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航空风云(天下龙文百家科普论坛)
38231900000022

第22章 百年空战(9)

2000年11月,美国中情局在美英情报专家全年会上不得不承认,南联盟军队的实力战前战后几乎一样,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所以西方舆论认为虽然这场战争是北约取胜,但真正的失败者却是美国。

目标直指萨达姆的“斩首行动”早在2002年年初,美国就开始制定进攻伊拉克的军事蓝图。2003年3月,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最终的作战计划。美国东部时间3月19日,计划正式启动。计划的第一步称之为“战前48小时秘密行动”,投入这个行动的是美国特种部队。

3月19日下午1点,即伊拉克当地时间晚上9点,美军31个特别行动小组、约300人在夜幕掩护下潜入了伊拉克西部和南部。很快,他们便与早已在那里展开活动的美国特种部队及中央情报局(CIA)的“特遣小分队”会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切断敌人的通信设施;摧毁敌人的前沿观察站;占据有利位置,阻止敌人动用生化武器、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或者放火焚烧油田。

就在美国特种部队秘密潜入伊拉克两个半小时的时候,即伊拉克当地时间晚上11点半,中央隋报局局长特内特将一份刚刚得到的最新的“绝对可信”的情报摆在了正在白宫参加国家安全会议的布什总统面前。这份情报说,萨达姆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官员正“聚集”在巴格达南部一栋名为“多拉农庄”的大楼里。如果此时发动突然袭击,萨达姆及其主要党羽定将被一网打尽。

由于离正式开战还有20多小时,布什和他的高级官员仔细权衡了诸如直接袭击伊拉克领导人是否合法,会不会对大楼周围的设施造成重大损坏,万一偷袭失手会不会提前暴露美军的作战计划等利弊,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采取紧急行动,一举消灭萨达姆。布什总统下达了命令,并把这次行动定名为“斩首行动”。

6小时后,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 日早晨5时20分左右,美国空军的第8远征部队的两架F-1 17A隐形飞机飞向“多拉农庄”。当飞行员将目标大楼锁定在40-60米区域内后,投下了4枚EGBU-27增强型制导炸弹。

这是一次十分精确的外科手术式的攻击,4枚炸弹几乎同时炸中目标区域,弹与弹的落点间距不到15米,“多拉农庄”遭到毁灭性破坏。

据后来情报证实,袭击时萨达姆及其儿子的确藏身在那里,但萨达姆究竟是怎样逃过这一劫的,至今还是个谜。

相关知识全接触萨达姆生平大事记1937年4月28日,出生于巴格达以北沙漠城镇提克里特附近的乌贾村。

1957年,加入处于地下状态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1959年10月7日,在巴格达参与阿拉拉伯复兴社会党对伊拉克强权人物卡塞姆的伏击行动。卡塞姆被打伤,萨达姆也在行动中腿部受伤,后逃离伊拉克。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杀死了卡塞姆后,萨达姆从埃及返回伊拉克。

1979年7月16日,取代巴克尔任总统,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发动大清洗。

1980年9月22日,出兵邻国伊朗,挑起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

1988年3月28日,对库尔德城镆哈拉阿比亚的居民使用化学武器,杀害了大约5000平民。

1990年8月2日,入侵科威特,引发第一次海湾战争。

1991年3月,对伊拉克南部什叶派和北部的库尔德人进行镇压。

1991年4月17日,开始遵守联合国687号决议,提供大舰膜杀伤性武器的信息,但被指控有欺骗行为。

1994年5月,兼任内阁总理。

1995午10月,在伊拉克就其是否连任总统问题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获高票支持,连任总统。

2002年10月,在全民公决中以100%的得票率连任总统。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萨达姆侥幸逃脱炸弹袭击,似从人间“蒸发”。

2003年12月13日,在提克里特被美军士兵逮捕。

2004年6月30日,美军将其移交给伊拉克当局关押。

2004年7月1日,接受审讯,否认所有的战争及屠杀指控。

2004年12月17日,被捕后首次见伊拉克律师。

2005年6月13日,出现在一盘录像带中,接受有关1982年屠杀杜贾尔村143名什叶派村民事件的问讯。

2005年10月19日,接受世纪审判。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因“******罪”被判处绞刑,结束了充满传奇的一生。

未来战争新理念美国在2003年3月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凸现了美国对未来战争的许多新理念。

首先,把“先发制人”的攻略发挥到了极致,强调对敌攻击的首次打击就必须是毁灭性的,所以美英两国不仅战前在海湾拥兵几十万,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海权和制电/磁/信息权,并且从战争一打响就重重地接连劈出“斩首行动”、“震慑行动”、“闪电出击”三斧。

第二,在这次战争中,美国没有采用以往战争的先空后地、先外围后核心等“串列”攻击方式,而是采用了海陆空同时并进、大部队与特种部队协同作战、各种攻击手段持续应用、外围和核心目标轮番攻击的“并行”式攻击方式。

第三,美国空军首次以新型的“航空远征联队”投入作战。这种联队彻底打破了美国空军以单一机种、分别组建“作战飞行联队”和“支援飞行联队”的原有模式,采用了“多机种混编、模块式组合”的全新作战编组样式,形成了一支集“制空作战、对地攻击、作战支援”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合成作战联队”。

与美国空军传统的作战联队相比,新型的航空远征联队虽然规模较为庞大,但是编制灵活、反应迅速。据称,一旦需要,美国空军能够在48小时之内,向任何海外战区部署支航空远征联队;在15天内,能够部署5个航空航天远征联队,每个联队可以每天打击战区范围内200个以上的重要目标。

第四,充分发挥了特种作战部队的作用。特种部队在这次战争中所担负的任务十分广泛,包括战场侦察,查明伊军防御部署和重要目标;攻击引导,为空袭兵器指示目标,直接引导空袭兵器对各种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空袭效果评估;保护重要目标;牵制敌人兵力;抢占要地,如抢占机场、封锁巴格达,等等。

第五,采用了地面部队与空中力量结合的空中机动与打击一体化的作战方式,既发挥了航空兵快速、灵敏的机动能力,又充分利用了远程精确火力和战术空军火力突击的效果,使得一体化战场结合得更加紧密,战术纵深更加深远,战术行动更加协调自由。

绝对的非对称优势,精确的大杀伤力的武器,全方位的并行攻击,这就是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向人们展示的未来战争新理念。

相关知识全接触伊拉克战争简介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年3月20 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