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38229900000033

第33章 舞蹈艺术(2)

汉代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其宫廷乐舞在继承了前代乐舞的同时也吸收了许多民间歌舞与少数民族的歌舞。尤其是由于汉王朝国力强盛,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交流频繁,这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舞蹈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像西南巴蜀的《巴渝舞》雄健强悍,深受汉高祖的喜爱,遂被纳入宫廷乐舞之中。而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等事件则使少数民族学习到了中原的乐舞文化。另外汉代也继承了观赏女乐的传统,在皇宫贵院里处处留下了女乐舞蹈的身影。在她们中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专业舞者,极大地推动了表演舞蹈艺术的发展,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还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如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擅长“翘袖折腰之舞”,舞姿委婉动人,是汉代画像砖常见的舞蹈形象。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更为有名,她“身轻如燕,能作掌上舞”,显示了高超的技艺与轻盈飘逸的舞风。此外还有“倾城又倾国”的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出身于歌舞艺人的汉宣帝的母亲王翁须等。非常有意思的是,汉代还出现了类似交谊舞的一种礼节性舞蹈形式——“以舞相属”,即在酒宴上宾客互相用即兴舞蹈邀请起舞。

由此可见,汉代的舞蹈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民间舞蹈和表演舞蹈都得到了发展,是舞蹈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汉代傅毅所著的一部舞蹈美学的重要文献《舞赋》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关于舞蹈的精彩描写和精辟的美学见解。尤其是“容以表志”、“舞以明诗”等美学命题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舞蹈艺术的新境界。容与舞都是舞蹈外在的形态,而志与诗则是由外形拓展出的深广的意境,这与中国“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意”等其他艺术的美学传统是一致的。

5.魏晋南北朝舞蹈:清商与胡舞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风暴使中国再度陷入了分崩离析之中,但舞蹈在这种分裂局面下却悄悄进行着大的交流与融合,孕育着新的高峰。这一时期成为一段独特而重要的舞蹈发展期。从曹魏时代开始,舞蹈就有新的进展,这是因为曹氏父子不仅喜好文学,对歌舞也情有独钟。曹操集中了一批优秀的艺人,在特别修建的铜雀台上为他歌舞献技,甚至在他死后还要这些歌舞伎继续在铜雀台上定期向陵墓表演。这些歌舞伎被称为“铜雀伎”,他们所表演的乐舞就是著名的“清商乐”的起源。这些乐舞来自民间,但经过加工后更为精美,因此流传甚广。曹操之子曹丕后来还建立了专门的女乐机构“清商署”。清商乐的兴盛一直延续到西晋,之后随着南北朝的分离分别流传到南方和北方。北方的清商乐逐步衰微,但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乐舞结合产生了新的乐舞形式。而传到南方的清商乐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不仅保留了中原的旧曲,还影响促进了江南民间歌舞“吴歌”、“西曲”的发展,被称为南朝“新声”。由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时期,人们普遍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由于对政治和社会失去了希望,于是在生活上沉溺于游山玩水与赏乐宴享,在思想上则崇尚老庄玄学,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这反倒使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人们也更为关注艺术审美本身。这样,乐舞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人们赋予了委婉的情绪与洒脱的精神。清新秀丽、婉约动人就成为清商乐的总体风格。《白乐舞》最能代表这样一种风格,舞伎们身着白色的长袖舞衣,轻灵如踏云而行,长袖飞舞似将羽化成仙,跳出了一个流传后世的舞蹈精品。与清商乐风格迥异的是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人中原的“胡舞”。源自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歌舞具有一种自然的豪迈不羁之气,其潇洒纵情的异域舞风使“胡舞”风行于中原,在南北朝时期成为一时之尚。从这种舞蹈格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大大加强了,也正是在这种交流中舞蹈才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魏晋南北朝还沿袭了汉代“以舞相属”的舞蹈形式,身为东晋高官的谢尚就在宴会上“俯仰舞蹈,旁若无人”。此外还应注意到宗教对这时期舞蹈的影响。东汉末年传人中原的佛教在南北朝时非常盛行,乐舞也无法避免地被运用到宗教之中并受到影响。在当时开凿的佛教石窑中遗留下了大量生动的舞蹈形象。像众所周知的飘逸优美的敦煌飞天形象,就是世俗舞蹈与宗教神灵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使各民族得到了交流与融合的机会,也为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之中隐约预示了唐代的舞蹈盛景。

6.隋唐舞蹈:千歌万舞

随着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的到来,舞蹈尤其是宫廷乐舞也迎来了辉煌的时代。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统一了分裂的国家,并集中整理了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传下来的乐舞,先后制订为《七部乐》和《九部乐》,唐朝全盘接受了隋朝整理的乐舞并最终修订为《十部乐》。这些用于宫廷享宴的乐舞又统称为《燕乐》。在《燕乐》中包括了中原传统的及从各少数民族、外国传来的乐舞,规模宏大,体现了强盛唐朝宏伟的魄力与自信的包容性。其中最典型的是《西凉乐》,它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结合了中原与西域乐舞的特色,在典雅中透出明快,可谓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学才者认为它是流人北方的《清商乐》与西域乐舞融合创新的结果。《龟兹乐》则是外来乐舞中的代表,由于受到印度乐舞的影响而带有异域的迷人神韵,风靡朝野。唐代还在《十部乐》的基础上设立了《坐部伎》和《立部伎》,主要包括一些唐代新作的乐舞。最著名、最有成就的是歌颂唐太宗的《破阵乐》,形式简练而气势宏大。唐代的舞蹈出现了“健舞”与“软舞”的分类。顾名思义,健舞就是风格明快矫健的舞蹈,而软舞则是柔婉舒缓的。这种基于舞蹈风格的划分比起前代多以舞服与道具为舞蹈命名的传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健舞与软舞中有许多经典的舞蹈作品广为流传。

如健舞类的《剑器舞》从武术发展而来,雄健英武,著名舞伎公孙大娘舞起来更是“雄妙神奇”,被大诗人杜甫誉为“一舞剑器动四方”。《柘枝舞》由西域传人,盛行一时,甚至出现了专舞柘枝的“柘枝伎”,其舞姿动人,表情丰富,伴以鼓点节奏与华丽服饰,气氛热烈。《胡旋舞》则是从中亚传人的舞蹈,以矫捷的舞姿与快速的旋转而闻名,就连肥胖的安禄山跳起胡旋来也能迅疾如风。软舞类的代表作有《屈柘枝》和《绿腰》等。《屈柘枝》是从柘枝舞发展而来,在保持原有热烈气氛的同时添加了一些汉族传统的柔美舞姿,两种风格交相辉映,甚至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程度。《绿腰》则是我国传统的运用腰功与袖技的女子舞蹈,优美柔缓却又抑扬有序,一舞终了还能给观者留下“惟恐捉不住,飞去逐惊鸿”的余音绕梁般的回味。

除了以上的乐舞外,唐代还有一种融音乐、舞蹈和歌唱为一体的多段体乐舞套曲——“大曲”。大曲一般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部分,基本上对应为序曲、慢板和快板,舞蹈多在中序和破中出现,变化丰富,错落有致。《霓裳羽衣》是大曲舞蹈中的代表作,身着华美孑L雀羽衣的舞伎如凌波仙子一般,她们和着音乐,先是轻柔婉转,曼妙缓舞,后又转入“跳珠撼玉”的激烈快板,令人眼花缭乱。贵妃杨玉环是表演《霓裳羽衣舞》的著名舞者,舞技出众,令天子倾倒。

白居易有诗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对于前代的情节歌舞,唐代也有所发展,并形成了较完备的歌舞戏,初具以后戏曲的雏形。如《踏摇娘》描述了酗酒的丈夫无端殴打妻子的恶行,雅俗共赏,对封建社会的男女不平等也有一定的揭露。需要点出的是,国泰民安的唐代民间歌舞活动是非常盛行的,已经渗透在人民的生活之中,这构成了唐舞辉煌的根基。

唐代的舞蹈在编导、表演、分类、服装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在舞蹈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与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应该感谢唐代诗歌文学的繁荣,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舞蹈的美妙诗篇,使我们在今天还能够遥想当年舞蹈的辉煌场景。

7.宋代舞蹈:歌舞几时休

在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之后,宋王朝重新统一了全国。宋代的宫廷乐舞并没有完全继承唐代的乐舞,而是在保留一些著名的表演性舞蹈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队舞”。队舞中既有《柘枝舞》、《剑器舞》等唐代经典舞蹈,又增加了一些宋代新创作的乐舞。它主要分成“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队,表演时人数众多,大型队舞可以多达上百人。队舞中有很明确的角色分工,如担任主演的“花心”、类似主持人的“竹竿子”、担任主体部分的“歌舞队”以及乐队伴奏的“后行”等。队舞的表演还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式,它集歌唱、舞蹈、朗诵、对话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各种形式互相穿插表演,形成一种内容丰富但很有秩序的新的综合性表演形式。尽管宋代宫廷乐舞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这也掩盖不了表演舞蹈的衰败,在宋代再也看不到唐代那样繁盛的表演舞蹈的场面了。宋代队舞中的一些舞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即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抒情舞蹈形式,而是改编添加了叙事的成分。像剑器舞中就加入了汉代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这是从抒情舞蹈向叙事舞蹈发展的重要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表演舞蹈发展到宋代向情节化转变的关键时刻,并没有像西方的芭蕾舞那样发展成为完备成熟的舞剧形式,而是转向戏曲方向,并最终被戏曲所吸纳、淹没。戏曲的小型化、程式化似乎更符合唐之后失去了恢宏气势的几个封建王朝的欣赏口味。但随着唐代强盛的烟消云散,大量的歌舞艺人也流落民间,这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宋代民间歌舞的发展,使一些舞蹈在民间能延续保留下去。

8.元明清舞蹈:无可奈何花落去

宋代之后,舞蹈进入了一个相对贫乏的历史时期。元代在接受中原文化的同时继承了宋代的队舞形式作为宫廷乐舞,但改名叫“乐队”,稍有变化,其中有一些民族特色的舞蹈。如比较著名的舞蹈《倒喇》,舞者头顶燃灯起舞,还要完成旋转等技巧,类似于蒙族流行的民间舞蹈“灯舞”。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六天魔舞》,这是一个神秘的舞蹈,体现了元代舞蹈浓厚的宗教气氛。《十六天魔舞》作为佛教舞蹈,宫中只有“受秘密戒者”方能人内观看。但从一些记载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十分艳丽的女子舞蹈,也应该是一个打着佛教旗号的娱人舞蹈。可惜元以后这个舞蹈就失传了。此外的元杂剧中也保留了一些舞蹈。明朝是没有什么舞蹈成就的朝代,宫廷乐舞此时已成为一种僵化的仪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这时开始,戏曲成为主流的表演艺术。由于疆域的开拓,清代的宫廷乐舞比明代要丰富一些,增设了一些少数民族与外国的乐舞,其中清代满族的“队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突出的是“扬烈舞”,它源自满洲传统民间舞蹈“莽式”,舞者骑竹马踩高跷,反映了满族原始的骑射狩猎生活。尽管明清宫廷乐舞与表演舞蹈日趋衰落,但民间舞蹈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继续发展。像明清时十分流行的汉族民间歌舞“秧歌”,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一直流传至今。

纵观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就如同缓缓展开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无数的亮丽色彩、无穷的优美形象充盈于眼前,折射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