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过50健康必读书
38200000000006

第6章 自己有病要早知道(5)

阵发性发热感是一种皮肤发烫变红,人感到炎热并开始排汗的症状。这种症状在夜间发生,特别令人苦恼。

夜间盗汗可以把人折腾得大半宿合不上眼,一会儿把被子掀掉,一会下床乘凉,甚至弄得丈夫也无法睡眠。

在更年期和更年期之后,****疼痛、干燥和变得瘦薄的现象十分令人烦恼。许多女性不好意思把这些疾病告诉医生。通常,****是由雌激素保持其健康、丰满和润滑的,可是一旦激素水平下降,****便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衬里的细胞变得薄而干燥,无法抵御疾病的侵入。因此,****很容易受其排泄物的感染。此外,尿道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更年期女子可能患膀胱炎,或者排尿时:有痛感和炙热感。

这种症状最叫人懊丧的副作用便是难以行房:****缺乏充足的分泌液,****可能引起疼痛。因此,女性便不愿行房,甚至加以拒绝,从而导致与丈夫的关系恶化。****疼痛症还会引起性的减退。

多同丈夫探讨这些症状,使他理解这些疾病是更年期的正常现象。

并且,在行房前可使用润滑膏。

更年期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便是骨头的变化。雌激素对于保持骨头健康的钙平衡和坚实的蛋白质结构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头便变得细小而脆弱,十分容易折裂。并且骨头和关节里也可能出现疼痛。倘若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服用药物,同时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那么骨头的这些变化可以得到彻底的制止。

在进行激素补充治疗的同时应补充钙和维生素D。不与激素补充治疗配合,钙单独无法起作用。然而,人到65岁之后,钙和维生素D便变得重要起来,光靠它们也许就足以保持骨头的健康。

女性在更年期中最主要的症状也许就是感情上的变异。抑郁、易怒、悲哀和烦躁是常见的现象。有些智力功能,如记忆、抉择、速度和精确性等,也有所退化。这期间女子会发现她比以前更容易发生事故。一般来说,她的情绪不够稳定,并可能严重丧失自信心。

外界因素可以加剧由生理因素诱发的烦乱情绪。一个女性可能会觉得,子女都已长大成人,离开了家庭,再也不需要她了。要是她的事业半途而废,她可能会觉得自己是社会一个无用的成员。

有关专家把激素治疗当作是更年期的主要药物疗法。他们认为更年期是一种激素匮乏状态,这种匮乏现象可以通过补充激素而得到弥补。

激素补充治疗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充分证明的。采用这种疗法,夜间盗汗、阵发性发热感、****干燥及其伴随性症状差不多都能痊愈。

睡眠状况往往也能得到改善;烦躁和抑郁的情绪得到缓解,有助于改善女子的精神状态和肉体状态。

当然,激素补充治疗也会招致危害;倘若你患有血凝块疾病、高血压或者有着严重的家庭心脏病病史,那么这种疗法对你是极不适用的。因此,在接受激素补充治疗之前,应就此同医生进行全面的商讨和斟酌。

至于治疗时间的长度,大多数医生认为,不应一个疗程紧接着另一个疗程,中间应有一段间隙时间。在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时,应作定期的体格检查;对于乳房,除了请医生检查外,还应作自我检查。此外,内脏检查、子宫颈和****指诊也是必要的。

激素补充治疗并不是一种阻止老化、防止皱纹产生和乳房松垂的手段,切不可轻率采用。

迄今为止,我们对男性更年期所知甚少。我们还不清楚它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甚至都不清楚这种现象到底会不会产生。倘若这种现象会发生,那么它是否同女性更年期相似?是不是所有的男子都要经历一个“更年期”?如果确有男性更年期,什么是它的症状?假如男性更年期症状与女性相似,男子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是否也能获益?这些问题,几乎找不到什么答案,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少得可怜。不过,这种状况一定很快就会得到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男性更年期症状发生了兴趣。

有一种观点认为,男性更年期并不像女性更年期那么惹人注目。

它是一个更加和缓的渐进过程。从某方面来讲,男性更年期的加剧方式比女性的隐秘。此外,男性更年期发生的年龄也不同。因此,男性更年期一词的意义应当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开始衰退后体内所产生的一切变化。

谨防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美国医学协会曾对中年人的日常生活提出一系列忠告,“不要操劳过度”,这是首要的生活戒条。我国一位心脑血管病专家曾呼吁50岁人,事业奋斗可流汗不可流血,要奉献智慧不要付出生命。

2005年4月9日陈逸飞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当晚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经各路专家全力抢救,但陈逸飞生命的时钟仍然停在了4月10日的8点44分,此时距离他59岁的生日仅有两日之遥。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悲喜交加,就在陈逸飞去世的这个上午,英国王子查尔斯与其女友卡米拉正在用得之不易的婚姻为其35年的爱情长跑庆祝,大约4年前,收藏了3幅陈逸飞水粉画的查尔斯,邀请他在詹姆斯公园共进晚餐,陈逸飞还没来得及向他作品的收藏者报以祝福,便猝不及防地离去。

“商人里最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这是很长时间以来国内艺术界私下议论陈逸飞的经典语句。

2005年3月在《理发师》拍摄现场,陈逸飞第一次胃出血回上海诊治,采取止血措施后,医生让他静养甚至发出了死亡警告,但他执意要走,医院只得让其签字才放行。

很多朋友都知道,陈逸飞有个“再等5分钟”的口头禅,他总是要等到作品最完美才交出去。著名画家陈丹青曾在回忆文章中描述过,陈逸飞为画一只耳朵耗费了5个小时。“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这是陈逸飞经常对别人提起的他成功的秘诀,“对于陈逸飞来讲,电影是他的梦,《理发师》是他的命,他这一次真可谓是‘一命抵一命’,死得非常悲壮。”

现在的50多年人,是承载了太多重负的一代人。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中国社会百废待兴,而他们都处于开拓创造的前沿位置。没有哪一个群体像这一群体这样,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亲手创造了时代的巨大变革。这批责任重大的50岁人,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

多少人从“轻伤不下火线”、到“带病坚持工作”,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太多的人物,太多的故事,无一不令我们感动。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三座大山”令50岁人不堪重负。最新的调查发现,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10年前下降了5岁,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了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更是超过老年人两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

广州某文化事业单位2005年初先后有两名中年干部发现患了癌症,5月的单位年度体检参检率高于历年。不检不要紧,一检吓一跳。

600多名知识分子员工心电图异常的达28%,包括心肌劳损、高血压、冠心病等异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此外,高血脂、乳腺异常增生、乙肝携带者的检出率也相当高,分别为17%、13%和9%。这次体检新发现了3例晚期癌症患者,全部是45—55岁的中年骨干,有的癌症已经转移。

公务员、新闻从业人员、教师、科技人员,这些令人羡慕的行业里,50岁人的健康问题已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科技人员在35—55岁就英年早逝的比例偏高;在死亡的新闻工作人员中,死亡年龄段高度集中在中年人群,40—60岁这个年龄段占79%,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

50岁的雷先生是广东某事业单位的正处级干部,近半年来一直腰酸腿痛到夜不能寐,但是却舍不得放下工作去医院进行正规的诊疗,一日三餐中有三分之二的饭局都在接待应酬中度过,他以为晚饭后随便按摩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工作应酬和治病两不误嘛。待到病情已经加重到发生骨折,雷先生才15年来首次踏进了医院的大门。全身一查,原来他已经是肺癌全身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到处求医的雷先生家人被多家医院告之,这么晚期的病例,基本没有治疗的价值了。

像雷先生这样总以工作为借口死撑着不看病的中年人很多。某报业集团医务室的医生说,集团健康状况最差的是中年人,但他们却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极少请假看病,经常到医务室理疗、开药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反倒优于中年人群,该报业集团的中年人平时看起来好像没事,个个都是lO年、20年没病过,但一病就是大病、重症。

过劳是导致50岁用脑者健康状况比正常人群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份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69%的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61%的人没有享用国家规定的每年一次的公休假160%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休养,而生病时有44%的人照常上班。

在日常生活中,当听到某某50岁科学家、文艺家平素身体“健康”而溘然猝死(急死)时,往往使人惋惜不已。上海一份病理解剖资料,160例猝死者中,40一59岁的中年人竞有123例,占76.9%;睡眠时猝死的50例中,50岁人占了80%!可见50岁猝死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些猝死者很少有先兆症状,从发病到死亡常不超过1小时,有的仅在几分钟之内便迅速死亡。经解剖证实,多数是因为冠状动脉硬化,而又无侧支循环的开放。因此,一旦发病即有严重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往往以心室纤维性颤动告终。少数是心脏内传导系统病变,因突然传导受阻而致死。也可由于脑血管破裂而卒,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诱发心室颤动而猝死。例如,一高级知识分子,在一次饱餐后,半夜熟睡中突然抽搐死亡,尸检证实是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另一女医生,在接待外宾谈话时突然昏倒死亡,尸检证实是前壁心肌梗塞;一位50岁男性在看足球赛的电视时发生猝死,在他随身携带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清楚地显示由于兴奋激动而心肌缺血,继之室性早搏增多,最后出现致死性的心室颤动。

发生猝死的机理十分复杂,最主要的是心脏的因素。我们知道,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中枢,日夜不停地在跳动着。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机分析,我国正常成人一昼夜的心脏跳动次数平均为10万次以上,据上述计算,活到50岁的人,其心脏跳动次数已超过14亿以上,这意味着50岁人的心脏经过漫长岁月的跳动而开始衰老,尤其到了更年期,动脉硬化的程度以不同的速度逐渐加重。心脏的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肥厚,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口径变小,以致心脏易于发生心肌缺血等损害,即人们常说的冠心病。有人统计,160例猝死病人中,经尸体解剖证实,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导致心室颤动而猝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所患的冠心病,平时无任何自觉症状,医学上称为隐性冠心病。这些冠心病患者,平时无症状不易察觉,往往被忽视,但冠状动脉病变有的已很严重,只是患者对心脏痛觉不敏感或已硬化的冠状动脉与其分支建立了侧支循环,使症状未表现出来。近年来,人们对隐性冠心病的病因学的广泛研究和调查,发现可诱发冠心病的所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少活动、情绪紧张以及过分激动等。猝死大多表现为心室颤动,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心室颤动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无明显心功能不全,复苏后存活率高;后者属病程晚期,复苏存活率低。但在睡眠中发生猝死有时准以确定诱因,一般认为是因迷走神经兴奋,与心脏植物神经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有关。

因此,50岁人应重视定期的健康检查,有无冠心病,包括那些平时无症状的隐生冠心病,有无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同时存在,以及其他一些隐伏的重要器官的慢性病。虽然猝死是一急变过程,但急变往往有渐变的基础,应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