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38198000000024

第24章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3)

隋开皇末年,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总管扬州,在扬州设置四个道场,延请佛道二门大德入主。吉藏久负盛名,被请到慧日道场。599年,晋王又在京师长安造日严寺,延请吉藏搬去,希望他振兴中原佛教。吉藏在京师说法华经,听众潮涌,数以万计,致使堂宇堵塞,外流四方,豪族游贵都倾囊而出,清信道侣则仰慕芳风。于是法化不穷,财施堆积如山,随受随散。

609年,即隋炀帝大业5年,炀帝次子齐王因为久慕吉藏大名,把他请到私邸,跟长安名士60余人搞辩论会,推举吉藏做论主。吉藏做论数百句,其中说:“以有怯之心,登无畏之座;用木讷之口,释解颐之谈。”最先发问的是沙门僧粲。僧粲自号三国论师,雄辩滔滔,犹如悬河,跟吉藏往来40余回合。吉藏对答设问,出口成章,文思飞激;加上万方仪态,奕奕神采,绝妙文辞,使僧粲最后败北,羞赧而退。当时场面亢奋,举座磨拳,前后60余人相继坠马折锋。尚有没上场交锋的,言不尽意的,齐王宣布延长两天,继续辩论,令众人尽兴而返,没有能辩过他的。齐王大谢吉藏,拜为终生师傅。这一段时间,他写出自己最主要的著作,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疏,以及《三论玄义》等。

唐高祖入主长安后,礼请吉藏入朝,担任管理僧务的十大德之一。吉藏末年多病,最后口念佛号,在斋饭正要开始的时候,奄然而化。

吉藏一生著述宏富,除三论疏和《三论玄义》外,主要著作还有《大乘玄义》和《二谛义》等,都是本宗立论的根据。他所提出的二藏三轮判教和中道实相论,是新三论学的主要内容。

判教上的二藏三轮,是说一切佛法大小乘经,都以无得正观为宗,以破除有所得的邪观;只是众生根机不同,如来因病施药,才有大乘和小乘的二藏,即菩萨藏和声闻藏。为了防止这个二藏判教被人固执,又依据《法华经·信解品》而提出三轮判教:第一,根本****《华严经》,是世尊最初所说根本大法;第二,枝末****,即华严之后、涅之前的所有大小乘经典;第三,摄末归本****《法华经》。

这样,一切大小乘本来从惟一佛乘流出,最后又流回惟一佛乘。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这就是中道实相论——不必执著于大小之别,而应当法法圆融,随宜说教,统统以佛乘为本。如果不对机,则无论说大说小,都是邪说,都应击破,是名处处皆错;如果对机,则无论说大说小,都是正说,都应称赞,都该维护,是名立处皆真。可见三论宗的这种“无得正观”,其所依据的根本经典还是般若类。有人觉得这种态度让人无法捉摸,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是因为还有教条主义,认为总有一个什么东西可以永远抓住;有人看见既然好像什么也抓不住,那就干脆随他去,或者一顿胡来,以为这就是三论宗的门风,潇洒得很。

这两种态度都有违三论宗本意。其实因病施药是大夫最普通的做法,一个好大夫不可能拿着心脏病的药去治胃病,更不可能拿着治病的药去治健康人。干将莫邪、上方宝剑虽好,也不能斩断水流、击破虚空。况且好刀坏刀,还要看什么人来用,杀鸡用牛刀,再好的牛刀也委屈了,这时候的毛病在于人,不在于刀。所以《战国策·齐五》云:“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这样一看,三论学是很朴素的,凡事讲究一个因缘。但是我们一旦习惯难改,成了教条,往往又做不到随机应变,所以三论学又是很深奥的。

孔夫子倡导中庸之道,这个学说在当时国君中推销不开,被人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很有一种专走极端、背潮流而动的中庸气概,在政界上说几乎算是一个被埋没的人。谈到古代被埋没的隐士的时候,孔夫子却说,我是无可无不可,我跟伯夷、叔齐、柳下惠、虞仲、夷逸他们不一样。伯夷叔齐不改变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柳下惠降低自己的意志,辱没自己的身份;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我呢,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跟他们不同——这个中庸之道,跟佛家的中观中道相通,只是比较质朴,当下现成。说是中,好像又走极端;说是走极端,明明又说中庸中道,无可无不可。既然无可无不可,为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啊呀,我们这样问,已经把夫子的无可无不可丢了。中道中庸,算个假说吧,也是空的,跟极端一样空,一样假;那么极端也就跟中道中庸一样中了。于是好像是一切皆空、一切皆假、一切皆中;也好像一切不空,一切不假,一切不中。

这就好比吉藏所说:因缘是空的,因为因缘生的法没有自性;因缘是假的,因为空也是空的,没有自性,不过为了化导众生,就假说有因缘;因缘是中道,因为因缘非空非假,不走两边,走在“中间”。其实呢,按照龙树提婆他们的学说,这个中间也是空、也是假,当然也是中。一切可破,中道当然也可破;一切可立,非中道自然也可立。但是既然大家都说边道,我要破掉你们的边道,当然就得说我的是中道。说完了,我自己还得把自己的中道破掉。因为我知道我这个中道虽然是中,却本来也空、也假。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是干干净净,无奇不有,森罗万象,不见一物。

华严妙法相,净土修密禅——大唐宗门

我唐虽姓李,释孔齐争先大唐天子除了武则天,其余都姓李,大唐基本上就是李唐。可是据说李渊的祖父在魏周两代做官,曾经姓“木陈”,有异族的嫌疑,入隋后才改姓李。所以立国后就要动点脑筋。李唐李唐,要找个千古圣人做祖宗才好,正巧就有一个,就是孔仲尼老先生的老先生、道德君子、得道大仙、天下第一的老子——李耳。“据说”而已,实际上心里究竟如何想,不清楚。

话说李渊接受李世民的劝告,在太原起兵反隋,618年在长安称帝,做了唐高祖,然后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李渊父子首先向金城的薛举、武威的李轨、马邑的刘武周三大割据势力进军,以图巩固李唐在关中的根据地。李渊戎马倥偬,武威大振,不觉到了武德3年。这时有个晋州人叫做吉善行,自称在平阳府浮山县东南羊角山,看见一个白衣老夫说:“替我告诉唐朝天子,我是老君,我是你的祖宗。”李渊得知此事,于是下诏在那里建立老子庙。

武德八年,高祖下诏明确三教的先后次序:“老教、孔教,是此土的基础;释教后兴,可以从客礼。今后可以老子在先,孔子次之,释宗在后”。李世民继位后,就正式册封老子做了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玄宗更是诚心,除了自己作了道士,还让自己的贵妃杨玉环皈依道教,道号“太真”。道教在唐朝的地位,就这样急剧上升,走向盛世。

道教的地位如此之高,有人说开头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攀个好祖宗,有利于统治。据《资治通鉴》载,贞观10年,长孙皇后病重,太子劝说请奏大赦天下,度人人道。皇后不同意,说:“道教释教都是异端之教,祸国殃民,皇上素来不做那些事。”这话也许道出太宗的本心?武德4年,李世民人长安,见隋朝宫殿,感叹道:“这么奢侈纵欲,不灭亡怎么可能?”于是下令撤掉端门楼,焚烧乾阳殿,毁掉则天门,废除所有道场,遣散大量僧尼,只留下明德者各30余人。太宗对于道佛的祸害,是亲眼目睹和痛心疾首,深以为戒的。

而且贞观11年,由房玄龄定下唐律唐令,说是假如按照武德旧制,释奠(持爵祭圣)放在太学,而尊周公为先圣;现在采纳房玄龄建议,立孔子为先圣(1305页)。《资治通鉴》此处没有提到老子的事情。是否真是以孔子的儒教为至尊呢?当初李世民辅佐父皇李渊打天下,功高盖世,而与太子发生冲突,于是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发制人,射杀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为帝位的当然继承者。他就是崇儒,也不会是一介腐儒,泥孔而不化,亦步亦趋跟着孔老先生走;就是汉代,也早就有董仲舒给孔夫子换衣服,吃汉食,精心供养。但是孔圣的教导,世民也深知其用处。

不过李唐皇朝对于儒释道的态度,比较复杂,而且矛盾和多变。隋代大儒文中子培养的高足,有好几位作了李唐大臣,如房玄龄、杜淹、李靖、魏征、温大雅就是。看来儒门是初唐最受宠的一家了,然而《文中子》一书居然也留下一篇妙文,道出文中子预言孔门礼乐将在唐朝遭到冷落。这篇妙文,叫做《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文中说——大唐龙飞,宇内乐业,文中子之教未行于世,后世君子很少有知道的。其实隋大业年间,文中子曾经对魏征、房玄龄和杜淹等弟子说过:你们虽然会遇到明王,礼乐上却必定碰钉子。当时魏征不服气,文中子笑着说:到时候你自己就知道了。贞观之始,房玄龄、李靖、温大雅、杜淹等人很受重用,朝廷大事没有不参与的。一次太宗宴请大臣议论长久治国之计,房玄龄和杜淹等除了歌功颂德,都不敢直言,只给魏征丢眼色。魏征直话直说,建议太宗施行周典。太宗当时很高兴,第二天又召魏征、房玄龄、杜淹议事,说:“我昨夜里看了周礼,真是圣人之作呀”。把周礼好生夸赞一番。

过了很久,太宗又说:“我考虑呀,要是不搞井田制,不搞封建制,不用肉刑,而施行周公之道,恐怕不行。周易的大意,是随时顺人,如果硬要一一照着周礼去做,可能画虎不成,反遭后人耻笑。诸公请慎重考虑。”

后又召开中书省会议,好几天都定不下来。太宗对魏征说:“礼崩乐坏,我是很痛心的。过去汉章帝老想着张纯,今天我念念不忘你们,就怕你们有意不就,连古人都会伤心的。”于是魏征跪奏施行周礼,言辞恳切之至。

太宗叹道:“时运难得而容易失掉啊!我寝食不安的就是这个。众卿退下吧,以后不要再提此事了。”魏征和房杜等人都战战兢兢,再拜而出。到了外面,房玄龄对魏征说:“我和你竭力辅佐皇上,可是谈到礼乐之事,不是命世大才怕就说不动陛下了。往日文中子不以礼乐赐教我,是有道理的。”

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叹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唐太宗虽然听从玄龄的建议,尊孔子为先圣,却是无法“从周”。主要是考虑到时代不同。虽然如此,孔门的许多礼数,大唐还是采用的。

不管是儒道释,唐代天子根据情况的需要,或扬此抑彼,或前道后释,或佛先道后,总的精神还是三教并重,很放松,很豁达,不那么谨小慎微。就世俗生活来说,主要是儒家;较高的追求,则时而贵道,时而贵佛,时而平起平坐。于是有太宗末年转向佛家,武则天以佛为至尊。唐初则有道士傅奕上表排佛,挑起佛道之争。后来为了协调三教关系,武德7年(624)由高祖在国学设立三教辩论会,令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三人争得热火朝天,最后还是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得到高祖的称赞:“你们三个都很能辩的,不过还是德明一说,才作了总结。”儒家在这一次占了上风。从高祖的作风看,还是比较“民主”,有什么问题,辩论一下,不随便打棍子。这种辩论会,唐代帝王普遍效法。

不过棍子虽然不随便打,却也有打板子的时候。太宗即位后,傅奕再次上表,要求排佛。佛道之争又起。贞观11年,李世民下诏,认为外国的宗教跑到前头、本土的宗教落在后头,这个不行;李唐夺取江山,靠的是老君上德,天下大定,凭的是老子无为;所以道士应当排在僧尼前面才对。诏令一下,有个“老实人”,出在佛门,叫做智实,居然上表反驳。

那好,打他的板子。可怜智实呀,智慧太实在了,吃了眼前亏,不算好汉。世民这一次忘了开辩论会。

在佛道“大战”中,儒家一般不多插嘴,只是默默干自己的事情。然而道佛虽然争雄,大唐佛门还是比道门大得多。据唐末道士杜光庭《历代崇道记》统计,有唐以来,道观共有1900余座,道士15000余人,还不及唐武宗灭佛时僧尼人数和寺庙数的二十分之一。

大唐天字第一号留学生玄奘,使太宗对佛法礼遇有加。玄奘在印度取得真经,贞观14年晋见印度戒日王。贞观15年,在玄奘协助下,中印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同年,玄奘又在戒日王于曲女城举办的无遮大会上以论主之位、求战群僧、竟至于18天内无人敢于应答,不战而胜。贞观19年玄奘载誉归来,太宗举办盛大****,隆重接待,举国轰动。此后玄奘的译经说法,以及创立法相宗,都得到太宗特殊照顾。

太宗之后,高宗李治礼敬佛道;中宗李显喜佛;睿宗李旦崇佛乐道。

但是武则天此时期内已经逐渐掌握实权,而最终登上帝位。武则天崇佛抑道,也有政治上的原因,抑道直接跟打击李氏势力有关。武则天夺权,依赖佛教的力量甚大,僧众有“太后是弥勒佛下生,应该代唐为人主”的说法,所以她登基后大力扶植佛教。主要是扶植华严宗。她派兵收复西域四镇,派人到于阗迎请《华严经》梵本和翻译家实叉难陀来京,于695年在洛阳大遍空寺译出80卷华严。又请法藏给她讲解《华严经》奥义。华严境界的无比博大和富丽堂皇,“随取一沙都含有一切宝藏”的不可思议的包容性,与大唐的恢弘气象非常相称,给武则天以极大的吸引力。她又请禅宗北派神秀禅师人京,对禅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她还礼请南禅大师慧能来京,慧能称病,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