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37994000000039

第39章 附录一(1)

李鸿章其人其事

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家世渊源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季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过继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1823年2月15日(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年-1873年),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入仕之前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也是从这里走上求学之路的。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李鸿章小时候天资聪颖,聪明异常。五六岁的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正好,私塾先生周菊来池塘边洗澡。他把衣服脱下挂在树杈上,随口吟道:“千年古树为衣架。”李鸿章一边玩一边接了一句:“万里长江作浴池”。周老先生看这孩子出口不凡,心里很喜欢,想教他读书。周先生打听到这孩子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李殿华之孙,于是找到了李殿华的四子,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告诉他说李鸿章聪颖过人,很有文采。

李文安听了周菊的话,就把李鸿章叫到自己的书房考校一番。李文安首先以书房的账本为题,出了一幅上联:“年用数百金,支付不易”;李鸿章没经思考就随口对出:“花开千万朵,色彩无穷”。李文安又出一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李鸿章略一思索,即对出:“日照龙鳞万点金”。李文安听后,大喜,觉得这句子不但工整,而且自有一番气魄。于是,李文安决定让鸿章随同哥哥瀚章一起接受启蒙教育。

李鸿章小时候的学习,侧重于应付科举考试。他的义理、经济之学进步很快,制艺技巧也不错。虽然,李鸿章的父亲和后来李鸿章的三位老师都崇尚宋学,但是从李鸿章早年遗留下来的著作中,人们没有看出李鸿章对“宋学”或者“汉学”、“经世之学”有什么兴致。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早期主要作品是诗和赋,内容多反映友情和亲情,词句优美华丽。有研究者发现,李鸿章早期的诗词中有一种“雄健的风格”,是“一种不受任何迂腐思想干扰、技巧臻于完美的得心应手的大手笔”。

李鸿章本来名叫章桐,李文安给他改了新名字叫“鸿章”。意思是希望他“鸿图大展,文章经国”。后来,李鸿章真的实现了李文安的愿望。李鸿章是从这里走上求学之路的。由于李文安对李鸿章的教育严格但不拘泥,所以李鸿章不仅能博览群书,而且善于思索,并显露出他性格中决断、刚猛的一面。

1840年,18岁的李鸿章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1844年,李鸿章在乡试中成绩优秀,考中举人,排名48位。1845年,李鸿章参加乙巳恩科会试,未中,但恰逢曾国藩出任本科会试的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13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

湘军幕僚

咸丰三年(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就在李鸿章帮办团练期间,曾国藩多次写信给李鸿章,直接建议他效仿湘军的成功经验,别开生面地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李鸿章的守制丁忧即将结束时,一次次盘算着出路。此时同是回家为父守制结束的李瀚章,被曾国藩派到江西总理粮台事务。临行,身为长子的瀚章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南昌任上。李瀚章携母走后,太平军再破庐州。李府祖传宅院尽为太平军烧毁,家中所藏也被扫动一空。翌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他本人遂于1859年1月末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

组建淮军

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淮军成立时有6500人。1862年四五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104营,5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镇压起义

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淮军在无外援的情况下与太平军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

十一月十八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过与前来平叛的太平军反复激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

此后,淮军节节胜利。同治三年(1864年),攻克常州,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但是,当时捻军正值势旺,作战快速多变,枯守堵御一时难以奏效;而且曾国藩也无法有效指挥淮军。曾国藩因围剿不力被清廷撤免钦差大臣,李鸿章继其任,率领剿捻兵力7万人。1866年10月起,捻军分为东西两军。赖文光﹑任柱继续在中原地区活动,为东捻军;张宗禹﹑张琢进入陕西联络回民起义,为西捻军。1867年东捻军转战湖北,曾败淮军主力刘铭传部,但企图入川﹑陕与西捻军会合未遂。1867年6月东捻军经河南进入山东,后被李鸿章淮军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突围失败,任柱被奸细杀害。1868年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全军覆没,赖文光被俘;西捻一度逼近保定、天津,七月在山东为淮军围困于鲁西北,恰逢连日大雨,捻骑不能奔驰,8月在茌平溃败,全军覆没,张宗禹渡徒骇河不知所终,一说投河而死。至此,捻军起义失败。镇压捻军起义以后,淮军势力越来越大,大批淮军盘踞在长江中游,另一部分淮军驻扎在直隶、山东等地。李鸿章的势力遍及了长江和黄河一带。

洋务运动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全天下的穷酸读书人唾骂,他也因为洋务,被全天下的功力之徒吹捧。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奕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又称江南制造局。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

1870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另一个是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已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很多实业。

1875年,河北磁州煤铁矿;1876年,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1877年,开平矿务局。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还有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唐胥铁路。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1887年,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1894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这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外交事件

李鸿章在国外享有声誉是因为外交,李鸿章在中国被重责也是因为外交。李鸿章的生涯,有一半都是外交生涯。他最主要的外交手段就是“以夷制夷”。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的,就是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1871年7月29日,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

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在与日本交涉的前后,李鸿章还分别于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