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原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①。
《道德经第十七章》
译文
领导者的信任度不够,才有民众的不信任。
注释
①第一“信”是指信用;第二个“信”是指相信。此句的字面义是说,信用不足了,才会出现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这是针对儒家倡导的以“仁义礼智信”治国说的。老子认为不信是从什么地主产生的?不信正是人信不足产生的。按大道去做,大家都守信,还提倡什么信,提倡信的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的缺失。
解析
为政成功的关键是“信”,领导者建立不起信誉,民众就不会信任他。
故事
汉武帝失信于民
汉武帝到了中年,军事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他仍不满足,继续穷兵黩武,在边境四处用兵。渐渐地,对汉武帝文治武功的赞美声少了,大臣们讲话也吞吞吐吐起来。汉武帝看在眼里,心里越来越不高兴,国事家事都觉得不顺心。这天,他正午休,忽然觉得一个人拿着刀向自己冲来,转眼又突然不见了。他一声惊叫,吓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这次惊吓,汉武帝变得神经过敏起来,处心积虑要搞清楚谁想谋害他。他组织了一个以江充为首的特务机构,号称“绣衣使者”,分散到全国,收集各地官员和百姓的情报。这些“绣衣使者”权力极大,到处敲诈勒索,加害无辜,在全国制造了很多冤案。偏偏汉武帝谁也不信,就相信能言善辩的江充,对江充言听计从。好端端的一个国家,很快就被闹得民不聊生。江充得寸进尺,黑手又伸向后宫,他扬言在后宫搜到了皇后诅咒皇上的符咒,逼得皇后含冤自尽。他接着去搜太子宫,太子刘据知道大祸临头,便在宫中埋伏了刀斧手,杀了江充。
汉武帝知道江充被杀,暴跳如雷,认定太子是谋逆篡位、扰乱天下的主犯,命令御林军捉拿太子刘据。刘据为了保命,亲率卫队与御林军在京城决战。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刘据兵败,带着儿子连夜逃出京城,隐藏在民间。汉武帝一面在全国展开大网搜捕太子,一面开始了大清洗。
凡是与太子刘据有牵连的人,不分贵贱,一概诛杀。举国下下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此时又遇上灾年,百业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全然不见当年的繁盛。
老百姓和许多大臣都知道太子是冤枉的。太子平时勤政爱民,在百姓中极有声望,百姓都冒着危险收留他。无奈,汉武帝发布诏令,谁提供线索或是抓住太子,封万户侯。天下还真有见利忘义的小人,有两个与县令差不多的小官探知太子躲在一个名叫鸠居里的山村,便派兵围住了村子,要抓刘据回京。在大兵重围中,刘据出逃无望,与儿子一起悬梁自尽。这两个小官果然被汉武帝封了万户侯。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不觉,汉武帝已是年迈之人。“绣衣使者”
的风波使国家元气大伤,其中又经过几次边境战争,昔日显赫的大汉如今已是衰弱不堪。在空寥冷清的宫中,汉武帝深深地陷入了不可名状的寂寞中。自己老了,年轻有为的太子和聪明伶俐的皇孙却死了,他觉得自己做错了,可自己是代天行命的皇帝啊,怎么可以错呢?他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那两个出卖太子的万户侯。
被寂寞和矛盾困扰着的汉武帝走出深宫,想在自己统治的国土上散散心。一路上,荒芜的田园、凋敝的村落强烈地刺激着他。早些年,那是一个多么欣欣向荣的国家啊!田园青青,炊烟袅袅,帝王的车辇过来,老百姓箪食壶浆,跪迎路边,心中的热爱和虔敬洋溢在脸上。现在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是害怕帝王的威严还是当地官员怕自己看见百姓脸上的菜色?不行,一定得公开认错,才能得到天下百姓的谅解,他们才会拥戴自己带领他们重开太平盛世。汉武帝写了《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并表示要爱护百姓,与民休息,蓄养国力,让大汉重新强大起来。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用书面形式公开承认错误的皇帝。
买菜的比喻
一位老板向一位管理专家诉苦说,他的公司管理极为不善。专家到公司上下走了一回,心中便有了底。
专家问老板:“你到菜市场去买过菜吗?”
老板愣了一下,答道:“是的。”
专家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总是习惯于缺斤少两呢?”
老板回答:“是的,是这样。”
“那么,买菜人是否也习惯于讨价还价呢?”
“是的。”老板回答。
“那么”,专家笑着提醒他,“你是否也习惯于用买菜的方式来购买职工的生产力呢?”
老板大吃一惊,瞪大眼睛望着专家,然后拍拍脑袋,恍然大悟。
最后,专家总结说:“一方面是你在工资单上跟职工动脑筋,另一方面是职工在工作效率或工作质量上跟你缺斤少两——也就是,你和你的职工是同床异梦,这就是公司管理不善的病灶之所在啊!”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③,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④。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译文
圣人没有自己的愿望,而以百姓的愿望为自己的愿望。
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待他,最后得到天下的善良。
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最后得到天下的诚信。
圣人在天下,不显露自己的心愿,总是把天下人的心愿浑然一体作为自己的心愿。百姓都注视着他,圣人把百姓当成孩子看待。
注释
①无常心,无主观固执之心。以百姓心为心,《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引作“以百姓之心为心”。
②德,通“得”。六句谓,“百姓之善良者,我以善良之心待他们;百姓之不善良者,我也以善良之心待他们。如此我也会得到他们的善良之心。百姓之诚信者,我以诚信之心待他们;百姓之不诚信者,我也以诚信之心待他们。如此我也会得到他们的诚信之心。
③歙歙焉,和顺之貌。浑浑焉,浑厚之貌。王弼注:“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意无所适莫也。”心无所主,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无所适莫,即无厚此薄彼之意,亦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二句之意,即欲以和顺宽厚无执无颇的态度对待百姓。
④百姓皆用其耳目,斤斤计较是非得失,圣人宽厚,皆以儿童对待他们。
解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提出的“常心”是恒心,恒心是人类中个别人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是一种由知识所引发出来的强烈欲望,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进取心或上进心,这种心理伴随了时代演进的脚步而日益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
恒心依靠毅力来支撑,而毅力支撑下的恒心便时时演变为勃勃雄心。
少数统治者无止境地聚敛财富,明目张胆地扩大权力,排除异己、残杀无辜,使绝大部分人都被裹挟进欲望的滚滚洪流中。他们在恒心的指使下,心灵和身体走向了二元对立。老子认为,古代的圣人从来也没有自己的恒心,他们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以老百姓的心理追求和愿望为自己的常心。
对圣人来说,善良的人他们善待,不善良的人他们也善待,这样就得到了善良;守信的人他们信任,不守信的人他们也信任,这样便得到了信誉。
领导者如果能够以百姓的感情和心理作为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无疑是难能可贵的行为;同时,他们有能力抵制百姓中的一些不正常感情和心理。因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些准则或时尚,并不是真实的价值判断,比如善和信,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人为的谬见。可见,圣人并不是全部追随大众舆论而随波逐流,他对所有的事物都拥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立场,所以,圣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善”和“信”。
故事
郭子仪以诚待人
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后升为中书令,进而封汾阳郡王。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宦官的权势日甚一日。到唐代宗即位,宦官李辅国因拥国有功,更加狂妄,甚至对代宗说:“你只要坐在宫中就行了,外面的事由我全权处理。”唐代宗要杀他竟不敢明杀,最后派人在半夜将李辅国刺死。
杀了李辅国,唐代宗又宠信了宦官程之振和鱼朝恩。程之振专门在朝内坑害正直的大臣和将领,鱼朝恩则掌握了朝中军权。安禄山反叛时,郭子仪率军平叛,收复失地,屡建功勋。对此,鱼朝恩非常嫉妒。曾屡在唐代宗面前进谗,郭子仪遂被留在京师,不能到前线杀敌立功。
唐朝自开国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设置督、府、州、县。
自安史之乱开始,精锐的边兵陆续调入内地平乱,留守边关的尽是老弱。
吐蕃、党项人见有机可乘,于唐代宗广德元年七月,大举入侵,一时边关告急,京师震骇。代宗诏雍王适为关内元帅,起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出兵咸阳以御敌。
吐蕃兵逼近长安,代宗诏兵不至,仓促奔陕州。吐蕃兵攻入长安,纵兵焚掠。郭子仪至商州收拢各路散兵四千余人,号召将士们拼死一战,共雪国耻。郭子仪亲率这支哀兵直取长安,吐蕃兵惶骇,悉众遁去。收复长安后,郭子仪功劳更大,因此也更加受到鱼朝恩的嫉恨。鱼朝恩常在代宗面前说郭子仪兵权过重、不可不防之类的话,想将郭子仪置于死地而后快。当时时局****,非郭子仪不能拨乱反正,代宗也未听信鱼彰恩之言。郭子仪为人宽宏大量,一心报国,也不与鱼朝恩计较,鱼朝思暂时也拿郭子仪没有办法。
唐代宗大历二年,吐蕃又以数万之众围灵州,郭子仪率军大胜吐蕃灵州解困。郭子仪更是声威大震。鱼朝思多次陷害郭子仪阴谋均未得逞这次又见郭子仪立了大功,不由恶气充胸,气无处泄。盛怒之下,鱼朝恩暗中派人将郭子仪父亲的墓挖了,这在古代是比杀人还厉害的手段,是不共戴天之仇。此时,郭子仪正率军回长安,重兵在手,很快,就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了正在归途中的郭子仪。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内乱、外侵、天灾连续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吐蕃兵刚刚打退,朝廷内外刚刚松了一口气,一场灾难又将降临了。一方是报不共戴天之仇的郭子仪,手握重兵,能征善战;一方是作恶多端的宦官鱼朝恩,占握京城,挟持皇帝。一旦打起来,长安古都、黎民百姓都将遭到灭顶之灾,两败俱伤后,吐蕃兵势必卷土重来。
郭子仪面对这种局面,权衡很久,决定不用国家之兵报己私仇,为了大局,强忍父坟被掘的切骨仇恨,不与鱼朝恩争短长。郭子仪入朝,代宗亲自向他吊唁,安抚他。
鱼朝恩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约郭子仪一起带人去修缮其父墓。有人告郭子仪说鱼朝恩将借此机会下手,其手下军士也要和他同去,郭子仪不听,只带了十几个家仆一同前往。鱼朝恩见了吃惊问道:“你怎么只带了这么几个人来呢?”当有人将郭子仪的举动告诉鱼朝恩后,连这个恶人都哭着说:“若不是您这样的忠厚长者,谁能不怀疑我呢?”
郭子仪当然知道是鱼朝恩指使人掘的墓,但他不愿为个人恩怨,驱动双方无辜兵士相杀,并殃及民众,此度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郭子仪在唐德宗即位后被尊为尚父。
一双托鞋
木村事务所这几年发展顺利,就是有一桩事不顺当——近郊的一块地皮对于建造材料厂太合适了,可是,前后半年内木村董事长不知见过地主多少次,费尽口舌,但那倔强的老妇人丝毫不为所动。
一个下雪天,老妇人上街时顺路到木村事务所转一转。她本意是想见到木村并告诉他“死了买地这条心”!推开门,老妇人自觉穿着肮脏的木屐进去不合适,就在那儿站了一会儿。“欢迎光临!”这时一位年轻女职员出现在老妇人面前。她一时没有拖鞋给老妇人穿,即把自己穿的拖鞋脱下来,整齐地摆在老摆在老妇人脚前,笑着说:“很抱歉,请穿这个好吗?”
女职员不在乎脚底的湿冷,对踌躇不前的老妇人说:“别客气,请穿吧!我没什么关系。”等老妇人穿好拖鞋,女职员再问道:“老太太,您要找谁呢?”
“谢谢,我要见木村先生。”
“他在楼上,我带您去见他。”女职员像女儿扶母亲那样扶老妇人上楼。
老妇人穿在脚底的拖鞋是温暖的,而更使她感到温暖的是这素不相识的女孩子温暖的心。
突然间,老妇人恍然大悟了:“是啊,人不能只求自己的利益,也该为别人着想呢。”就这样,她改变主意,决定把土地卖给木村。
3.以静为下
原文
大国者下流①,天下之交,天下之牝②。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③。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④。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⑤。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⑥。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译文
大国应像海洋一样居于百川的下游,作为天下归附的交汇之所。做天下的雌性,雌性常用静态战胜雄性。雌性以静态居于卑下,所以大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就能取得小国的依附;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就能取得大国的容纳庇护。所以有的用谦下取得归附,有的用谦下取得庇护。大国不过是想要得到小国的拥戴,小国不过是想要依附大国,双方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大国就更应当主动谦下。
注释
①下流,低洼聚水之处,如江海(不单指江河下游)。大国为小国所附,如江海为百川所归,故曰“大国者下流”。
②天下之交,谓大国为天下之交汇,此仍以江海为喻。牝,雌者。
天下之牝,谓大国为天下之雌者。此以动物雄性多追逐雌性,大国为小国所趋附,故以雌牝为喻。
③为,而。下,谦下。二句谓,雌性常以静赢得雄性,就在于雌静而能谦下。
④取,通“聚”,保聚。“取小国”之取,保聚。“取大国”之取,被保聚。用《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句式表述,此四句应为“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意谓大国以谦下待小国,则保聚小国;小国以谦下待大国,则被大国保聚。
⑤二句谓,或以谦下而保聚,或以谦下而被保聚。
⑥兼畜人,意即聚养小国。入事人,意即取容于大国。四句谓,大国不过欲保聚小国,小国不过欲取容于大国。两者都要得其所欲,大国尤宜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