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脏病中医诊疗与调养
38199700000005

第5章 肝脏发病的基本常识(3)

三、肝脏病的发病机制

成语“病人膏肓”流传至今,“膏”者为上,意指横膈膜,“肓”

者为下,是指腹膜内的名为大网膜(房状脂肪)的东西。就人体脏器而言,主要就是肝脏。肝脏和体内的所有器官都具有密切关系,一旦得病,反而看不出特别的征候。肝脏本身没有痛的神经,只有表皮略有点神经支配。所以肝脏内部产生什么疾病时,若尚未恶化到表面,并不会有什么不适。因此肝脏一旦引起疾病,就表示它的机能已经亮起红灯。现代医学技术以及医药的发达,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但就肝而言,时至今日,却还没有发现什么特效药。尤以肝炎,十分肆意猖獗,危害人类的生存,造成人们谈“肝”色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肝脏的“沉默”与“耐受”导致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下面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稍作叙述。

1.甲型肝炎

甲肝病毒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1周左右到达肝脏,随之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出现于粪便之中。甲肝病毒在肝内复制的同时,也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低浓度病毒血症。甲肝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非直接作用。

2.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除迅速到达肝脏外,尚出现于胰腺、胆管、肾小球基底膜、血管、皮肤、白细胞和骨髓细胞等。乙肝病毒导致组织损伤主要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也不完全排除病毒本身引起组织损伤的可能性。

乙肝肝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还未充分明了,但有证据表明,免疫耐受是关键因素之一。抗原的大量产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

3.丙型肝炎

由于丙肝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新的突变株不断出现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作用,可能是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波浪式升高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对丁、戊、庚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亦逐渐增多,但大都处于假设推测阶段。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肝脏病发病的认识

一、中医的肝与西医的肝

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脏器虽然名称相同,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西医的脏器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名称,而中医的脏腑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生理和病理学的概念,也就是说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了几个西医脏器的功能,而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属于中医的几个脏腑。中医的肝不仅仅是西医学的解剖脏器。它还有主疏泄功能,即参与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帮助消化等一系列功能。

对于中医肝脏的实质,近十佘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在动物模型复制,诊断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多从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证人手,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结果表明:肝郁,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证的实质主要表现为情志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主要是因为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情志变化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改变,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故此肝的病证可反映诸如植物神经功能的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盐(MHPG—s04)、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总甲氧基肾上腺素(TMN)、5羟色胺(5一HT)等指标的改变,中医肝脏虽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肝脏,肝证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肝脏病变,但两者也存在着联系。西医的肝炎,一般属中医“肝着”,“胁痛”,“黄疸”等范畴;西医的肝硬化腹水大致属中医“鼓胀”范畴等。这里所说的是大致并不是完全等同,因此对于需要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病例,中医的诊疗应显示出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

二,中医对肝脏发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主疏泄和主藏血。

其中主疏泄又涉及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以及妇女的排卵和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等方面。

1.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发病

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疏泄不及,则气的升发就显得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若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得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病理表现。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可以导致卒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使人突然昏倒之意)”。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或为瘕积、肿块,在妇女则可导致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或为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或为水停而成“臌胀”。

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极重要环节,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而肝的疏泄功能,又和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仅能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而且还能够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作肝气犯脾,后者称作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旺乘土”。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肝气郁结,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甚则黄疸等症。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血证论》也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情志活动,是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所派生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易于开朗;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易于抑郁,稍受刺激,即抑郁难解;肝的升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心情易于急躁,稍有刺激即易于发怒,这是肝的疏泄功能对情志的影响。反之,在反复的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疏泄功能,而导致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的病理变化。

2.肝的藏血功能异常导致肝脏发病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其次,肝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因此,肝不藏血,则不仅可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泄太过等病变,而且还可导致出血。但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而有所改变。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的需要。当人体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活动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此外,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还可引起月经量少,甚则闭经,或月经量多,甚则崩漏等症。

中医认为“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

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合,可见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梦呓以及出现幻觉等症。

三、导致肝正常生理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

中医从整体观点出发,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以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人体内外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根本出发点。认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饮食、劳逸、外伤、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肝主疏泄和主藏血生理功能异常,从而诱发肝脏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