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启示录
38172100000031

第31章 服从自然养生法则(3)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古人进一步将阴阳法则运用于对生命的认识,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治疗、养生防病上探究阴阳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在人体养生方面,道家哲学更是将阴阳之道发挥到了极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被誉为阴阳学说的实践者。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阴阳,要达到和谐状态,必须阴阳调和,阴阳平衡是万物的理想状态,也是生命的健康状态。所以,人要想保持健康状态,必须是阴阳调和,养生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阴阳的协调与平衡。比如,人的睡眠活动,本身也是一种阴阳协调过程,人随着自然昼夜的更替,按时睡觉和起床,才能使人体阴阳保持在平衡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的阴阳哲学也是一种养生文化,是有关生命的哲学。我们学习养生,首先要了解养生文化,也就是了解阴阳之道。阴阳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千百年来,它不仅对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越来越受到西方世界的关注,即使在2l世纪的今天,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才是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状态却不太容易达到,因为我们的生活起居常常不顺应自然变化,我们的思想情感也总是被各种欲望所左右,我们没有节制的工作和享乐,思想和内心没有片刻的安宁。尤其是年过四十以后,人体阴阳更难以保持平衡状态,就像《黄帝内经》所说:“年四十而阴气至半。”所以,道家养生哲学强调保持清心寡欲、行为节制的生活方式,而《黄帝内经》也将“节阴阳而调刚柔”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阴阳失调会产生许多健康问题,最常见的就是阳虚。阳虚实质上就是人体能量的缺乏状态,表现为人的体质衰弱、脏器功能衰退,较常见的症状就是怕冷、手脚发凉、精神萎靡、疲倦乏力、脉搏微弱。另一种状况就是阴虚。阴虚实质上是人体能量快速消耗状态。表现为人体的异常亢进,脏器功能失常,常见的症状就是手脚心发热、口干心烦、晚上盗汗、身体消瘦。阴阳失调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情绪过激或药物所致。轻度的阴阳失调,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重度的阴阳失调,就是我们所说的疾病状态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呢?

我们可以通过起居的四时变化,来调整身体的阴阳状态,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顺四时而适寒暑”,让我们的生活起居顺应自然节律。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情绪的变化,来调整身心的阴阳平衡,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和喜怒而安居处”,让我们的精神处于清静安宁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饮食的选择,来调整身体的阴阳状态。在古代养生家看来,饮食之中也有阴阳,寒性食物为阴,热性食物为阳。如果食物的寒热属性搭配得当,有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反之则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甚至使人生病。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寒性或热性的食物。如,胃热时,就应吃一些寒性的香蕉;胃寒时,就应喝一点热性的姜汤。另外,喝茶也要看人的体质,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红茶性温,适合胃寒的人喝。

我们还可以通过某种运动,来调整我们身心的阴阳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更为积极的一种养生方法。我们都知道,动为阳、静为阴,动静相宜,阴阳才能平衡。那么,什么样的运动具备动静相宜、形神兼养的特点呢?相信你已经猜到了,没错,那就是太极拳!太极拳是最讲究动静相宜、阴阳相合、刚柔相济、身心合一的运动了。

自我身心修炼的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太极拳仅仅是一项健身运动,甚至是一种老年健身活动,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事实上,太极拳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融中国传统武术、医学和哲学于一身的身心修炼之法。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领悟中国文化精神的桥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太极拳就是在这一生命哲学理念下,产生的身心修炼方法,反映出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运动的独到见解。

太极拳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清晰的师承传统,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与其说它是一种健身运动,不如说是一种养生文化,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是以攻防动作为素材的搏击运动;太极拳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凝聚了我国古代道家的养生精华;太极拳更是一种哲学,吸纳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理念。

太极拳非凡的养生价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使它不仅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运动,而且正在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奉献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热衷于学习太极拳,不仅是为了健身,更是为了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因为太极拳特有的身心修炼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具体展现。目前,太极拳已经传播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养生运动。美国老年协会研究了太极拳后,也非常佩服中国人的智慧。

令人遗憾的是,太极拳在国内却没有在年轻人中普及,甚至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国外有媒体称,在中国太极拳运动已经过时了,至少在年轻人中不再流行。但在世界的另一边,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发现它深藏的价值,许多练习过太极拳的西方企业家都发现,太极拳不仅可以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精力变得更加充沛,而且还能使人的心态发生积极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益处。

太极拳法中的阴阳之道

太极拳法中有动静、开合、刚柔、虚实等动作变化,体现了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我们知道,上为阳,下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开为阳,合为阴;虚为阳,实为阴。在太极拳法中,处处体现了阴阳相合、上下相随、刚柔相济、虚实相见、开合相应、中正平和的阴阳平衡之道。

《易经》的太极图,就是阴阳平衡的缩影,图上的阴鱼和阳鱼相合抱,中间的S线表明阴阳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这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图。太极图是天地宇宙之本相,有阴阳之分,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示意符号。

太极图看起来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而太极拳法,就是从太极图推演而来,太极拳法的设计,同太极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就好像在画太极图,一动一静无不符合太极图之法象,一开一合无不体现连绵环绕之构图,一招一式无不似描画美丽之太极。古人云:“拳之妙处为一动一太极。”即是此意。太极拳法中的各种弧形动作,圆活舒展、中正不偏、虚实互换、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其实就是不同方位运动的美丽的太极图像。

世界上最好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舒缓柔和,上下相随、动作连贯、轻灵沉稳,其动作可谓是:动如抽丝、行似流水、轻若浮云、沉如磐石。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念引导身体,以身体带动气血,从而使气血流畅而均衡。

太极拳是形体、呼吸、意识三者密切配合的运动,可以同时调整身体、呼吸和精神,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等都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帮助人从疾病中康复。

练习太极拳,要求内心平静、精神专注、周身放松,因此练习者会感到全身舒适、神清气爽、心情愉悦,非常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松弛神经。研究发现,人在练习太极拳时,由于全神贯注、心静体松、呼吸均匀,所以能有效调节人的健康状况。所以太极拳不是令人疲劳的体育运动,而是一种调养身心的养生运动,当你感到身体疲倦、情绪紧张、心神不宁时,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可以消除那些不良的感觉。

英国舍非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太极拳动作缓慢悠闲,注意平衡和协调,再加上它特有的呼吸方式,可以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康复。英国的医学界,已经将太极拳作为促进身体康复的手段,有两所英国医学院,还把太极拳列人了学生的选修课程。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曾做过心脏手术,还患过胃出血,身体状况很差。后来,他开始学习太极拳,还专门聘请了一位中国教练,经过几个月的练习,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研究人员曾观察过73名中老年知识分子,在从事一年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后,他们的体重、心电图、血压以及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有很多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太极拳锻炼,摆脱了长期困扰的慢性病。另外,长年坚持打拳的人也很少患感冒等常见病。

一般来说,人过四十,都会出现身体能量不足和能量失衡状态,中医称之为“阴阳两虚”和“上盛下虚”。其症状表现是:身体怕冷、四肢冰凉、胸闷腹胀、腹泻便秘、头昏脑胀、血压升高、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等。

而练习太极拳,由于身体舒展放松、思想平静集中、呼吸深长缓慢、意念气沉丹田,对改善上述这些症状有很大帮助。

太极拳能使修炼者超越现实世界,身心彻底放松,心平气和,意静神凝,呼吸平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进入松、静、空、定的状态。太极拳这种内外兼修的修炼方法,非常有助于人体生命能量的提高,使人看上去生机勃勃、年轻健康。中国历代的太极拳修炼者,大多是鹤发童颜,健康长寿之人,证明了太极拳非凡的养生价值。

自我身心修炼的途径

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健身活动,目的是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状态,但是如你一边在跑步机上运动,一边看电视、听音乐、或与人聊天,你就无法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倾听到身体的声音、满足身体的需要。事实上,现代人的许多健康问题,都是来自紧张、压力和忧虑,这些都属于思想活动,对付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全神贯注。

美国的一家健身中心,曾对100位5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研究,那些连续三个月,每天都进行静思默想的人,比那些只改变生活习惯的人(注意减肥、饮食、运动、烟酒),血压要低11个点。静坐沉思对人的身心都极有好处,它可以给人极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平静,它还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让我们精力充沛、睡得更沉,精神更加集中。

许多人都向往静坐沉思的境界,但却很难长时间坐着不动,因为总是坐不住。而太极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因为太极拳是思想高度集中,头脑异常清醒的运动——是另一种形式的静思默想。太极拳是用意念引导身体的运动,由于动作繁难,所以要求练习者思想高度集中,这有助于使人排除杂念,全神贯注于拳术。因此太极拳比单纯的打坐、冥想、沉思更容易使人人静,是一种动中求静的修炼方法。

研究发现,人在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长期练习太极拳,能使人精力充沛、心胸开阔、情绪稳定。

更容易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有人说,太极拳是一种心理体操,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很多打太极拳的人,都能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在清虚的境界中。

而且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心境大多比较平和,也比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太极拳法讲究虚实变化、上下协调、内外合一、用意不用力,所以整个动作缓慢柔和,中正和谐,符合人体松静柔和的健康机理,这是太极拳能健身强体的关键。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全身内外,上下、左右、躯干、四肢完全放松,再加上心不外想,神不外游,目不外视,精神和躯体完全合二为一。这种身心高度和谐的状态,正是我们进行身心修炼所要达到的境界。

太极拳继承了太极阴阳理论、传统养生医学和中国武术的精华,融易经、内经、拳经于一身,太极拳的创造者中,有许多都是精通养生、医理和易经的道士,这是太极拳具备修身养性功能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其他运动可称作锻炼的话,那么太极拳运动,则应当称作修炼。太极拳讲究感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感悟拳道和人生。当我们领悟了太极拳的精神之后,我们就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轻松地驾驭自己的情绪。

现代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焦虑不安、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而缓慢柔和、心静意专、连绵不断、圆润舒展、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法,非常适合现代人的身心修炼。因为太极拳是动中有静,实中有虚,这种虚静的状态,更容易使人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如果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使身心进人到柔和、舒适、平静的状态,更容易使我们远离紧张和焦虑情绪,避免许多现代慢性病的困扰,成就健康快乐的人生。

有的人可能会说,散步也很好呀。的确,散步是非常好的运动,但有时却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们经常是一边散步一边想事,思想无法平静下来。打太极拳则不一样,因为它要求思想引导动作,再加上动作富于变化,所以,它可以让人在一段时间内,思想完全不受闲事干扰。可见,太极拳是自我身心修炼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