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这样最健康
37439300000010

第10章 怎样的心理最健康(2)

如今,利用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已经普通得如同让病人卧床休息一样。不过,仅仅依靠抗抑郁药并不能彻底治疗,而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抗抑郁药,副作用较强,最好避免药物治疗。

三、这样面对疑虑症最健康

疑虑症可能人人皆有,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在遭到屈辱、受到欺骗之后,往往会诱发疑心症,强化自己的疑心。俗话说:“疑心生暗鬼。”疑虑症的一种表现为疑心过重。

当人们走在繁华的城市商业区时,有多少人在“认定”某服务员是妓女,某警察是盗贼化妆而成,某胖子是杀人犯,某瘦鬼是国际间谍呢。而这种无根据的“认定”,对任何一个疑心者都不会有益处,只能有害处。

某女士患疑虑症已多年,她经常清点衣柜中的衣服,非常担心自己的衣柜是否锁好,为此她非常痛苦。

疑虑症也表现在个人与组织之间,造成个人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养成对任何人先入为主的不信任态度,主张只有对方以实际行动证明可靠之后再信任,这样的人很难与人相处,很难与人共事,也交不到朋友。

疑虑症患者觉得自己经常处于衰弱不振状态,无精打采,缺乏朝气。一旦有不规则的心跳出现,马上找医生询问,经医生检查后心脏没有任何毛病,但还是为心脏不规则的跳动而焦虑。

玛丽拿到一本医学杂志后,急切地想阅读其全部内容,读完之后,又因杂志上所描写的结核病或癌症而焦虑不安。最后决定看医生。经医生仔细检查后,告之无病时,她又为可能患病而继续焦虑。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以待疑虑症呢?

1.学会自我调节

疑虑症是大脑皮层与内脏相互关系的机能失调而致,要解决这种病症,最好学会自我调节。

2.放下心理包袱,切莫无病呻吟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了什么病,最好尽快去医院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及仪器检查,最好去几家你觉得信得过的医院,若所得诊断结果都证明你没有躯体疾病,就应打消思想顾虑,消除心理压力,否则将会使自己长期为焦虑、抑郁所干扰,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会诱发躯体疾病。

3.以乐观的情绪投入生活

一般说来,自己信任者的意见和结论总能给人一种放心感、安全感,如果信任者是某一方面的权威,这种放心感就更加强烈。你既然成天担心自己身体有病,若去医院做个诊断,断定你无病,你或许可以放心一阵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心生疑窦,忧心忡忡。从外界消息求得安全感是暂时的、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应该从“内在”,即从自己身上获得安全感。

4.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

疑虑症患者往往具有固执、多疑、敏感、谨慎等性格特点,遇事总是过多地考虑消极、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为此,一个人首先必须学会调心,转移注意力,不要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自身的身体状况。古代医学家称心为“君子这宫,精神之所含”,即生命之根,是精神活动之主宰。“节心虑以养心”,就能防病于未然。要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丰富生活。同时要坚持体育锻炼,培养幽默感,战胜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疑虑症就会治愈。

5.切勿道听途说,胡乱为自己对号

有很多人导致疑虑症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听途说,胡乱为自己对号,然后小题大作,到处求医,乱用补品。有一高中生,在毕业前体检时,正巧感冒发烧。医生为他听心脏时,告知是生理性杂音,没什么问题。可他从此以后坚信自己有“心脏病”,又由此认为自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进而影响学习。他这一系列“病症”都是胡乱为自己对号所致,后来他经心理医生治疗,得到了康复。

四、这样面对挫折最健康

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所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障碍和因无法克服这种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类与动物对挫折都有特定的反应方式,愤怒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挫折感的产生取决于事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很显然,我们不会因没有得到那些我们不需要,或不在乎的东西而感到沮丧。但如果这些东西是我们非常想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不同。

怎样对待挫折?

由于任何个人的生活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活,因此,社会发展的自然文化环境,人际交互关系,文明规则和制度等都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情形在科学和经济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尤为明显。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在激发人类丰富多样的动机和目标的同时,又增大了一个产生挫折的可能性,因此,正确地对待人生过程中的挫折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挫折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可能性,我们就应当去正视它。心理挫折可以引起情绪失控和行为失控。受到挫折后,一段时间内,有时苦闷、悲伤、懊恼,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什么活动都毫无兴趣,而有时又突然心情激动,坐卧不安,大发雷霆。还可以长时间发呆,对周围的动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且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甚至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攻击行为。也可能迁怒于人或者咒骂自己。有的则表现出一种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蒙头大睡,胡搅蛮缠或哭哭啼啼,这些失控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当然,挫折对人来说未必都是消极的,因为逆境只是给人造成了不利的环境条件,但条件是可以由人来利用和改变的。客观条件一旦被认识就可以根据客观条件作出行动计划,利用有利条件,弱化或消除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经过主观努力,往往会改变事物变化之势,而使逆境变为顺境,逆境常常使强者做出在顺境中不能做出的业绩。因此对待挫折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①要敢于正视挫折。从一般而言,每个人遇到挫折的可能性不可避免,从具体而言,什么时候遇到挫折,遇到什么挫折不可能选择,因此,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前提。所谓正视,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尤人,归之命运,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屈从于困难;也不要消极地逃避,为其合理化寻找遁词,其结果对扭转挫折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只能是自欺欺人。

②要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地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不是容易的事。除了天灾人祸的意外引起的挫折外,其他的原因常常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譬如,环境条件不好,给人生带来挫折的例子很多,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却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呢?

③要把心中的痛苦宣泄出来。最好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向其倾诉。

五、这样面对恐慌症最健康

恐惧是一切生物的防卫机制,正是有了恐惧,人类和各种生物才得以避开许多灾难,人类也正是由于有完整的恐惧机制才得以延续至今,成为地球的主人。一种没有恐惧感的生物很难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的地球上长久存在下去。但恐慌症并不能与恐惧划等号,恐慌症是恐惧的极端表现,它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困境和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也牵涉到人体神经各方面的生理反应。在安全感逐步加强的今天,人类正常的恐惧感越来越少,而病态的恐慌感则越来越多。

引发人类恐慌最有影响的例子是世界末日论和千年虫问题。新旧世纪交替的1999年,这两个问题搞得地球上的人们人心惶惶。地球末日论其实不是一个新的创造,早在19世纪时,诺查州玛斯就已散布出来了,并殃及了整整一个世纪,一些邪教组织如******、日本奥姆真理教等都大肆散布谎言,打着伪科学的旗帜,利用人们的某种心理,制造了不同程度的骚乱或集体自杀现象。千年虫则是科学家一时疏忽留下的隐患,它迫使各国政府花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千年虫改造,同时也普遍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在1999年快要结束的几个月里,经常有因千年虫问题而导致机场航班误点、银行系统混乱的报道,许多国家的人们采购大量日常用品储存在家,提取存款以备不测的新闻等鲜活地印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一般说来,恐慌症是一种危险的意识,其表现可能有瞳孔收缩、浑身僵硬或肌肉紧张甚至痉挛、目光呆滞、眼圈发黑、心跳加速、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等。

科学越发达,耸人听闻的东西就越流传,这似乎也有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在里面。就如人们谈论多年的“UFO”,许多人对它的兴趣己经达到痴狂的程度。在美国许多城市,都有“UFO”爱好者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协会和机构。美国历史学家海恩斯,根据中央情报局的档案材料写了一篇文章,用了许多当年堪称绝密的材料来证实人们看到的“UFO”,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秘密研制的军用飞机,不是“大外来客”。但适得其反,人们更加相信“UFO”的存在,认为这只是政府在极力掩盖真相而已。人们根本不相信这个“泄密者”的一家之言,他们认为“UFO”在将来某个时刻肯定将会侵入地球,给地球人类造成威胁。的确,新一轮恐慌正在“UFO”的追逐中形成,而且从他们中间蔓延开来,人类新的危机感又一次得到升华。

从社会学看,有心理学家把恐慌症分为“噩梦后型”。“强制综合型”、“慌乱型”。另外还有社交恐怖症、动物恐怖症、空间恐怖症等在内的“恐慌症”。从生理学看,主要有恐癌症、恐义症、恐霉毒症等。

由于以上几种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极为频繁,并且越来越复杂多样化,所以下面集中谈一谈,希望能帮广大读者去正确面对。

1.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神经质症。患者与人接触时感到某种苦恼。如,在众人面前易脸红,自己的视线与对人视线相遇时感到难堪,与异性接触时觉得很不自在等等。他们担心别人看破自己的弱点,因而固执地怀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听不进别人的解释,具有主观虚构性。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呢?社交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掌握交往的主动权,了解成功交往的方法与艺术是很重要的。如,在交往中,遵循以诚待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等原则,讲究交往的广度、深度、适度,学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白自己的思想,从交往中得到知识,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所谓的社交恐怖症自然而然退却而去。

2.惧老症

城市的恐慌心理大概是来自对自己生存的危机感和前途的困惑,如惧老症。1999年,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按国家的惯例,通常把65岁以上的人们划为老年组,一个城市中,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年人口型。以这样的标准,中国已有很多城市面临着人口老化的严重问题。在许多城市中,政府所能提供的社会福利无异杯水车薪,不少老人的生活仍然笼罩着一片含辛茹苦的阴影,这无疑加重了城市老年人的惊慌之感。在城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公寓的看门人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年人,很多“杂役”也由老年人充当,街市上常有老年人摆摊设点。忙来忙去的老年人显得十分惊慌,一是生存的压力,二是年龄的压力,他们总觉得多做一点,生活就有一点意思,自己的价值能最后被社会认可,这的确让人感到现代化大城市中竞争的无奈。

面对这种恐惧,又如何去正确面对呢?

人总是要衰老的,人们一方面要正视老年的到来,人可贵的是要保持年轻的活力和朝气,不能未老先衰,做什么事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另一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人到老年最怕孤独,特别希望有人去看望他们,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不能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很需要有人同他们说话、聊天,说些开心的话,弥补老人的精神空白,这对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治疗疾病都大有好处。

恐癌症

恐癌症患者往往表现为怀疑自己身患癌症,但经各项检查之后均未发现病况,并经一段时间的观察仍找不到有身患癌证的证据。其发病往往出现在患者的亲友突发癌症或因癌症死亡之后,其情绪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悲伤、痛苦、甚至绝望,而这些情绪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肠道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亢进,从而产生腹泻、腹痛等症状,并可能形成顽固的特征,令人十分痛苦。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恐癌症患者在处于对亲友患癌或死于癌症的情形下,不宜有意去看关于癌症的书,尤其是纯医学类专著。应正确对待亲友中的突发事件,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注意正常的饮食和娱乐。当难以解脱时,应当及时就医,求助于医药,找一些有知识和道德休养的朋友聊聊天以达到精神上的康复。

六、这样面对焦虑症最健康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人为一些遥远的事情或发生概率极低的事忧心忡忡,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偏执,认为明天就可能发生。焦虑是人在负面生活事件中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由于它具有独立症状特征,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