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38198000000003

第3章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2)

5.弥曼差派。弥曼差就是考察研究。专门指研究婆罗门教义,考察吠陀思想。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提出声常住论,认为声是本来就有并且常住不灭的,只是待缘而显;而《吠陀》是天启文字,是当然的真理,一字一声都有神秘的力量和至高的权威——这一点启发了后起的佛教密宗对于咒语的重视。可是待缘而显,却遭到正理派的反驳,正理派认为凡属造作者都属于无常,因为真的是常的话就无需待缘。弥曼差派固守古典婆罗门思想,反对佛教的非形式主义,可是没有建立起神学理论,虽然看上去是地地道道的信神论,却具有无神论倾向。虽然主张祭祀万能,但是果报却全凭祭祀的业力所得,属于法尔必然的事情,与神本身的意志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启发了吠檀多派来弥补这个缺陷。

6.吠檀多派。本派依据的经典是《奥义书》,也叫作《吠檀多》,意思是“吠陀的终了”,是最终极最深奥的真理。这一派立起一个最高的惟一梵天。梵天派生我和万物;梵天和我本质一致,形式不同,叫做不一不异。

异端外道

也有六家

与正统婆罗门的六派学说大体同时的,就是各种沙门思想。除佛教外,还有奢那教、顺世派,并称“异宗三派”。

它们在反对婆罗门教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可是具体的主张又各不相同。佛家则把自身以外的沙门集团统称为六师外道——

1.顺世派。在印度古代,这一派是最有特色的。因为其余一切派别,不论正统与否,都具有出世精神,顺世派却否定一切宗教权威,猛烈抨击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们主张彻底的唯物论,认为世界纯粹是物质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成,连人的意识也是四大和合所生;人死了以后,四大分散,意识消灭,并没有永恒的灵魂,没有轮回。

也没有天堂,没有地狱,没有解脱。万物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没有超自然的主宰,惟其元因,所以无果,没有业果报应,这叫做自然无因论。主张人只能相信自己现实的感觉,在现世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反对苦行和禁欲。有人认为,这种想法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是永恒而普遍地存在的,而且很有力量。这也是耐人寻味的。当时这一派的先驱者有阿奢多·翅舍钦婆罗。

2.奢那教。从现有资料看,除了这一派还留下一些文献可查外,其余各派大都只有一鳞半爪了。创始人为尼乾子·若提子,和释迦牟尼同时代,被奢那教尊为大雄。据说出生在吠舍厘王族(刹帝利)家庭。长大后结婚生子,28岁(一说30岁)出家修道。修行12年后自认为大彻大悟,以后30年中,组织奢那教团,到处传道,足迹遍于摩揭陀国和吠舍厘国等地。72岁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死后不久,弟子分为白衣派和裸形派(天体派)。奢那教赞成苦行,承认四种姓,有的教法也和婆罗门教一样;但是排斥吠陀经典,禁止祭祀,戒除杀生,这又跟佛教相同。其基本主张大体是二元论:命,非命。命的本质是绝对精神,也分两种,一种是命的本原,不受物质的束缚,无限圆满,无比清净,不生不灭,永享妙乐;一种是在三界中轮回的命,是个体的灵魂,受物质的束缚。非命的本质是物质,有一种极细微的物质叫做业,会掩盖个体灵魂,使之丧失本来的光明,这样的生命就是业身,业渗透到生命里去,就叫做漏。有漏的灵魂处在轮回之中,这就是缚。只有多修苦行,严守奢那教的戒律,特别是戒杀生,才能超脱轮回,得到解脱。

3.不死矫乱论。或称怀疑论,代表人物为删阁夜·毗罗梨子。当时争论的许多重大问题,他都不置可否,比如:有没有它世;有没有化生的众生;有没有善恶业的异熟果;如来死后存在不存在?他都认为不可断言。又认为道不需修,“八万劫满,自然得道”。

4.婆浮陀·迦旃那的“七士身说”。七士身又叫七争身,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地、水、火、风、苦、乐、寿命(灵魂)七种元素。它们永远各自独立存在,互不接触,互不作用,互不干扰。一切东西都由七种元素堆砌而成,要是用刀剑杀人,也不算害人性命,因为刀剑只是穿过七元素之间的孔隙。这样也就没有什么受害者,没有死者,没有果报。

5.末伽梨·拘舍罗的“宿命论”。据说他出生在牛栏里,是奴隶的儿子。主张12元素组成万物,按照必然规律运行,一切都是注定的,个人意志毫无作用。无论行善作恶,不管聪明愚痴,经过840万大劫,都可以得到解脱。

6.富兰那·迦叶,持“无因无缘论”,认为善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是一种习惯的名称。怀疑和否定一切宗教和社会道德,行善不会有福报,作恶不会有罪过,人死之后,一切皆空。

关于六师外道,还有其他说法,各种说法有时也相互混淆。但是他们都极力反对婆罗门教,跟佛教一样属于异端。

不立文字,现身说法——佛陀生平

王子降世

悟人生苦

在群雄纷起,学派林立的时代,释迦牟尼应运而生。

传说佛祖出生在今天尼泊尔境内,当时属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他的父亲是净饭王,姓乔达摩;母亲是摩耶夫人,属于刹帝利种姓,都是释迦族人。净饭王施行仁政,国富民安。公元前566年,摩耶夫人按照当时的习俗回娘家生产,途中为春光陶醉,下车踏春,在国都城外的蓝毗尼一棵无忧树下生下一个太子。当时最有名的一个婆罗门阿私陀深入禅定,知道圣人降生,就自动前来祝贺。他对净饭王说:“我看太子具足32相,80种好,要是在家的话,29岁就要做转轮圣王;要是出家,可以成就一切种智,惠济群生。我看太子必定会修大道,证正觉,******,救天人。既然这样,应当取名为悉达多。”

悉达多,意思是“终成正果”,也有“吉财”的含义。后来的佛教徒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这一段经历,在佛典中有这样的记载:佛祖住在兜率天上,看见时机已经成熟,就降临人间;乘六牙白象,托胎于摩耶夫人;于4月8日从摩耶夫人右肋出生;才出生时,便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环顾四方,做狮子吼日:“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这个“我”,是指每个人本来具备的真我、大我,或者类似于中国人所谓天人合一的我。在佛家也叫自性如来或佛性,并不是平常世俗的我。

相反,“俗我”在佛家被视为假我,是佛家人士不遗余力加以破除的。

可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乃是整个佛教教义最核心的精神。

释迦牟尼应世说法,就是为的这一件事情:唤醒众生自身最光明的本性,激发人人本具的无限潜能,恢复真我的至尊王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悉达多不惜抛弃世俗的王位,出家修道,寻求真理。

太子出生后,摩耶夫人因为野外生子,邪风人体,到第7天就病故了。

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了太子。悉达多从7岁起,在王宫里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广泛学习五明:声明,即语言文字学;工巧明,即世间工艺技术;医方明,即医疗药方之学;因明,即逻辑学;内明,即宗教教义,也就是吠陀经典。7年之后,各种学问了然于胸,还能操29般武艺,据说能用一只手举起大象掷出城外,立即又用手接住,轻轻放在地上,随意摆布。

太子文武双全,可以继承王位了,净饭王很高兴,准备为他举行灌顶授职大典。可是,天资聪颖的悉达多目睹列国纷争,种姓歧视,眼见人间生老病死,天地众生弱肉强食,苦不堪言,常常心生忧虑,独自静坐,思考人生宇宙的真谛。他对世间的王位不感兴趣,对宫廷内的荣华富贵漠然置之。净饭王担心阿私陀的预言成真,为了阻止太子出家修道,他给太子挑了两位美人作妃子,一位就是拘利国国王善觉王的大公主耶输陀罗。父王还给他修造春夏秋三时宫殿,让他每一季换个住处,因为中印度只有三季。可是悉达多看到的却是世事无常:美人总会人老珠黄;王者也会得病死去。究竟有没有谁做得了生命的主宰?有没有谁能够做得了诸法之王?

总之,人间之王没有什么意思。尤其在两次出游之后,亲见生老病死,更觉人生无常,增加了他的求道之心。净饭王于是下令把他软禁在夏宫,再也不许出游了,可是这反而更加坚定了太子的决心。悉达多终于向父王提出出家求道的要求,父王只好说:“等你跟妃子耶输陀罗有了身孕,再说吧。”据说悉达多当即用手朝耶输陀罗腹部一指,妃子就怀上了身孕。

逃出王宫

遍习外道

悉达多尽了孝道、夫道、父道之后,下定决心,在一天半夜里唤醒几个随从,让他们备好车马,即刻出城。车夫知道他的意思,就极力劝阻,最后弄到拼命去扯马尾。太子看到这副样子,也不好去开城门,干脆连人带马,一跃而起,飞出王城。出了北城,直奔东方苦行林而来。到了苦行林,天已经亮了。

这一年,悉达多29岁(一说19岁)。

他吩咐车夫回家报信,自己则拔剑剃发,换上袈裟,起誓说:“不了脱生死,我誓不回宫;不成就佛道,决不回见父王;不断尽恩爱,决不再见姨母和二妃。”车夫听后,当场晕倒。

太子开始入山访道。他首先见到跋伽仙人所修的苦行:穿草衣,吃花果,节食;或者拜水火,敬日月;或者卧淤泥,睡荆棘。他问跋伽仙人:“修这些苦行,有什么用?”跋伽仙人说:“苦修可以升天享福。”释迦牟尼对这个答复不满意,因为升天仍然在轮回之中,不了生死,不是无上大法。所以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离开了跋伽仙人。

后来又去修习禅定。先是学了“无想定”,能够做到无思无虑。这是****第四禅天,是一种非心非物的定境,有外道以为这是真正的涅槃。释迦牟尼对此并不满意。他又转而去阿罗暹仙人那里学习“非想非非想定”。

这是无色界最高处的定境,也是三界的极顶,得此定者,即生此天,所以又叫有顶天。所谓非想,说的是无粗想;所谓非非想,指的是“并非没有细想”。要是完全没有细想,就成呆子了。阿罗暹仙人认为这是最高境界,悉达多却问:这个定境,是有我还是无我?如果是无我,那就不该说非想非非想;假如是有我,就还没有解脱,因为有我就有苦,有烦恼。

释迦牟尼精通了当时所有的外道邪法,仍然不得解脱。世无明师,只好独自修悟大道。他自修苦行,希望以此发现真理。他减少饮食,直到一天只吃一粒米,甚至七天才吃一顿。他穿鹿皮,睡牛粪,满头乱发犹如草莽,招来喜鹊做窝,以为那是草堆。最后累得皮包骨头,筋疲力尽,终于悟到苦行不能得解脱智慧。这时候他已是衰弱至极,几乎要死的人了。

顿悟成佛

初******

正当悉达多潜心修道的期间,净饭王派人打听到他的行踪,派出王师大臣来劝他回宫。劝说不成,就留下侨陈如等五位公子作为随从,一起修道,保护太子。他们陪伴太子离开苦行林,来到尼连禅河边。太子一个人慢慢步人河里,洗净全身的污垢,上岸以后,由于虚弱不堪,没走几步,一阵头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一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头顶牛奶,走了过来。她看见地上躺着的这个人像一位苦行者,就起了恭敬之心,于是把头上的牛奶罐放下来,小心地给太子喂了一些牛奶。

太子吃了牛奶,慢慢恢复了体力。侨陈如等五名随从见太子去河边久久不归,就到河边来找太子,刚巧发现太子和少女在一起,以为太子退了道心,一气之下,五人竞悄悄地不辞而别,往达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修苦行去了。

这时候的太子却完全不同了,他正面临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他来到离尼连禅河大约十里地的一棵毕波罗树下面,铺好吉祥草座,双足结跏趺坐,发下宏愿:“我如果不证菩提,就绝不起座!”

他以前学过各种禅定,功力十分深厚,这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天,进入了各种禅定的奇境,一心要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第48天的时候,各种内外魔境纷至沓来。所谓魔军、魔女、生死恐怖、金银财宝,一一出现,要破坏悉达多的定力。此时如果把持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古来圣人修道,总要通过降服魔军这一关,否则不能成道,比如耶稣就是这样。降魔靠的是慧剑,就是明白道理,不为邪念妄境所动。释迦牟尼的慧剑,就是悟到了万物缘起缘灭的道理。既然是缘起缘灭,就不再执著于眼前的幻境,一心不动;而又能起心动念,生起无穷妙法,普渡众生。这样,释迦牟尼深入禅定,逐步证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在12月8日那天早上,他抬起头来,看到旭日东升,突然心中一亮,豁然大悟,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禁慨然叹道——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像,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说完,非常庄重地从菩提树下站起来。这时正好有两个商人路过,他们得知佛陀49天没吃东西,却如此神采奕奕、仪态万方,便拿出自己所带的美食供养如来。

后来,12月8日就被佛教徒定为“成道节”,中国佛教徒还逐步形成了吃“腊八粥”的习惯,流传民间;毕波罗树则被称为菩提树;佛祖成道的那棵菩提树所在的伽耶城被尊崇为菩提伽耶,成为佛教圣地之一,跟佛祖诞生地蓝毗尼一样受人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