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37985000000008

第8章 为人明强之道(3)

清朝末年,曾有人著书说曾国藩“一生三变”,没有主心骨。主要是说曾国藩练习写字,年轻的时候学习柳诚悬,中年的时候学习黄山谷,到了晚年又学李北海,所练书法越来越没有刚性;做学问吧,在翰林院时专攻诗词曲赋,后来认识了唐镜海,又跟着他研究《论语》,继而转变研究《六书》,通读了乾嘉朝的训诂书籍,反而不搞经史注疏;在北京做官的时候,崇尚程朱理学,后来办团练,带兵打仗又信奉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还常常说要写一本《挺经》。

后世人据此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三变”。初看,也有点道理,但是仔细分析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变化,其实不然。所谓的“三变”,只不过是曾国藩在治学、立身、处世方面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地位作出的“适时”的调整。他的思想始终坚守着“以儒墨为体,庄老为用”。

曾国藩不但不是一个善变没有主见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的“明强”之人。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这与他“明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刚开始受命进攻太平军时,曾经亲自率领在衡州组建的水师东征,想一举消灭太平军。但是,刚训练出来的湘军水师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结果在岳州、平江、湘潭等地,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有一次,他带领在长沙的水师八个营晚上偷袭靖港,结果也吃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

以往,曾国藩曾多次嘲笑清廷绿营兵不能打仗,如今看到自己组建的湘军屡战屡败,感到“无脸见江东,一气之下,从船上滚入江中,想一死了之”。幸身边的人发觉,才把他打捞上来,护送回长沙大营。

在长沙,曾国藩灰心丧气,几天不吃不喝,很快,曾国藩因打败仗而滚江自杀的事就传得满城风雨。无论官场还是社会上,有冷言冷语、幸灾乐祸的,有向上告状、请求弹劾曾国藩的,还有认为湘军不能作战,主张解散另建的。曾国藩听到这种种舆论,坐立不安,既有几分不服气,又有几分羞愧。他也想过,解散湘军,回家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但一想到自己办团练组建湘军的初衷时,就又犹豫了。

正在心灰意冷、犹豫不决的时候,曾国藩接到了父亲曾麟书的手谕,训导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国事维艰,只能进不能退。”在父亲的勉励下,曾国藩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与太平军作战到底的信心。他命幕僚向朝廷写奏折,实报在湖南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况。其幕僚对岳州、湘潭几战,如实地写成“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后,便接过笔去,改为“屡败屡战”,以示决心。

后来,曾国藩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在向湖北进发时,还立下誓言,要求弟弟曾国荃在家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不获全胜,誓不生还。后来曾国藩在湖北武昌、汉阳连续打了几战,都获胜利。幕僚又将曾国藩在家备好棺材,誓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情况,写入了奏折。曾国藩看了,又将“备棺在家”改成了“带棺出征”,更表其决心。

咸丰皇帝看了这一奏折,对曾国藩忠君的决心倍加赞赏,赏给他二品顶戴,令其署理湖北巡抚,后又收回,改赏兵部侍郎衔,并催令迅速东下,进剿太平军。

曾国藩在接连打败仗的情况下,不但没有退却,而是坚定与太平军作战到底的信心,这就是“明强”,明示自己强大的目标。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明强”的性格能促使一个人成功,但怎么样才能做到明强呢?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

再困难的路也要自信地走过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若是心中产生自怨自艾的想法,将会招致严重的挫折感,就会变得更加脆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失败面前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肯定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那我们就为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厚的基石。

曾国藩的一生虽然不是辉煌的,但是是成功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取成功要靠能力和智力,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三大法宝——立志、忍耐和自信。

咸丰五年(1855),罗泽南离开了江西。失去了这位得力干将,曾国藩的处境更是一天比一天坏。在这种危急时刻,曾国藩认为,湘军要发展壮大首先要“自救”。曾国藩很有信心地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当时,湘军水师中的几位军官才能平平,并且又缺少一位得力的统领,曾国藩让李元度接管水师事务。

曾国藩不断地给李元度写信,教他如何带兵、如何列阵打仗。在8月28日的信函中,曾国藩写道:

我有几件事情要特别叮嘱你,千万不能忘记:

第一,扎营宜深沟高垒。哪怕只住一晚上,也必须这样做,能够使我方军营安如泰山,即使敌人来攻打,也不会对我方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哨探严明,仔细观察敌方的动向,防备敌人来偷袭。必须先做好敌方来偷袭的准备。

第三,不要只报喜不报忧,军情要据实禀报。

第四,对于我的错误也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写了这些,曾国藩仍然不放心。他想起上年写的《水师得胜歌》在军中影响很好,便又写出了一首《陆军得胜歌》。歌中讲到了湘军陆师在扎营、打仗、行军、法纪、装备和训练六个方面所应注意的事项。

尽管曾国藩很有信心实行“自救”,但湘军在江西的两支主力的统领都很逊色。李元度又是一个书呆子,根本就没有大将风度。为此曾国藩吃不香、睡不熟,他认识到光有信心自救还不行,还得有信心向他人求救,寻求帮助。

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湖北的胡林翼和罗泽南,于是就请求罗泽南率部重回江西救援,以解他及其驻江西湘军的困境。同胡林翼函商,打算将彭玉麟调到江西来统领水军,胡林翼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曾国藩的要求。可这个彭玉麟是个极重乡情、特重孝道的人,他提出在去江西之前要先回一趟湖南衡阳老家省亲。这样来回折腾,直到1856年初才赶到江西南康。曾国藩费尽心机,总算是为自己求得了一位水军统帅。

但此后不久,湘军在江西樟树镇与太平军作战时惨遭失败。主要原因是周凤山风闻石达开率部来攻,吓得魂飞魄散,致使全部营盘竟在一天之内丢失无遗,大量的官吏和勇丁溃向南昌。

曾国藩闻讯之下,惊骇不已,急速赶到南昌,收拾残局。在湘军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曾国藩又站了出来。这需要的同样是勇气与信心。

曾国藩来到南昌,一面将溃勇重新招集起来,编组成军,革去了周凤山统领的职务,选用贡虎臣和毕金科为统领;一面写奏折请求咸丰帝同意将从自己身边调走的罗泽南、刘蓉的善战之师重新调回江西,同时还分别写信给胡林翼和罗泽南,希望他们能够同情他的处境,救人于危难之中。

但没过多久,罗泽南战死。太平军在江西越战越勇,曾国藩更加困难重重。

在这危急关头,胡林翼毅然派出得力部队东下,救援江西。

不久,弟弟曾国华等从武昌出发,经湖北威宁、蒲沂、崇阳入江西义宁,于8月抵达瑞州城下。曾国荃也在骆秉章和左宗棠等人的授意之下,募勇两千人,配以樟树镇败将周凤山回湖南所募道州勇两千,合共四千人,组成“吉字营”,由湖南东攻江西吉安。

这样,到1856年9月,湖南、湖北两省先后组织了三支部队共计一万三千余人援助江西。

曾国藩在自救不能的情况下,果断地向朋友寻求帮助,最终解决了江西之危。

我们可以从曾国藩的这一事例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一是在失败面前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地抱怨是无用的;

二是在困难时刻,自救不能的情况下,重要的还是要寻求朋友的帮助,就有可能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

信心是生活的支柱。房屋没有了支柱就会坍塌,人生没有了支柱就很难有朝气蓬勃的个人生活,也就谈不上成功。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才不会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低头。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守住“诚”字,就会赢得信任

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做人要诚实,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也说:“人不讲究信誉,就不能称之为人。”可见,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对人诚信,就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别人只有信任你了,才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对你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诚信的人更容易获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