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哲学智慧
38242500000041

第41章 道家的艺术哲学(1)

艺术哲学即美学,集中体现为审美认识与生命境界,往往反映在文艺理论和艺术精神中。人所共知,在老子以至庄子有关哲学和社会人生问题的一般性命题虽然很少涉及文艺,也不曾直接论述美学,却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显现出一种超越的本体态度。在华夏美学的源头上,“与物玄同”的道家美学同“礼乐传统”的儒家美学、“惊采绝艳”的屈骚美学鼎足而三,相荡相激,交溶互补,而以道论作纲维,成就为最高审美境界与最高道德境界的合一。到后世,更与作“形上追求”的禅宗美学相融合,遂涌现为不尽的中国艺术长河中的波峰浪谷,显示着东方艺术文化的特质与特色。道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探索与追求活泼泼的自然本性、活泼泼的自由个性、活泼泼的宇宙生命。这实际上是将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脱出来,使人的精神不断向上提升,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然后从宇宙的整体高度上来感悟洞悉人的现实存在。

道家的美学思想,伴随着道论的发生与发展,奠基于春秋季世的老聃,成熟于战国中期的庄周。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提出什么文学观念,如果一定要说提出了,那就是他们否定文学的观念。但就在这种否定现存社会的文学艺术的言论中,却实际包含了文学艺术是什么,文学艺术应该如何的深刻启示,它极大地启发了历代的诗人与哲学家、文论家与思想家,使他们在理论认识上,以至创作实践上,体现出作为主体心灵之学的艺术规律与艺术特征,道家思想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特质,不仅滋养了中国文学艺术不竭的美感源泉,而且构成了中国文艺肌体上的血肉,并进而升华为中国文艺的灵魂,结晶为艺术思想与美学追求。

现在,我们先从老庄这个源头上说起,后代道家或受道家影响的美学思想或连类及之,不作系统的史的叙述。

一、道的本体与道的境界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哲学是贯通宇宙与人生的“道”一元论。这一范畴的确立,表示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由崇天(上帝)到崇道(理性),意味着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本体论层次,从哲学高度揭示物质的“质的规定性”,这才是真正的哲学思想的诞生。中国学术囿于实践理性,一向关注人生与政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总是常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老子道论就突破了这一局限,把人类思想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社会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宇宙自然宏观出发,而又能落实到社会人生层次微观地作多面审视。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这是由于凡论及宇宙自然问题,不能不是从“地球”出发,并以“人类”为中心,虽然老子当年尚无形成“地球”的概念,也还没有发生“世界人类”的观念,客观上也不得不然。所以如果要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于此,徐复观曾指出说:老子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据此可知,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论”开展出来的。而“道”,首先是宇宙自然的本体范畴,包含着天地万物生成的始基本原性与演化的普遍规律性紧相结合的两层意思;然后又逐渐落实到人生和政治层面,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它们统统附托给所谓“道”,作为“道”的特性和作用。这社会人生之道是以宇宙自然之道为基础和根源的。这就是说,宇宙自然之道的体与性就是人类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因而我们当然也可以将“道”视为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原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这正显示着“天人合一”,“大宇宙”与“小宇宙”的相沟通。以上便是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属于“道的本体”,它具备着普遍性与整体性。

至于体道后的心灵状态,亦即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则纯粹是从主体生命所开发出来的,这便是所谓“道的境界”。道的境界实际上是人生境界,正如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所指出:“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唐君毅也于其《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指出,人生境界,都是“吾人生命存在与心灵之诸方向活动之所感通,与此感通之种种方式相应;更求如实观之,如实知之,以起真实行,以使吾人之生命存在,成真实之存在,以立人极之哲学”。凡此都说明老子的“道的境界”乃是老子道论有机的构成,也是形成其美学的哲学基础,或者可以径直视为他的审美理想。

在道论上,庄子继承了老子而又有所发展。道家之所以称作“道家”,是把“道”提升为哲学本体论的核心范畴。始于老子,是为道家宗主;庄子继承而弘扬了它,此义在《庄子》内外篇中都可寻见,前后是基本一致的。不过,于体道之后,庄子内以生发出的生命哲学、艺术精神,一般所谓“道的境界”,则是源于又异于老子的。这些表现,寻其根源,固可得于酷爱自由的个性找到说明,所处战国时代黑暗的政治背景已不尽同于老子生活的环境,当是更根本的。这一点于前面有关章节中都已论及,不再赘述了。于此,当代学人往往着重从“境界”来说明老庄的不同,例如,牟宗三说:“老子之道有客观性、实体性及实现性,至少亦有此姿态。而庄子则对此三性一起消化而泯之,纯成为主观之境界。故老子之道为‘实有形态’,或至少具备‘实有形态,之姿态,而庄子则纯为‘境界形态’。”徐复观说:“庄子主要的思想,将老子的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凡此都在说明,庄子本人所谈的道,乃属境界意义的,道即为一种境界,道的境界即人生最高的境界。严格讲,这便不尽同于老子,而“别为一宗”了。赵明、薛敏珠在其所著《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一书中,甚至分别标志出老子:“‘冷哲学’一自然本体论”;庄子:“人本体论一‘热哲学”’。

他们是这样来对照论述的:

其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千言”中那些纯理智分析的结论,似乎都是“冷眼旁观”、“冷静思考”所得。老子哲学本身乃是一种“冷哲学”。这是因为,老子对人生的看法,完全是从观察宇宙演变消息人手而及于社会,当他以自然之“道”为本体,依“天”而论“人”时,“人”也就成为一种没有主体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自然存在物。要认识老子哲学“冷”之由来,还应该从“道法自然”说起。《老子》第二十五章指出“域中有四大”——

“人(王)”、“地”、“天”、“道”,在四大中,“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居“人(王)”、“地”、“天”之上,为至高无上的本体。但是,在这里,又特别提出“道法自然”,其意是说“道”赖“自然”而存在,“自然”为“道”之自性,因而,“道”为本体,实则是以“自然”为本体。这“自然”本体论的提出,在天与人两个方面都显示了“冷哲学”的特点。

其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把“人”,尤其是人的性灵、精神、意识和自我意识,看作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天地,一个“小宇宙”。真正“把人作为本体提高到宇宙高度来论说”,提出了“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庄子的“人本体论”哲学与老子的“自然本体论”哲学一样,都是以‘‘道论’’为载体的。而到了庄子笔下,“道”生成宇宙,协调自然与社会的主要功能却由“神人”来体现,“道”的“自然”“无为”的性状为“真人”、“至人,,所得,这样,《庄子》书中出现了体道者与得道者。庄子又将以“道,,为宇宙最高本体与终极原因的思想用于“人’’自身这个“小宇宙”,得出了“精神”为人之本的结论。于是,当‘‘人’’得“道’’而在精神上与“道”合一时,“人”的精神便成为存在的本质,得道者的精神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了。庄子的“热哲学”就是这样形成的。老庄冷热的说法,显示了不同的本质,是相当精采的;但只是相比较而云然,若分别来看,则老子哲学也还冷中有热,庄子哲学仍是热基于冷。两者乃是承传与发展的关系,所以才得并称为“道家”。

诚然,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但老子哲学是不是完全不见“人,,的“主体性”,完全泯灭了“自我意识”呢?赵明、薛敏珠说:“庄子以得道之人作为‘道’的主要体现者,用《齐物论》中一句话来表述‘人’与‘道’的关系,便是‘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即没有‘道’,就没有我们‘人’;没有我们‘人’,‘道’也无从表现。,,难道在《老子》中不同样也是这样吗?“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也便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之谓,“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智慧的光并不总是冷的。老子笔下的“体道者”仅仅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好像完

全失去了“自我意识”的吗?不,并不。试读《老子》第七十章:

音百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这不是老子自叹其言之不为世知,其道之不为人行吗?“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此义于《老子》书中曾反复说过了。但是,“正言若反”,凡此云云,切不可呆读泥解,他原是以不言言,以无为为。若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不言”、“无为”,又洋洋洒洒书此“五千言”干什么?个中消息,本章便有所流露,这是真实情感的

反映。如果作为愤世诗,则第二十章更为典型: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是一首形似自嘲实则自赞的诗篇。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指出:“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一般人。他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说出他的正面意见,他和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得到了道。”这些说得都对。此证老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在这里不仅大发议论,而且饱含义愤,使着哲理与诗歌统一了起来。说他“自我吹嘘,自我欣赏”,似有挖苦意,其实大可不必,古今诗人,有几个人不自我美化的呢?而且用历史眼光来看,老聃在其生活的时代的社会,自有高人之处,至少也不是真正低能、糊涂、没有些须本领之辈吧。至于对“卑鄙”加以讥讽,对“庸俗”给予鞭挞,能说他是针对着“社会上的一般人”吗?而且“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熙熙众人,能够说仅仅是“社会上的一般人”吗?“贬低”他们一下子,有什么不可以呢?这说明:在老子“冷眼光”背后,是还深藏着一付“热心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