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缺锰的症状有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早期缺锰阶段,叶片的主脉和侧脉附近呈深绿色、带状,叶脉间则为浅绿色,到了中期叶片的主脉和侧脉附近的带状区域变成暗绿色,叶脉间为浅绿色的失绿区,并且逐渐扩大。到后期严重缺锰的阶段,叶脉间的失绿区变成灰绿到灰白色,叶片薄,枝条有顶枯现象,长势很弱。禾本科植物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失绿条纹,条纹呈浅绿色,逐渐变成灰绿色、灰白色、褐色和红色。
对锰敏感的小麦、玉米和甜菜更有特殊的缺锰症状。小麦叶片出现与叶脉平行的失绿条纹,由黄色到黄绿色,叶脉仍为绿色,黄色条纹扩大成杂色斑点,叶尖也会变成黑色。玉米叶脉间出现黄绿色条纹,与叶脉平行,长度与叶长相同。甜菜初期在叶脉间出现小的失绿叶斑,随着缺锰的程度加剧,失绿的叶斑由黄绿色变成浅黄色或浅绿色,叶脉和叶脉附近仍然保持绿色,称为“黄斑病”。失绿叶病斑逐渐增多,扩大而合并,逐渐蔓延到全叶。叶缘向上卷曲而高出叶面,叶片呈三角形。最后变成褐色而坏死,严重时坏死部分脱落穿孔,叶片呈直立状。出现叶斑的同时,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
我国缺锰土壤主要为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尤其是那些质地轻、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这些土壤包括绵土、蝼土、黄潮土、棕壤、砂姜黑土、钙质土等。
锰对豆科植物生长有较为重要的关系,大豆、花生、豌豆、豆科绿肥等对锰肥有良好反应。此外,在缺锰土壤上,对小粒谷物、烟草、棉花、油料、甜菜等施用锰肥,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