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巡抚吴应菜,在三天之后,就接到了由黄州府转呈上来的审理详文,他仔细审视了各个环节,觉得没有什么疏漏了,就写了一道奏疏,直接送给雍正皇帝,同时抄录一份副件送总督衙门备案。
迈柱没有想到,陈鼎竟然在两天时间里就找到了杨氏,把自己亲手批准的案子掀了个底朝天。他也没有想到,一向小心谨慎的吴应菜,竟不和自己商量,就给皇上写了奏疏。这样,自己在民众之间和在皇帝面前的脸就都丢尽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刑部对原判的勾决文书也回来了,一切依高仁杰审理的办,着即刻将涂如松、汤应求、李献宗处决。这真使迈柱如同哑巴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来。无奈之下,只得又写了一道奏章,奏明案情出了新情节,请求缓处涂如松等人的死刑。奏折上去后,迈柱反复思忖,觉得如果把整个案子彻底推翻,实在有损自己的声誉,而不推翻又实在无法自圆其说。寻思良苦,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只好与那位多次代高仁杰送礼的幕僚密议,幕僚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并不思索就出了一个令人意料不到的主意,迈柱越听越觉得有理,点头应充,让幕僚下去照计行事。
麻城县的监狱,本来就不甚严谨,特别是女囚牢房,平日里只有几名女牢子(旧指狱卒)轮流看守。农历七月中来了两位衣着华丽的青年女子,自称是涂如松家的使女,奉老夫人之命来探望主母。牢子检查了他们带来的东西,两位使女千恩万谢进了牢门。杨生员派来的两位探监者,帮助杨氏编造了一套应付审讯的假话,直到杨氏能背下来了,才悄悄地离去。
巡抚吴大人接到麻城县送来的紧急报呈。杨同范在狱中指出杨氏并非涂如松的妻子,而是一名娼妓,自己承担了以生员身份私纳娼妓之罪,请求处分。而杨氏也同时推翻了自己是涂如松妻子的原供,只以暗娼自认,杨五荣当堂证明杨氏并不是自己的姐姐。这样一来,陈鼎审定的结论又全部被推翻了。吴大人不由大怒,他知道这准是有人从中插手,使杨同范等人暗中串了供,正准备再禀报总督,请求督抚共审,偏偏总督衙门又送来了一道行文。打开一看,却是迈柱给雍正的奏章抄件,奏章中把最近审讯情况说得一清二楚,请求仍按高仁杰的原判结案。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吴大人才明白,原来插手的人正是总督自己。
北京城西北的圆明园,是雍正皇帝晚年处理政务、生活起居的地方。如今正是七月下旬,雍正皇帝坐在临窗的龙案前,正费力地分析着湖北省总督、巡抚两位封疆大吏送上来的两道针锋相对的奏折。他依稀记得自己在一个多月前,曾经批过刑部呈送的死罪犯人名单,其中好像有一位知县。今天,湖广总督迈柱的奏折又提到了这件事,雍正不明白,为什么已经批过的案子迈柱还要旧事重提,但是当他读过湖北巡抚的奏折就全明白了。原来是督、抚不和,互相借故弹劾。但是在一个轰动湖北的大案中总督说有人杀了人,巡抚却说这个人没杀人,到底谁说得对?雍正反复对照了两道奏折,发现督、抚二人都拿出了十分确凿的证据,如果想从奏折中分辨出孰是孰非来,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案子涉及了一位知府、两名知县,还有一大批七品以下的小官吏,如果不明确地剖析清楚,必然会使湖北局势为之震荡。雍正整个上午没离开御座,准备传膳的小太监悄悄地进来几次,见皇帝伏案沉思,始终没敢去惊动他。时间已过正午,雍正提起朱笔,笔走龙蛇地写道:"迈柱、吴即刻解除现职,内调京师另行委任,特简户部尚书史贻直督湖广,委两省各司官员,会审涂如松杀妻案,限两个月将结果直报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