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道理大智慧:带来好运的100贴小秘方
37431400000013

第13章 壮心不已万事成(1)

成功学大师斯通说过:“你自信能够成功,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则大为增加;如果你心里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成功。”

1.莫让自己打败自己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趟不过的河。只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困难”这个词语。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将于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在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回答:“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匆匆走了,记者一直没弄明白林肯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记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青讲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也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那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进城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卢象的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这个故事很有启迪性。它告诉大家,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他内心的自我想象首先限制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一些成功学研究大师分析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有的人缺乏自重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时常在人面前感到紧张、尴尬,一味地顺从他人,事情不成功总觉得自己笨,自我责备,自我嫌弃。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对他人的各种行动充满戒备,有的人缺乏胜任感,工作中缺乏担当征途的气魄,甘心当配角;也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掩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夸张地表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

这些人们真正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怀疑自己,或自觉不如人的时候。

研究自我形象素有心得的麦斯维尔·马尔兹医生曾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都有自卑感,为什么呢?电视上英雄美女的形象也许要相当大的责任,因为电视影响人心实在太大了。

有些人的问题就在于太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了。其实,你就是你自己,压根儿不需要拿自己和任何其他人比较。你不比任何人差,也不比任何人好。造物者在造人的时候,使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与任何其他人雷同的。你不必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应该是拿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拿破仑希尔指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果你都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是“第一名”!

许多人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特别喜欢看1号博格士上场打球。

博格士身高只有1.6米,在东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即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

据说博格士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破纪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可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高个队员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到博格士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其实他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意志。

博格士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而是意志与苦练的结果。

博格士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件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享有风光的社会评价,是所有爱打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

每次博格士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

他们的嘲笑井没有阻断博格士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个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显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抄球常常得手。

一个人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一刻,就注定了是一个成功者。因为成千上万的精虫在奔向惟一的卵子时,争斗比人间还激烈,最后成功的那二个,构成了一个人。

秘方点拨:要取得事业成功、生活幸福,重要的要有积极的自我心像,要敢于对自己说:“我行!我坚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就像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2.小甲虫也能撼大树

撼大摧坚,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默默留意。攘臂极力,一犯手自家先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暴风骤雨侵袭过它,都未能让它倒下。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也站不起来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进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

这是卡耐基引述别人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是要说明常常为小事烦恼,会损坏人的身心健康。而从这个故事,大家还可以发现了另一个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明人吕坤讲的:要想完成艰巨的任务(撼动庞然大物、摧毁坚固的东西),要慢慢地下手,长久地显出功效,默默地用心。如果挽袖子使猛力,(想一下子成功),一开始自己就失败了。

你看,面对那棵科罗拉多州的大树,闪电不可谓不凶,狂风不可谓不猛,暴雨不可谓不疾,但都缺乏持久和耐心,结果大树依然不倒,闪电以及暴风骤雨都“一犯手自家先败”。再看那不起眼的小甲虫,“徐徐下手,久久见功,默默留意”,终于靠锲而不舍的韧劲创造了“撼大摧坚”的奇迹。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撼大推坚”的艰巨任务:运动员要向世界纪录挑战,科学家要解开大自然的奥秘,企业家要跻身世界强者的行列,就是一般人,也会有一些困难的工作要去做。比如要把一堆砖头从甲地搬到乙地,如何做?有人可能会“攘臂极力”,一次搬100块砖,结果只能是“一犯手自家先败”。太急于求成了,刚一动手就闪了腰。而有的人一次只搬自己能搬动的十多块砖,持续地搬下来,再多的砖头也会搬完。

莎士比亚说:“斧头虽小,但多次砍劈,终能将一棵坚硬的大树伐倒。”

还有一位作家说过:“在任何力量与耐心的比赛中,把宝押在耐心上。”

小甲虫的取胜之道,就在持之以恒的耐心上。

一位青年问著名的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用了多长时间学琴?”格拉迪尼回答:“20年,每天12小时。”

也有人问基督教长老会著名牧师利曼·比彻,他为那篇关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词,准备了多长时间?牧帅回答:“大约40年。”

现在有一种流行病,就是浮躁。许多人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他们有如吕坤讲的那种“攘臂极力”的人,不去做扎扎实实的长期努力,而是想靠侥幸一举成功。比如投资赚钱,不是先从小生意做起,慢慢积累资金和经验,再把生意做大,而是如赌徒一般,借钱做大投资、大生意,结果往往惨败。网络经济一度充满了泡沫。有人并没有认真研究市场,也没有认真考虑它的巨大风险性,只觉得这是一个发财成名的“大馅饼”,一口吞下去,最后没撑多久,草草倒闭,白白“烧”掉了许多钞票。

现在当影视明星,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许多青年男女的梦想。每年广播学院、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招生,都会吸引来成百上千的“俊男靓女”。他们中不少人只看到了明星的风光无限,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辛劳与努力,以为靠着漂亮的脸蛋就能成为第二个赵薇、章子怡。他们忘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明星”,是“撼大摧坚”的功夫,所谓“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需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默默留意”。北影的一位老师曾评价说:“很多孩子外形条件很好,可是文化素养太差。”美丽的花儿不是一夜开放的。这些年轻人应该听听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说的:“我从来不做投机取巧的事情。我的发明除了照相术,也没有一项是由于幸运之神的光顾。一旦我下定决心,知道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我就会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试验,直到产生最终的结果。”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兔子。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英国诗人布朗宁写道:

实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没有找到则身已故。

实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万件,结果一件也未实现。

要想“久久见功”,就要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有时要强迫自己一件一件地去做,并从最困难的事先做。有一个美国作家在编辑《西方名作》一书时,应约要撰写102篇文章。这项工作花了他两年半的时间。加上其他一些工作,他每周都要干整整七天。他没有听任自己先拣最容易阐述的文章入手,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严格地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决不允许跳过任何一个自感费解的观点。另外,他始终坚持每一天都首先完成困难较大的工作,再干其他的事。事实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

吕坤讲“撼大摧坚”,除了要“久久见功”即有耐力有恒心外,还讲到要“徐徐下手”,就是说面对要完成的工作,不能不问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做。要在着手做之前,先周密思考,找好下手的地方,确定完成的方法。如小甲虫进攻大树,就是从根部开始下手的。再如庖丁解牛,要摸清牛的筋骨空穴、身体构造,才好下刀,游刃有余。三国时代,刘备要打天下,如此“撼天摧坚”的功业要想完成,光凭一腔热血,与关羽、张飞一道勇猛冲杀是不行的。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定了“以蜀建国,三分天下”,最终再图统一的战略。战略已定,便不避挫折和失败,积小胜为大胜,终于在与强大敌手的争夺中,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的成功。

完成艰巨的工作,需经历“久久见功”的过程。过程长,耗时也多,极容易产生疲惫和绝望。这种情况下就要“默默留心”,不是傻干,而是寻找比较聪明的办法,把艰苦的长过程“缩短”。

在田径比赛中,马拉松是最艰苦的比赛,他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而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却能轻松应对,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均获得了冠军。他说,他是用智慧战胜对手的。他在自传中谈了他的取胜秘诀: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这样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完了。山田本一说:“起初,我并不懂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完成大目标,这就是山田本一“默默留心”得到的秘诀。

秘方点拨:为什么有些人做艰巨的事时常会半途而废,其中的原因大概一是畏难,一是畏久。请试试山田的方法吧,再大再坚的事也能做成。

3.成功不分早晚

有当然,有自然,有偶然。君子尽其当然,听其自然,而不惑于偶然。小人泥于偶然,拂其自然,而弃其当然。噫!偶然不可得,并其当然者失去,可哀也。

人人都想取得成功——学子想考上清华北大或出国留学,老板想让自家的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足球想“冲出亚州,走向世界”,科学家想在纳米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网络公司老总想在纳斯达克上市,电影演员想捧得奥斯卡金奖……

那么,成功的愿望怎么才能实现?先看两个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