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艺术小百科
37459700000002

第2章 书法艺术(1)

书体的分类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2)刻符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有八体,三曰刻符。用于符信。”段玉裁注:“《魏书·江式表》符下有书字符者,周制六节之一,汉制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这类篆体专刻于符节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不能婉转如意,故笔画近于平直,形体近于方正,如现存阳陵虎符上的文字。

书法艺术

(3)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4)小篆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5)鸟虫书

亦称“虫书”。篆书中的花体。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镈上。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秦书八体,“四曰虫书”;新莽六书,“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段玉裁注:“幡,当作幡,书幡,谓书旗帜;书信,谓书符节。”说明此类书体多用于旗帜和符信,在汉印中也不乏鸟虫书入印的实例。

(6)署书

亦称“榜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六曰署书”。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检者,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曰署。”

(7)石鼓文

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

(8)隶书

亦称“佐书”、“吏书”。字体名。形体扁平方折,便于书写。始于秦代,通用于汉魏。唐代张怀瓘《书断》引东汉蔡邕《圣皇篇》:“程邈删古立隶文。”晋代卫恒《四体书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字。”程邈将当时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秦隶出于秦篆,字形构造仍有较多的篆书形迹,后在汉代通用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笔势、结构与秦篆完全不同的字体。

隶书的出现,冲破六书的造字原则,奠定楷书基础,标志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转折。魏晋时曾混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简》和汉《五凤元年十二月简》,即是秦汉手写隶书的代表作。

(9)草篆

书体名。飞白的别称。东汉蔡邕称:“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金石林·绪论》:“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书史会要》称:“(赵)宦光笃意仓史文学,创作草篆,盖《天玺碑》而小变焉,繇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傅山等都擅长草篆书。

(10)楷书

楷书有两个问题难以定位:一是其名称与正书、隶书、今隶、八分书、章程书混淆而难分;二是其起源定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而言楷书的标准在于方正端齐,有别于长纵形的小篆书和横扁形的隶书,有勾起而无波挑。笔画转折处不用转而用折等。另外,行书的行式,甲骨、钟鼎中不固定,左右行不拘。自秦以后,一律从右至左,无不例外。孙过庭《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可说是一种概括。

(11)瘦金书

亦称“瘦金体”。楷书的一种。宋徵宗赵佶楷书学褚遂良、薛曜、薛稷而出以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成一家法,自号“瘦金书”。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近人叶昌炽《语石》称其书:“出于古铜甬书,而参以褚登善、薛少保,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世称瘦金书也。”存世作品有《楷书千字文》、《神霄玉清宫碑》。今之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12)草书

字体名。别称“藁书”。广义指不论时代、字体、凡写法潦草者;狭义专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汉兴有草书”。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成“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成为编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所称的草书。至东晋王羲之而臻于完善。唐代中期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以别于“今草”。

(13)狂草

亦称“大草”。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笔势连绵奔突,字形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致。得名于唐代张旭、怀素。传世的张旭《古诗四帖》及怀素《自叙帖》即为代表。

(14)行书

亦称“行押书”。书体名。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全。”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见甲骨档案)。

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篆书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损而成,故大篆又称为“籀文”。因此后人都认为大篆是古文之后的一种形体了。

秦始皇时代,以小篆为官方制定的标准字体。它是由西周金文那种圆润笔势不断发展而成的,以李斯为代表,用笔圆笔藏锋,匀平严整,笔画粗细一致、左右对称。然因笔画繁复,书写不易,多为典重场合使用。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除混乱的六国文字,推行秦的小篆,因此小篆也被称作秦篆。秦篆以《泰山刻石》与《琅邪台刻石》为典范。《泰山刻石》文字结体肃穆严整,《琅邪台刻石》则稍生动而磨泐过甚。《峄山刻石》原石已佚,现拓本为宋代复刻,篆法多唐代李阳冰笔意,不及秦原刻苍厚。《秦诏版》因制作时间紧迫而匆匆凿就,故文字大小错落,笔法瘦劲,甚具跌荡生动之致,汉代之金文、碑额等均是其风之延续,为后世学者开一新境。

到了汉代,隶书以其方折简便的写法取代篆书而成为通行文字。但篆书仍在许多场合应用,并留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又极丰富而饶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汉之碑刻以《袁安碑》、《祀三公山碑》、《嵩山少室石阙铭》为代表。《袁安碑》继承秦篆而有所发展,作风圆劲清朗,后世对其评价甚高。《祀三公山碑》许多文字漶漫不清,从可辨文字来看,其篆法是很特殊的。《少室石阙铭》篆法轻松自如。三种石刻字数较多,便于学习者把握其风格。汉碑额作风多样,以《张迁碑》篆额为最有特色,其结体宽扁,布局密集穿插,颇有法无定法之感。汉代金文定要称为“汉金文”,以区别于商周金文,文字较多者是新莽时期的《嘉量铭文》,其紧缩中宫而伸长垂笔之文字结体,与清代邓派小篆不谋而合。

南北朝至元朝可以说是篆书的衰落时期,通用文字已发展为比隶书实用性更强的楷书与行书。篆书早巳不被一般人所熟悉。虽然唐代出现了大篆书家李阳冰,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等亦擅篆书,但毕竟如凤毛麟角,没有大兵团,尖子的水平也不可能与篆书流行的时代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