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学在治疗技法上,有一种与中医按摩相类似的“拿捏法”。据佛经记载,佛陀释迦曾亲自用“拿捏方法”来治疗头痛,并亲自研究实践,确定了许多“拿捏方法”,甚至在临终前还给一个叫乌达伊的僧侣行“拿捏”术治病。
《摩诃止观辅行》记载,运用“拿捏法”痛捏手指,就可治疗五脏疾病。捏大拇指治肝脏疾病,捏食指治肺脏疾病,捏中指治心脏疾病,捏无名指治脾脏疾病,捏小指治肾脏疾病。该书还强调,修定坐禅后,要摩擦双手,使双手搓热,再摩擦脸部、四肢和全身,这样可增强坐禅和拿捏的治疗效果。
“拿捏”和按摩都是一种外治方法。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来看,人与自然是一个阴阳相互维系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保持着与自然界的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阴阳的某一方面或盛或衰,就会使阴阳失去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发生病变,“拿捏”和按摩能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
同时,人体气血运行与内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与脏腑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且气血的所有运行过程都要受脏腑的控制。因此,拿捏和按摩可以通过推动和激发气血运行,疏通郁闭,补养气血,协调脏腑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对人体健康起到治病保健的双重作用。所以,佛教认为“拿捏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病保健方法,并广为运用。
“拿捏法”随佛教传人中国,与祖国按摩术相融合,因而,被广泛地流传,尤其是在中国民间还有许多独特的按摩法,这可能与之相关。
一、拿捏和按摩的效果
人体周身遍布许多穴位,拿捏和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产生一定的治疗保健效果。
(一)头面部和颈部穴位
百会:头痛、高血压、发热、失眠、目眩、痔疮、耳鸣、健忘、中风。
印堂:流鼻血、目眩、头痛、幼儿抽筋。
四白:眼睛疲劳、脸部麻痹、三叉神经痛。
下关:牙痛、耳痛、脸部麻痹或疼痛。
颊车:脸部疼痛、下齿痛、牙床痛。
翳风:重听、晕车晕船。
大迎:三叉神经痛、脸部抽筋、齿痛。
人迎:高血压、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扁桃腺发炎、突眼性甲状腺肿、呃逆。
扶突:呕吐、打嗝、喉咙痛、心闷、声哑、甲状腺病变、吞咽困难。
天柱:后头痛、颈项转侧不利、颈肌强痛、鼻塞咽肿、眼疾、记忆不佳。
风池:各种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结膜炎、近视、感冒、颈部疾患。
完骨:眼睛充血、目眩、偏头痛、扁桃腺发炎。
人中:昏迷、休克、窒息、中暑、癫狂、牙关紧闭、脸部麻痹。
(二)胸腹部和肩部穴位
天突:喉咙痛、打嗝、呕吐、咳嗽。
气合:胃痛、落枕、呕吐、胸闷、胸痛、咳嗽。
肩井:颈椎病、颈项部肌肉痉挛、落枕、肩背部酸痛、手臂麻木、中风后遗症。
中府:心律不齐、气喘、咳嗽、感冒。
膻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冠心病、心绞痛、妇女乳汁过少。
巨阙:胃酸过多、气喘、神经衰弱、心理异常。
中脘: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神阙:慢性肠炎、脱肛、腹胀、虚寒性胃痛、怕冷症。
天枢:生殖器疾病、妇女病、容易疲劳、便秘、胃下垂。
大巨:不孕症、肾炎、便秘、痢疾、坐骨神经痛、风湿病。
关元:急性尿路感染、遗尿、盆腔炎、闭经、不孕、产后恶露不止、****炎、遗精、阳痿、虚劳赢瘦。
气海:阳痿、遗精、早泄、子宫脱垂、妇女月事疾患、大便秘结、神经衰弱。
(三)背部和腰部主要穴位
腰眼:即腰部至臀部位。肾虚、遗尿、遗精、阳痿、早泄、慢性肾炎、月经不调、尿路感染、腰痛、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
命门: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慢性腹泻、腰痛、足部怕冷。
大肠俞:痢疾、肠炎、腰扭伤、便秘、骶骼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脚麻痹。
小肠俞:痢疾、肠炎、痔疮、关节风湿、泌尿器官疾病。
肾俞:肾炎、膀胱炎、食欲不振、坐骨神经痛、歇斯底里(此穴乃治百病之穴)。
胃俞:各种胃病、消化不良、呕吐。
脾俞: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胃部疾病、全身乏力、失眠。
肝俞:失眠、肝病、视力减退、目眩、中风。
三焦俞:肠鸣、腹泻、尿路感染、白带过多、腰痛、尿潴留。
膈俞:神经衰弱、失眠、心悸不定、气喘。
肺俞:呼吸系统功能失调、颈肩痛、皮肤病、幼儿疳积、肺虚自汗。
膏肓:心跳、胁间神经痛、支气管炎、气喘、乏力、晕眩。
天宗:五十肩、胸痛、胁间神经痛、肩胛部疼痛。
志室:腰痛、坐骨神经痛、腿肚抽筋,“拿捏”可增强精力。
次髂:治坐骨神经痛有特效,兼治生理异常、怕冷、泌尿器官疾病、痔疮。
长强:治痔疮有特效,可增强精力。
(四)手部和足部主要穴位
曲池:感冒、高血压、皮肤病、发热、中暑、上肢痛、眼疾、牙痛。
尺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咳嗽、皮肤瘙痒或干燥、肘关节内侧疼痛。
手三里:胃脘痛、肠鸣肠炎、腰背疼、牙痛。
神门:心神不宁、心绞痛、神经衰弱、健忘多梦、精神疾病、便秘、心脏病。
劳宫:神经衰弱、高血压、心率过速或过慢、恶心呕吐。
阳池:糖尿病、神经痛、手部痛、手部关节炎。
合谷:高血压、耳鸣、眼睛疲劳、发热头痛、盗汗自汗、感冒。
梁丘:胃痉挛、痢疾、膝痛、坐骨神经痛。
血海:妇女病、变形性膝关节炎症、贫血。
阴、阳陵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腿抽筋、坐骨神经痛、腹胀腹泻、胆囊炎、胆道蛔虫、肝炎、水肿、妇女病。
足三里:能治百病,如胃酸过多、胃下垂、半身不遂、高血压、贫血、失眠等。
解溪:便秘以及由此引起的头痛、膝痛、头面浮肿、下肢麻木,足踝关节酸痛。
冲阳:过敏性体质、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脚痛。
然谷:脚底痛、扁桃腺发炎、怕冷.生理不顺。
委中: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关节风湿痛、流鼻血、高血压。
承山:小腿肌肉痉挛、坐骨神经痛、腰痛、痔疮、脱肛、便秘。
太溪:肾脏病、扁桃腺发炎、中耳炎、便秘、足部风湿疼痛。
三阴交:更年期综合征、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下肢内侧疾病。
涌泉:生殖器官疾病、肾脏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咽痛失音、失眠、气喘、精力不足。
太白:消化不良、脚部冰冷、消化系统疾病。
足心:头晕目眩、五心烦热。
二、拿捏和按摩手法
当我们清楚地了解人体各主要穴位的功效后,就可以根据拿捏和按摩的手法要求,行拿捏术和按摩术了。
佛教的拿捏术的手法在于“捏”,它要求用拇指与食指对合,捏起皮肤肌肉,配合以颤抖性的动作,或轻或重,或快或慢,以感到酸、胀、麻、微痛为度。有时,还可用拇指与食指指甲掐、揉。
按摩术的手法则有数十种之多,人们一般常用按、摩、推、拿等四种。按,是以拇指、食指、中指的罗纹面或髁节、拳头、掌根,按压穴位或特定部位。揉,则以手掌面或指面紧贴穴位皮肤,进行(原穴位)回旋揉动;或以全掌、掌根或指面,贴附于穴位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旋摩。推,是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向前或向上,向外推动挤压肌肉,用力均衡,沿直线或筋肉结构走向推动。拿,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拿起某部位或穴位,随后放下,反复进行。
在拿捏和按摩时,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由点(即穴位)到线(经络),逐渐扩展;用力均衡,先轻再逐渐加重,以感到酸、胀、麻、微痛为宜;同时要注意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