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物知识
37495400000024

第24章 秀色可餐的食用菌

在微生物王国里,虽然它们的种类繁多,不计其数,但可以直接为我们人类食用的只有两类,即部分藻类微生物和食用真菌类。过去,人们把食用菌称为“山珍”,它是饭店、宾馆甚至招待外国客人的国宴中不可多得的上等菜肴。如今,食用菌已经常出现在我们平民百姓的餐桌上,成为人们“菜篮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它们称得上是微生物“小人国”的巨人了。像平菇、香菇、金针菇、猴头、木耳和银耳都属于食用菌之列。它们五颜六色,绚丽缤纷,是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有的七彩世界。它们的长相和姿态也婀娜多姿,各种各样。有的在细长细长的柄上套一顶又小又深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小风铃;有的在胖胖的身躯上支撑着一把“大花伞”,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也有的孤芳自赏,悄然独立;还有的成群成片,高矮交错……真是微生物王国里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无论哪种食用菌,它们的身体大致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深入到土壤或树木里,起着固定身体和供应营养物质的作用,它有点像高等植物的根,但并没有根那么复杂的结构,在微生物上这叫做菌丝体。长在外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部分叫做子实体,也就是我们食用的那部分。子实体是由地下的菌丝体长出来的、起繁殖作用的部分,一般由“菌盖”和“菌柄”组成。子实体的多姿多色,正好给科学家们对它分门别类提供了依据,使它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名字。

食用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原来与其他真菌一样,食用菌也是靠产生极其微小的孢子来增殖个体的。当食用菌的子实体完全成熟以后,菌盖下面刀片样的菌褶便开始散播孢子了。一个单独的孢子用肉眼看不到,它只是一个生殖细胞,直径才几微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许多孢子堆积在一起像粉末一样,并且呈现一定的颜色。孢子的数量之多也是非常惊人的,通常一个成熟的子实体散发的孢子数可以达到十几亿到几百亿个。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些成熟而新鲜的蘑菇,把它们放在干净的玻璃或桌面上过一夜,第二天就会发现,在蘑菇的下面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那就是孢子。

如同植物的种子只有在条件适宜时才发芽生长一样,孢子也只能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时才会萌发。条件适合时,孢子便迅速吸收环境中的水分,膨胀成一个“大肚子”。接着便从“大肚子”上长出1~2根新芽来,俗称芽管。这时候,孢子拼命地“吮吸”土壤或树木中的营养成分,不停地积累养分,并在体内合成多种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这时,芽管上再次分裂出细长的菌丝,新生出的菌丝也是一头扎进土壤或树木中吸取营养,并陆续长出多条菌丝来。这些菌丝比蜘蛛网要密得多、厚得多,而且互相交错。就这样,菌丝体通过不断分支而向四周扩展,只要环境适宜,它们可以不停地生长下去,直至环境不能满足它们生长为止。一定时间之后,这些纵横交错的菌丝便在土壤或树木上扎下了“根”,形成一个营养丰富的“粮仓”。在“粮仓”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的条件下,食用菌的地上部分——子实体便开始脱颖而出了,逐步长出菌托、菌柄、菌盖和菌褶等,有的食用菌的菌柄会套上一个小薄膜环,称为菌环。菌环的位置、大小、质地与颜色也是区分不同食用菌的一个标志。待食用菌的子实体成熟后,又开始散播孢子……如此周而复始,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无论是峰峦绵延的丘陵和山冈,还是无边无垠的森林与草原,到处都生长着妩媚多姿的食用真菌。但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光靠野生的食用菌的自然生长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菜篮子的需要的。实际上,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细心的观察、世世代代的采摘和食用,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食用菌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建立了一整套食用菌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使这些“野菜”驯化成可以人工栽培的“蔬菜”,现在已是我们餐桌土的家常菜了。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极为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铁、钙、镁、钠、钾等多种矿物质。许多食用菌还有特殊功效,例如,金针菇可以调节人体胆固醇的代谢,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促进胃肠蠕动;香菇中含有的香菇多糖等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目前,食用菌更是颇受人们青睐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