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37998900000029

第29章 人生何必太计较(2)

在这位老师看来,一位小学生敢于坚持自己认知的正确性,要求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实属不易,但在我看来这位老师能够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的道歉更是难能可贵,要知道这位老师这么做承担着“威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胆大妄为”、“得寸进尺”,甚至“目无尊长”等风险。

这位老师却坦诚地向学生道了歉,没有丝毫的做作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他用自己的道德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发的异常圣洁的光芒。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就是教孩子做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如果说“教书”是教师以知识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那么,“育人”就需要教师以人格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塑造和维护好自己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人格上的“失足”,不仅会导致“育人”不能,甚至连“教书”也会难以为继。试想,如果那位老师坚持维护个人“尊严”,动辄训斥学生,那个小学生还敢与老师“据理力争”吗?

智慧感言:小学生也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的尊严都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当我们真的做错了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因为顾及自己的颜面而拒绝承认,因为你在维护所谓“颜面”的同时,却伤害到了别人的尊严,而你的人格魅力也会因此黯然失色。

便宜的瓦罐

老李买回一堆小瓦罐,个个都是拳头那么大,广口,用来栽花吧,太小了;当杯子喝水吧,又不美观;装酱油吧,还没盖儿。买来后就一直丢在墙角。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走到墙角,看见堆了一堆小瓦罐,很好奇,就问老李:“你怎么买了这么多瓦罐啊?”

老李双眼放光,用手比划:“才一毛八一个,多便宜。”

“是够便宜。”客人说,“可是这能干什么用啊?”

老李一搔头皮,说:“这倒没想。”

客人大笑说:“再便宜,没用也是白买。”

老李却说:“不对,这么便宜,我不买别人就要买呀。全包圆儿,不能便宜了别人!”

看来,卖陶罐的比老李先发现此物没什么用,才便宜卖。老李买罐的狂喜到了不计较用途的地步,而最大的快乐不在便宜,而在别人无法享受这种便宜,即买断。

这样的心理很多人都有。当他享受某种乐趣时,想到别人也在享用,就立刻黯然。

智慧感言:有人老爱占便宜,从来不让自己吃亏,可是算计来算计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自己也给算计进去了。古语云:“吃亏是福。”该谦让的时候谦让一下,该糊涂的时候糊涂一回,未必就是坏事,机关算尽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谁的答案正确

一天,苏格拉底在外游玩,无意中看到一高一矮两个人在指手画脚,为了一件事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苏格拉底便询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这两个人是在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不休。高个子的人说三七等于二十一,矮个子的人坚持说三七等于二十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以至于几乎动起手来。

最后,两个人请苏格拉底做裁定,打赌如果谁的答案正确,对方就将一天的食物给胜者。

苏格拉底看看两个人,最后镇定地说三七等于二十二,矮个子的答案是正确的,高个子的人将食物交给说矮个子的人。矮个子的人拿着食物得意地走了。

高个子的人气愤地对苏格拉底说:“三七等于二十一,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争论的真理,你这么有智慧的人却也认为三七等于二十二,看样子也是徒有虚名呀!”

苏格拉底笑道:“你说的没错,三七等于二十一是小孩子都懂的真理,你坚持真理就行了,干嘛还要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讨论这种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呢?”

高个子的人似乎有所醒悟,苏格拉底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食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虽失去了食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高个子的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话,点了点头。

智慧感言: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最好的做法就是毫不留情地丢弃它。对于那些显而易见的争论,最明智的态度就是装一装糊涂,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

健康长寿的秘密

1875年2月21日,卡尔基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过着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1996年2月21日,是卡尔基的121岁生日。女记者莎燕·雷伯采访了她。问:您老怎么能活这么久?

答: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问: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答:没有秘诀。要是有,我早就高价卖给你们了。

问:您早晨一起床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答:上厕所。

问:然后干什么?

答:卸完“货”后上“货”——吃早餐,接着晒太阳,爬山。

玩笑归玩笑。老太太还是讲了对健康长寿的认识和体会:“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是福,是最大的财富,花几百亿也买不来寿命。”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看法,老太太又向记者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想以此证明,人有好心易长寿,心术不正者易短命。

那是1965年,她已100岁了,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非要每月给她一笔养老金不可。此人叫拉伯莱,是法国小有名气的法律公证人。他先念了一阵慈善经:为使卡尔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伦之乐,他将慷慨解囊,每月发给老太太2500法郎养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但心想: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世间哪有这种好事!在老太太追问下,拉伯莱终于说出了全部的盘算。养老金不是白给的,老太太去世后她祖先留下的那幢房子要归拉伯莱所有。老太太微微一笑,答应了,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

当时拉伯莱年富力强,仅46岁。他的如意算盘是,百岁的卡尔基顶多再活七八年就要走人了。

贪心的拉伯莱天天盼老太太快死,但她却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带劲儿。而工于心计的拉伯莱却抑郁寡欢,每况愈下,终于在1995年77岁时患心肌梗塞撒手西归。到拉伯莱死时,三十年间先后给卡尔基老人90万法郎养老金,高出房产4倍多。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卡尔基老太太得知拉伯莱死时,伤心地流泪,十分惋惜地说:“他有很高的文化,可惜不虚心!为什么不找我要一瓶APC备用呢?”当时老太太还嘟囔一句:“唉!拉伯莱先生!这么聪明绝顶的人怎么也会做亏本的生意呢?”

1997年6月3日上午8时28分,卡尔基老太太于阿尔勒湖泊养老院无疾而终。法国总统希拉克为她发来唁电:喜娜·卡尔基老人——虔诚的灵魂,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安息吧!她女儿念完唁电,跪在遗体前大声痛哭。突然,遗体动了,许多人都吓跑了。女儿摇动遗体,老太太微微抬手,喃喃道:“我……要……喝水……”

卡尔基老太太又创一项起死回生的世界纪录!她神奇地又活了两个月零一天,于同年8月4日上午9时18分去世。

智慧感言:文中的两个人物形成了两个强烈的反差,其中奥妙不用多说,大家都已经明白,有专家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应该在150岁,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到达这个寿命而寿终正寝,原因就在于太在意人生的种种得失,算计他人算计自己。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一放,活得轻松,也活得有质量。

安抚之道

西汉刘邦驾崩以后,吕后总揽朝政,其间南越王赵佗在岭南自治,不服朝廷管制。

朝廷大臣普遍认为赵佗根本不堪一击,纷纷劝说吕后出兵攻打赵佗,收复南越。他们说,“南越为蛮族之邦,其军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昔日高祖皇帝无心攻打他们,便实行了安抚政策。现在我国兵强马壮,物资丰厚,正是讨伐南越的好时机!”吕后担心兵祸再起,没有同意立即发兵,然而她还是对南越王赵佗充满了鄙视。

长沙国和南越为邻,长沙王为了扩大势力,极力主张对南越用兵。长沙王见吕后不肯动武,于是建议禁止在南越边境上进行铁器交易,以遏制南越的发展。赵佗见朝廷政策有变,十分气恼,他便派军队攻陷了长沙国南部数县。吕后派兵反击,攻入南越国境内,平息了战争。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在南越的问题上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办法。一位反战的大臣对文帝说:“我乃天朝大国,要打败小小的南越不在话下。可问题是,现在我军受不了南方的酷热潮湿,若打起仗来一定伤亡惨重。何况蛮族人生性野蛮,不好治理,我们胜了也会在南越的事情上大费精力,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文帝觉得很有道理,便问这位大臣的看法。这位大臣回答说:“做事不能为了虚名而受实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胜的虚名,那么就可以不去战胜南越,改攻伐为安抚。南越一旦受了皇上的恩惠,一定会感恩自省,消除对我国的敌意,这样国家就安宁了。”

文帝于是撤出南越国的汉军,对赵佗好言安慰。赵佗的亲人墓地在真定,文帝就将真定赐给赵佗,并派人按时祭祀。文帝又寻访赵佗的亲属,对他们礼遇优待,还亲封他们做了朝廷的高官。

赵佗知道这些事情后果然被感动了,从心里敬重文帝,他上表文帝请和,说:“从前我不明事理,冒犯天朝的神威,现在看来我是罪孽深重啊!”赵佗请求以藩属国的身份,入京进贡。从此南部边境平静下来。

吕后武力征伐没有做到的事,文帝靠安抚却做到了。文帝罢兵一方面减少了伤亡,一方面也让赵佗感受到了大国的仁义,他从心里真正臣服了。

智慧感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里的“忍”与“退”并不是因为真的不如人,更不是因为害怕对方。相反,这恰恰是一种大智慧,以一种宽厚博大的方式去化解看似棘手的矛盾,其效果甚至好过于剑拔弩张。

舒适是一种心境

吴隐之是东晋时有名的清官。早年,他曾受人推荐,出任“辅国功曹”,随后官职不断升迁,并历任卫将军主簿、晋陵太守、左卫将军、广州刺史、太常、中领军等职。

官运亨通的吴隐之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很多人都有些不解,有人曾经问他,“你寒窗苦读,有了今天的地位还不让自己的生活舒适一些,你不觉得有点吃亏吗?”

吴隐之则说:“舒适是一种心境,一个人读书做官如果只为了贪取富贵,他的人生理想就十分低俗,人生也就无味了。读书做官对这些人而言便是件坏事,是促其堕落的平台,又有什么值得称道呢?我不想成为这种人。”

吴隐之每月领到俸禄,第一件事便是接济贫穷的亲友和乡邻。他的家人起初并不赞成,常常责备他:“你不贪不占,这在做官的人中已是很难得。我们家也不富裕,倘若再将辛苦所得的俸禄白白送给别人,当官还不如做百姓呢!”

吴隐之劝诫他们说:“戒除贪心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时时刻刻地努力。我也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开始追求享受了,现在清苦一些是好事啊!”

一次,吴隐之和随从出门办事,天下起雨来。吴隐之看见一个书生抱着蓑衣在雨中行走,十分奇怪,便主动上前问他说:“蓑衣可以遮挡风雨,你为什么不用呢?”书生说:“蓑衣是我在路上拣到的,如果失主心疼蓑衣,那么我披在身上就不合适了,所以只好抱着。”吴隐之深受触动,他说:“你能做到这样,我也自愧不如啊。”他把书生请回府中,托人保媒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吴隐之清廉有德,朝廷对他屡有褒奖,十分信任。当富庶的广州地区的官吏贪污丑闻不断时,朝廷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在当时来说就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官员。

朝中大臣在推荐吴隐之时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贪,那么任何东西就无法诱惑他了,这样才能保持公正,让人信服,使社会风气发生大的改变。吴隐之有许多贪取的机会,他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吴隐之在广州任上,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使当地习俗日趋淳朴,官吏奉公守法。

智慧感言:我们都是世俗生活中的凡夫俗子,短短几十年人生苦旅中,都希望让自己生活得更舒服,这本无可厚非,但凡事都要有个限度,愿望如果不加限制的增长就会变成无休止的欲望,物极必反,我们可能会在舒适中堕落。一个人无欲则刚,舒适更是一种心境,试着去探寻这种境界,生活也会怡然自得。

小便宜不可贪

春秋时期,自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国势愈加衰落,到了晋定公时,晋国六卿势力强大,渐渐互相争权,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自范、中行二氏灭后,止存智、赵、魏、韩四卿。四卿听说齐国发生了田氏弑君专国的内乱,而诸侯各国无人过问,于是私自立议,各自拓占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

直到晋出公即位时,国君所属的土地,反而少于四卿的封邑,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晋出公秘密派出使者向齐国、鲁国求助,请派大军讨伐四卿,以正国君之名。不料齐、鲁反以其谋告于智伯。智伯大怒,联合韩、魏、赵三家,索性把一个有职无权的国君赶出晋国。自此后,晋之大权,尽归于智伯。

智伯以结好卫国的名义,派出使者赠送给卫侯四匹良马和一枚白璧。卫侯热情地款待了使者。他看着膘肥体健,四蹄生风的良马喜不自胜;捧着价值千金,通体透明白如凝脂的宝璧爱不释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见到国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