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38197400000034

第34章 智谋智慧(5)

9.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①。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②。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③。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译文

求学是知识一天天增多,修道是私欲一天天减少。

减少再减少,最终达到“无为”。“无为”可以“无不为”。

治理天下常常用“无为”。当有所作为时,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注释

①为学,从事于学。为道,从事于道。二句谓,从事于学则日益增加知识,从事于道则日益减损知识。

②三句谓,减损而又减损,以达到“无为”则“无为而无不为”。

③取,治。无事,即无为。及,若。三句谓,治天下永远以无为,如果有为,则不足以治天下。

解析

老子分析了为学和为道的不同,为学就是不断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它无所谓开头也无所谓结尾,我们对知识的探求永远也没有个尽头。知识从宏观意义上而言,它能使人们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更接近真理。但是知识的无止境性决定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理的所在。老子比我们更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理智地从对外界的追求转向了内在的追求。

人的欲望的无止境决定了我们对外界的追求永远也没有终点,而且人的贪欲是无限膨胀的,这就决定了人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不满足就会懊恼或者心生邪念,最后走上人生迷途,人生的短暂不容许我们犯太多的过错和留下太多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即道。修道之人在修道的过程中欲念一天天减少,直到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事事,而是不妄为,做到了不妄为,也就合乎了道的德性,合乎自然规律的不妄为就是无所不为了。“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的极富智慧的命题,它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始终。虽然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无为”的主张,而真正将“无为”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只有老子,他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表面上看起来“无为”是消极的倒退的,其实只是在前进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老子联系实际,想到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也应该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

要赢取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采取无所事事的态度治理天下,不对天下人实施强硬的手段,不对他们实行人为的干涉,顺应他们自身的特点和德性来发展,他们自然会服从管制。相反,如果统治者以人主自居,自然得不到人们的拥护,也就不可能长治久安,其统治地位自然会不攻自破。

故事

李光弼料事如神

安史之乱时,唐将李光弼进剿怀州,敌首史思明率军解围。史思明在河清屯下兵马,称要断绝李光弼的粮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道是军队打仗的命脉,决不能有一丝差池。身为名将的李光弼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就率军在野水渡口防守。

黄昏临近,李光弼率军悄悄返回河阳,留下一千人,派牙将雍希颢守在那里,叮嘱他说:

“敌将高廷晖、李相越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们率兵来攻,切不可与之交战;如果他们投降,你便带他们前来见我。”

雍希颢领命。众将都对李光弼的话感到莫明其妙也感到好笑:平白无故,他们为什么要来投降?但惧于军威,谁也不敢做声。

当天,史思明果然召来部将李日越,对他说:“李光弼长于据城固守,如今率军在野外,你率五百铁骑连夜渡河,带他的人头来见我。如果捉不住他,就提你自己的头见我。”

李日越带五百名精锐骑兵,连夜渡河,来到野水渡。他想偷袭,却被雍希颢凭借栅栏死死守住。

李日越大叫:“叫李光弼出来,我要与他大战三百回合!”

雍希颢说:“李大人岂可与你这无名小贼交手?再说,他也不在本营,昨夜他已离开了。”

李日越大惊失色。史思明命他一定要交上李光弼的人头,人不在,头何来?他回去又如何向史思明交待?

他素知史思明残暴寡恩,自己回去,光抓住一个雍希颢,也无济于事。颈上的人头肯定是保不住了。犹豫再三,他对雍希颢说:“我要投降,请带我去见李大人。”

李光弼见到李日越,马上出迎,为他摆下酒宴,还上表朝廷,封他为右金吾大将军。高廷晖听到这个消息,也带着部下来降。

左右问起李光弼,李光弼说:“史思明常恨得不到和我野战的机会,这次听说我在野外驻扎,以为一定会打败我,就给李日越下了死命令。

李日越拿不到我,希颢又没有多大名气,不足以作为功劳,日越怕死,不投降又能做什么?高廷晖才能在李日越之上,见到他被重用,当然也要来投了。”

大家听了,都心悦诚服,赞叹李光弼料事如神。

抛掉金子始得“金”

两个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他们从下游一路上行,到一个河汊时分了手,因为一个认为入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一个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的机会更大。这两条河都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一条在东,一条在西。

10年后,到俄亥俄河的人果然发了财,在那儿他不仅找到了大量的金砂,而且建了码头,修了公路,还使他落脚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集镇。

现在俄亥俄河岸边匹兹堡市商业繁荣、工业发达,无不起因于他的拓荒和早期开发。

进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幸运,自分手后就没了音信。有的说他已葬身鱼腹,有的说他已回墨西哥。直到50年后,一个重2.7公斤的自然金块在匹兹堡引起轰动,人们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当时,匹兹堡《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对这块金子进行过追踪,他写道:这颗全美最大的自然金块来自于阿肯色,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屋后的鱼塘里捡到的,从他祖父留下的日记看,这块金子是他祖父扔进去的。

随后,《新闻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记,其中一篇是这样的:昨天,在溪水里又发现了一块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块更大,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向这儿,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塔建的棚屋,我们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山雀,树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珍贵的静谧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荡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这位淘金者把淘到的金子扔掉了,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据说,直到今天还有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热爱生活的人知道:这位抛掉金子的人,是一个在生活中获得“真金”的人。

10.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③。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④。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⑤。

《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一定是有了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所以有和无相对而产生,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是互为比较的,高和下是相对依存的,音和声互相呼应的,前和后是互相伴随的。

所以,圣人用“无为”处理事务,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听任万物生长而不替它们开始,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恃为有功,成就功业而不自居,所以就不会失去。

注释

①恶,丑。不善,恶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而存在。明陈懿典《老子道德经解》:“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天下人都认识到美之所以为美,那一定是有了丑;都认识到善之所以为善,那一定是有了恶。如人们生活在幸福中并不一定理解幸福,一旦陷入祸殃,才理解什么是幸福。鱼游于水中并不觉得多么自由,一旦脱离了水,才会感到水中自由之可贵。

②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认为“反者道之动”

(四十章),即天地万物变化发展,最终又归于无。无又生有,有归于无,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故曰“有无相生”。难与易相对形成,故曰“难易相成”。长相短相对显现,故曰“长短相形”。《乐记》注:“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可知声,指宫商角徵每个单一的音;间,指宫商等协调的音节。二者散言则相通,对言则有别。音声协调才成为音乐,故曰“音声相和”。随,从也。有前才有后,有后才有前,故曰“前后相随”。以上排列六对矛盾,皆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

③圣人,老子书中“圣人”有两义,一是指有道的统治者,一指有道之士,并道之体现者。此指前者。无为,任其自然,不强施外力。不言,即“无为”在教中的体现。

④恃,读如《庄子·应帝王》“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之恃,恃以为德也。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四句谓,万物任其兴起而不为主,任其自生而不占有,任其自为而不恃望其报,功成而不自居功。《庄子·庚桑楚》记庚桑楚得老聃之道,居畏垒之山,三年而畏垒大穰,民欲尸祝而社稷之,庚桑楚不释,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无道已行矣!”此即“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意。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与此同。

⑤夫唯,老子书用关联词,意思是“由于,正因为”。由于圣人不居功,其功也不去。

解析

日子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们都必须一天天地过,即使是我们不愿过了,可谁也不能阻止太阳升起和落下。我们嫌日子过得太快,可日子不会为我们停留一分一秒,它像一辆快车载着我们向死亡开去,我们想跳下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面对这人生路上的矛盾,尽管我们迷惘无奈,到头来还是同样的结局,何苦给自己制造苦恼。面对荣辱、得失、成败、哀乐、爱怨,不如泰然处之。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了知识的概念,它是一个由概念到对立,再由对立到矛盾的自然形成过程。矛盾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好的一是坏的,可我们的特点就是只能接受好的结果而无法接受坏的结果,因而我们痛苦我们迷惘。这种坏情绪会经常困扰着我们,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里矛盾无处不在。

大道无言,大道无际,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却无法对其加以准确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牵强的,都没有恰当地概括出大道的真义,正是因为这种不准确、不完全、不真实的概念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大道的领悟,所以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到大道无忧愁无烦恼、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

圣人明白大道的绝对性和它的真实内涵,他们能抛弃和超越人类的自私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这种无所作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却是一种真正的积极,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

他们能真正地理解大道并和大道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和各种变化,也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也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