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37984200000032

第32章 以违法乱纪为耻——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培养孩子遵纪守法,是父母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环节。一个孩子只有遵纪守法,长大成人后,他才能成为好公民、好同事、好邻居、好父母。《****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胡****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一项重要的要求,即“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但是在生活中,有的父母却认为违纪、违法犯罪是大人的事,跟小孩子没有关系。以下这几个案例回答了我们:违法犯罪离少年儿童并不遥远。

其一,偷家里人钱物事件。

一个11岁的孩子从小偷小摸发展到偷窃小姨家的3万元,被小姨发现时,孩子已经伙同同学“消费”了1万多,一怒之下小姨到公安局报了案,这么小的孩子就到公安局“潇洒”走了一回。

其二,偷小店钱物事件。

某小学有三个住在同一条街道的男孩,在邻居一位初中学生的带领下,几次到附近的小店行窃,居然屡屡得手。不久,他们便学到了全部的偷窃“技术”,开始自己“闯江湖”了,他们采用撬门、钻窗、开锁、“打掩护”等手段,作案20多起,共窃得钱物2万多元,后被派出所抓获。

其三,偷邻居家巨款事件。

某小学男生,星期天到同学家一起做作业,休息时无意中见同学家抽屉中有厚厚一叠人民币,就顺手抓起一把放进书包中,几天后被主人发现报警。“110”接到报案后迅速侦查,很快弄清了真相。

偷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品德不良的一种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犯罪。偷窃的恶习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调查显示:孩子偷窃习惯的养成与环境有重要的关系,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有的父母抱着“无所谓”的思想,他们认为孩子在超市里偷一些吃的、玩的算不了什么,是“小事一桩”,不值得大惊小怪。因此疏于管教,最终使孩子养成了偷窃的恶习。事实上,有很多十恶不赦的罪犯,都是在小时候从犯小错开始的。父母无所谓的思想,其实会害了孩子。

另外,有的父母给孩子造成了错觉,使孩子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如有的孩子把自己偷来的东西或是钱交给父母时,虽然有的父母会批评孩子几句,并对孩子表示会把东西物归原主,事实上从未付诸行动。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父母,无疑是任由孩子往犯罪的路上走。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有的父母甚至会在认识上出现错误,虽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遵纪守法,但是却认为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只限于学校,自己不用负责。事实上,除了学校的教育外,父母的教育同样重要。在孩子还小时,父母就应该让孩子了解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炼孩子遵纪守法的意志品质,使孩子将遵纪守法变为自觉的行动,这样才能使孩子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学生。

教子心经

1.让孩子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使孩子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提高孩子遵纪守法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不遵纪守法的坏处。一是影响学习。如某某原来各门功课都不错,但自从偷了几次家里的钱去网吧后,上课神思恍惚,作业常常拖拉,成绩明显退步。二是助长养成恶习。孩子偷窃往往是为了上网玩游戏、买零食等,而玩游戏、吃零食又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副作用,且吃零食、打电子游戏机没钱了又会去偷,这样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陷越深。

当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学会自控,并尽力遵纪守法,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小公民。

2.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是违法违纪行为,养成遵纪守法的品格和习惯

父母可以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事情,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如拣到的东西要交给失主,没有找到失主的,要交给派出所;看到亲戚家或是商场里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偷窃;有人约自己去偷东西时要拒绝并阻止对方的行为,阻止不了时要告诉老师或是父母,也可以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派出所报案;提倡交友,但不能够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等等。当父母随时用这些规矩来约束孩子时,孩子就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教会孩子将心比心

当孩子出现偷窃行为时,可给予适当的惩罚。但惩罚必须与说理相结合。如告诉孩子偷窃是不道德的行为,即使是只偷了别人的一支笔、一个发夹也是不应该的。或许你偷来的这件物品是别人最喜欢的,别人会非常伤心。假如现在把你心爱的物品拿走,你也会伤心的。如果你偷了同学的钱,即使是几块,但那是他的午餐费,你偷走了他就不能吃饭,如果你买饭的钱被偷,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样对孩子讲道理,让他将心比心,通过自身的切身感受去理解因为自己的行为而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从而认识到偷窃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到这种危害性后,就会降低或是彻底改掉偷窃的恶习。

4.不能使用“棍棒教育”

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找不到合理的教育对策,过度焦虑,导致采用简单粗暴的极端方法,“棍棒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种方法的教育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而且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同时还会使施暴的父母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个11岁的小男孩因为屡次偷钱而遭受母亲的“棍棒教育”。又一次偷钱后,母亲怒不可遏,再次挥起了棍子。这次,儿子死在了母亲的棍棒之下。

据媒体报道,这个小男孩从4岁起就染上了偷钱的恶习,有时候还会偷邻居的钱。每次发现儿子偷钱后,母亲总是拿起棍子把他暴打一顿,儿子就会收敛几天,但过几天又开始偷窃,就这样一直到了11岁。但这次,他偷了家里的900元钱,被母亲发现后他承认偷了钱,但对钱放在何处,却坚持不说。

他母亲一怒之下,就用医用纱布把他的手捆绑起来,在多次追问钱的下落无果后,这位母亲就用茶树枝重重地抽在他的后背上……后来,在发现儿子身上多处淤血后,这位母亲才意识到自己下手太重,就让人送孩子去医院。可还没有到医院,孩子就死了。经法医鉴定,孩子系全身广泛性皮下肌肉出血,创伤性休克死亡。

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罪名对这位母亲提出公诉,等待这位母亲的,将是刑法的惩处。

从上面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棍棒”教育对孩子负面作用多过正面,因此,父母应该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让这类惨剧再次上演。

5.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着他们是闲不住的,而父母又不可能时时对其实行“监管”。在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他们如果觉得无事可做,就可能去做一些不合法理的事情。因此,要防止他们“无事生非”,就得让他们有“事”可做,并且是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做对他们有益的“事”。如买些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书籍让孩子看,安排些家务劳动让孩子做,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有空时不妨陪孩子到科技馆、动物园玩玩。总之,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有“事”可做,他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了。

如果有较好的性讯息渠道,青少年们也许会更小心谨慎;如果父母和他们沟通,他们就不太可能有随便的性生活。

——桑瑟·哈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