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就是修行持之以恒。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与念头,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之人。不注意修饰,言行像一般人一样,却能注意修心养性者,才是真正的有道者。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朝的一位名僧,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自己每天除了领众修行之外,必定会亲手去劳作,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事尤不肯假借他人。
在他年老的时候,仍然每日跟随弟子们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弟子们见了,十分不忍心。于是,大家都恳请他不要再随众出去劳作了,但禅师却回答得十分坚决:“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了废人!”
弟子们眼看不能打动禅师坚持劳作的决心,便把他所用的工具全都藏了起来,不让他做工。
禅师备感无奈,便以绝食来抗议,弟子们非常焦急,便去请示师父,禅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答。弟子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劳作。从此,禅师的这种精神也流芳于后世。
有人认为修禅就是在摒绝尘缘基础上,纯粹地坐禅,甚至因此抛弃了工作。禅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所悟知的禅学才算是禅的至高境界。那些口口声声由于参禅念佛而不做工作的人,只是为懒惰而找了修行作为借口罢了。
放下屠刀
殃崛摩罗尊者曾经一度想成为国君,并从一个外道那里得知,只要能有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便可如愿。
于是,他就四处收集,终于收集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大姆指,只差一个就能成功了。成功的喜悦充斥着他的头脑,甚至使他冲动得想杀掉自己的母亲,从而达成心愿。
佛祖在灵山上观照到了这个国家,便想度化他。随即化成了一个比丘出现在殃崛摩罗面前。
殃崛摩罗见状,立即去追杀比丘。一前一后,比丘在前面慢慢地走啊走,殃崛摩罗在后面急步地追啊追,但二者之间总是差着那么点距离。他便高声地对着比丘叫“停”。
佛祖却轻轻地说道:“我已经停下许久了,是你自己停不住。”
殃崛摩罗顿时觉醒,继而放下屠刀,出家为佛了。
如何才能让自己烦恼不休的心得以止歇呢?必须学会在世间纷繁的事务中停下来,静静地去思考,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在不断的思考和参悟中,使自己的心逐渐安宁下来。
自心不静难寻静
崛多禅师为印度人士,他总是四处游走参禅。
一日,他来到了太原定襄县历村,见到神秀大师的弟子用草结成了个庵,独自坐在里面参禅。禅师便走上前去,寻问他在做甚,那弟子回答是在探寻清静。
“探寻清静,清静为何物?为什么不探寻自己的本心,以让自己的心得以清静?”那名弟子无言作答。禅师见他根性迟钝,接着又从他那里知晓他的师父是神秀和尚,并问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得到的却是否定的回答。
禅师听了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这种修行方法实在是误人不浅啊!于是介绍那弟子到自己的老师六祖那里去参悟真正的禅法。
那弟子在听完禅师的训导和提醒后,立即去参见六祖慧能,并将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六祖沉默了一会,说道:“你应该先探寻自心,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心清静下来。”
这个弟子听了之后,方才有所觉悟。
真正的清静是“心静”,而不是所谓的“无音便是静”。只有在长期的修行中,从探寻自心做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心清静。
因缘际会
药山惟俨禅师曾在石头希迁禅师座下密证心法,后在马祖道一禅师座下彻悟。
一日,有一学僧请示药山惟俨禅师道:“弟子生死大事未明,乞老师慈悲开示!”
药山禅师说道:“我对你讲一句不难,如果你能体会那就好。如果在言下让你思量,却是我的罪过。不如彼此都不要开口,免得互相拖累。”
学僧仍然问道:“达摩未到中国时,我们这里有祖意吗?”
药山禅师点了点头。
学僧便问:“这里既有祖意,达摩来此又做什么?”
药山答道:“只为有,所以来。”
宝藏人人本有,只憾无人点明。达摩不远千里,只为发掘众人宝藏而来。而我们自身更应在很好地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所蕴含的无限潜能,并且发挥自己的潜能,成就一番事业。
喝茶
有一天,赵州从谂禅师问新来的僧人:“你以前到过这里吗?”
僧人回答:“到过。”
从谂禅师便说:“喝茶去吧!”然后转过头问另一个僧人:“你以前到过这里吗?”
那僧人说:“回师父,没来过。”
从谂禅师也说了一句:“喝茶去吧!”
这时,身旁侍立的院主非常不解,就问“禅师,为什么来过这里您让他去喝茶,没来过这里您也让他去喝茶呀?”
从谂禅师便叫了一声:“院主!”院主应声答到,从谂说:“你也去喝茶吧!”
“喝茶去”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对一个禅者而言,那却是一生修持和解悟的主题。殊不知,禅是茶的升华,茶是禅的契合,禅与茶的共融,是人生的感悟,是生命的协调;参禅与喝茶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同一,平常心是道。
割舍
从前,庐州城里的法庆禅师对兰花十分钟爱,禅寺的庭院里摆放着他栽种的数百盆兰花,品种各异,非常漂亮。在讲经说法之余,他都会精心去培育那些花,似乎兰花已经成为禅师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有一次,禅师因事外出了,把给花浇水之事嘱咐给一个沙弥。那沙弥在给花浇水时,一不小心将花架碰倒,整架的花盆都给打翻了。他真就吓呆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里料想着禅师回来必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出人意料的是,禅师回来后,却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反而心平气和地与沙弥说:“我喜爱兰花的原因是要用香花供佛和美化寺院环境。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不要执著于心爱的杂物而难以割舍。”
听完之后,那沙弥体会到了禅师的良苦用心,并从中有所觉悟,于是,将整个心思花在了修持上,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人生在世,最难做的莫过于放得下,让爱憎之念霸占整个心房的人,难以真正得到快乐与自由。只有将世间万物看得淡一些,并适当的割舍,自己的生活才能愈发轻松,而且可以从轻松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和美满。
珠在何处
一日,觉能向元征禅师请教佛法。
觉能说道:“在修行过程中,觉知心与妄想心就如两条龙在争斗。假如双龙抢珠,珠落谁手呢?”
元征禅师听后不悦,要求觉能应该先去除自己身上的妄想心和不良习气,如此自然就能知道最终珠落谁手了。
而觉能却感觉自己的妄想心已经基本去除了,但还是不能明晰事理,心中倍感困惑。
元征禅师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于是反问道:“如果你确实已去除了妄想心,难道还能看到宝珠的所在?”
觉能一下子无言以对。
作为禅者,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去除心中的妄想心与不良习气,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修成正果。
不淋一人
从前,一位禅师让弟子们去参悟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们听到后就纷纷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异常热闹。
甲说:“二人行于雨中,天不淋一人,是由于那人身披雨衣。”
乙说:“那一定是阵雨吧。就像有时下雨马背上还一边湿一边干呢?”
丙听完前两位的发言后,异常得意地说道:“你们都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呢,一定是其中一人走在屋檐下。”
大家在议论中似乎都觉得自己有理,但就是不能说服别人,倍感无耐。
此时,禅师抓住时机,朗声说道:“所谓‘不淋一人’,便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啊!”
弟子们听后恍然大悟,殊不知自己都是执著于那“不淋一人”的说法,彼此争论不休,但是在争论中却不能探究出真理来,实属遗憾。因此,在研习事物时,不能“死钻牛角尖”,必须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灵活行事。
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是东坡居士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打坐参禅。
一次,二位又在一起打坐。东坡自以为修行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便问禅师自己坐着像什么。
在听到禅师称赞自己像一尊佛后,东坡心里十分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又反过来问他坐在那里像什么。
东坡却故意打趣禅师道:“我觉得你的样子像一堆牛粪!”满以为佛印听后会不高兴。可是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的,东坡觉得自己占便宜了,于是,在回到家后,得意洋洋地将整个过程向苏小妹叙述了一遍。小妹听后即笑东坡输给了禅师。禅师心中有佛,所以万物均被他视为佛;东坡修行没到家,才可能从禅师想到牛粪。
一个人修行造诣的高低从他的言行上便可体现出来。心有所想,方有所言。要想在修行上有所成,必须从修心做起。
心无外物
从前,印度的一位神僧自以为神通广大,能够了人的心迹,便去了祖心禅师那里,要求他予以验证。
禅师听完之后,立即于心中想到一件事,询问他自己的心处何处。
那神僧利用神通进行了一番查看,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禅师面露喜许之色,马上将心念一转,再让神僧察知,在经过一番考察后,他又回答得十分准确。
一会儿,禅师逐渐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继而问道:“请看老僧现在什么地方?”
那神僧在使尽了浑身解数后,仍不见禅师心迹,一时就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殊不知,禅师在进入禅定的境界后,心迹便荡然无存。既然没有了心迹,那就无所谓探查了。即使城府高深莫测,因为存在,别人便能察觉。只有心无外物,人家才无可探知。
佛就是自我
曾经,有一个学僧对于狗马这些动物是否具有佛性十分疑惑。于是,他便带着问题去请教慧忠禅师,得到了禅师肯定的回答。
学僧继而深问原由,禅师回答说那是由于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他心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禅师也应有佛性,但却遭到了禅师的否认。
这下,可真把学僧闹迷糊了,莫非禅师就是佛,可是也被他否定了。那他又是什么呢?
“我不是一个‘什么’!”禅师回答得异常干脆。
学僧继续问道:“佛性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看到想到或感觉到它?”
禅师听后仅以四字作答,“只能悟到”。
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行为。必须经过自己的一番悟知,方能领略佛性的本源,从而达到处事妙圆,处处空寂的境界,这便是真佛!自我也就是佛,肯定自我才是自我。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参禅异常用心,以至于经常在参禅中忘记自我。
但是由于他对禅学参悟颇深,每日总会有众多禅者来拜见禅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为的是向禅师面请教益。
侍者往往会如此通报,某位学僧想见禅师问禅。可禅师总是自然地反问:“谁是禅师?”
有的时候,禅师正在吃饭,当侍者问他是否吃饱时,他也常会茫然地问:“谁在吃饭呀?”
有一次,禅师下地干活,一天下来都没有休息,弟子们便慰问他说:“禅师,您辛苦了!”
“谁在辛苦?”想不到禅师会如此回答。
禅师往往这样忘我地回答别人,也反问别人。但是不少禅者却能从禅师的这些话中找回了自己,也认识了自我。
从禅者的语言中又体味出了一番深意,禅者的生活作息中也体现着一种崇高的境界。他们的言行有着无穷的奥妙可供回味和咀嚼,他们的警策又是那么的亲切,而又不乏风度。这便是禅师。
差别在于是否用心
从前,有两人跟随一个师父学道,一次,他们俩受师父的差遣,去另外一个国家。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好不开心。突然见到地上有大象的足迹,师兄便要师弟猜大象的一些具体情况。师弟仔细地看了看那大象的脚印及周围的情况,便发话了,“这是一只母象,它已经怀有小象,并且它瞎了一只眼睛,象背上坐了一个妇女,那妇女怀了个女孩。”并且经核实,推断是正确的。
师兄非常不解,两人一起跟师父学道,为何自己不知这些呢。回去后又将事情的整个过程讲给师父听了。
听罢,师父便问另外一个弟子他是怎么知道别的事情的。
他答道:“我是从一些细微的地方推断出来的,比如看象留下的小便痕迹,就知道它一定是只母象,从象足右边很深的脚印可推断它一定怀了小象,看到路边右面的草没有被吃,就不难推断象的右眼是瞎的。如此推断,整件事情就水落石出了。”
师父听完,嘉许地点了点头。
学习必须用心去思考,师父只起领徒进门的作用,修行还是靠个人的。只有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本质,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必须多思多虑,才会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否则,在学习中不用心,必然得不到真才实学,也就只能在碌碌无为中耗尽一生。
变与不变
在后唐武宗时候,朝廷毁灭佛法。岩头禅师是那时的一名得道高僧,可他仍然给自己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用。过了不久,皇上便下圣旨,强令僧尼还俗,并要逮捕那些有名的高僧。
于是,禅师便穿上了俗装,戴上了低沿帽子,躲住在一个在家修行的师姑的佛堂。当他赶到那里的时候,正逢师姑在斋堂吃饭,便自个走进了厨房,拿起碗筷也吃了起来,但很快就被道童发现了。在道童告知师姑后,师姑拿着棒子过来了,见是岩头禅师,十分惊讶,心想,一名高僧怎能如此打扮。禅师看破了她的心思,大笑一声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