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启示录
38172100000016

第16章 医院可能会损害你的健康(1)

医学的使命应该是治愈患者,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但是现代医疗却不断地背离了医学的使命。

现代医学似乎无所不能

在过去的100年里,现代医学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过去的总和,许多曾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突然之间变成了可治之症,许多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几乎无所不能。

20世纪是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世纪,在过去的100年里,现代医学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过去的总和。

在基础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为探索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开辟了新路径,对于遗传、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生命现象的研究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在l临床医学领域,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对传染病的征服和控制,许多曾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也在突然之间变成了可治之症。

疫苗技术的完善使人类有可能彻底消灭天花。现在,疫苗被用来控制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甲肝、乙肝、百日咳、结核病、破伤风等诸多常见疾病,大大降低了这些疾病的发病率。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现代化医院里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到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再到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使诊断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抗生素、激素、化学药物、心脏外科、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的应用,可以说已经在技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几乎无所不能,医学技术的进步将解决所有的问题,战胜一切病痛。

真正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

从1896年血压计的发明开始,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治愈此病。现代医学在几十年来的抗癌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研究费用,但死于癌症的人数却并未因此而明显减少。

尽管人们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无所不能,但现实的情况却同人们的期待相反,人类仍然处在各种疾病的威胁之中;医生真正能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医药本身带给人类的伤害正在日益加剧。

随着人们对当代医学现状的深入了解,人们对现代医学的看法正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实际上,无论今后医学怎么发达,无论人类有多么尖端的医疗技术,能够治愈的疾病仍然是极少数。

从1896年血压计的发明开始,现代医学开始了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一百年来,各种有关高血压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琳琅满目,科学家们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分子水平,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战胜高血压。相反,高血压由20世纪初的非常见病,演化成世纪末的大流行,患病人数超过6亿。

如果你看看过去几十年来癌症研究的统计数字,就会发现:我们的癌症治疗并没有增加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虽然有时可以延长一些存活时间,但仍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大部分有关癌症的研究,不是夸大其词,就是令人沮丧,各种有关癌症治疗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真实有效的信息又有多少呢?实际上,没有人确切知道是什么导致了癌症。尽管现代医学在几十年的抗癌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研究费用,但死于癌症的人数却并未因此而明显减少。

约翰·贝勒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曾将癌症研究费用与癌症死亡率作过比较,结论是:对癌症新疗法的研究成果令人失望,最有前途的抗癌方法是全民预防。《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过去30年来,美国医学界将癌症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治疗方面,制药企业与联邦政府花费了巨资开发治疗癌症的药物,但是收效甚微,虽然今后这方面的努力还将继续进行,但是未来癌症研究趋势将转向更加注重预防方面。

1987年,世界各国科学家聚在一起,展望医学发展的未来。当时在座的科学家都认为,到了20世纪末,艾滋病和麻疹将会被消灭;大多数癌症将可以得到治愈。

现在看起来,这些预测误差很大,艾滋病依然肆虐;麻疹并未绝迹;癌症依然难治。这只是预测13年以后的事情,误差已经那么大了,要是预测100年以后的事情,又会怎么样呢?

人们开始产生疑问:现代医学对疾病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有多少疾病是人类能够控制的?有多少疾病是医院可以治愈的?医生们对癌症的了解究竟有多少?为什么在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中?

各大医院误诊率令人震惊

美国一项调查发现,临床误诊率在15%~41%之间;我国临床误诊率为27.8%,其中恶性肿瘤误诊率高达40%以上。这些都是来自正规医院的数字,至于非正规医院的误诊率,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临床诊断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使提高疾病诊断率成为可能。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大量新的、先进的诊断方法和设备的出现,并未使医院误诊率明显下降。

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医疗诊断设备,但是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各大医院始终面临着高误诊率的威胁。1987年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当时的医院误诊率在15%~41%之间,而在40年前,医院的误诊率是40%。

在这40年间,大量先进的诊断仪器已经广泛应用,却没有使误诊率明显下降。2001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报告,华盛顿州立医院在1987~1998年间,有6万多例阑尾炎切除患者,其中15.5%的人缺乏明确的诊断依据。

再看看中国的情况。1965年上海医科大在1000例尸体解剖中发现,医院误诊率为21%;1978年,北京医科大学在4194例尸体解剖中发现,医院误诊率为20.7%;1989年,华西医大在5312例尸体解剖中发现,医院误诊率为31.1%;2000年,我国医学专家对46万份病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医院误诊率为27.8%,其中恶性肿瘤误诊率高达40%以上。所有这些病历都是来自正规医院,这意味着,人们即使到正规医院看病,也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被误诊,至于非正规医院的误诊率,就可想而知了。

拥有大量先进的、高科技的诊断设备,仍会发生如此高的误诊率,这的确令人感到不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不可否认,先进的诊断仪器,能帮助医生了解许多重要的疾病信息,为正确诊断疾病提供了科学根据。但是由于各种诊断仪器、试剂的品质不同、型号不同,再加上操作人员的水平也不同,检查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异,如果单凭这些仪器检查数据下结论,很可能造成误诊。

有一位患者的cT片上显示,脑部占位性病变,肺部有阴影。医生依据经验首先推测是肺癌脑转移,为了慎重起见,又找了另一位著名专家,结果作出了同样的诊断。依据CT片和对专家的高度信赖,患者同意立即采取1刀治疗。治疗后,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此后进一步检查却发现,患者脑部是脓性囊肿,肺部病变也同样是脓肿,这是一起典型的轻信影像检查导致的误诊误治案例。

人们大多认为,去大医院做的检查越多,就越能查出病来,这是一个误解。医院拥有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医疗质量,并不是一回事,再高级的仪器设备,也不能查出所有的问题。很多时候,病人自己的感觉,远比那些检查数据要来的准确;病人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比任何医疗设备更能说明问题;病人所提供的疾病信息,比医学仪器更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

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心脏病学之父、总统保健医怀特博士,就凭问诊和人工体检进行诊断,正确诊断率在92%以上。即使一个有经验的普通医生,仅仅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也可以诊断出60%以上的疾病。

临床实践证明,由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再加上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能够发现许多重大疾病。相反,如果完全依赖仪器设备,可能会漏掉很多重要的疾病信息。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人们大多更加重视B超、CT、核磁的检查,并充分信赖这些仪器检测数据,问半天还不如仪器检查省事,更重要的原因是:问诊不值钱。

误诊必然会带来误治,这不仅会延误疾病的治疗,还可能制造新的疾病,成千上万的人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全世界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将自己的生命健康全部交给医院,并相信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医院真的能保证你的健康吗?在医院误诊率居高不下的今天,谁又能保证原本健康的你不会被误诊、误治,并因此丧失了宝贵的健康呢?

药物制造了多少疾病和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在医院死去的病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是因服用药物而死去的。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美国50%以上的抗生素使用不当。中国现有180万聋哑儿童中,60%以上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

在现代医药取得炫目成就的今天,人们却越来越不安地发现,那些神奇的药丸正在威胁着自己的生命健康,它们对人们的伤害隐秘而广泛。我相信,几乎人人都服用过药物,而且从未有人怀疑过它们,更没想到它们还会伤害自己,因为人们信任医学研究,也信任自己的医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在医院死去的病人中,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因服用药物而死去的。在医院患者中,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

1998年底,美国150家医院提供了39项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按照医嘱正常用药,全美国每年仍然会有10万人因此而死亡。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美国50%以上的抗生素使用不当,正在导致严重的公众健康危机。

德国一家制药厂曾研制的治疗孕期反应的药物“反应停”,临床实验效果不错,但广泛应用后,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产妇生下了数千例畸形婴儿,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同样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60%以上是由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人们都知道,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但却很少有人了解,中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多达250万,约2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其中死于抗生素滥用的人占40%。

人们盲目地信赖现代医疗和尖端科技,对它们下面深藏的危险毫无所知,最终不可避免悲剧的发生。用哈佛大学西恩·利普博士的话说:“药物事故是医学进步带来的一种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新药纷纷面市。现在到医院就医,一张处方上开四五种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会获得理想的疗效吗?大量研究表明,联合用药越多,不良反应率越高。2~5种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率为35%;6~10种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率高达78%。由此可见,药源性疾病与联合用药有很大关系。

许多人都迷信药物的作用,那么这些药物究竟有多大疗效呢?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成千上万种药物中,确切有效的仅占10%,可有可无的占30%,根本无效的占60%。

不难发现,到医院就诊的每一个人,离开时手上都会拿着一些药片,这里面除了医生的缘故外,也有病人的原因。许多医生发现,如果不给就诊的人开上些药,病人就会感到不满。结果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吃着他们可能并不真正需要的药,遭受着不必要的损害。

为了适应生存和竞争的需要,许多人无暇休整疲惫的身心,即使感到不舒服,也不愿停下来休息,而是用药物来压制不适症状,以便继续自己的工作。现代医药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药物的帮助下,人们无情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直到完全衰竭为止。

现在,吃药已经成为人们习惯性的选择。尽管有些药物能减轻病症,但也可能损害健康,使本来已经衰弱的身体负担更重,导致人体内环境更加恶化,甚至带来新的疾病症状,而这些新的症状被轻松地称为“副作用”,这个术语比毒药听起来好多了。

有时候,药物效果越好,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副作用越大。然后,为了抵制这些副作用,又需要服用更多的药物,就此形成恶性循环。殊不知过量的滥用药物是毒素积累的最佳方式,也是加速机体衰败的最佳途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医疗行为会导致那么多的死亡了。

我们从幼年开始,就注射或服用大量药物,这些药都是有毒的。从童年到少年,从成年到老年,在我们的一生中,总有各式各样的药物供我们选择。很多人没有死于疾病本身,却死于为治疗疾病而用的药物。毫无疑问,使用不对症的药物或品质不合格的药物,肯定会损害健康。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在恰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也可以造成死亡。

实际上,无论药物的效果如何,任何化学合成药物,只要进人血液,都会被身体看成一种有毒物质,并设法尽快予以中和、排出。承担这项工作的是:肝、肾、免疫系统和其他重要的器官。难怪慢性病人服药多年后,身体的某个重要器官就会损坏,接着死亡就会随之而来。对于这些病人的死亡,人们大多认为是长期患病的结果,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死亡是长期中毒的结果。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药物对抗疗法的弊端,开始反思现代医学的治病模式,转而更加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