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古开天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发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在石器时代,人们从事采集和狩猎,生产时按性别和年龄实行自然分工。金属器时代开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因而使劳动分工出现新的变化。在一些适于农业发展的地区,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牲畜作为副业;而在草原地带和山区,则以放牧牲畜为主,人们逐渐由从事狩猎而转成从事畜牧,于是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一般说,在大河流域条件下,兴起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部落,而在适于驯养牲畜的地方,则发展起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的游牧部落,如西亚的塞姆人、中亚的雅利安人以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大大增多,不同部落之间需要交换产品,因而也促进了交换的发展。起初是部落同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氏族首长来进行的交换,随之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交换又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提高了个体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由于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部落战争中的俘虏不再被杀死,而使之成为新的劳动力,即成为奴隶,氏族部落首领成为奴隶主,同时,在氏族内部也发生贫富分化,一些贫穷的氏族成员变成受剥削的雇工、佃农。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引起氏族制本身的变化。由于男子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妇女被排斥在主要生产部门之外,男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在家庭中男子也处于统治地位,于是父系氏族便代替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日益发展,阶级分化日趋明显,原始社会逐步趋向解体。
2.水到渠成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发生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金石并用)以后,发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后来出现青铜器和铁器,进入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这时生产力更加提高,人们用青铜器和铁器开拓森林与荒野,扩大耕地面积,除种植粮食作物外,又种植桑、麻、油料等作物,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因而手工业生产日趋复杂化,纺织、榨油、酿酒、制陶等手工业相继发展起来。手工业生产多样化,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于是原来附属于农业的手工业逐渐分离出来,成为单由某些人承担的专门行业,因而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一般的说,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在铁器时代,但由于各地区生产发展水平不同,在西亚、埃及、中国、印度和爱琴海地区,在青铜器时代便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而在爱琴海以外的欧洲其他地区,第二次大分工是在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生,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金、银货币,贸易范围扩大,部落之间的联系因而加强。第二次大分工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更加增多,使用奴隶劳动更加有利,因而奴隶制得到发展。第二次大分工促使财富增长,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富人们为了增加财富,不断发动掠夺性的战争,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拥有财富的有产者成为氏族贵族,他们贪婪地剥削奴隶和穷人,这便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
3.追星望月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和开普勒是为近代天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四位天文学家、科学家。
哥白尼(公元1473~1543),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日心学说的创立者。他根据30多年对日、月、行星运动的观察和推算,总结以前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创立了“日心说”(太阳中心说),批判了教会支持的托勒密的“地心说”。他指出,所有行星都是以太阳为中心而运行的,地球只不过是一颗绕着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他的著作有《天体运行》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是天文学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从根本上推翻了所谓上帝选定了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开创了近代的天文学。
布鲁诺(公元1548~1600),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不仅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且还提出了宇宙的新理论,他认为宇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宇宙没有中心,太阳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
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
布鲁诺的主张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传统,因而被宗教裁判所逮捕、监禁,1600年2月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伽利略(公元1564~164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是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高山深谷;木星的旁边有4个运动着的卫星;金星有盈亏变化,金星、地球是在围绕太阳旋转;太阳有黑子而且变幻无穷;银河由无数繁星所组成等。他的名著有《星空使者》、《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宇宙体系的对话》。
开普勒(公元1570~1630),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对哥白尼的学说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①行星按照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运转,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连接太阳和行星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③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方和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根据他创立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可以计算出行星任何时刻在空间上的位置,为哥白尼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英国科学家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条件。
4.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伊曼纽尔是个建筑家,常有发明创新。1842年10月,诺贝尔的父亲开设了一家工厂,全家迁往俄国彼得堡,为沙皇研制地雷、水雷。
诺贝尔16岁那年到了法国的巴黎读大学,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到了美国纽约,跟随一位工程师学习机械制造及一些化学知识,他越学越感兴趣,决心献身科学。两年后,他回到了彼得堡的家中。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
1857年,诺贝尔发明了煤气表,取得专利权,到1863年10月,他制造出引爆硝化甘油炸药的雷管,取得专利。到1875年,他又发明了明胶炸药,大大地提高了炸药的安全系数。为表彰他的贡献,瑞典科学院授予他莱阿斯蒂特奖金。
1872年诺贝尔兄弟三人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与世长辞。他终生未婚。
诺贝尔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炸药的研究和制造工作,他的工厂遍布英、德、法、俄、意、美等十几个国家,其研究炸药的机构也有七八十处之多。他一生的发明创造也极多,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获得的专利有255项,其中有关炸药的专利就有129种,他因此赢得了一笔巨大的资产。但他一贯轻视金钱和遗产。
诺贝尔晚年立下遗嘱,把自己所有财产由指定遗嘱执行人进行投资,并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用奖金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分别将给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上有突出成就者。
诺贝尔去世之后,由遗嘱执行人清理他的财产,建立诺贝尔基金会,瑞典皇家科学院、皇家卡罗琳外科医学院同诺贝尔的亲属制定了评奖细则。
诺贝尔奖的推荐和评定工作,大致按下述程序进行:首先由物理学委员会、化学委员会、生理和医学委员会拟定提名人的名单,每年9月份要拟出下一年度提名人名单,与此同时,发出提名邀请书。到1979年,获物理奖的有133人,获化学奖的有93人,获生理及医学奖的有126人。
其中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获一次化学奖,一次物理奖;美国科学家巴丁获两次物理学奖。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根据世界上科学家的提名,在每年2月份就开始进入紧张的审查评选阶段。然后,委员会再对候选人的科研成果进行反复调查研究与反复核实,最后再从候选人中选出本年度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1至3人,并呈报给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会、皇家卡罗琳外科医学院教授会正式批准后,于当年10月份向全世界公布,同时用电报正式通知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除******外),都要在每年12月10日亲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接受奖金。
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每一个领奖人由基金会的成员陪同进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的授奖席位。领奖前,基金会主席以瑞典语将得奖人的伟大贡献作一简要介绍,而后每位得奖人被邀请以本国语言发表演说,接着步下台阶在瑞典国王面前接受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此时国王轻声地对得奖人致祝福词。
诺贝尔******是由挪威国会的五人委员会评选的,所以该奖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
隆重的典礼结束后,得奖人第二天即可取得基金会所赠给他的奖金支票。其领奖数额逐年增加,最初年份大约是3万多美元,1935年约为42000美元,到1979年则达到192000多美元。
诺贝尔荣誉证书的设计,每份都是独具风格的。通常上面印有获奖人的姓名,荣誉证书周围的点缀常常与得奖内容有关。诺贝尔金质奖章,正面为诺贝尔的浮雕像和用罗马数字标出的生卒年月日;物理奖和化学奖的背面则别具一格地刻着爱雪司女神、圣母手持财富和智慧的号角,正轻启女神神秘的面纱;此外还刻有得奖人的名字、年代、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简称,并有一段简短的颂词:“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信赖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人们智慧生活更见充实。”这不仅是对所有诺贝尔奖得主的赞誉,也是诺贝尔一生奋斗的最好总结。
5.新航线的开辟和近代地理大发现
15至16世纪西欧商品经济急剧发展,广泛的商品交换需要大量货币,货币不仅成为财富的象征,而且是能支配一切的东西。西欧各国国王和统治阶级特别是商人,积极追求奢侈生活和发财致富,集中表现为对金银的渴望。当时西欧金银产量少,贵金属严重短缺。西欧人急切地想到东方寻找黄金。15世纪中叶后,东西方的传统通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及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所垄断,促使西欧各国统治者和商人力图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远航成为可能。中国罗盘针传人欧洲,古希腊地圆说被广泛接受,使欧洲人能在前人航海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获得远航成功。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发现所谓“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发现绕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促使欧洲各国开始对殖民地的掠夺,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并造成西欧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小试锋芒的达·伽马远航
达·伽马远航指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约1469~1524)对印度的远航。15世纪初,葡萄牙人就已开始沿非洲西北海岸进行探险,1415年侵占休达城,作为最早的侵略据点。葡萄牙提倡和保护航海事业,亲王“航海家”享利设立航海学校,多次组织远征队,进行海上探航活动。葡萄牙人相继占领了马德拉群岛、阿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和几内亚,并在黄金海岸(今加纳)建立据点,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和奴隶。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为远航印度作了准备。探索非洲到印度的航路,始自达·伽马的远航队。这支远航队包括轻便帆船和大约一百六十名水手,于1497年奉命由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到达马林迪,在该城苏丹帮助下,找到一名有经验的阿拉伯航海员艾哈迈·伊本·马季德,在其指引下,船队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的西部海岸卡利库特港。欧洲人向往的通往东方印度的新航路开辟成功。
船队满载着丝绸、香料返回里斯本,所获厚利震动西欧(获利达航行费用的六十倍)。达·伽马于1524年去印度任东方总督,染病身亡。他的远航印度,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从此,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开始了掠夺东方的殖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