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艺术小百科
37459700000004

第4章 书法艺术(3)

《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100),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东汉末期,张芝被誉为草圣,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

今草起于何时,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纠结”、“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

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1)行书的起源

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

其一,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其二、据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锺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正体字”除了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其实它也是同其他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2)行书的书写特点

行书是介于真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3)行书的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4)行书的创作要求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欧阳询行书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韵为上。

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摹,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摹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体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5)行书的代表作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王羲之

王羲之(约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出身士族,初任秘书郎,后升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朝廷公卿爱慕他的才能,几次召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做。朝廷又授他为护军将军,他仍推辞不做,经过别人劝说,才答应入仕了。他最后做到有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后因和一个叫王述的大官不和,就辞去官职。以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58岁时病亡。

兰亭集序

王羲之从小爱好写字,曾跟从有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学书法。卫夫人名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后来,他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锺繇,吸取魏晋诸家书法的长处,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行书和草书,也非常艳美。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王羲之写字,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他笔力遒健,出神入化,有力透纸背之功。相传,有一次他去看朋友,不巧主人不在家,他就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后来主人回来后,竟然水洗不净。他在木板上写的字,木工拿去雕刻,发现木板三分深的地方仍有墨计,因此人们称他的功夫能“入木三分”。据说,在他久居的绍兴兰亭边有一个池子,由于他终年勤奋不辕地练字,使满满一池清水变成了墨池。

当时,人们十分喜爱他的字,把他的字当作珍宝。相传,山阴有个道士,想要王羲之写一本《道德经》,但王羲之不肯轻易为人写经。这位道士听说王羲之爱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知道后,真的跑去看了。他很爱这群鹅,要道士卖给他。道士说:“只要帮我写一部《道德经》,就把鹅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马上给道士抄写好,高高兴兴地把这群鹅带回去了。这就是后人称颂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备精诸体,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他的书迹刻本很多,散见于宋以来所刻丛帖中。行书保存在唐怀仁集书《圣教序》内最多。草书有《十七帖》等。真迹没有留存下来,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奉橘》、《丧乱》、《姨母》、《孔侍中》及草书《初月》等帖。他的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非常大。

王羲之教子极严,一丝不苟,使他的儿子王献之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并被人们称为“小圣”。相传,王羲之曾教导儿子,“你能把院子里这18缸水都写完,字才能练出骨架子。”有一次,献之拿着自己写的字让他指点,他看到其中有一个“大”字架子上紧下松,便随手在上面加了一点,变成“太”字。随后,献之又拿着字让母亲看。书法造诣很深的王夫人看完后摇摇头说,“我儿写这两干字,只这一点像羲之。”献之仔细一看,原来正是父亲加的那一点。从此,他更加刻苦练习,终于功成名就。

王羲之的诗文也写得相当出色。他在会稽郡做官时,曾和一些有名的文人在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当时,大家作了很多诗,他写了一篇有名的诗序《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