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刻工姓名不少刻本,在版心下端雕镌有刊工和写工姓名,这些姓名往往成为断定刻本年代的重要依据。如甲书刻有刊写工人姓名某某,根据其他条件,如序跋、牌记、年月等,确定其为宋刻本;乙书虽无序跋、牌记、年月,但版心下端刻有与甲书相同的刊工姓名,而其纸张、墨色、字体又和甲本类似,据此,一般可以断定它是和甲书同一时期的刻本。在宋刻本中,这种情况较多。如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杭州刻本《广韵》,版心有刻工陈锡、包正、徐杲、徐升等人;而《乐府诗集》一书,也刻有徐呆、徐升等四十余人。此本虽然没有序跋、牌记、年月,从刻工姓名即可证明,它也是南宋杭州地区所刻。
(6)版刻时代特点流传下来的刻印古籍,有的没有序跋,或者虽有序跋而未署年代,版心也未刻写刻工姓名,故仍需从各朝各代各地的刻版特点等方面识别。以下按朝代顺序,分项叙述其各自特征。
①宋刻本:所用字体,早期刻书多用欧体字。欧字瘦劲,俊俏秀丽,字形稍长,转折笔画,清细有角。后来逐渐流行颜体。颜字雄伟朴厚,字体丰满,间架开阔,有骨有肉。南宋以后,柳体字日趋增多。柳字比颜字略瘦,而笔画挺拔有劲,起落顿笔,过笔略细,横轻竖重。从地区刻本看,汴梁和浙本多欧体,蜀本多颜体,闽本多柳体,江西本欧柳间而有之。宋本用墨精良,一般浓厚似漆,虽着潮水,湿而无漂迹。宋时刻工由官本开始,要求严格,刀法精致认真,字画丝毫不苟,虽然刻在板上,亦不失原来书写手笔神韵。北宋汴梁和南宋浙本、蜀本主要用白麻纸。南宋时闽本则主要用黄麻纸,另外还有一种质地厚硬的黄纸,主要用于印刷佛经。宋代早期刻书的版式多半是四周单边,后来逐渐演变为左右双边、上下单边。版心多刻有刊工姓名和字数,书尾多刻有牌记,间有在左栏外上角刻“书耳”的。宋本书每行字数虽然相同,但从横向看,字的间隔排列,大都是不整齐的。宋时书籍装帧主要是蝴蝶装,有少数是经折装。北宋早期还有卷轴形式的纸书,到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包背装。
②元刻本:元代刻书字体,初期犹有晚宋遗风。赵孟兆页仕元后,其书法隽美秀逸,为世所重,临摹赵字成为风气。刻书字体也不例外。版心多刻字数,页码多用草书。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版式大多是四周双边。官刻、家刻行字疏朗,坊刻则行窄字密。装帧以包背装为主,蝴蝶装较少,佛经大多用经折装。
③明刻本:明代刻书字体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刻印的书都是软体字书写上版,还有颜、柳、欧、赵余味。明中叶,字体极力摹仿宋人,同时大兴翻刻宋本之风,字画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严谨,字形方正,成为真正的“方块字”,缺乏流利生动之态。晚期有两种字体流行:一是楷体,字形变长,笔画横细竖粗,即所谓长宋体;二是行书体,字体圆润流畅,婉转秀丽。明初印书,虽然还有少数白、黄麻纸,但主要的是用棉纸和竹纸。一般说来,官刻本、家刻本纸选上等,多用棉纸;坊刻本则多用竹纸。版式则多模仿宋本。装帧绝大部分是线装形式。
④清刻本:清初刻本字体仍是明末风韵,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康熙以后,盛兴着两种刻书字体:一种是硬体字,也叫仿宋体,这种字体在清刻本中最为普遍;另一种字是“软体字”,也称“写体”。写刻上版的书,多出自名家手笔。字体优美,印刷亦佳。
清代印书用纸,种类繁多。如开化纸、开化榜纸、粉连纸、玉版宣纸等。其中开化纸是印书最优纸料,洁白细薄,柔软耐久,无帘纹而有韧性。武英殿本和扬州诗局刻本采用较多,名家着作也偶有使用。清代刻本版式,一般是左右双边,字行排列比较整齐。
书前刻封面的较多。其装订多用线装,版框大小不尽一致,装订时以齐下栏为规矩。”
活字本的鉴定
活字本的印书,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木活字或其他活字,尽管制作活字的原材料不同,方法各异,但在印刷书籍之前的技术规程,即捡字、排字、拼版等程序大致无二。因此,凡属活字印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原材料的差异,也有其不尽相同的地方。只有熟悉并掌握活字本的特征及其有关知识,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下面简要介绍活字印本的基本特征。
(1)活字本在栏线四角的横线竖线衔接处,连接的不是那样严密无缝,多数有隔开的缝隙。雕版印本却无此现象,因版刻栏线是在上版稿纸上预先画好镌刻的整体。
(2)排字行气不整齐,有时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甚至个别字倒置或卧(横)排。
(3)字的大小不一致,笔画粗细也不匀。版刻系写稿上版,字体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气呵成,因而大小匀整,字与字间可以互相照应。活字刻本却完全不同。活字是一字一刻,这个活字与另外的活字照应的不好,难免有大小不匀之处。一行之内,不但字有大小,且笔画粗细有时也难一致。
(4)墨色轻重(浓淡)不均。排字拼版,会出现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刷印出来,墨色就有轻有重,浓淡不均。
(5)活字与活字的笔画之间绝不交叉。雕镌书版时,是将一页之内的文字写成书稿,粘在版上进行刊刻。因此,在书写上版稿时,上下字之间的撇、钩、竖、捺有时笔画交叉相互照应。这是为了行气整齐,字体结构美观。而活字则不然,它是每字一刻,自为一整体,字与字没有交叉的可能。因此,拼摆成版时,不会有字与字笔画的交叉现象。
(6)书口上下栏线整齐。版刻印本由于印刷涂墨,书版会出现涨缩,或版心大小不一,致使装订成册后,栏线不齐。装订规矩是齐下不齐上的。活字印本拼版时,上下栏线尺寸一定,故装订成册后,从书口看来,上下栏线均整齐。
(7)活字印本无断版裂版现象。雕版有的因刻成年久,经刷印施墨或遭风吹日晒,常会断裂。活字印书,印完,版即拆散,如需再印,即行再版,所以,不会有象雕版那样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在鉴定古籍时,遇有断版裂版现象的,即非活字印本。
(8)行格界线时有时无。活字本行格界线亦系拼排,因而也会不平,从而着墨不匀,故出现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现象。
根据上述主要特征,对古籍中的活字本,一般是可以鉴别清楚的。至于不同原料的活字本,如铜活字本与木活字本的区分,大体说来,铜活字本墨色浓浮,字体大小参差。木活字本字形墨色较接近雕版印本。
批本、抄本的鉴定
雕印本发明以后,虽然手写不再是复制书籍的主要方法,但并不等于用手写复制书籍的方式就没有了。在刻本大量流传的情况下,也还流传着一些手抄本。甚至有些书没有刻印或者失传,现在只有抄本传世。
在手写传抄的本子中,时间有早晚,书写有精劣,内容有正娱之分,因而其价值也不等。抄写本的时代越早,越可能接近原稿,内容的真实程度越大,价值就高。所抄因辗转抄录多次,难免鲁鱼亥豕之误,因此,价值就不如旧抄。
元刻抄本或刻本,讹漏舛误都会常常发生。明清的学者为了避免贻误后学,在传统的校勘批注的基础上,更加致力于此,因而出现了不少精校批注的本子。凡是经过认真批校纠谬的本子,就更为可贵。
经过批校评注或有名家题跋识语的印本和抄本,在鉴定上对于识别抄、校、批、注、题;跋、识语的时代,古籍版本及作者的真赝和优劣,是很有帮助的。
抄本、校本和题跋、识语即如上述,那么,审定它的真伪优劣,应具备哪些知识和经验呢?
首先要对抄本流传的沿革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现存抄本来看,最早的是唐代手写的佛经,世称“唐人写经”。其他则寥寥无几。宋元抄本世不多见。明代抄本有时还遇到,但也日渐稀少,目前大部分已归藏国家图书馆。一般容易见到的是清抄和近抄。
审定抄本,和雕印本比较起来,似乎繁难一些,但如能掌握下述几项原则,也不十分难以分辨。
(1)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书法和风气。这应该从我国文字演变、历代书法的发展和书法发展中层出的名家对各个时期的影响,以及因之所形成的时代风貌几方面来掌握。
(2)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纸墨和质量。纸张在鉴定古籍版本上,和字体一样有着重要意义。前面已提到,这里不再重复。
(3)熟悉各个时期的藏书名家、学者及其室名、别号和图书印章以及手迹字体。明清两代,藏书家以抄书为业的很多,抄书家多为藏书家,有的亲自笔抄,更多的是延聘书写工抄写。清代抄书家多精于校勘,且有不少以校勘着称于世。
总之,识别抄本、校本、题跋、识语真伪,须对历代尤以明清名家用纸、格式、字迹、室名有所了解,并要熟悉其别号、印章。还要注意探究其所处时代,和纸张、墨色相互对照。经过一定时间,自然有所融会领悟,而掌握其规律。
伪本的鉴定
所谓“伪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旧时代坊肆书商为了牟取高利,对某些古籍在版本上做过手脚,企图以假冒真;二是指由于时代的局限或某些条件的限制,有些古籍,经藏书家、着录家鉴定并加以着录,或个人实未见到原书,仅据着录加以推定,实际上是错定了的。具有这两种情况的古籍称之曰“伪本”。
鉴别版本作伪,首先要了解其规律性,即哪些书可以作伪和怎样作版本之伪。历史上值得作伪的古籍,肯定是有较高价值,值得费一番手脚的。唐代刻本国内罕见,宋元刻本流传也很少,自明代以来,日益为世所重,价亦日昂。因此,明清两代的刻书家,对宋元的一些珍本书籍影复翻刻不少。有的刻印精工,颇似原本,几可乱真。已往书商在版本上做手脚的,就在这种书上花费工夫,用以欺骗世人,牟取厚利。
关于作伪的手法,不外是染纸、撤序、挖改年月和刻工姓名,伪造牌记、藏章印记等等。
(1)染纸。染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旧”感。一般使用糖色,即将蔗糖炒糊后加水。或用栀子熬水,栗壳熬水,赭石藤黄二色并合,茶水诸法,把纸染成黄褐色,以示其旧。
(2)撤序、抽目,或按文裁截目录,挖去牌记。影复重刻各书,除保留原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叙述翻刻重印动机和经过情况,末署作者姓名年月,有的还刻上牌记。这是本书的确凿时代证据。作伪本就挖掉新的序跋、牌记,以充旧本。
(3)伪造牌记。挖去复刻牌记,保留旧牌记,或挖改复刻牌记建元干支,以乱视听。
(4)伪造藏章印记、名人题跋。
在古籍版本鉴定工作中,除常遇到的由于旧时坊肆书贾牟利做些手脚的伪本而外,还会遇到历史上藏家的疏忽或见闻所限而着录致误,以致相沿很久未能纠谬。
总之,鉴定古籍版本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既需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又需要掌握必要的版本学与目录学知识,它需要在古籍整理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增强辨别能力。
文字的发明和传说中的“古书”
构成图书的要素之一,是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符号。
没有文字的任何载体形式,都不是书。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字、图像符号的产生是图书起源的先决条件。
远古人类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发而为声而形成语言,实现了类人动物向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一次转变。他们还把生产、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用简练、便于记忆的语言编成歌谣、口诀和故事,口耳相传。这些“传说”,使我们今天能够知晓关于远古的许多知识,如“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的故事。但传说难免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讹误,所以,“传说”终归只能是传说。
为了帮助记忆,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远古祖先,都曾采用过结绳(即用绳子打成不同数量和形式的结子)记事的方法,我国古书上就有许多“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其后,“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契就是契刻,即在木头等载体上刻上符号和图像,这种方法直到近代还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流行。这些表意的符号、图像,在逐渐地被大多数人认同后,约定俗成地演变,逐步发展成为文字。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存中,都发现过它们的实证。至于古代文献中关于上古黄帝时代史官仓颉造字的记载,则不可全信。仓颉只是在众人发明创造了形体各异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工作。
由于有了文字,特别是当人们有意识地将一切生产、生,活经验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使之流传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典文献产生早,数量多,内容丰富,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相传在“三皇”时期,即有《三坟书》流传。今存的《三坟书》分为“山坟”、“气坟”、“形坟”几部分。《连山》为伏羲所作,《归藏》为神农所作,《乾坤》为黄帝所作,各演为64卦,系之以传,杂之以《河图》。但这部出自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张商英之手、自称得自于民家的书,前人早已认定为张氏伪造。传说“五帝”时期有《五典》,即所谓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还有《八索》(即八卦之说。“索”,求其意出)、《九丘》(九州之志,谓九州所有,天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这些传说的古书名,都不甚可信。
现存最古的典籍,要数《尚书》了。据考证,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追记虞、舜和夏代以至商殷社会情况的作品。它和《诗经》、《易经》一样,据说都是根据当时记事着书的史官所记录的文件编定的,它们是现今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献中的始祖。它们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春秋末年。
原始的书——甲骨卜辞
构成图书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载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记载这些符号的物质载体也应是平面的书写材料。现存最早的记录文字的载体,就是甲骨卜辞。
甲指龟甲,主要是龟腹甲,少数为背甲;骨指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和尖骨。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分别叫甲文、骨文,合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首先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上古商代后期盘庚迁都都城的遗址。清代末期,不少中药店有“龙骨”出售,以作医治刀伤的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患痢疾,用药时发现了这种有篆字刻痕的“龙骨”。凭着金石学家对古代文物鉴定的敏锐,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古文物,于是大力收购,王懿荣也因此成为“甲骨文之父”。王去世后,他的收藏归于刘鹗(字铁云)。1903年,刘鹗选择其收藏中的千余片甲骨拓片,影印出版,书名《铁云藏龟》,第一次将甲骨卜辞公布于世。据1984年统计,全国收藏甲骨文共15.6万片。每片甲骨上所刻字数,少则几个,多则180个。在发现的4500个甲骨文字中,将近有一半被识别。甲骨文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汇集在1979年开始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