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
1.以少胜多:官渡之战
200年,中国东汉时期,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内)与袁绍军队进行了一次大决战。
东汉末年,各地豪强起兵镇压了黄巾农民起义后,割据一方,互相征战。北方的袁绍逐渐吞并了其他诸侯,实力强大起来,企图消灭曹操集团。曹操占据着都城,要挟着皇帝,总是以皇帝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他积极扩军准备消灭袁绍以统一北方。
201年初,袁绍兴兵南下。二月,率步兵10万,骑兵1万多人进攻黎阳,先锋颜良围攻白马城(今河南滑县东南)。曹操假装要北上渡河,袁绍马上派兵阻击,可是曹操突然调动军马东袭白马城,杀败袁军,斩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
然后,让城中的官吏带着百姓向西南迁徙,引诱袁军来追。果然,袁绍派大将文丑率6000骑兵追赶过来,路上看到曹军丢弃的许多军需财物,袁军士兵纷纷去抢。这时曹操暗伏的600骁骑突然杀出,杀死了袁军大将文丑。
袁绍虽初战失利,但兵力尚处优势,于是步步进逼,想让曹军与他决战。曹操却主动退守官渡。两军相持,曹军粮草渐渐供给不上。曹操有意撤兵,谋士荀或建议曹操不能后撤,而应出兵袭击敌人的粮车。曹操令大将曹洪坚守官渡,自己亲率5000兵马,伪装成袁军,趁夜晚奔袭袁绍的屯粮基地乌巢(今河南延津县东南),袁绍并不在意,只派了少数兵力去增援。结果,曹操杀退袁军的援兵,连劫带烧,把袁绍的军粮一扫而光。袁绍军心大乱,内讧迭起,大将张邰降曹。
曹操趁机进攻,打败袁军,歼敌7万余人,缴获军资无数。袁绍仅率800多名骑兵逃走。
曹操在这一战役中,主要利用了袁绍恃强骄躁,不采纳合理的建议,不善用人的弱点,把握住战机,出奇制胜,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火烧战船:赤壁之战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今湖北省蒲圻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军队的一次关键性的水上决战。
208年,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于是调集兵马,训练水军,准备向南进发,消灭刘表、刘备,击败孙权,完成统一天下的事业。9月,曹军攻克新野,刘表病死,其子刘琮见曹军凶猛,不战而降。刘备带领自己的军队南逃,又在长坂一带被曹兵击败,只得沿长江向东退守夏口,又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会见孙权,形成了孙刘两军联合抗曹的局面。
曹操已收编了刘表原来的部队,共有80万人,号称百万大军。曹军在赤壁修建水寨,训练水军,准备沿江东下进攻东吴。谋士劝曹操暂缓进兵,应先解除将士军旅疲劳,适应江南水土。但曹操被前期战争的顺利所迷惑,认为曹军强大,很快就能打败孙刘,所以不听劝阻,执意要作战。孙权方面则派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将,带3万水军,沿江而上,汇同刘备的2万部队,共同迎击曹兵。
曹兵不习惯水上作战,几次水上较量都被吴军打败,于是想出用铁链把船联成一体,减少波浪影响,增加进攻力量的办法。果然,这办法使得曹军水上战斗力大大提高,给吴军造成了困难。周瑜在困难的情况下,想出了火烧曹军战船的计策。他派老将黄盖伪装成投降部队,率领装满柴草、膏油、硫磺等易燃物的10艘快船,趁曹操自满大意、防备松懈的机会,借着东南风起之时,冲入曹军水寨,点燃了这些“火船”。曹兵的船都连在一起,难以疏散,被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士兵也被烧死很多。孙刘联军趁势攻杀,曹兵大败,败兵又被刘备军伏击、围追,损失惨重。曹操无力再战,只得退守北方。吴军扩展了领土,刘备则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
3.巧用疑兵:淝水之战
东晋刚期,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纷争,形成战乱局面,晋朝只据守长江流域一带。383年,氐族首领学习汉族军事和文化,建立了前秦,统一了北方。前秦王苻坚就准备发兵南下,灭亡东晋。7月份,他调集了90多万部队,派大将军苻融、冠军将军慕容垂带25万步骑兵为先锋开始攻晋。晋朝宰相谢安派征讨大都督谢石、前锋都督谢玄等率水陆军8万人往淮水一线抗击秦军。
11月,澍玄率部5000人偷袭洛涧(即洛河,在今安徽淮南东)秦军一部,杀秦将梁成,歼敌15000人。晋军酋战告捷,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东岸。晋军在八公山上扎了许多草人,布置了许多空营、旗帜。苻坚等秦兵在城中还以为山上都是晋军,也不知晋兵数量到底有多少,于是主帅心虚,军心不稳。谢玄派人下战书要渡过淝水与秦决战,要求秦军在淝水西岸留出一块晋军列阵之地以便厮杀。苻坚想将计就计,趁晋军渡河时突袭而取胜,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可是没想到晋军在秦军中早就派有内应朱序。当秦军向后退让时,朱序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后边的部队不知前边的真实情况,便纷纷后退,以至形成溃逃之势。晋军趁势冲过淝水,追杀秦军。秦军大败,苻融死于乱军中。苻坚中箭,领着残兵败逃,忽然听到山谷中风的呼呼声中似乎夹杂着喊杀声,惊得四处躲藏,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仙鹤在空中呜叫。于是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当他逃回国时,90万军队只剩下10余万人了。
淝水之战,苻坚在内政不稳,国力不强时,调动大批军马攻晋,表面兵多但实力薄弱。晋军利用敌军军心不稳,采取了种种疑兵之计,瓦解敌军斗志,并抓住战机,一举击败对方,写下了古代战争史以少胜多的光辉一页。
4.以弱胜强:昆阳大战
西汉衰落时,王莽趁机抢夺了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横征暴敛,引起百姓的不满,各地纷纷起义。其中“赤眉”、“绿林”是两支最大最有力量的义军。
一些西汉皇族也参加到队伍中,后来成为东汉皇帝的刘秀,就是当时起义军中的一名战将。
公元23年,绿林军发展到10万人,并攻下了河南一带的昆阳、定陵、郾县等城。王莽恐惧万分,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领兵40万大军大举进攻,想要消灭义军。王莽军推进到颍川,迫使刘秀带军撤退到昆阳。昆阳只有汉军8000多人,有些将领怕守不住昆阳,提议撤退。刘秀认为,如果退却,不仅军队难保,而且起义可能全部失败。他说服大家坚守城池,自己往定陵、郾县去搬援兵解救昆阳。王邑带领王莽军包围昆阳后便四面进攻,强攻了数十次攻不下来。刘秀在定陵、郾县说服不愿意出兵的诸将,于6月1日率领步骑兵1万多人增援昆阳。
王莽军因围城后久攻不克,已十分疲惫。这时,刘秀率领1000多骑兵为前锋冲入敌阵,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刘秀趁势在昆阳外围展开攻击,城内汉军也协同进攻,奋力击败了数倍于己的王邑精锐部队。战斗激烈时又突然下起了大雨,潢水暴涨,王莽军又有上万人被淹死,几十万大军开始溃退。刘秀指挥汉军趁势追杀,歼敌无数。王邑等逃回洛阳时,仅剩下几千人了。
昆阳大战是汉军与王莽军实力强弱转变的关键一仗,汉军的胜利为后来东汉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军事史上,它又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5.古代的“渡江战役”:隋灭陈之战
长江自古是战争中防御的天堑。南北朝时,南朝陈虽已腐朽,但凭借长江又维持了几代朝廷。588年隋朝统一了北方,出兵数十万,号称百万,一举渡过长江,消灭了南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渡江战役。
随文帝杨坚在历史上是一位较为开明的皇帝,他在位时,隋朝政治安定,经济发展起来,并开始了征讨陈的战争。他先在每年收获季节频繁调兵,让陈朝误以为隋军将要进攻,忙于征兵抓夫,破坏其收成。待陈军疲惫大意时,隋文帝发8路大军开始攻陈,上游从长江三峡进兵,下游在陈都建康一带江岸强渡。
隋将杨素早在三峡上游督造大船和一种带有“拍竿”的“五牙”船。12月率水军自三峡顺流而下,突破狼尾滩后遇陈朝水军的阻挡,杨素的五牙船上,拍竿吊起数百斤的铁锥,击穿击碎陈军的百余艘船只,陈水军大败。杨素不断攻占沿江城市,直捣汉口。
下游贺若弼和韩擒虎二将趁会元节(旧历大年初一)之时从广陵、历阳两渡口偷偷渡江。贺若弼抢先渡江攻占京口,溯江而上时在钟山遇到10万陈军的阻挡,贺若弼勇猛果断,竟杀败了10倍于己的陈军。但是,贺军却迟了一步攻入建康,原来陈朝昏庸的皇帝陈叔宝派了不懂军事的佞臣指挥城防,10万部队都放在了东线,西线空虚,隋朝大将韩擒虎只带了500精骑便一举攻占了石子岗(今南京雨花台)。陈军大将任忠投降,开朱雀门,率隋军活捉了皇帝陈叔宝,陈朝灭亡。
6.夺回宝岛: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1661年,即清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宝岛台湾,在我国反侵略的战争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1661年的3月23日,郑成功了解到荷兰的战船大部分撤离了台湾,他便趁机率官兵2.5万人、战船数百艘,在渔民的引导下,自福建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郑成功命令一部分水师封锁港口。自己亲自率主力部队趁涨潮的时候,于四月初二突然开到鹿耳门港,然后占领了北线尾岛。在岛上,郑成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驻台湾的荷兰军头子叫揆一,他闻讯后马上组织荷军向郑成功发起进攻。郑成功看到敌舰驶来,就集中炮火猛烈轰击,将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击沉,其余荷兰舰只纷纷逃窜。郑成功乘胜带领部队登上台湾岛,包围了赤嵌城,并断绝了城内荷兰守军的水源。荷军支撑不住了,只得开城投降。此后,中国的军队又返身回来攻击荷军盘踞的主要岛屿台湾城。荷军顽固抵抗,郑成功猛攻不克,于是便改为长期围困。他组织部队开荒种地,以解决粮食问题。
3个多月后,荷军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军派来部队增援台湾城。郑成功率军反击,击毁战船2艘,俘获战艇3艘,歼敌130余人。揆一见没有任何的希望了,只得开城投降。从此,被荷兰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岛重新回归祖国。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战役
1.关门打狗: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三次重大战役,辽沈战役是其中的第一次战役。
1947年7月以后,解放军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后,开始进入战略反攻。****中央决定首先解放东北。中央军委主席******指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罗荣桓,要把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就地消灭。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动了辽沈战役,从南起北戴河、山海关,北至长春的广阔地区开始向国民党军进攻。10月初,攻占了高桥,北面攻占了义县,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害怕解放军占领锦州,封锁蒋军的退路,就亲l刍飞抵沈阳指挥对锦州的增援,急调了11个师向锦州进发。解放军则以塔山为阻击要点挡住了敌人在葫芦岛登陆的增援部队,同时,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于10月15日攻占了锦州,歼敌12万余人。
接着,解放军利用敌人急于想夺回锦州的意图,决定诱敌深入,在辽西一带歼灭敌人的“西进兵团”。“西进兵团”司令廖耀湘虽然按******的命令南下向我军进攻,但他已被解放军吓坏了,一路上顾虑重重,在******的一再催促下才继续向南推进。“西进兵团”在大虎山和黑山地区遭到了解放军的阻击,激战3昼夜,敌人没能再前进一步。而锦州方面的解放军主力却已悄悄地东进,并开始包围“西进兵团”。廖耀湘发现不妙,就改变主意,向营口方向前进,而解放军又截断了其南进之路,完成了合围部署。经过3天激战,人民解放军全歼了国民党军共约10万余人,活捉廖耀湘等国民党高级将领。
“西进兵团”被歼后,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感到国民党军已守不住东北,于是逃离沈阳。解放军于11月1日向沈阳发动总攻,第二天占领沈阳全城,同日又占领营口。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全歼国民党在东北的11个军、36个师共计47万多人。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东北成为解放军进军全国的可靠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