的家庭住上了瓦房和楼房,其中楼房和框架结构的平房占71.4%,人均居住建筑面积19平方米。在所有的住房中,1980年以前建造的占5.3%,1980~1990年所建的占33.5%,1990年以后建的占61.2%。其中61.9%的住房,都仿照城市的款式进行了装修。笔者访问过两个家庭,其中一户拥有2栋楼房,投资100多万元;另一户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造价70多万元。面对居住环境从茅草屋到瓦房、从瓦房到豪华装修的楼房的巨大变化,当地回族人骄傲地说:“我们现在的居住条件,是城里人无法比拟的。”
二是交通条件的改善。20世纪60年代之前,两村回族群众外出到三亚等地,大部分都靠步行。到了70年代,有部分家庭购买了自行车,加上有过往的公交班车通过,交通条件有所改善。进入80年代,尤其是三亚升格为地级市后所引发的开发热潮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的兴旺,小巴、中巴、摩托车等各种机动交通工具穿梭于公路两边,人们到三亚等地,用不着步行或骑自行车,只需花上2元车费,就可以舒舒服服到达目的地。
除了公共交通工具外,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不少家庭还购置了自用的摩托车和小汽车。由于机动交通工具较为普及,有70%以上的回族中青年,都掌握了机动车的驾驶技术。就连在校的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也有30%以上懂得开车。
三是生活用品多样化、高档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经济生产方式单一,一般家庭的经济收入,仅能勉强维持日常的饮食、衣着等生活开支,根本谈不上购买其他高档的生活用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赚钱的渠道多样化,收入激增,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各种中高档的生活用品进入普通家庭。据2000年8月统计,在两村的回族家庭中,电视机已基本普及;70%以上的家庭,拥有冰箱、洗衣机、煤气炉;40%以上家庭使用空调机、热水器和微波炉;家庭电话152部,手提电话112部。另外,还有90多户经济较为富裕的家庭,雇佣了家庭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