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之所以死守,一是因为全城军民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容不得他逃跑;二是因为即使有机会能逃走,已经吃过的苦头白吃了不说,还会像在常州做了逃将的何桂清一样,得到朝廷的严惩,落个斩首示众的下场。再有就是,城里城外消息不通,他也不知情况的严重性。王有龄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朝廷一定会派援军来解围。
但他错了,杭州之围已经无法解救了。当时,李秀成率领太平军主力大举进攻浙江,以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时解除南京被围的压力,志在必得。而杭州被围之后,朝廷方面虽然也有支援的军队,但在太平军的全力堵截之下进兵艰难,要想几天之内赶到杭州绝非易事。况且,即使他们能够打到杭州,也未必能击退太平军的重兵。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胡雪岩也是出来之后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他历尽艰辛从杭州到上海采办粮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虽然心里已经明白杭州失守只是早晚的事,也知道王有龄与杭州共存亡已成定局。但他还是不顾好朋友的极力劝阻,仍然要将采办的一万石大米冒死运回杭州。
好朋友劝阻胡雪岩的理由,当然是怕他此去凶多吉少。因为此时江浙大部分地区已被太平军占领,况且从上海到杭州,一路上太平军关卡重重,而胡雪岩在这一带负有盛名,太平军兵将也有很多人认识他,几乎不可能隐匿身份蒙混过关。一旦太平军认出来,而且知道他是给杭州城里军民送粮的,对他肯定不会客气。另外,杭州被围,已经完全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即使粮食能运到杭州城下,送进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但胡雪岩也有他的理由,一来是对王有龄的信用所在,二来是要为杭州百姓尽心尽力。无论如何,粮食是必须要往回运的。所以,必须大胆去闯。至于危险,胡雪岩很清楚,也知道该怎么做,他对朋友说:“我当然不会闯到死路上去。我说的闯,是遇到难关,壮起胆子来闯……这一路来,我遇到太平军,实在有点怕,现在我不怕了。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
胡雪岩的这番话,道出了他的胆识——在挑战与机遇面前只有一条线,大胆“闯”过去就能成功,越是犹豫越是不行。同时,也说明他已经仔细想好了应对方案。果然,他凭借着自己的胆识,终于把粮食运到了杭州城下(究竟有没有运进去,这就不是胆识所能左右的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放弃搏击,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功。胡雪岩就是这样做的。他做粮食生意,也是靠着胆识成功的。
有一次,一个叫苏晃的人给太平军采购粮食,把太平军对粮食的需求明明白白地告诉他的姐夫柳成祥(这个人是胡雪岩在信和钱庄的同事,跟胡雪岩关系很好,两个人原来就想过要合作),想让他帮着买。但柳成祥接到订单后,还是半信半疑,犹豫不定。要不是苏晃临走之前,让他再考虑考虑,并保证出高于市面三成的价格,全数收购,柳成祥肯定会放弃这个发财的好机会。
犹豫不决的柳成祥去找胡雪岩,把苏晃给他下订单的事情说了一遍。胡雪岩一听,立刻拍板,这单粮食生意做定了。
其实,胡雪岩早就有做粮食生意的雄心大志。他看到,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人们整天想的是怎样糊口,做粮食生意肯定能赚大钱。他的妻子笑他当时连摆茶摊的本钱都没有,还做什么粮食生意。但胡雪岩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要做米粮生意。如今,机会来了,虽然是为太平军购买粮食,风险很大,但也不妨赌一把。
由于胡雪岩的坚定决心,又有对时局头头是道的分析,于是,柳成祥辞去了信和钱庄的工作,决定跟他大干一场。
说干就干,胡雪岩让柳成祥用胡、柳两家的房屋地皮作抵押,向信和钱庄贷款,作为粮食生意的本钱。
结果用贷来的钱买了部分米粮之后,却引发了米市价格的上涨,使他无法用手中有限的剩余资金,购足太平军所需的粮食。面对一天三涨的米市,柳成祥只想赚些钱就算了,胡雪岩却毅然决定,把已经买到手的粮米,以原价出售,希望能够平复米价,以便再度买回。无论柳成祥怎么反对,他都以“一人做事一人担”的勇气,决定坚持到底。
胡雪岩在粮食价格大涨的情况下,以原价出售,试图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放手一搏,这是非常大胆的行为。
结果如愿,米价降了两成。柳成祥听到米价下降的消息,主张立刻把粮米买回来,生怕再涨上去。而胡雪岩却主张:第一,不要惊动同行,必须一面继续向外售米,一面再偷偷地买米,务求不要引起卖家的怀疑。第二,再等一等,米价再降五成,那时候动手买米,更加有利。他说:“做事情一定要稳得住,千万不可鲁莽行事。”结果,事态真的就是按照胡雪岩预测的那样发展。
由此可见,胡雪岩不光有“胆”,更有“识”。胆和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把两者放在一起,才能完美,才能成大事。
人生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冒险组成的,有些人连续顺利闯过几道关卡,便春风得意,觉得运气好;有些人不幸,接连几次都闯不过去,便心灰意冷,觉得时运不济。可是,有没有真正仔细想过其中的原因呢?是没有胆量吗?既然敢闯,就不是没有胆量。有胆量为什么还闯不过去呢?那就是“识”的问题了。可以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够的见识,看准了时机,真的作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
做事情既要有胆,还要有识,胆大心细,才能将赌注变现。胡雪岩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此。
时时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
“无论做事还是经商,都应学会掌握与运用机变与权变之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胡雪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个懂得未雨绸缪和不把事情做绝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获得了一般人无法超越的成功。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或明或暗的联系,而且彼此之间总是互用互变和互相转化的。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绝,因为就算当时能让自己得到一些好处,但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吃下自己种的苦果。要想不给自己留下后顾之忧,不让将来的自己后悔当初,就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时时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这样的人才是精明的。
胡雪岩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经商行事有着非常灵活的头脑和手腕,总是懂得为自己留下退路。他说:“无论做事还是经商,都应学会掌握与运用机变与权变之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这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们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事物本身可以让我们认识的却是无限的。人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可能精确地预料到结果,即便预料到了,事情也不一定会完全按照预料发展,说不定中间就会出现什么意外,这是我们所不能认知的。要想避免意外出现时惊慌失措,就要在做事情之前、考虑问题之时,多作几手准备,多制定几套方案,做到未雨绸缪,时时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
经商之路并不平坦,生意场上瞬息万变,许多事情都难以预料,再有实力的人,也难免马失前蹄。做到未雨绸缪,给自己留条退路是非常必要的。
胡雪岩从创业到鼎盛的过程中,可以说每桩生意都是充满了风险和刺激,他也都能做到未雨绸缪,特别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能在生意场上显赫一时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家都知道,钱庄生意主要是通过兑进兑出来赚钱的。兑进,是吸收别人的存款做资本,而兑出则是放贷款给别人。兑进要付出利息,自然是越低越好,最好是“0”;兑出是赚借贷人的利息,自然是越高越好,没有限度。低付出,高收入,正是商人所追求的。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生意只要把握好市场,随着银价的起浮,及时调整好兑进兑出的利率,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坐收渔利。这种用钱生钱、四平八稳的运作方式当然可以,但终归不是做钱庄生意的“大手笔”,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能过上小康生活而已。而要做出“大手笔”,兑进兑出都是有风险的。
从兑出来说,放出的款要想高利息收回,就要找到大主顾。大主顾做大生意要大本钱,能有大利润,也就不在乎借款利率的高低,只在乎借的款项的数量,向这样的主顾放款,收回的利息自然就会高。
但开钱庄的都知道,借贷者的生意获利越大,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款放给他们,自己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万一对方生意失利,血本无归,自己放出去的款也就付诸东流了,一笔放款也就等于把自己放“倒”了。
从兑进来说,当然最好是有储户存款不要利息,这种情况少见(现在好像没有),但在当时也不是没有。但天下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存款的人也不是傻子,做这样的生意,钱庄当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比如本章第五节中讲过的,太平天国失败之后,阜康钱庄接受太平军逃亡兵将隐匿私财的存款,就是一桩虽然获利很大,但风险也很大的买卖。万一朝廷查到这笔私产的所在,钱庄不光要把这些存款上缴,还有可能会惹上官司,就算能免于治罪,如果有一天私产主人回来取款,按规矩钱庄必须如数奉还,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见,要做“大手笔”并不容易。但有大钱不赚心里又痒痒,所以,这就需要做事的人有足够的能力事先为自己留好退路。
胡雪岩做事,从来不缺乏这种能力,他好像总是能做到深谋远虑,总是会注意为自己留下退路。但只是“好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胡雪岩也会犯错。在他事业的后期,在一些重大问题和事情的处理上,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官场斗争等客观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他用人不当与失察,同时也是由于他自恃实力雄厚,反而把这一条纵横商场必备的原则忽略了,以至于在后来,没有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终因无力回天而导致自己辛勤一生积累的巨大家业彻底崩溃。
胡雪岩为左宗棠西征筹集军饷,以个人名义代替朝廷向洋行借款一事,在具体运作上就没有为自己留好退路。
为筹饷而向洋人借贷实际上是很不划算的事情。洋人以高额利息贷款给朝廷,而此项借款又不是用来经商,不能从中生钱,万一朝廷无力偿还,压力就全部转到了胡雪岩个人头上。
但左宗棠对于西征,却志在必成。1878年(光绪四年),作为胡雪岩靠山的他,让胡雪岩出面邀集商股,同时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两方面共借得巨款六百五十万两,用于西征粮饷。
按照左宗棠的计算,七年之中,陕西和甘肃总共可得协饷(各省支援的饷钱)一千八百八十万两以上,用这笔饷款清偿“洋债”足够了。因协饷解到时间不能确定,因此要求不定期还款。
但这只是左宗棠的一个美好计划,洋人怎么可能答应。实际上,这笔贷款定的是半年为一个还款期,六年还清。到左宗棠奉调入京之前,为了替后任西征领导刘锦棠筹划善后,左宗棠用近乎独断专行的方法,又让胡雪岩向汇丰银行贷款四百万两。
向洋人贷款用于军需粮饷,本来是朝廷的责任,但实际情况是,这两笔共计一千多万两的债务风险,都落在了胡雪岩一个人身上。
因为虽然这两笔借款都由各省的协饷来偿付,但协饷送到的时间是不一定的,而且原来商定的协饷还有可能被取消。协饷不到,就无法还款,洋行自然是直接找胡雪岩,而胡雪岩为了自己的信用,也必须全力以赴筹措银子还款。在正常情况下,以胡雪岩的财力当然问题不大,但局势如果发生变化,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在乱世之中想要以一个人的力量承担一个国家的债务,这本身就有点“蚍蜉撼大树”的意味,再加上没有为自己做好“万一出事”的准备,因而当局势发生变化时,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当时上海市面已经极为萧条,阜康钱庄存银仅百万两,这时李鸿章要除掉胡雪岩的想法已初露锋芒。就在这样的局势下,胡雪岩又接受为左宗棠筹集近五十万两粮饷的任务,更是没有“悬崖勒马”,为自己留下一点退路。结果,“墙倒众人推”,随着胡雪岩光芒的退去,谣言四起,人们也不再相信这位大商人,而胡雪岩,除了破产之外,也别无他路可走了。
一步错,没关系;步步错,就悲哀了。
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胡雪岩一生都注意未雨绸缪,想着给自己留下退路,但是,没想到却在晚年给自己的辉煌人生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可见,再凶猛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再聪明的雄鹰也有被灼伤眼睛的时候。
人生犹如下棋,一着走错,有可能满盘皆输。胡雪岩的前车之鉴便是留给后人最好的警示。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给自己留下退路,行动之前,多想几个“如果”,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