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37994000000034

第34章 成事坚忍之道(4)

总之,自1895年之后,铁路成为清朝政府的一项“实政”加以推行。“岁展月拓,分途进行”。从1881年起,到1909年止,中国人建成的铁路据邮传部统计,“路之通车者逾万里”,其中绝大部分完工于甲午战后;而铁路收入达“二千万”。其速度之快、里程之远均远远超过战前。它不仅没有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而随之寿终正寝,相反,却表现了相当顽强的生命力而继续向前发展。

许多人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他们开始时还满腔热忱,但在遇到了困难之后,往往会半途而废。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就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坚韧的毅力来使他们达到最终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以一个人在刚开始做事时就估量他将取得的成果,而应该在他将达到终点时所取得的成果来评判他。

一个矢志进取的人,面对挫折没有抱怨,没有烦恼,没有退却,只有一心向着理想目标努力奋进,这才是成功的真谛,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关键。努力不仅是现在生存的必要,更是未来发展的必要。那些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人,因为能够把想法付诸行动,向着目标不断前进,因此最终会获得成功。

6.处变不惊,在困境中寻找转机

困境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在身陷困境时如能冷静地分析形式,寻找生机,积极地战胜困境,就会迎来生命中的另一个春天。

一位哲人说:“有许多人一生的伟大,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困境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锻炼我们可以战胜困境的种种能力的机会。人不遭遇种种困境,他的人格、本领,也不会长得结实。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伤,都足以助长我们、锻炼我们。

社会是一所学校,困境是最好的老师。困境使人奋发,困境促人成熟,困境使人坚强和刚毅。大凡成就伟业者,总是要经历一番磨难。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一般聪明的人决不会坐在失败那里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却很有可能办一件事去弥补这种创伤。任何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平平坦坦的,都或多或少地要走些弯路,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后才能为成功找到出路。

甲午战争清军节节败退,无奈之下清廷向日本提出议和。输光了的李鸿章愧于与日本人面对面,当恭亲王试探着让李鸿章前去日本议和时,李鸿章回信说:“在下与张荫桓等人再三商量,觉得现在只想派一名忠实可信的洋员前往,既容易得知对方的意图,又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李鸿章选定的这个人物,就是在天津海关工作20余年、对李鸿章忠心耿耿的德国人德璀琳。李鸿章在同一封信中写道:“德璀琳在天津工作20多年,对我很忠心,中法议和等事他都暗中相助。先前伊藤博文到天津与我订约时,他认识伊藤幕僚中的一位英国人,于是又从中相助,很是得力。如果让他前去日本酌情办理讲和一事,或许能够得到转机。”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得知清政府准备派洋人来日本代为商谈议和事项之后,马上与首相伊藤博文进行商议。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当然不想立即收兵,他们想再次扩大战果,占领东三省部分领土,以此来逼迫清国做出更大的让步。因此,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商定不见德璀琳,迫使中国政府派出更有资格的代表。

德璀琳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到中国。1895年2月1日,清政府又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到达日本人指定的谈判地点广岛。第二天,双方互换国书。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内容,认定二人授权不足,与国际谈判惯例不符,拒绝与他们谈判。张荫桓和邵友濂急忙写信给陆奥宗光,申明光绪皇帝的确向他们授予了议和全权。日本方面依然不依不饶,甚至驳回了张荫桓和邵友濂发电报给国内修改国书文字的请求,还借口说广岛是日本军事重镇,不许闲杂人员逗留,将张荫桓和邵友濂赶到了长崎。

就在张荫桓和邵友濂被日本政府拒绝的当天,伊藤博文与使团随员伍廷芳进行了一次谈话。伊藤博文问伍廷芳:“你方为什么不派遣重臣来呢?请问恭亲王为什么不能来敝国?”伍廷芳答道:“恭亲王位高权重,无法走开。”“那么李鸿章中堂大人可以主持议和,贵国怎么不派他来?”伍廷芳随之反问:“我今天是和您闲谈,那我顺便问问,如果李中堂奉命前来议和,贵国愿意订约吗?”伊藤博文自然能够听出伍廷芳的弦外之音,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中堂前来,我国自然乐意接待,但还是符合国际惯例,必须拥有全权。”

就在这次谈话前后,日军取得威海卫战役的胜利,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失去了与日本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他们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此时,不管是慈禧、光绪还是满朝文武,谁都不愿意背上这个遗臭万年的罪名,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进京次日,光绪帝在乾清宫召见了李鸿章。围绕是否割地问题,朝堂上争执不下,乱作一团。李鸿章表示,不能够承担割地的责任,更何况连日本人要的赔款现在都无法凑齐。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等人也说,宁可多赔款,也不可割地一寸。以恭亲王奕为首的一干大臣则认为,如果不答应割地,日本人恐怕不会与清廷议和。现在情形危急,日本军队的锋芒已指向北京。为保京师无恙,就只能顺从日本人的心愿。

为了寻求背后支持,李鸿章再次奔走于各国使馆,希望能得到列强的支持。只可惜此时各国要么与日本同一战线,要么暗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准备中日议和开始后坐收渔翁之利。李鸿章的求助行动无果而终。

3月4日,光绪帝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之全权。13日,李鸿章等人乘坐德轮“礼裕”、“公义”号,悬挂“中国头等议和大臣”旗帜,启程直奔日本马关。随从出访的有李鸿章之子李经芳,随员伍廷芳、****忠,以及美国顾问、前国务卿科士达等。

马关议和之地是春帆楼。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春帆楼。春帆楼上,围着方桌摆放着十多把椅子。日本政府还特别为年逾七旬的李鸿章安排了痰盂。伊藤博文为谈判颁布了四条命令:一是除谈判人员外,不论何人有何事,一概不得踏入会场;二是各报的报道必须要经过新闻检查后方可付印;三是除官厅外,任何人不得携带凶器;四是各客寓旅客出入,均必须由官厅稽查。此外,伊藤博文还特别宣布:清政府议和专使的密码密电,均可拍发,公私函牍概不检查。从表面看去,好像日本人对李鸿章非常客气,其实,日本人在甲午战争前已成功破译了清政府的密码,中国使团与中枢往来的电文日本人一览无余,自然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3月21日,在与李鸿章的首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提出的停战条件是: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和堡垒,驻扎在上述地区的清朝军队要将一切军需用品交与日本军队,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也要由日本军官管理,停战期间日本军队的一切驻扎费用开支要由清政府负担等等。伊藤博文明白,山海关、天津一线如果被日军占领,将直接危及北京安全。这个停战条件是清政府万万不会答应的。如果这一停战条件被清政府驳回,日本正好就此再战。尤其狡猾的是,伊藤博文此时隐藏起了觊觎我台湾的企图,向李鸿章隐瞒了日军正向台湾开进的事实,企图在日军占领台湾成为既成事实后再逼李鸿章就范。

春帆楼上,中日两国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恰在此时,一桩突发事件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满怀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的轿子快到达驿馆时,人群中突然蹿出一名日本男子,在左右未及反应之时,照定李鸿章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当场昏厥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

李鸿章的随员们赶快将其抬回驿馆,由随行的医生马上进行急救。李鸿章的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所幸的是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到眼睛。李鸿章在日本遇刺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德国驻日公使馆的医生赶来为他看病。各国医生会诊之时,日本医生建议开刀,但德国和法国医生坚决反对。理由是既然这颗子弹对李鸿章眼睛的正常工作无害,不如暂时留在体内。他们担心,如果贸然开刀,将会危及李鸿章的性命。幸好子弹没有击中要害,过后不久,李鸿章就苏醒过来。李鸿章毕竟见过大风大浪,面对此景表现得异常镇静,还不忘嘱咐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73岁的李鸿章不禁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行刺事件发生后,马关警方很快抓到了凶手。经审讯,此人名叫小山丰太郎,26岁,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小山丰太郎的想法与日本政府此时的意图大相径庭。日本政府本来拟就的谈判方略是借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然后见好就收。此时的伊藤博文最担心的就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列强手中,让一直虎视眈眈的西洋各国从中干涉,坐收渔翁之利。小山丰太郎的行为恰恰无异于授人以柄。难怪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李鸿章遇刺的第二天,清政府给李鸿章来电,除慰问伤势之外,还指示应趁“彼正理曲之时,李鸿章据礼与争,或不至终秘不与。”李鸿章收到朝廷的指示后,就让随行人员把自己受伤的消息大肆渲染,并把血衣呈现给外国记者拍照,用舆论给日本施压。28日,当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宣布无条件休战时,李鸿章知道是因为自己的遇刺,才使得几天来在谈判桌上没能取得的战果峰回路转。30日,中日停战条约签字。

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智商很高的人,而是在困境中能够积极地抓住机遇,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目标的人。面对困境,出于本能,许多人都会做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添出许多乱子来。试想,如果是两方相争的时候,对方就会乘危攻击,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所以,在困境中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地分析形势,寻找生机,那才是明智之举。

在成功这条道路上,也许你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好实施计划,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在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难题时,你该怎么办呢?正如克里蒙特·斯通所说,没有风雨的考验,就分不出真正的高手;没有困难的阻隔,就锻炼不出求生的本能。正是困境的来临,才使你有机会更加完善自己。

7.在挫折面前,做自己的救世主

世上很多的成功人士都经历过挫折和苦难,并非苦难成就成功,也不是成功特别爱苦难。挫折、痛苦很多人都可能会碰到,只是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过来了。退缩的人就此沉没,过来的人就有可能获得了成功。

美国名作家罗威尔曾说:“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

在生活中的挫折面前,是就此放弃生活的希望还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是区别强者与庸人的标志之一。巴尔扎克说:“挫折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聪明人在厄运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后退,不动摇,顽强地同命运抗争,因而在重重困难中冲开一条通向胜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垂头丧气,自暴自弃,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成了庸人和懦夫。

生活中,人们对于那些冲破困难和阻力、经受重大挫折和打击而坚持到底的人,其敬佩程度是远在生活的幸运儿之上的。征服的困难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能说明你是真正的英雄。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原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的情况突然发生变故。北方的俄国显然不愿日本在战争中壮大,决心介入这场纷争。这样的态度对于清朝极为有利,这也是当初李鸿章所设想的“以夷制夷”内容中的一种。俄国联合了法国、德国,强令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同时派军舰开赴日本海面,给日本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