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谋术全书
38011300000035

第35章 处变不惊——应变谋略(1)

处变不惊,就是指处在变乱之中,能够沉着应对,一点儿也不慌乱。自古以来,凡能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能够在大动荡、大波折中泰然自若、随机应变的人物。善于谋略者,常常是根据具体情况,从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需要出发,作出特殊的处置,不拘常法,随机应变,或随敌变而己变,或以不变应万变。处变不惊很重要,又很难做到。说它重要,重要在不惊才能应变;说它难,难在人对变总始料不及,总缺乏准备,一旦有变自然会惊。事变是这样,人变是这样,情变是这样,理变也是这样。

急中生智,弦高献牛退秦师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于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

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请他。”

秦穆公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晋国的兵马驻扎在西边,秦国的兵驻扎在东边,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慌了神,派了个能说会道的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准得亡国了。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您看着办吧。”

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还派了3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回国了。

晋国人一瞧秦军走了,都很生气。有的主张追上去打一阵子,有的说把留在北门外的2000秦兵消灭掉。

晋文公说:“我要是没有秦君的帮助,怎么能回国呢?”他不同意攻打秦军,却想办法把郑国拉到晋国一边,订了盟约,撤兵回去了。

留在郑国的3个秦国将军听到郑国又投靠了晋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忙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要求再讨伐郑国。秦穆公得到消息,虽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晋文公扯破脸,只好暂时忍着。

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劝说秦穆公讨伐郑国。他们说:“晋国国君重耳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插手。”

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300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秦军到了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巧到周地贩牛也经过滑国。弦高知道秦军要经过滑国去偷袭郑国,便随机应变,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回郑国报告消息,一面直接去见秦军。他先送去四张熟牛皮,再用12头牛去犒劳秦军,说:

“敝国的国君听说贵军将要行军到敝国去,特地让我冒昧地来犒劳犒劳。虽然敝国并不富裕,但是,只要贵军在敝国住上一天,敝国就会提供一天的食用给养;要是贵军离开敝国,敝国也会护送贵军安全离开。”

孟明等人一听全都愣了:原来郑国果然如蹇叔所说早有准备,怎么办呢?

孟明于是对西乞术和白乙丙说:“郑国已经有所防备,我们的偷袭是没有指望了。硬攻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我们又没有后援,还不如顺水推舟,灭了滑国回去吧。”

商议已定,孟明等人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要到贵国去,只不过是到滑国而已。”于是灭了滑国回师。

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急报后,派人侦察杞子等人住的地方,发现他们果然已经捆扎行装,秣马厉兵了,于是便派人驱逐他们出境。杞子逃到了齐国,逢孙和杨孙逃往宋国。

孟明等人回师经过崤山时,遭到晋军的伏击,全军覆灭,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都被晋军活捉了去。

秦穆公痛悔没有听从蹇叔的话,使自己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造成了惨重损失。

秦穆公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实在与郑国商人弦高有很大关系。虽然蹇叔早已预见到这一结局,但却由于弦高的推动把它变为了现实。

假如不是弦高假冒使者去犒劳秦师,一语点破秦军的企图,那孟明等人说不定可以偷袭郑国成功也未可知。

假如孟明等人识破弦高,杀了他再连夜赶往郑国,那可能也还有机会。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真实的是,弦高随机应变,把自己所贩之牛用来犒劳秦军,进而暗示郑国已早有准备,使秦军将领信以为真,从而取消了偷袭郑国的计划,结果反被晋国所伏击。

弦高的本来目的是贩牛,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以牛为礼物,自己也摇身一变由商人成为国使,替郑国解了大围,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主义者。

谋略点评:

如果不是弦高随机应变献牛,郑国必不能逃掉这一场战争。所以说,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只有学会随机应变,沉着应付,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随机应变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乱来的,随机应变的前提是审时度势,了解实际情况和时机,并随着实际情况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机动、应付自如。

随机应变的目的是克敌制胜,而不是故弄玄虚,显耀巧智。不然的话,很容易失之于油滑,聪明反被聪明误。总而言之,随机应变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

旁敲侧击,淳于髡谏齐威王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齐威王八年,楚国发兵攻打齐国。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叫他带100斤金、10驾马车去送给赵王。淳于髡忍不住仰天大笑,就连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问他是不是嫌带去的礼物太少,淳于髡说:“岂敢,岂敢,我只是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罢了。”威王一听是好笑的事情,连忙叫淳于髡讲给他听。淳于髡于是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见路旁有个种田人在祈祷。他拿着一只猪蹄子、一杯酒祷告上天保佑他五谷丰登,米粮堆积满仓。我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却太多,所以笑起来了。”

齐威王当然听懂了他的意思,便把去赵国的礼物增加到1000镒金、10对白壁、100驾马车。

淳于髡到赵国献上礼物,陈说利害关系,赵王于是决定发出精兵10万支援齐国。楚军听说后连夜退兵回国了。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宫内设酒宴为淳于髡庆功。

威王问淳于髡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酒也会醉,喝10斗酒也会醉。威王觉得他真有意思,既然喝一斗就会醉了,怎么还能喝10斗呢?因此要他讲一讲这其中的道理。淳于髡于是便说起了他的酒经:

“如果大王当面赏酒给我喝,执法官站在一旁,御史官站在背后,我战战兢兢,低头伏地而喝,喝下一斗就会醉了。如果父母有贵客来我家,我恭谨地陪酒敬客,应酬举杯,喝不到两斗也会醉了。如果有朋自远方来,相见倾吐衷肠,畅叙友谊,那就要喝上个五六斗才会醉了。如果是乡里之间的宴会,有男有女,随便杂坐,三两为伴,猜拳行令,男女握手也不受罚,互相注目也不禁止,自由自在,开怀畅饮。这样,我就是喝到八斗也只会有二三分醉意。如果到了晚上,宴会差不多了,大家撤了桌子促膝而坐,男女都同坐在一个坐席上,靴鞋错杂,杯盘狼藉。等到堂上的蜡烛烧尽了,主人送走客人而单单留下我,解开罗衫衣襟,微微能闻到香汗的气息。这时,我欢乐之极,忘乎所以,要喝到10斗才会醉。所以说,酒喝过头了就会乱来,欢乐过头了就会生悲,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齐威王听了他这一段精彩的酒经,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说:“讲得好啊!”于是戒掉了通宵达旦饮酒的坏习惯。

谋略点评:

说话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人人都爱听好话,尤其是当你指出别人不足的时候就更需要小心润色,委婉曲折地提出自己心中所想。

说话的艺术有很多种,指桑骂槐激烈,循循善诱委婉,旁敲侧击则是幽默。激烈是猛击一掌,是强心针,效果强劲,却总让人心里不舒服;委婉是细雨滋润,是润滑剂,总是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幽默则妙趣横生、意味深长,是开心果、酸梅汤,让人在听话之余,能够常常品味、时时思索。

知己知彼,孙膑小计赢千金

孙膑从魏国逃到齐国后,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热情接待,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兵法。孙膑那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使田忌佩服不已,几天后便无话不谈了。

当时,齐威王在空闲时喜欢和王亲大臣们赛马。田忌老是输,每次都输掉不少黄金,为此而非常烦恼。这一天,两人谈话谈到投机处,田忌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孙膑说:“没关系,下次将军赛马的时候,让我去看一看。”

隔了几天,田忌果然邀请孙膑一道去观看赛马。孙膑看了看,田忌的马其实与威王的马实力差不多,双方都有上、中、下三等马,但三局比赛田忌都输了。孙膑于是对田忌说:“将军明日再与威王赛马,我可以保证您取胜。”

田忌大喜,说:“先生如果真能使我取胜,我就去向威王挑战,下个大赌注,每局1000两黄金,怎么样?”孙膑说:“将军只管去下注好了。”田忌便对威王说:“臣赛马屡赛屡输,明天我愿以所有的家产来与大王一赌输赢,每局赌注1000两,好吗?”威王一听便大笑起来,连说:“够刺激,够刺激!”于是一言为定,只等第二天开赛。

第二天一大早,王公贵族们都驾着装饰华丽的车马来到赛马场,老百姓数千人也都闻讯赶来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赌。

赛马就要开始了,田忌不禁紧张起来,悄悄问孙膑说:“先生,您的必胜秘诀在哪里呢?这可是千两黄金一局的赌注啊,开不得玩笑!”孙膑这才不慌不忙地说:“威王的马胜将军的马一筹,如果您的马按顺序对等与他的马比赛,自然非输不可。现在您只需要略施小计,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马去对他的上等马,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他的中等马,第三局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他的下等马。这样比赛下来,您的马虽然会败一局,但必然会胜两局。三局二胜,1000两黄金不就是将军的了吗?”田忌一听忍不住叫了起来,一拍大腿说:“妙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比赛开始,第一局当然是田忌输了。齐威王大笑不止,田忌说:“大王,还有两局呢。如果这两局臣也输了,大王再笑臣也不晚啊!”结果,第二局、第三局都不出孙膑所料,田忌的马都赢了。观众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田忌满面红光地从齐威王手中接过1000两黄金。

比赛结束后,齐王很是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马,同样的赛法,这一次田忌会获胜呢?田忌忍不住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齐王。他对齐王说:“这哪里是臣的马的功劳啊,完全是因为孙膑的计谋。”威王听了感叹说:“在这种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孙膑先生的过人智慧!”于是赶忙召来孙膑,请教兵法,拜为军师。

谋略点评:

正如齐王所疑惑的那样:为什么同样的马,同样的赛法,田忌会获胜呢?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孙膑事先对双方的力量作了充分了解,做到了知己知彼,然后稍微调整布局,以变应不变,赢得了最后胜利。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打起仗来才不会有危险。要做到知己知彼,就得用心观察,仔细思量。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扬长避短,找出对方的弱点所在,了解对方的优势是什么,这样才有可能取胜的把握,否则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决不可盲目行事。

循循善诱,触龙劝说赵太后

战国时代,赵孝成王继位的时候还很年幼,母亲赵太后代行国政。不久,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请求齐国出兵援救,齐国要求赵国把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然后才肯派出援兵。赵太后舍不得长安君,大臣们纷纷劝说。赵太后恼怒地说:“有谁再来劝我送长安君到齐国去,本宫就要吐他口水了!”老臣左师触龙说他想拜见太后,太后不好不接见,但却怒气冲冲地等着他来,看他要说些什么。

殊不知触龙并没有提送长安君到齐国去的事,而是来拜问太后的身体。他先问了问太后的起居情况,太后告诉他说行动不太方便了,出门全靠坐车。

然后又问太后的饮食,太后告诉他说主要是喝点稀粥罢了。触龙也说了说自己的情况,不外乎是些老年人常见的毛病。同病相怜,同龄人相通,太后的脸色慢慢好起来,怒气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