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37669300000011

第11章 以史为鉴(1)

苏张说六国

战国时期,苏秦和张仪同时拜鬼谷子为师,但是他们关于合纵、连横的观点却是水火不容,这是由于他们根据观察时势所制定的谋略不同而导致的。苏秦想联合六国共同抗衡秦国的吞并,因此在论六国的国势时总是强调六国如何强大。而张仪想要六国各自投靠于秦国,求得自保,因此他在论六国的国势时总是着眼于不利因素,将他们各自的劣势指出来。然而,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君王却能够听从对他们的话,将国家命运托付给他们,无一人能够站出来与他们争辩利弊。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执掌国政,到了国家有难之时,却没有了主张,行动被别人摆布,到这一步,国家没有灭亡就是很幸运的事了。

从形势上说,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主持家政的一家之主,要衡量谋生之道,势必要计算私家的田产有多少顷,每年收获谷粟多少,园林有多少亩,每年所收桑麻有多少,房舍有多少,值多少钱,甚至牛羊猪狗,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不是孩童呆傻的人,谁都能一件件进行分析,何必要等待远方来的游客,借用筷子指指点点为他指画呢?如果一个人认为多,一个人认为少,又将如何比较而完全相信两个人的话呢?

御史大夫晁错与汉景帝论事说:“高祖大封同姓为王,分出齐地七十多座城池,楚地四十多座城池,吴地五十多座城池,封地占了汉江山的一半。”凭汉朝地域的广阔,这三国怎能分封天下的一半泥?这是晁错要削减诸侯,所以说话时夸大其词。

胶西王将要联合吴国反叛,他的臣下劝他说:“诸侯的地盘还没有汉室的十分之二,凭这样的力量去干叛逆的事,不是聪明的举动。”这时要反叛的是吴、楚、齐等国,力量不算小,但是胶西王的大臣要制止他们叛乱,所以故意说力量极小。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苏秦、张仪、晁错、胶西王的臣下,他们的话基本相同,但用意却不尽相同。听取别人的论断固然重要,可是自己也要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是最好的。

燕昭汉光武之明

燕国上将军乐毅率领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攻下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唯有莒(今山东莒县)、即(今山东平度)两座城池没有攻破,这其中有一定的目的和作用。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说:“这两座城不是不能攻破,乐毅想要长期掌握兵权,在齐地威慑民众,早晚要借助这一块地盘自立为王。”燕昭王不相信他的谗言,说他挑唆君臣,就把他杀了,并索性根据功劳封了乐毅为齐王。乐毅不敢接受,对燕昭王的知遇之恩誓死相报。

东汉初年,冯异平定汉中,长年征战在外,很快落下心怀异志的罪名。恰巧有人上告说冯异拥兵自重,笼络民心,要自立为“咸阳王”。光武帝根本不信这一套,把这人奏章拿给冯异看。冯异大为惊恐,急忙上表请罪表白。光武帝下诏书说:“冯将军对国家和我来说,恩德如父子,有啥嫌疑,何必害怕呢?”于是,光武帝力排众论,始终信任冯异。后人只知道乐毅、冯异是史上名将,然而如果不是昭王、光武用人不疑,付以重任使其成名,这两人怕是难逃谗言厄运的。

齐国的田单,魏国的信陵君,西汉的陈汤,东汉的卢植,三国的邓艾,晋朝的王浚,东晋的谢安,后燕的慕容垂,隋朝的史万岁,唐代的李靖、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都是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却都被毁于谗言,最终丢官、放逐甚至断送了性命。那些昏聩的君王听信谗言,就连英明的唐太宗也有失误的时候。奸佞阿谀之人谗言作祟,真是害人不浅啊!

世事不可预料

常常听人说:“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听起来不尽如人意,但其中还是有一定道理。

秦始皇是一世之雄,称霸天下,志得意满。他以胜者的骄横,东游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内)再渡浙江水,脚踏神州大地,真乃万人之上啊!他认为自己给子孙创下了万世基业,但他哪里知道,项籍已经在暗地里做扳倒秦王的准备,此时的刘邦也产生了暴秦可灭的慨叹!

东汉末年,曹操灭掉北方军阀,独揽汉朝的大权,时刻准备取而代之。可曹操哪里知道,司马氏已经走近其卧榻了!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杀了东昏侯萧宝卷,夺取了南齐的江山,这个时候,候景在汉北出生了,后来梁的江山就断送在他的手里。

唐太宗诛杀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逼父亲李渊让位,自己当上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而这时武则天已经出生于并州(今山西晋阳),李氏政权四十多年后由武则天取而代之。

唐宣宗李忱,收复黄河两岸,四方的蛮夷已经无力再攻伐中原,各路藩镇俯首听命。但是朱温出生以后,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当他三十多岁时,已手握重兵,称霸一方,最后夺下了唐朝的江山。

看这些世事风云,果真是瞬息万变,不是凭借智谋就可以料想到的!

曹马能收人心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当中,曹操决心北上降服塞外的少数民族乌桓。这个举措非常危险,各位将领纷纷阻拦,但是曹操十分执着,领军出战,将乌桓打得四处逃窜,大致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班师回朝,那些当初劝曹操北伐的人心里非常害怕。谁料,曹操却给那些人以非常丰厚的奖赏。将领们觉得奇怪:事实证明阻止北伐是不正确的,怎么反而得到奖赏了呢?

曹操说:“北伐之事,当时确实十分冒险。虽然侥幸打胜了,是天意帮忙,但不可当作正常现象。各位将军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所以要奖赏,以使他们今后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魏国计划攻伐吴国,连续三次征求臣下献计献策,并单独询问尚书傅嘏。傅嘏说:“将领们贪图奖赏,争夺功劳,没有必胜的可能而只管先打仗,都不是妥善安全的策略。”把持朝政的大将军司马师置若罔闻,下令兵分三路,大举进军吴国,结果大败而归!

朝廷内议论纷纷要求贬斥出征的将领。司马师却说:“诸将有什么罪过?当时我没有听从傅嘏的意见,才导致这次失败,这是我有罪过啊!”结果宽恕了所有将领。唯有司马师的弟弟、监军司马昭,受到了革去爵位的处分。

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战斗还没有开始,而两州的胡人因为行军路程太远便逃回去了,司马师对着朝廷上的官员说:“这是我的过错,不是雍州刺史陈泰的责任。”所以人们都惭愧而又喜悦。到寿春讨伐诸葛诞,王基刚到,对寿春城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军队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进攻,诏令却让他率各支军队转移占据北山。王基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服从命令,上奏说:“如果转移依靠险要,人心动摇,对于形势大有损害。”奏章递上去后被批准。等到寿春被攻克,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当初,议论的人说这说那,请求转移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临前线,也认为应该转移。将军您深入地考察了转移的利弊,独自怀着坚定信心,对上违抗诏命,对下顶住众人议论,终于战胜敌人,俘获贼军首领,即使是古人记述的战例,也没有超过您的。”然而东关战败,司马昭向众人问道:“责任在谁?”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发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头上吗?”说罢就把王仪推出斩首。这事就做错了。

曹操、司马师都是史上的奸雄,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们在兴兵打仗之际,把好处归于别人,把过失归于自己,还有谁不愿意尽心竭力为他们卖命呢?反之,东汉末年袁绍不采纳田丰的计谋,却说道:“我没有听取田丰的话而失败了,会被他笑话。”竟然杀死了田丰!他后来遭遇彻底败北,看来是必然的结果啊。

汉唐三君知子

历史上明德的君王,当看到自己有才干的儿子,必定会喜欢他、欣赏他。汉代、唐代有三位皇帝就是这样。

汉高祖刘邦之子赵王如意,与刘邦在诸多方面都很像。刘邦曾有意废除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汉惠帝,将赵王如意立为太子,大臣们纷纷反对,劝说刘邦放弃这一有失国本大体的想法。后来,汉高祖去世,如意遭到吕后的迫害,由于汉惠帝懦弱仁慈,刘氏宗族基本上都被吕后杀害了。

汉宣帝看到淮阳王刘钦形象高大,喜欢研究经书和法律,聪明畅达而富有才华,屡次叹赏道:“真是我的儿子!”于是,就经常有立他为继承人的心思,可是现在的太子出生于贫贱之时,并且早年丧母,所以不忍心废掉他。太子即位后成为汉元帝,却是个优柔寡断的君主,皇权旁落,被宦官们把持朝政,汉王朝从此日趋衰落。重臣刘钦则被陷害而死。

唐代又重演了这一幕历史悲剧。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儿子吴王李恪英武果断,与自己很相像,也曾有心让他取代太子,但没有如愿。李世民去世后,太子李治即位,这就是唐高宗。李恪被长孙无忌所害,唐高宗则平庸懦弱,受制于专权的武后。最终使武则天大肆杀害李氏宗亲,并改唐为周,自己当起了女皇!

由此可见,这三位太子后来确实都不能巩固自己的皇权,继承父皇的事业。当时意欲废除他们继承权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汉高祖、汉宣帝、唐太宗大抵是根据三个儿子的才能来说话,并非专指他们的相貌,真可说是知子莫若父了。

唐代大臣明崇俨曾说过,英王李哲(即后来的唐中宗)与唐太宗长得非常相像,张说也指出唐太宗的画像与忠王李亨(即唐肃宗)很像,他们单是从相貌上判定的。如果论才干,唐中宗的能力与唐太宗相比,简直差得太远了。

汉成帝所宠爱的嫔妃曹宫产下一个儿子以后,曾居心叵测地说道:“我儿子额头上头发浓密,极像孝元皇帝啊!”就算他真像汉元帝,目前还只是个孩子,谁知道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无名杀臣下

《左传》中有句话:“想要害死一个人,就不愁没有理由。”古时候,想要置人于死地,必定能找出千奇百怪的理由来。如此一来,想要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就一定能够编织出种种荒诞的罪行来。

就如汉武帝时,张汤义务制造“白鹿皮币”,等到造好以后,大司农颜异觉得钱和实际价值不相符。汉武帝听后非常生气,对张汤产生了不满。这样一来,颜异就得罪了张汤。除此之外,张汤平时就与颜异有点嫌隙,张汤便找机会报复他。

有一次,颜异与客人谈论起皇上有一次下的诏令不太合适,颜异没有逢场迎合,并稍微反驳了一下。于是张汤上奏皇上判其死罪,因为颜异明明认为诏令不合适,却不直说出来而在心里反对,罪当处死。

从此以后,法律上便有了所谓“腹诽”的罪状。

曹操起初比较重用崔琰。后来有人向曹操说崔琰的坏话,崔琰便被曹操罚为徒隶,并且还派人监视他的一言一行。监视者有一天回报说崔琰有不服气的神色。曹操于是下令说:“崔琰虽然已经受到刑罚,但对我的部下,还怒目而视,好像要怪罪他们似的。”不久便赐崔琰自尽。

隋炀帝杀掉高颎后,讨论新的政令,总是迟迟做不出决断。薛道衡对那些大臣们说:“假如高颎没有死,这项政令早就颁布实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爱弹劾的人给隋炀帝打了小报告。隋炀帝听了之后龙颜大怒,把薛道衡交给执法官治罪。此时,裴蕴趁势进谗言于隋炀帝,说:“薛道衡目无君王,并且污蔑国家,制造祸乱。假如定了他的罪名,似乎难定断,但对其动机进行探究,却着实离经叛道。”隋炀帝听了以后非常赞赏地说:“你对他罪行所作的分析,真是切中要害,力透纸背!”

这三位大臣,实在是死得冤枉啊!

汉唐封禅

做君王,高高在上,一言九鼎,说话办事更需要讲求自身的尊严和信义。但有许多皇帝是言而无信的。

汉光武三十年(54年),光武帝刘秀准备东巡。这时,一些大臣上殿进言说:“陛下承袭大统三十年,理应去泰山封禅祈福。”光武颁布诏书,说:“我登基三十年来,国家遭遇过很多战乱,天下百姓满腹怨气,我去做这事干吗呢?我去蒙骗谁?去蒙骗上天吗?为何要去做这样对历史有辱的蠢事呢?”并宣称以后谁再用祝寿等名义极力去美化称颂,就惩罚他去千屯田做差事。自此以后,谁都不敢再提这件事了。

建武三十二年(56年),有一天光武帝读了《河图会昌符来》,上面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一句话,使他受到了触动,忘记了两年前的圣言了。就下诏让中郎将梁松等人,按照这个谶文查找前代皇帝封禅的事。梁松等人上报了有关封禅的三十六件事。于是按照汉武帝初封泰山的事,定在建武三十二年(56年)三月举行封禅大礼。后来,他果然到泰山举行了封禅活动。

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群臣以天下太平为理由,上表请太宗举行封禅礼。太宗亲下诏书表示不同意。第二年,这些人又上表请求。太宗对大家说:“你们都认为封禅是皇帝的一大盛事,我可不这样看。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即使不封禅又有什么损害呢?秦始皇封禅泰岳,汉文帝却不去,后世的人难道会说文帝没有秦始皇圣贤吗?况且敬天祭地的事,有必要去登泰山峰巅、封它几尺山土,这样才说明对天地诚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