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典管人艺术
37454500000024

第24章 管人圆术(6)

一群嘈杂的小孩干扰了老人的安静,他不仅没有怒目相向,反而鼓励他们愈吵愈好,并且给每个小孩两毛五美金奖赏。第二天,这些小孩子兴高采烈地又到老人的屋前大吵大闹,这次老人只给每人两毛钱,并且向小孩子解释他的钱不多。第三天,小孩子们又来吵闹,但是只得到一毛五。第四天,奖金减少到五分钱。小孩子们非常生气,告诉老人他们不来了。他们认为多花那么大力气吵闹只得五分钱太划不来了。

了解其他人的行为并不困难,只要观察人的所作所为,然后正确找出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整个历程的关键在观察,并正确找出行为满足了那一种需要。观察时要非常客观,不要将自己的需要纠结在一起。

知道什么因素造成行为,以及什么因素促使人做这个行为,就算了解人的行为。能了解人的行为,就掌握了一个激励人的秘诀。

当然,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属于这两种类型,大多数管理者都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我们看过很多种管理形式,有的倾向于放任主义,有的倾向于权威主义,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

上述两种极端管理形式不可能制造适合激励的工作气氛。在这两种极端形式之间,不论倾向那一种,重要的是你制造出来的激励气氛,管理形式本身并不重要。

制造激励气氛的关键因素包括:

帮助组织中所有员工对组织抱有高的期望。

做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以身作则。

让员工觉得自己很重要,对组织有影响力,有力量改变组织。

确定每个员工对组织发展的责任感。

确定组织中每个员工现在或未来的成长之路是开放的。

14.清楚人的耐心程度

如果你问小孩子这个问题:

“下面有两个选择:今天给你一块糖,或明天给你一盒糖,你要哪一样?”

毫无疑问,他们宁愿今天要一块糖,明天对小孩子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们没有耐心。要激励小孩子现在就给他奖励,因为小孩子的动机和耐心息息相关。

你给被激励者回馈的强度、报酬、利益都要看他的耐心水准来决定。

科学家花20年时间研究同一个问题,即使没有实质上的突破,仍然努力不懈,因为他的耐心水准很高。

期末考试后,学生挤在系办公室外面等待公布成绩,为什么这么急切?因为耐心水准不高。

(1)认清员工的耐心水准

先认清员工的耐心水准,再激励他。高级经理如果不清楚中级经理的耐心水准,会犯大错。如果高级经理告诉中级经理,他的销售额决定他的报酬,换言之,销售额愈大,薪水愈高,也愈早得到红利。结果中级经理只注重短期的获利计划,不愿意花精神在长期计划上,该组织极需要更新设备,但是这无益于短期获利,于是中级经理决定暂缓购买新设备。如果中级经理耐心等待,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会得到更高的报酬。但是他宁愿选择今天要一块糖,不愿意等到明天可以拿一盒糖,牺牲了整个组织的利益。

(2)决定每个人的耐心水准

如何决定人的耐心水准?最好的办法就是检视构成耐心的几个因素:

成熟的程度和经验:心理愈成熟、经验愈丰富,耐心愈大。

内在的动机:内在动机愈强,耐心愈大。

对未来的展望:目光如豆,只看到明天的人缺乏耐心;能看到十年以后的人,视野开阔,耐心愈大。

过去成功或失败的比例:过去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都有的人,耐心比较大。成功经验太多或失败经验太多,碰到事情不顺利时,就会失去耐心。

不要试图改变人的耐心水准,那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时间和经验会改变人的耐心水准,了解被激励者的耐心水准非常重要。

15.知晓人的需求

愈了解什么需求能够激励人,就愈能成为有效的激励者。

激励的中心问题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如果人已经满足了所有的需要,将安于现状不求改变。一个满足的人通常能自我激励——如果他不能自我激励,你就很难激励他。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的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只要被激励者有未满足的需要,你就能提供其需要激励他。

想想看:你的员工、推销员、学生或子女有哪些需要?帮助他们满足这些需要,就能激励他们去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

需要可以分为好几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控制的需要、独特的需要、改变的需要、自由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现在分别讨论如下:

(1)生理的需要

人要生存就必须满足生理的需要。人需要空气、水、睡眠、保暖、排泄、活动。

生理需要失去平衡,它就开始左右人的思考与行动。你很难激励饥饿的员工,员工只有满足了饥饿的需要,才会追求其他需要。

(2)安全的需要

即使脾气再好的人也讨厌被伤害,外在的威胁会促进肾脏腺分泌。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会采取行动对付外来的威胁。

安全的需要在犯罪率高的地方可以看出来。犯罪率升高,社区的生产绩效会下降,因为人更关心安全而忽略了工作的绩效。

将员工从犯罪率高的地区搬到安全地区,工作绩效当然会增加。让有恐高症的员工在鹰架上工作,他会用所有的精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当然谈不上绩效。

(3)归属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觉得被爱和被别人接受。我们都需要觉得是团体的一分子,群性是一种社会本能。

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日本人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利用群性的效果也很卓著。由于人需要归属团体,很多外国公司努力使公司像团体。帮助员工认同公司,使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重要的一员。员工愈觉得自己属于公司,就愈不会向外在的团体寻求归属感。

知名的精神科医生史托克博士指出归属感的重要性:“孤独或许是所有人类情绪中最难忍受的。”

(4)控制的需要

控制使我们的存在有意义,使我们能有秩序地安排事物。人追求对神和宗教的了解也是基于控制的需要;人追求知识、习惯的养成、发展都是因控制的需要。

看到一幅画挂不正,多半会扶正它,这种深植人心的秩序需要很难抗拒。

追求地位也是一种控制的需要,地位代表秩序,能帮助人在特定的领域内发展能力,也帮助人在生活中取得控制权。

(5)独特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被别人认为他是独特的个体。某高中女生因为搬家转学到新学校,刚开始很难交新朋友,没有人知道她究竟是谁,有一天她接受挑战吃了一只昆虫,她的独特举动使同学们认识她,从此每个人都和她讲话、做朋友。

自尊是生活中重要的需要,我们需要觉得对别人很重要、有价值、不会被忽略。

(6)改变的需要

人不改变会停滞而退化,我们不断需要新经验,不论智慧、情绪、社交都要不断突破。沉溺现状将走进死胡同。

麦克吉尔大学做过一连串的实验,研究新经验对人的重要性。他们将自愿接受实验者放在一个几乎没有感官刺激的小房间里,一放就是好几天。受试者除了上洗手间外整天待在里面。整个实验的安排就是让他们只接触很少的触觉、视觉、嗅觉、听觉刺激。

实验结果发现:新经验非常重要。接受实验者由于被剥夺了新刺激,开始自言自语,自己唱歌。如果继续延长剥夺刺激的时间,他们会产生幻觉。大脑由于没有外来的刺激,开始自己制造刺激。

工作如果单调、一成不变,员工会开始做白日梦,忽略工作。工作中有新刺激,员工会集中精力投入该工作,绩效自然升高。

(7)自由的需要

控制命运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觉得行动有弹性,有好几种选择。

甚至很小的孩子也需要这种控制力,他们喜欢选择自己的生活。例如小孩子喜欢自己吃饭(虽然往往吃得一团糟)、穿衣,决定什么时候上床睡觉。

成人当然也不例外,每个人都需要自由,有权力做选择。

(8)发展的需要

无论地位多高,人总希望更上一层楼。进步是一种历程,而非目标。每个人都有内在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进步与发展。

马斯洛称这种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朝自己的理想迈进,自我实现的关键是改变,维持现状是不够的。

印度无花果树原本长得很高大,美国人进口后,将之种在小盆子里,结果成了室内的摆设。

人如果像印度无花果树一样,生长在不适合的环境里,成长一定受到阻碍,发展也会受到压抑,永远无法发挥真正的潜能。

某公司雇了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老员工都用讥笑的态度对待他:“看这个小子愣头愣脑的模样,一定办不了什么事情。”

该公司的组织气氛很好,鼓励员工发挥潜能,后来那个年轻人成了该公司的领导人物。如果那个年轻人不求长进,和刚进公司时一样,永远不会成功。

但是他没有固步自封,由于不断求发展、成长,终于发挥潜能,突破了老员工对他错误的评价。

如果组织能提供员工充分成长的机会,任何员工都有成功的机会。

总之,管理者一定要切记:雇用员工不只是雇用他的双手,而是雇用他整个人。这个道理适合所有的激励情境。不要只对待被激励者的一部分,要对待整个人。

16.弥补下属的需要缺陷

某员工在工作前需要将所有的事情组织好并安排得有秩序。这种秩序的需要很难满足,因为他的办公桌在许多办公桌的中间,噪音及其他人的干扰总是不断,他没有办法将事情安排得有秩序。

他的工作绩效不断下降,经理找他谈话:“到底怎么回事?”经理想知道原因,他却说不出所以然。经理只好鼓励他:“要振作啊!”

该员工的效率并未改善。

有一天他受到很大的干扰,几乎没有办法思考。虽然他不确定问题在那里,却觉得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于是,他买了几个大花瓶,放在办公桌四周,形成一个屏风又买了一副耳机,套在耳朵上,这么一来,情形大大改善。

他的绩效不知不觉增进了。原来他的基本需要(秩序感)长久以来未能得到满足,经过上述安排,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人的需要愈久得不到满足,追求这种需要的力量就愈强。人会消耗其能量和资源,以寻求需要的满足。

上例指出了一个激励员工的重要秘诀:找出员工未满足的需要漏洞并满足它,这样你就可以叫他去做你要他做的事。未满足的需要就像漏洞,必须将它填满。

麦克葛立格讨论需要的重要性时提到这个观点:“当空气被剥夺时,是人惟一想到空气的时候;没有面包,人才知道面包的重要。”

如果员工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你很难推动他们做事情。通过增加绩效的方法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和管理者都会获益,最好的办法是同时满足员工未满足的需要和组织未满足的需要。

(四)管人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方能更好地管理下属,掌握管人的基本原则异常重要,其中可使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以及如何以更有效的方法去管理下属。如此将对管理者以及整个公司带来相当的功效。

1.认清领导的涵义

主管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熟悉相关的管理的基本原理,而其中的首要一点就是要明确领导的定义。

一般来说,对于领导有以下两种定义:

(1)领导是为达成目标,而指导他人行动、影响他人行为的创造力。它与计划、组织、统制等并列成为管理的一项机能与过程。它是以民主性和合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产物。

(2)所谓领导,就是驱使其他人的行动,它是让其他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各自前进的一种动力。

美国的教导条令中也对领导有如下的阐释:

(1)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指挥员与下属团结力量的大小。

(2)使下属产生尊敬、信赖、服从的信念,即为领导的基础。

(3)领导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的获取有赖于后天的训练。

(4)领导的目的,在于确立某一组织,进而加以维持。通过这样一个组织,下属乐意并忠实地执行自己的任务,即便在没有命令下达时,他们也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5)领导有威迫的方式与诚服的方式,但是能将人类有形的能力,乃至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还是诚服的方式。

(6)指挥官要充分关心下属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其欲求。

(7)大部队的指挥官,实际能接近的仅限于身边的少数人。因此,领导就必须透过身边的人来进行。

(8)领导能力的优劣,会表现在军纪、士气、团队精神、效率上。

(9)领导与心理学有关。钻研人类对某种一定的刺激所产生的所有反应,诱发出好的反应,避免恶劣的反应,这一方式极为重要。

(10)领导与伦理学有关。指挥官如果不采取合乎道德的行为,就无法发挥领导的效能,无法调动下属。

这十条阐释虽然是治军之道,但是企业主管的领导行为与军官的领导行为其实有相通之处的,这十个方面实际上也是主管在进行领导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结合以上各点,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关于领导的贴切定义:

领导,就是使集团内的个人发挥所有能力,朝向达成集团目的而努力的诱发性功能。简而言之,它有三项要素:

(1)自发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2)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

每个主管都要细心地体味领导定义的真谛,认真地将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超凡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