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成身退,天之道
原文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①。
功成身退,天之道②。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
因富贵而产生骄傲,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
功业成就后引身而退,这才合乎自然的天道。
注释
①“遗”是留给,“咎”是灾祸。这两句的意思是富贵骄人,简直就是自取其祸。
②这一句《淮南子》本引作“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遂也是成功的意思。
“功成身退”是说,成功了之后就要急流勇退,不要把住功劳不放。
“天之道”这是天的运行之道。春天完成了生发万物的任务,就退出来,把时令让给夏天;夏天完成了长养万物的任务,就退出来,把时令让给秋天;秋天完成了成熟万物的任务,就退出来,把时令让给冬天;冬天完成了归藏万物的任务,就退出来,把时令让给春天。天的运行规律就是功成身退,从不所住不放。人要想学到大道,就应当学习天,奉行天道。
解析
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方面发展。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这是说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太露锋芒就会遭人嫉妒和陷害,不如到一定的时候退而隐之,即“功遂身退”,绝不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退而隐之不是形式上的退居深山,而是要有功不倨傲,有名不恃名,有财不扬财。这就叫遵循大道。
大道就是如此,它滋养万物而不居功,没有恩义的对待,也就无所谓报答;万物接受大道的恩典,不去报答,大道和万物仿佛毫无关联,所以也就没有怨恨和嫉妒,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人类只有和大道同步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才能达到失也是得、退也是进的境界。
故事
范蠡功成身退
范蠡,字少伯。他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
人,长大后到越国求取功名,被封为大夫,后升至上将军。
范蠡所辅佐的国君是越王勾践。越国此时与吴国结仇,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准备攻越,越王勾践想先发制人去伐吴。
范蠡劝阻道:“不能这么做,我听说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战争是违背道德的,争斗是各种事情中最末等的事,违背道德,好用凶器,干末等之事,老天爷也是不赞成的,所以无故出兵是不利的。”勾践不听劝告,于是吴越两军会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结果越国的水军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带领残军五千余人逃回,到会稽山上躲避,吴军一路烧杀,把会稽山团团围住。到这时,勾践才悔之莫及,对范蠡说道:“悔不该不听先生之言,遂有今日,现在怎么办呢?”范蠡说:“事已至此,只好去给吴王送厚礼,低声下气地向他们求和。”越王没法只好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经过几次请求,吴王夫差才同意越王的请求,撤兵回国,但要把越王勾践夫妇带回吴国做臣子并伺候自己。勾践把国家大事托给大夫文种,自己带上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做人质。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住在先王坟墓旁的石头屋里,为吴王养马。吴王每次出去,都要勾践为其拉马。
范蠡的滋味就更苦了,他在人前与勾践一起伺候吴王,在人后还要伺候勾践,还得不断活动,给人送礼,观察形势,勾践有时忍不住了,范蠡还得安抚他,以免前功尽弃。这样经过三年的痛苦生活,吴王夫差认为越王勾践真的臣服自己了,就在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把他们放回越国。范蠡驾着车,终于和勾践夫妇又回到了越国。
越王勾践回到本国后,为了能使自己牢记亡国的耻辱,不让在卧室内铺放锦绣被褥,只铺上柴草,还在屋里挂一个苦胆,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觉得范蠡才能和忠诚都可信任,就打算把国政交给他,范蠡却说:“操练兵马、行军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文种。”于是勾践就把国家政事交给文种,让范蠡负责操练兵马。
范蠡在苎萝山上(今浙江诸暨境内)找到一个名叫西施的美女,说服她为国舍身。范蠡亲自把西施送往吴国,夫差一见马上就被迷住,日夜与西施在姑苏台上作乐。西施牢记范蠡的嘱托,总在夫差面前说越国好话,夫差对越国的警惕就一点也没有了。
范蠡、文种一文一武齐心辅国,经过十年艰苦奋斗,国力强盛了,于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出兵打败了吴国,再也不称臣进贡了。又过了五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范蠡与文种又率军攻到姑苏城下,围困三年后,彻底打败吴军,夫差自杀,勾践的兵马横行于江淮一带,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范蠡作为一个从始至终辅佐勾践完成霸业的有功之臣,官封上将军,照常理应该志满意得,等候封赏了。但范蠡的高明之处就在他不恋虚名,不图富贵,作为大臣,他辅佐主公完成了大业,于忠、于义、于自己一生的事业都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他要开辟新的生活了。
范蠡给勾践留下了一封信,说明自己有罪,当年主公受辱于会稽山,主辱臣死。现在天下已定,请主公给臣下降罪处死。范蠡也没有忘记老朋友文种,也给他留下一信,说明鸟尽弓藏的道理,劝他也远走高飞。
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终于被勾践逼得自杀了。
范蠡由于早做了准备,把自己秘密所藏的珠宝玉器装船,带上自己的亲信和美女西施,乘船不辞而别,永远地离开了越国。
范蠡泛海北上来到齐国,更名换姓为鸱夷子皮。他带领儿子们不问政事,只经营生产,没有多久,家产多达数千万。齐人听说他有如此才能,叫他当宰相。他叹息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他又交还相印,散发资财,只带亲属和少量珠宝,离开了齐都,躲到陶(今山东定陶)这块地方,改名为陶朱公。
陶朱公在陶十九年,曾经“三致千金”,就是散了又挣、挣了又散三次,成为天下首富。至今传有《陶朱公理财十六则》一书。
范蠡最后又离开了陶地,什么都不经营了,只带着西施,浪迹太湖,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老板反感的行为
小刘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小事大事都抢着干,而且常常主动加班,奋力打拼,他所在部门因为他的表现而在业绩上有很大进步,老板先是为他加薪,之后又对他以及他所在的部门加以表彰。
那段日子里,小刘的确非常出风头,可是没有半年的时间,他就被炒了鱿鱼。事后,有人透露说,这都是由于他太喜功了。有一次在部门的总结大会上,面对众多领导,小刘发言说:“我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取得就在于我喜欢走一步想三步,这是我的最大优点,我凡事都不会只看表现现象,遇事总爱走一步想三步,这是我的最大优点,我凡事都不会只看表面现象,遇事总爱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就是我的性格。”
2.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①,善用人者为之下②。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③。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译文
善于做将领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用兵的人,不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方对打;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德性,这叫做使用人力的方法,这叫做符合天的法则,符合古人流传的法则。
注释
①士,指将帅。王弼注:“士,卒之帅也。”怒,读如《庄子·逍遥游》“怒而飞”之怒,奋。此处犹言逞强,斗狠,与下句“善胜敌者不与”含意一致。与,对,指敌对。《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一与一谁能惧我”。《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与”皆敌对之义。王弼注:“与,争也。”善为将者不逞武力,善于战者不斗狠逞强,善胜敌者不用争斗。《孙子·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与“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词义略近,通过高明的战略来克敌制胜。
②善用人,指为将用人。下,谦下。善用人者为之下。
③德,策略。力,本领。天,自然。极,法则。四句意谓,不逞武,不斗狠,待人谦下,这就叫不争的策略,叫用人的本领;这就叫配合自然,是自古以来的法则。
解析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下。”意思是说一个高明的士是不讲求武力的,善于指挥战争的人是不容易被激怒的,善于克敌制胜的人并不争一时之高低,善于用人的人对别人表示谦下。老子并没有不允许士参加战争活动,但他反对士仅仅充当一名只知披挂上阵和暴跳如雷的蛮横武夫。
老子虽然反对智慧、谋略这些东西,但他尤其反对武力、暴力以及一切强大有力的表现;他本人充满了智慧和谋略,在军事学方面更有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韬略。在老子看来,当时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兼并战争,简直就像小孩子的游戏一般可笑,无数辆兵车后面跟随着无数步兵,敌对双方的指挥官都是些虎背熊腰的蛮勇之士,根本不讲也不懂什么策略、计划和深思熟虑,只经过极为短暂的相互冲撞,便胜负已分。
老子反对战争——“不以兵强于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是老子的反战名言,这与他反对一切强大事物的态度相一致。但老子的柔弱并不是软弱,老子的不争并不是屈从,这在老子对军事学的看法中随处可见。
老子认为,以冷静的态度来进行战争,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取得最好结果。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是要寸土必争,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要获得最后胜利,所以,能够以不争的态度来指挥战事,就往往能够把持全局、操纵战机、进退自如。善于用人的人应该在态度上表现得谦下,也是高明的策略。老子认为,领导者表示谦下是~种获得人心的最佳方式,一名领导者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工作,尤其是一名军事指挥官不可能独立进行一场战争。所以,他们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而依靠众人便需要有一种态度来把众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在一般情形下,无论是政治领袖还是军事指挥官,他们往往采取极端严厉的态度来确立自己的威信和权威,但老子认为,采取谦下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善于用人,大众的心理往往是吃软不吃硬。
故事
刘邦纳贤任能
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喜欢广交朋友。
三十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泅水亭长(乡村小官)。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倡起义,天下纷纷响应。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沛县,刘邦与萧何、曹参等一起杀死沛县县令,正式宣布起义。他重用贤士,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使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他曾数败秦军,直捣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后来又经过三年楚汉战争,歼灭项羽,统一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不计小节擢用陈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陈平是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年时家中贫困,与哥哥嫂子住在一起。为了生计,他经常帮助人家办理丧事。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还娶不上媳妇。
陈平身处逆境,却胸怀大志,他刻苦读书,勤于实践,增长了见识和才能。他曾经主持乡社分肉,因为公道正派而得到乡亲异口同声的称赞。陈平感叹地说:“可惜!如果让我治理天下,也会像分肉一样秉公办事。”
在反秦斗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陈平离家出走,投奔了魏王。他屡献奇计,而魏王却不予采纳,这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他便离开魏王,投奔了项羽。他略施小计,就帮助项羽收服了殷王司马印。
但项羽心胸狭窄,用人多疑,陈平觉得他成不了大事,又离开项羽而投奔刘邦。通过魏无知的举荐,被刘邦任为护军都尉(负责调节诸将的关系)。
一个降将无尺寸之功,却一下子成了汉王的心腹,刘邦的老部下纷纷不平。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说:“陈平虽然仪表堂堂,却未必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他在老家时与嫂子私通,品行不端;他因为没有得到魏王和楚王的重用,才来投奔汉王。您对他加官晋爵,他却不能忠于职守,利用职权之便,经常接受诸将的礼金。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请您好好考察一下。”
刘邦听了将信将疑,就把魏无知叫来,责备说:“陈平的品行这样坏,你为什么不说清楚,反而一味吹嘘他多么有才能呢?”
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大王责备的是陈平的品行,这是两回事。如今楚汉相争,势不两立。失人者败,得人者兴,要想打败楚王,您就得重用像陈平这样的人才,以协助筹划良策。至于盗嫂受金之事,您又何必介意呢?”
刘邦听了魏无知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但心里还不踏实。又召见陈平,责问:“你先是追随魏王而不称心,后来投奔楚王私自离去,现在又同我一起共事,这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怀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