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禅
37444300000008

第8章 生活篇(2)

许多人难以取得成功,往往是过于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就像那位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际上佛祖与众生并没有区别。佛祖之所以能成为佛祖,是因为他相信自身普度众生的能力,承认自己是佛祖。我们应该学会从灵魂深处去体味生命的真谛,相信自我,展现自我,淋漓尽致地去挑战自己的潜能。

敬钟如佛

一日,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立刻被那种与众不同的钟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待钟声一停,便向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他是新来的,才来没几天。”

于是禅师便要侍者将他叫来,问道:“今天早晨你司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他不知禅师为何如此问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禅师说道:“不是吧?你今天早上司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念着些什么,否则,你不会敲出这样的钟声的。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格外高贵响亮,只有真心诚意的人才能敲出这样的声音。”

那个小和尚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没有刻意念着什么,只是在我尚未出家之前,家师时常告诫我,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打钟时就应该想到钟即是佛,并且敬钟如佛。”

禅师听后面露喜色,又提醒道:“往后行事时,都要保有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

俗语说得好: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凡事用心,定可成功。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必须认真对待。一旦养成了事事虔诚的习惯,则勿需担心何事不成了。

无道心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慕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不远千里,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求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前来亲近、随侍,请禅师慈悲开示。”

因为天色已晚,慧薰禅师便说:“日暮了,就在此一宿吧!”

第二日,文道醒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将粥煮好了。用餐时,因洞中没有多余的碗可用,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文道不由踌躇起来,不知道是否该接,慧薰禅师就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憎爱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得道呢?”

道不可以相求。人们的心里如果能去除常人的分别之心,便可以为日后种下得道的因缘。回归到现实当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去除了那种纨绔之气和净化了挑肥拣瘦之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摩尼珠

曾经,佛陀在灵山会上说法时,手里拿着一颗摩尼珠,让四方天王一赌摩尼珠,并问他们那珠子到底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完以后,分别说是青、黄、赤、白等不同的色泽。

于是,佛陀便将摩尼珠收回,张开手掌再问四方天王手中珠子是何种颜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意,不约而同地回答道:“您手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哪来的摩尼宝珠呢?”

佛陀听完,很不满意,便对四方天王说道:“我将世俗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却视而不见了。真是有眼无珠啊!”

四方天王于言下有所悟。

人生在世,就应该努力开采内心的宝藏,让自己逐渐得以解脱。佛祖手中的摩尼宝珠,实质上就是指人的真心佛性。但往往人们对于这些视而不见,反被尘世的浮华迷惑了双眼,以致整日生活在昏昏沉沉当中。

痛看野鸭飞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两位禅师是禅门中的两大功臣。

有一次,两位禅师在寺外聊天散步,突然看见一群野鸭子飞了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群野鸭子。”

马祖又问:“飞到哪里去了?”

百丈答:“飞过去了。”

马祖听了,就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大声叫痛。

马祖责备说:“不是已飞过去了吗?叫什么呀。”

百丈当下大悟,回房后大声哭泣。学僧们问他原因,百丈便要他们去问老师。

大家就去问马祖禅师,怎么回事。

马祖禅师笑了笑,说:“他自己知道,你们去问他吧!”

大家只好再回来问百丈,却见百丈正在哈哈大笑。大家不解,就问他:“你刚才哭个不停,为什么现在又笑起来了呢?”

百丈禅师认真地说:“我就是刚才哭,现在笑。”

大家被弄得不知所以。

飞过去的是野鸭子,但飞不过去的却是当下一念明朗无染的心。只有永保这样一颗内心,才能笑看世间万物,轻松愉快地去享受生活中无穷的乐趣。

冷暖自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从五祖黄梅那里得到衣钵心印后,怕人因妒加害,即刻向远方逃逸。但还是走漏了消息,一时僧众纷纷追赶而来,都想抢得衣钵。后来,一位叫陈慧明的禅僧追上了六祖,但自称不是为了衣钵,而是为了求法,因此恳请六祖接引。

于是,六祖说:“既然你是为求佛而来,那么希望你先抛弃一切外缘,断绝一切思念,我再为你说法。”

过了一会儿,六祖接着说道:“你不要想到善,不要想到恶,就在这个时候,请问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

听了这话,慧明立刻大悟,于是又要求六祖再告诉他一些秘密的意思。

六祖说道:“我能告诉你的,就不是秘密的意思了。如果你能反照自己,秘密就藏在你心中。”

慧明听了,非常感激地说:“我在弘恩大师门下这么久了,却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谢谢你的指点,使我感觉得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对自己的一切都明白了。”

人世间又有几人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往往忙于世间的一些繁杂琐事,却忽略了对自身的认识,从而难以在为人处世中实现真正的自我。

方丈与乞丐

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便让他将门前的一堆砖搬到后院去。

乞丐听了,有点生气地说道:“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

方丈一言不发,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便往后院走去。乞丐见状,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忙碌了两个小时才把那些砖搬完。

于是,方丈给了他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作揖道谢。

方丈却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的钱。”

“我会记住你的。”乞丐说完后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上路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乞丐来寺院乞讨。方丈把他带到后屋,让他把以前那堆砖搬到屋前去,并说这样才给他银子。但是,这个双手健康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

弟子们十分不解,师父将砖如此前后地反复搬动,究竟是出于何意呢?便请教禅师。

方丈意味深长地对着弟子道:“砖放哪都是一样的,但是搬与不搬对于乞丐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

过了许多年,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捐献了很多香油钱。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人只有一只手,原来他就是那个用一只手搬砖的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身所蕴含的潜能。并且依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个人应该具备两种最基本的品格:一是要靠自己的劳动;二是要靠自己的头脑思考。尤其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只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才能取得成功并创造出幸福。

找一个坐处

苏东坡大学士和佛印禅师常常在一起参禅论道。

一日,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听说也赶来参加,但此时已经没有空位了。禅师便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坐。”

禅师眼见苏东坡要与自己论禅,就微笑着说道:“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那么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在本寺作为纪念。”

苏东坡很爽快地答应了禅师的条件。佛印禅师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哪里呢?”

苏东坡一时为之语塞,只好认输,解下腰间的玉带递给佛印禅师,大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