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38198000000014

第14章 众生是佛,本尊即我(7)

威虎山上的座山雕有八大金刚。请问“蘑菇溜哪路?什么价?”这金刚为哪路神仙?何方魔头?所谓八大金刚,其源盖出于佛典金刚经类。八大菩萨各现金刚之相,所谓金刚手现降三世,妙吉祥(文殊)现大威德,虚空藏现大笑,慈氏(弥勒)现大轮,观自在(观世音)现马头,地藏现无能胜,降一切盖障现不动,普贤现步掷。是为八大金刚。

金刚,基本含义指“金中最刚者”。古人认为金刚是金中之精,中国人或指金刚石,质地刚硬之极,为器尖利无比,以此比喻佛法或佛菩萨,特指金刚乘和真言乘中密法、佛菩萨和得法弟子“不可破坏,为宝中之宝,为兵器第一,为天人中最胜”。

顶,指最高,无上。

金刚乘中一切都是金刚:每个大乘菩萨受佛灌顶后,称为金刚;金刚密法是金刚界;阿阁黎(导师)是金刚阿阁黎;弟子是金刚弟子;三昧为金刚三昧;本宗为金刚乘。

跟真言乘一样,金刚乘也是身口意三密齐修,不过突出意密——瑜珈观想,所以又称瑜珈宗。到金刚智的时候,金刚乘经典有了《金刚顶瑜珈经》的总称,大乘瑜珈行派的思想和修法对金刚乘影响既深且广。

金刚乘瑜珈观想的秘密之处,跟真言乘如出一辙,归结为即身成佛——即如来身,以为我身。不过,所说如来,不止是本宗一个教主(本尊),更是十方无量佛国一切如来。我身本具如来智慧,又蒙本尊加持灌顶,假如弟子心中至诚观想一切如来从自心出,一切如来身即是我身,得以开启自身本具之无上妙德,可于当下证得(现证)无上道果;或说在这一生中就能急速成道,乃至刹那成佛。

灌顶至关重要,又叫以心传心,在古今气功中指师傅“给功、加功”。

行家常有“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之说,要师傅当面指点迷津。这要求弟子发无上大愿,至诚配合,才有奇效。

由于全部《金刚顶经》过于浩繁,不空为帮助行者知其大概,译出《金刚顶经瑜珈十八会指归》一卷,概述了全部18会的要点。从这一卷,可以窥见18会全貌,概览金刚乘的教义体系——

金刚顶经瑜珈18会:

(1会)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分四大品,分别代表四智印:(1)金刚界品,代表大智印(五相成身之佛);(2)降三世品,代表三昧耶印(诸尊和行者之手印);(3)遍调伏品,代表法智印(本尊之种子、法身之三摩地[定]、一切显密经典之陀罗尼);(4)一切义成就,代表羯摩智印(诸尊之威仪作业)。

(2会)一切如来秘密王瑜珈。在色究竟天说,内容是各种微细实相。

(3会)一切教集瑜珈。在法界宫殿说,金刚萨埵回答一切如来108个问题。

(4会)降三世金刚瑜珈。在须弥卢顶说,金刚藏等八大菩萨各说四种曼荼罗,说引入弟子仪、秘密禁戒、秘密修行。

(5会)世间出世间金刚瑜珈。在波罗奈国空界说,说五佛曼荼罗等。

(6会)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珈。在他化自在天说,说普贤、毗卢遮那曼荼罗等,以及求世间出世间悉地法(成就菩提法)等。

(7会)普贤瑜珈。在普贤菩萨宫殿说,说普贤等菩萨的曼荼罗、四种印、世间出世间悉地、,说修行人无时无方不依世间禁戒,以菩提心为先,无为戒为本。

(8会)胜初瑜珈。在普贤宫殿说,跟第7会差不多。

(9会)一切佛集会?吉尼戒网瑜珈。在真言宫殿说,说“立自身为本尊瑜珈”等。

(10会)大三昧耶瑜珈。在法界宫殿说,普贤等****菩萨说“心自为等觉,余处不说佛”等义。

(1 1会)大乘现证瑜珈。在阿迦尼吒天说,毗卢遮那等说四种印、实相理等。

(12会)三昧耶最胜瑜珈。在空界菩提场说,毗卢遮那等广说在自己身上建立曼荼罗,说自身本尊瑜珈,说阿字门,通达于染净,有为无为无碍。

(13会)大三昧耶真实瑜珈。在金刚界曼荼罗道场说,金刚萨埵说三昧耶真实教法,普贤菩萨说一字真言等。

(14会)如来三昧耶真实瑜珈。普贤菩萨等说佛部、宝部、莲花部、金刚部、羯摩部等五部相互圆融,佛部即金刚部,莲花部即宝部……相互摄入;法界即真如,般若即实际;在假施设上有差别,本质上是一体。

(15会)秘密集会瑜珈。在秘密处说,叫做般若波罗蜜宫。说到住禁戒时,好像跟世俗的粗话、贪心话很相似,这时候除盖障菩萨等就问如来:“世尊,大人不应当口出粗言,不能说不干净的话。”世尊问:“你们的干净话有什么相貌呢?我这些话,加持文字应化缘,方便引入佛道,也没有什么相状,好处很大,你们不要起疑心。”

(16会)无二平等瑜珈。在法界宫说,毗卢遮那等说世间出世间平等无二,生死涅槃平等无二,自他平等无二,见色声香味触起杂念,妄想纷飞,跟真如法界一样,都成就一切佛身。

(17会)如虚空瑜珈。在实际宫殿说,毗卢遮那等说修行者跟一一尊者相应,都量同虚空,法身相应,离一切万物,法体光明,无来无去。

(18会)金刚宝冠瑜珈。在第四静虑天说,佛为大众说月轮真言字义观法等,说不成就20种相,临近悉地多种相。

最后,不空总结说:瑜珈教10万颂,有五部、四种曼荼罗、四印,共有37尊;但每一部又各有37尊,每一尊也各有37尊、四曼荼罗、四印……如此相互摄入,重重无尽,犹如因陀罗网上的宝珠,光明照耀,辗转无限。修行者好生理解瑜珈的这个大意,好比毗卢遮那这个光明遍照佛,一一身分、一一毛孔、一一相、一一福德资粮、一一智慧资粮,住于果位,演说瑜珈二乘不共佛法,圆证佛的四身:所谓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

其中密意,不出大乘。意会则悟则觉,不悟则癫则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密乘之消长,秘密可能就在这里。

三、楞严经——坐微尘里,转大****

《楞严经》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头——

说的是如来在舍卫国祗园精舍说法,诸大弟子都来听讲,舍利弗、目犍连等为上座;无数菩萨也前来会聚,文殊师利为上座。其时波斯匿王设宴礼请如来护佑,同时也宴请各位菩萨和声闻弟子。如来就让文殊师利带领大众赴宴,只有阿难远游未归。

这时候,阿难一个人正在归途。这天他没有得到供奉,就手持食钵,沿街乞食。他心里想:“到最后一家施主时,就在那里接受供奉,不管那一家是否干净,也不管那一家是贵是贱。”此时阿难已经知道如来批评须菩提和大迦叶虽然已经证得罗汉果位,仍然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阿难希望如来给他们开讲平等宽容的大智慧法。这样想着,就庄重恭敬地乞食。不想走到一家淫所时,突然遭到大魔法,被一个叫做摩登伽的女子用咒术引到床上,要行淫。这一切都在如来的眼中。

如来为防止阿难戒体被毁,就离开宴席,回到祗园精舍,波斯匿王和其他人都跟随而来,想听如来说法。如来从头顶放射百宝无畏大光明,光明之中生出千叶宝莲花,莲花之中有一化佛结跏趺坐,宣说神咒,并命令文殊菩萨持此神咒救护阿难。文殊念动咒语,刹那之间灭掉摩登伽女的魔咒,并把他们两人带到如来这里。

阿难见到如来,顶礼佛足,痛哭流涕,悔恨自己久远以来号称多闻第一,却没有圆满道行,在小小魔咒面前居然差一点不可收拾,一败涂地。

多亏如来神咒,方保戒体无毁。于是恳请十方如来为他宣说无上解脱法门,以便如说修行,速速成道。阿难的要求得到了十方无数菩萨和罗汉的一致赞成,他们都想听听如来演说无上妙法。这样,美妙绝伦的《楞严经》就正式开讲了。

接着就有“七处证心、八还辨见”的精彩问答,这是一篇心理学研究的顶尖之作。现代心理学家和希望开发自身无限心理潜能的人们,如果不看看《楞严经》,那真是太可惜了。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无可置疑,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更加不用多说。电脑引发了人类对于自身心理研究的强烈兴趣,可是,如今流行的心理学至今还是非常幼稚的。我们的心理虽然贪心不小,可是也有一个“无私无我”的大毛病——忘掉古代宝贵的智慧,无力行使让我们过上真正聪明幸福生活的文化遗产继承权。由于我们无能,没有关于知识的知识,不知道什么知识最管用,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开发最好的知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就算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又有什么用呢?

如来问阿难:“你说你发心求道,你知道心在哪里吗?”阿难说:“在身体内(1)。”如来问: “如果心在身内,为何看不见内脏?”阿难说:“那就在身外(2)”。如来问:“心在身外,为何看不见自己的脸面?”阿难答:“在眼根里(3)。”如来继续破斥,继续发问,阿难逐一回答:在内外明暗之间(4),在思维里(5),在中间(6),在无着处(7)。如来以犀利的问话,步步深入问题的核心,阿难绞尽脑汁,步步为营,终于被逼到死角,智穷才竭。这就是七处证心,七处没有一处有藏心之所。最后如来点出症结所在——这个攀援心本来虚妄,众生却以为真有,所以流转生死,不得解脱。

这一下阿难为难了:我这个人岂不是没有心了吗?那我还说什么发心求道?我做好事做坏事,不都是凭这个心吗?

这就引出了“八还辨见”的问答,结果“找到了”真心。“找到了”之所以打个引号,是因为真心虽有,但不能像找妄心那样,以为真心存在于某个地方。但也不能认为没有真心。勉强可以说:真心无所不在,也无所在。一定要指出真心的位置,不可能。可是,真心又处处显示其作用,所以无所不在。如来说:譬如这个讲堂,开着窗户,阳光照耀,就看见光明;晚上无阳光,就看见黑暗;门窗有空隙,就看见内外通达;墙壁和东西阻挡之处,就看见堵塞;作观察分别,就看到万象;不可分别的虚无之处,就看见虚空;尘雾之处,就看见昏蒙;尘消雾散,就看见清明。现在且把光明还给阳光,黑暗还给晚上,通达还给门窗,堵塞还给墙壁,万象还给分别心,无相还给虚空,昏蒙还给尘雾,清明还给雾散。这八种情况都还到本处,能还的只有这八种,自然都不是你的真心,因为它们都能还,都有固定的去处。可是那个不能还的,那个活泼无拘、不固定在一处、而又能见能知这八种情况的功能,不是你的真心,又是什么呢?不能认妄心为真心,但是妄心之中就有真心的作用。它们不是一个,不是两个;既是一个,也是两个。

然后,如来继续说明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地水火风空见识等一切诸法都是如来藏,含裹一切而又了不可得,一法不立而又无法不容;不是自然就有,也不是因缘所生;但是其性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或者说任何一法都是真空妙有。真空,所以了不可得;妙有,因此循业发现,处处可在。用现代科学来说,比如化学上讲一切元素可以相互转化,物理学讲一切能量、运动可以相互转化——这里面似乎可以说有一点如来藏思想。每种元素、能量、运动可以看作一法,它们都可以向其他一切元素、能量、运动转化;每种元素、能量、运动都可能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变现出来或者消失不见。消失不等于绝灭,不等于永不出现;出现不等于永远存在,不等于不再消失。说是无所不在吗,没有条件时它们根本不出现,找不着,是空的,无所在的;说是无所在吗,它又不是顽空,而是真空;真空里面不是绝无所有,而是具备妙有,一有条件,它就出现,条件消失,它就没了。这是很朴素的道理,也很科学:不僵化,讲变化;不乱变,讲规律;不封闭,讲贯通;不混淆,讲差别。

听到如来讲了这么深刻而又质朴无华的道理,阿难动心了:我要修道,我要向如来老师学习,我要成佛。如来说:“好,我教你。”

于是又讲修道的绝妙法门。说起来也很普通,就是专心,不开小差,不受外界和内心干扰,明白道理,照着去做就是了。专心就是定,明理就是慧,定慧双修,从耳根入门,反闻闻自性,就这个法门,说是观世音菩萨修得最好。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了正果,神通自在,本事很大,救苦救难,慈悲为怀。如来号召大家向观世音菩萨学习。然后又把最高的理想告诉大家,讲成佛如何如何好,使大家发大愿,发菩提心,这样修道才有大动力。往前修的时候,可能出些偏差,叫做魔障,一共讲了50种魔障,要预防。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又怕大家太害怕,也不好。

于是告诉弟子,只要明白了就行,明白了就不是魔障了。

《楞严经》又名《首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我国流传(唐)般剌密帝译本。《大般涅槃经》第27卷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该经显密兼论,直指“如来密因”,一般归在秘密部。经中所讲如来藏、妙明真心、阿赖耶识、无上楞严咒,都是密法所注重的。

全经6万来字。如来以广长舌相,巧为说法;文辞华美,逻辑严谨;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坐微尘里,转大****。一册在手,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