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实用保健手册
37451700000007

第7章 健康地图(1)

健康的身体需要一本地图,从“健康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身体的脉络、准确地预知各种疾病的征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

五官疾病信号

从五官的各种变化或状态,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知道你的身体是否健康。

眼睑异常是何兆

眼睑(俗称“眼皮”)是在眼球前面的软组织,它就像两扇能自动开合的大门一样,对眼球起着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每2~8秒眼睑就要开闭一次,称为眨眼。通过眼睑的开闭,可以使眼球保持湿润和角膜的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如果没有眼睑的遮挡,眼球就会暴露在外,易于遭受异物的侵袭,眼球也会干燥不适。如果眼睑灰暗、浮肿、红肿、下垂、暗紫充血,倒睫与内翻外翻及合不拢等都属失常现象,应引起重视并积极治疗。

(1)黑眼圈

眼睑呈灰暗色,常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房事过度引起。一般来说,偶然的眼圈发黑,只要注意调整,避免劳累,同时用手轻轻按摩眼眶周围的皮肤,就会变浅消失。如果长期眼圈发黑,则是一种病态,需要到医院就诊。

(2)眼睑浮肿

眼睑浮肿有生理和疾病两种因素。属于生理因素的眼睑浮肿多发生在睡眠不足、睡眠时枕头过低和流泪之后;属于疾病因素引起的眼睑浮肿有眼睑结膜发炎、心脏病、肾炎等。

(3)眼睑红肿

多为睑腺炎。红肿部位有疼痛感,初期可摸到硬块,以后化脓溃破,轻者可自行消退。

(4)眼睑暗紫充血

这种情况多为泪板腺囊肿。在眼皮下可摸到圆形物,不与皮肤粘连,无红肿现象。

(5)眼睑暗青

小儿下眼睑出现暗青色,其特点是中央颜色较深,周围的颜色较浅并可伴有腹胀或食后呕吐等,多系饮食不当损伤了肠胃功能之故。如果小儿下眼睑内侧(鼻侧)出现上述暗青色斑,并伴有面色萎黄,体质较差,表示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若在夏季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过多食用冷食及食用绿叶蔬菜较少所致。此外,常患感冒的小儿,也会出现下眼睑青斑,需调整好饮食。

(6)睑内、外翻

倒睫睫毛向后倒向角膜称睑内翻。眼睑向外翻转而使结膜暴露于外的称为外翻。内翻的倒睫磨擦角膜,可引起刺痛、流泪、结膜充血,久之可造成角膜混浊与溃疡,常见原因为沙眼、睑缘炎、眼睑痉挛等。外翻多见于睑瘢、面神经麻痹或少数老年人皮肤松驰等。

(7)眼睑下垂

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性眼睑下垂与生俱来,长大后做“眼科悬挂”手术即可。后天性眼睑下垂往往由疾病所引起,如重症肌无力、抑郁症、某些脑血管病变及维生素B1缺乏症等。

(8)眼睑松驰

其形成机制是神经控制之部位及脸部表情控制之肌肉长期疲乏甚至老化,最终形成眼袋所致。眼袋的形成,常常合并眼轮匝肌的肥厚,使原本之“笑囊”更为明显,这也就加剧影响了眼部外形的美观,临床上通常用整形的方法来矫正。

观眼珠知眼病

正常情况下,眼珠表面是无色透明的角膜,如出现下列症状,则是患病的表现。

(1)眼珠发雾、发灰,或者不平,并伴有眼睛红痛,常是角膜炎或角膜溃疡所致。如只是眼珠发灰,表面平滑光亮,眼睛不红也不痛,则多为角膜瘢痕。

(2)眼珠表面呈灰暗色,并有增厚、水肿等改变,视力减退,并疼痛、怕光、常流泪等症状,这就可能是梅毒侵犯角膜所致,也可能是风湿病、结核病和病毒性感染。

(3)眼珠周围出现带状的绿色圆环,则可能是人体内积累的铜过多,即铜代谢失常。

(4)眼珠发黄,若皮肤亦黄则多为黄疸。但要注意,当老年人眼球巩膜上有脂肪沉积时,也可呈黄色,这种现象在内眼角处最为明显,医学上叫睑裂斑。其特征是位置局限,全身皮肤没有黄染,颜色不匀不鲜明,而黄疸则与此相反。另外,吃了富含胡萝卜素丰富的瓜果和蔬菜,皮肤也可发黄,但多见于前额、鼻子、手掌、足底,而眼珠则不发黄。如发现眼珠和皮肤发黄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白内障的早期信号

一般认为白内障仅是老年性眼疾,其实它也常发病于中年时期,即45岁以后。

白内障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在早期视力微昏不清,往往自己不能感觉出来。只是双眼视力同时逐渐减退,或当视力减低到一定程度时才引起重视。中年人若出现轻度视力障碍,或眼易疲劳,或眼前有黑点并固定不动,或眼前有云雾状感,视物不清,或看东西出现双影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另外,有的人早些时候就戴上了老花镜,偶然不戴老花镜看近物反而清楚,这也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其他还有晶体混浊,着色而引起的看物体时光觉低下;看颜色时色觉低下;以及对昏暗适应差,时间延长等也是早期信号。

据临床调查发现,白内障的高发人群是对阳光照射比较敏感的人。换句话说,从受到阳光照射后皮肤上所产生的症状,可以较早发现白内障的可疑体质者。

在夏季,有些人受到阳光照射后,皮肤上就会起红斑、小水疱,这些人的皮肤一般较白,对紫外线敏感,因此易被晒伤。眼科医生发现,在这些易被晒伤的人中,有的身体受到阳光照射后会产生氧自由基,这种物质可致皮肤损伤。如果患者接触过多的阳光,局部也会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眼晶体代谢障碍,晶体透明度逐渐下降,出现晶体混浊,即形成白内障。这类对阳光照射易敏感的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30%~40%,发病年龄也可提前5~10年。

据最新研究资料介绍,老年人过早过多地脱落牙齿也与白内障的开始发生有关。虽然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弄明白,但至少牙齿脱落过早是白内障将要发生的黄牌警告。

老年人牙齿脱落是老化的现象之一,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常脱落与白内障的发生并无关系,关键问题是过早过多。一旦与同龄人相比牙齿先脱落数个或超出数倍,则应警惕有患白内障的可能。

自诊眼睛疲劳症

人在高度紧张的劳动之后会使周身疲倦不堪。人的眼睛也是一样,在照明不适,用眼过度、戴镜不当等情况下,如长期大量看书、写字等,眼睛也会患上疲劳症,在医学上称之为眼疲劳。

如在近期内患上了眼疲劳,可能有以下的不适感觉:

(1)眼部有灼热的感觉,困倦欲睡。

(2)眼内发痒、干燥、不舒适,眼睑呆滞沉重。

(3)视力大大减退,甚至看不清文字。

(4)有时怕光、流泪、疼痛等。

(5)经常有轻度的结膜充血或慢性结膜炎发作。

(6)反复发生睑腺炎、睑板腺囊肿。

(7)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

如果眼疲劳症状严重,反射到第五脑神经,还会引起头痛;反射到第十脑神经,会引起消化不良;反射到第七脑神经,会引起眼睑或面部肌肉抽搐痉挛等。

耳鸣是哪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不仅令人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常常是耳部或全身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因此应引起人们的注意。耳鸣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

(1)全身性疾病

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症状,其特点是高音调、双侧性。这种耳鸣一般会随上述疾病的康复而消失。此外,专家指出,耳鸣可作为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原来没有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内突发耳鸣,应及时检查血脂、血压及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病。有些人长期耳鸣,但如果近期耳鸣加重,也应该检查心脏。

(2)身体虚弱

这种耳鸣多没有器质性病变,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引起。中医认为,它是肾虚的表现。

(3)神经衰弱

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耳部疾病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在夜间有加重趋势。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传导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传导性耳鸣常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感音性耳鸣多为双侧性,鸣音较高,常呈间歇性。

(5)颈部疾病

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6)药物中毒

有些药物会损伤内耳神经,如大剂量奎宁、奎尼丁、氯喹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但停药后会好转,多不影响听力。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迅速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药物过敏或中毒造成的耳鸣,往往是高音调,且呈双侧性。

(7)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也可引起耳鸣,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更严重。

辨耳疼查耳病

耳疼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由耳朵本身原因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

(1)外耳道炎

这是由于经常性或过于刺激性的掏耳后,致外耳道皮肤破损,造成感染发炎;或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感染;亦可因外耳道皮肤为水液浸渍等引起。对此病的防治,主要是戒除掏耳的不良习惯,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上应以控制感染为主,还要注意让医生清洗局部。

(2)外耳道肿

常为掏耳或外耳道炎未愈而引起;亦可因洗澡或游泳,耳道内进水后使表皮软化,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感染;有慢性病的人如肾炎、糖尿病、慢性便秘患者亦易罹患此病。此病早期时,应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还可作耳部热敷或理疗;如疖肿成熟,则应切开排脓。

(3)外耳道耵聍

这是由于耳道皮肤下耵聍(耳屎)的分泌旺盛并与进入耳道内的尘土等异物混合堆积,堵塞了耳道所致。一旦耳道内进水,使栓塞的耵聍吸入并膨胀,压迫耳道,也会引起耳闷或剧烈的耳疼。对此病,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一是采用器械将耳道内栓塞的耵聍挖除;二是用4%的碳酸氢钠液滴耳,待其溶化后冲出。

(4)急性中耳炎

这是由于中耳的粘膜及鼓膜因化脓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此种现象多见于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因为小儿的咽鼓管较短,且宽而平直,感染易经该管进入中耳。患耳可出现搏动性疼痛,使人难以忍受。如处理不及时,中耳腔内的脓液可因压力增高而穿破鼓膜流出。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身体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另外,擦鼻涕时应采用正确的一吸一擤的方法,还要及早治疗邻近器官的病灶。治疗上应以控制感染为主。

特发性耳聋是怎么回事

特发性耳聋,与原因明确的炮弹爆炸震聋、耳毒性药物中毒以及脑外伤等引起的突然耳聋不是一类。此病发病率较高,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病人因就诊太晚而延误了治疗,以致终生耳聋。

此病的原因虽不很明确,但多与内耳出血障碍、病毒感染、内耳压力突变、内耳血管纹功能不良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特发性耳聋的具体症状是:过去听力正常,突然发生耳聋。发病前并无先兆,部分病人可有疲劳,情绪不稳,也有的人曾有近期感冒史。耳聋以单侧居多,损失程度严重。多发生在早晨或午睡起床之后,耳内突然感觉不适,阻塞或砰然发响,以后就听不到声音了。有70%的患者伴有高音耳鸣,有37%~68%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恶心、呕吐。眩晕者如果症状严重,常可掩盖耳聋而延误听力诊疗,单侧耳聋也往往不易被发现。因此,此病很容易造成耽搁。

此病虽有自愈的可能,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接受治疗者一般有80%可痊愈或部分恢复。

耳内流液应重视

耳中分泌的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异物的作用。但耳中的分泌物过多就是某些疾病的征象了。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见于儿童,初期出现咽鼓管充血肿胀、发热、全身不适、烦躁不安等症状,逐渐发展至内耳剧烈疼痛,耳朵流脓,听力下降。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要注意防止感染扩散而形成脑内脓肿,还要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此病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没有及时治疗,就会转化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内间隙性或持续性流脓。此时应及时清除脓液,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3)外耳道发炎

如耳朵流液,且出现严重的耳朵疼痛,咀嚼、张口或打呵欠时疼痛加重,可能是外耳道炎症所致。检查外耳道时可发现突起的小疖,使外耳道皮肤红肿、压痛,外耳道变窄,甚至出现阻塞。外耳道炎症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8%的醋酸铝敷患处,也可用2%~5%的硝酸银涂抹,使用抗生素治疗。

(4)鼓膜破裂

鼓膜破裂一般为外界刺激所致。主要特征是:伤后即感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出少量血液,听力下降。出现这种现象时应保持鼻腔的畅通,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5)外耳恶性肿瘤

此病可能发生于耳外,也可能发生在耳道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当耳道流出血性分泌物时已到晚期。此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也可进行化疗或放疗。

鼻内异常是何兆

鼻内的形态变化也可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和信息:

(1)干燥

鼻干燥同时还伴有口干、便干的症状,是胃和大肠有热象。鼻内干燥,鼻腔变宽,时出臭气,嗅觉减退或丧失,是慢性萎缩性鼻炎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