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38185500000007

第7章 怎样教给孩子说话的技巧(1)

会赞美的孩子赢得人缘

下班后,田甜的爸爸妈妈觉得特别疲劳,所以吃完饭后就休息了,田甜由保姆阿姨带着出去玩。爸爸在书房里躺了一会儿,就觉得被蚊子咬了手,奇痒难耐,正在他难以入睡的时候,田甜和阿姨回来了。当听说书房里有蚊子时,阿姨打开灯到处找蚊子,看到后就马上把蚊子打死了。田甜看到后,非常兴奋地说:“阿姨真棒,阿姨真棒。”还一边号召爸爸妈妈说:“咱们给阿姨鼓掌吧!”自己先张开小手噼里啪啦的鼓起掌来。对于田甜的表现,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许多孩子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长辈的精心呵护下,他们成了唯我独尊的小太阳,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找不到自己的缺点,相反却的的是嫉妒心理,一听到老师表扬同伴马上会露出不屑的神态:“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啊!”“有什么吗?我比他还好呢!”这种想法、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进步。作为父母应该及时帮助孩子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使他们在有初步判别是非能力的时候,就能不断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差距,让自己进步得更快一些。

让孩子学会赞美,能让孩子在人格上健康成长。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跑到老师或家长面前告状时,都是过分地夸大别人的缺点、错误,而尽量回避自己的错误。长此下去,很可能造成孩子自私、狭隘、嫉妒等不良心理。要知道,让孩子学会赞美他人,其实也让他们学会了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孩子在赞美别人时,也会反省自己,从而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让孩子学会赞美,可以增进沟通的机会。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大部分取决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的人总是抱怨别人不热情、不友好。其实更多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打个比方:面对镜子,如果镜子中的形象令你不悦,那么原因最好从自己的脸上去找。一个热情友好的赞许,总能换取对方同样的态度,从而为相互沟通找到一个良好的契机。

学会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因为在日常交往中,适当地赞美他人,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亲近感,很快地拉近双方的关系。哪怕是一个陌生的路人,只要我们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马上就可以拉近双方的关系,瞬时间如故旧相见。有一位周游世界的妇女,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是见到孩子还是手拿妻子照片的旅客,她都会送上一句“真漂亮!”就凭这一句话,她畅行天下,还交了不少朋友。

让孩子学会赞美,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人的自信有时是通过别人或许是一些小小的表扬,或许是一句简单的赞美树立起来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互相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听到同伴由衷的赞美,能让孩子信心百倍。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学会赞美别人,是为人处世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原则。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甲乙两个猎人各打得兔子两只回来,甲的妻子看见后冷漠地说:“你一天只打到两只小野兔吗?真没用!”甲猎人不太高兴,心里埋怨起来: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他故意空手而回,让妻子知道打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乙猎人遇到的则恰恰相反,他的妻子看到他带回了两只兔子,欢天喜地地说:“老公,你一天打了两只野兔?真了不起!”乙猎人听了满心喜悦,心想两只算什么,结果第二天他打了四只野兔回来。两句不同的话,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人人都是喜欢被称赞的,无论是小孩子还是老人都一样喜欢称赞,尤其是喜欢将自己和别人比一比,将自己说的比别人好一点。赞美别人最要紧的是热情,不要说一些敷衍塞责的话,赞美别人不仅可以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发挥,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细心与热诚,缺乏热诚的人是不会注意到小节的。例如,有人送来一本学习资料,那么称谢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在称谢之外增加对礼物的称赞,那么赠送者肯定更高兴,比如说:“真巧,这样的资料我找了很久,早就想买了,可一直没有找到,想不到你给送来了。”如果真是渴望已久的东西,就应该立刻告诉赠送者,他一定会感到最大的满意,说不定下次还会送另外一件东西。

赞美別人是一个向別人表示友好的很好的方法。每个人都喜欢和那些能让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在一起。赞美的话也可以是一个问候语。孩子们常常互相来赞美他们的行为、衣装或属于自己的物件。让孩子练习微笑着并用友好的语气说出以下赞美的话——

“好球!”

“(球)打得真不错!”

“(你的)书包真漂亮!”

“哇,这辆自行车真棒!”

“你的学习成绩真OK!”

在练习这些一般的赞美的话之后,就可以转向具体的赞美。让孩子选择他愿意赞美班里的哪一位同学,他比较欣赏这位同学的哪些方面,他应该怎样去说这些赞美的话。先让孩子试说一下,并要告诉他留意在他说那些话时那位同学的反应。要提醒孩子,他只可以说那些诚挚的赞美话,而不要讲过分赞美的话。一句赞美话是很好的,一串赞美的话,例如,我喜欢你的衬衫,我喜欢你的裤子,我喜欢你的鞋子……听起来就不真诚了。

赞美的话要坦诚。初次见面,适当地恭维对方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不仅可以获得好感,而且还可以和对方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不过,赞美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和认真的态度。言词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会让对方产生不快的感觉。赞美也不要太离谱,这样会觉得你太虚伪。

父母也要跟孩子讲一讲关于给予负面评价的问题。如果孩子想不出任何正面的赞美的话,一句中性的评价也能表达有意交流的愿望。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真诚地说“你的头发剪得不错!”就说“我注意到你剪头了。”但是说“你的新发式显得你耳朵向外翘”就不合适,即便那是真实的。

有时可以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赞美随时随地都能听见,而对面或直接地赞美对方,总给人留下不大好的印象,有点恭维奉承之嫌。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也许就好多了。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对方,说:“难怪某某一直说你很不错,果然……”可想而知,对方一定很高兴。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第三者”说的话是较公正的。因此,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会令人感到虚假,疑心你是否真心,而间接地在背后赞美对方,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背后吹捧效果更好。吹捧人最好要不得的一种是,只当着甲的面来捧甲。假如你当着大家的面来捧他,为他作一次义务宣传,他一定很高兴,只要你捧得不过火,大家也不会觉得你是在有意吹捧他。最好的方式是在捧他。一传十、十传晨,总有一天会传到他耳朵里,不由得他不感激你。时机一到,他也会捧你一场,这是人之常情。

巧妙暗示对方的能力,引起对方的兴趣和自豪感,会赢得帮助。当他很有兴趣地谈到他的专长,或他所取得的成绩,你再适时地提出与之相关的要求,在这样的时刻,他拒绝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满足的成功率最大,这是经过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实验证明了的。也就是说,当你有求于人时,就去赞美他,营造一个适合的氛围,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例如,孩子如果需要同学在某一课目上的帮助,可以先赞美对方在这方面的成绩,然后提出帮助自己,效果会更好些。

会幽默的孩子赢得情商

幽默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灵欢乐和精神享受。具有幽默感已被列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幽默在孩子身上却较少被提及,也常被家长忽略。许多家长既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不注意开发孩子的幽默细胞,使孩子从小到大都缺少幽默气质。

在一个广场上,几个妇女被一个小孩逗乐了:他嘟着嘴,曲着腿,两只手装作无力的样子搭在两边,摇摇摆摆地学大猩猩走路,还不时用手轻轻拍打自己的脑袋,看上去又可爱又搞笑,把站在旁边玩耍的小孩也逗乐了。有人向孩子的妈妈请教,妈妈说:“我的孩子有时会跟着电视里的动画片或者小品学,模仿那些搞笑的语言或动作,我们经常被他逗乐。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幽默感是一个人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讨厌冷漠、忧伤,但不会讨厌一个人带来的欢笑。而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并且变得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较容易获得友谊,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影响孩子幽默感的因素

研究发现,孩子的幽默感从出生后第一个月便开始了,如,小宝宝在父母的逗弄下,便会呵呵地笑个不停;而1岁左右的孩子,会因为玩藏猫猫而狂笑不已。孩子幽默感的发展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语言认知能力。孩子的认知与语言能力发展到某个程度后,幽默感即形成。当他听到或看到某件有趣的事时,经过判断后,就会发出哈哈的笑声。孩子的幽默感与成人的幽默感是不同的。

二是父母的关怀。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孩子,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孩子爱与关怀。

三是愉快的学习气氛。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使孩子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2)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研究,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家长在生活中要发现幽默,创造幽默,利用幽默,培养幽默。

这里不妨以美国为例,谈谈他们是怎样从小培养孩子幽默感的。美国是一个崇尚幽默的国家。美国人不仅把幽默看作一种可爱的性格,而且视其为可贵的品质。因此在许多美国父母看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岁左右的孩子扮鬼脸。1岁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在其学步摔倒时,美国的父母们大多是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不仅如此,父母还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2岁左右的孩子装表情。这时的孩子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如,大人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在美国,若孩子这时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父母不仅不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3岁左右的孩子——错穿戴。这时孩子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的父母往往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孩子玩过家家。这时的孩子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5~6岁时的孩子巧用词语。这时的孩子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这时,美国父母会利用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的学习,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左右的孩子讲笑话。这时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大人们一般不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他们认为,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讲幽默故事。这时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美国的父母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此外,大人们还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组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父母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