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概述
一、能力、才能、天才
实践表明,人进行任何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能力。例如,科学家要认识未知事物需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学生要完成作业需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家要进行文学创作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等等。缺少能力就会影响相应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人的性格、气质虽然也是个性心理特征,并对活动完成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它们却不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众所周知,具有不同气质、性格的人都能顺利完成同一种活动,这说明气质、性格并非是完成活动必需的心理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的活动都比较复杂,仅凭一种能力是无法胜任的,而有赖于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这种多种能力的完美结合,称为“才能”。例如,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必需的,然而教学活动决非单凭言语表达所能完成的,其中还包括高度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力等等。一个教师在主观上只有具备了这一组能力,才算具有了教学才能。所以,才能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或几种活动(或工作)而在主观方面所具备的一些特殊能力的组合。
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才能或几种才能达到高度发展,以至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或工作),他就是一个天才人物。所以,多方面才能的高度发展水平称为“天才”。天才是才能的特殊组合。一个天才人物往往同时是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等。当然,天才是由勤奋、努力所造就。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联系。
能力是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而知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技能则是人们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可见,能力、知识、技能分属不同的范畴。此外,发展能力要比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困难得多。而且,某些能力的发展只体现在一生的某一阶段。过了该生长期,它便开始衰退;某些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一定年龄后,其发展速度渐趋于平缓而已。知识、技能却不同,尤其是知识在人的一生中可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积累、丰富。因此,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不过,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密切联系的。能力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前提,能力不同的人掌握同样的知识或技能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迥然有异。相反,知识、技能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人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只有根据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与质量,才能鉴别人的能力的大小、强弱。如脱离了掌握知识、技能的具体活动,就无法对能力强弱作出客观评价。
正确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鉴别与培养人才。既然能力有别于知识、技能,能力水平可以通过现有的知识、技能反映出来,也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不全部表现出来,因而我们不能仅仅依据知识、技能状况来评价某人的能力或选拔人才,否则容易作出错误判断;同理,我们也不能仅以知识、技能的教授来代替能力的培养,否则将出现“高知低能”的倾向。反之,既然能力与知识、技能有紧密联系,那么要发展能力,就应从掌握知识、技能入手。诚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应关注能力的培养。如是这样,伴随知识、技能的增长,能力将随之而增强。大学生之所以不同于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能力上的差别。
三、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是实践锻炼的结果,由于人的实践领域无限广阔,人所形成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依据能力的特征与功能,往往把众多能力归并为不同的种类。
依据能力的运用范围,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就是智力,它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缺少一般能力,就无法顺利完成任何一项活动。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等都属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只在特定的专业活动中发挥作用,它们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音乐能力、艺术能力、运动能力、绘画能力等均属特殊能力。
依据能力的形成方式,可以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通过长期观察他人的示范性行为,而逐渐形成的对事物作出相似反应的能力。在行为举止方面,子女模仿父母,学生模仿教师,影迷模仿演员,司空见惯。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反应中多少会带有来自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印记。创造力则是产生新思想、发现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个人善于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家建构起新的理论,发明家创造出新的产品,作家创作出新的作品,都需要不同程度的创造力。尽管模仿力和创造力的形成方式不同,但二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常,模仿在前创造在后,因而模仿力是创造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依据能力的特殊功能,可以把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是接收、加工、储存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它反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是获取各种知识的心理潜能。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能力,该类能力以具体的操作实践为基础,又成为顺利地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社交能力反映在人际交往中,它是加强人际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都是重要的社交能力。
四、能力的结构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脱离了思辨性猜测,对能力开始作具体的“结构分析”,这有助对能力作形象描述,也有助于对能力作客观测量。当前,有代表的能力结构学说有以下几种:
1.独立因素说
能力结构的“独立因素说”由桑代克提出。该学说认为,人的能力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合而成,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对机械问题的适应能力等都是构成能力的主要成分(因素)。各成分或因素之间无任何内在联系,完全是独立自主的。换言之,能力仅是诸多成分(或因素)机械地组合而成的心理特征。有鉴于此,一个人要发展自己的能力只能使单个成分独立地发展。这种学说后来被大量的认知作业所证伪。不同认知作业所得成绩的相关性表明,能力的各组成成分(因素)应是相互联系的。
2.二因素说
该学说由斯皮尔曼 于20世纪初提出。斯皮尔曼认为,人的能力由两个因素(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它是人完成各项实践活动所需的首要因素,是人基本的心理潜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低。特殊因素(S因素)仅是完成特定活动所需的智力因素。按斯皮尔曼的理解,主要的特殊因素包括口语表达力、数学计算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智力速度等。作为特定个体的能力都由一种单一的一般因素和系列的特殊因素组合而成。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特殊因素其程度也各有差异。人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中,凭借自己特有的G因素和S因素,表现出相应的智能水平,以适应各种实践活动的需要。
斯皮尔曼将能力加以分解,并从中分辨出决定能力的主次因素,这无疑把人类对能力的认识推进了一大步。不过,“二因素说”并没有摆脱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束缚,它仍将能力看作由孤立部分拼合而成的整体。其中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之间如同二大板块,机械地相嵌组合,却无融合性的内在联系,这种观点显然有明显的缺陷。事实表明,尽管具体活动的性质与要求不同,所需的能力的成分会有所区别,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机能,是其各组成成分有机结合的表现,决定人在活动中可能达到的成就水平。相反,实践活动也必然促使能力的整体发展。能力中一般因素越发展,必然为特殊因素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发展了能力中相应的特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一般因素。所以,作为能力结构成分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
3.群因素说
瑟斯顿是能力结构“群因素说”的主要创导者。他认为,大多数人的能力可以分解为七种原始因素,即计算、言语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不同的原始因素相互组合,构成独特的能力结构,体现特有的能力水平。瑟斯顿认为,能力结构除了原始因素之外,可能存在次级因素(或一般因素)。不过,就原始因素与次级因素的相对关系而言,原始因素在反映人的能力水平中占居主导地位。
4.三维结构说
1967年,吉尔福特冲破能力结构探索中的常规思路,将考察点从平面的板块组合转向三维立体,从静态转向动态,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有关能力结构的“三维模型”。
按吉尔福特的理解,能力结构的第一维度是内容。内容是智能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其中包括听觉、视觉、符号(字母、数学等)、语义(语言的意义和观念)和行为。能力结构的第二维度是操作。操作是由认识对象或材料引起的智能活动的过程,其中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分散思维(寻求各种答案或思想)、集中思维(寻求最好、最适当的答案或思想)、评价(按一定标准作出某种决定)。能力结构的第三维度是产物。产物是智能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单元(单词、概念等)、类别、关系(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蕴涵(从已知信息中观察到某种结果)。如把能力结构的三个维度及其各自的包含项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长方体。
尽管能力的“三维结构说”是一种有关精神现象的理论模型,但这一理论模型的建构客观上推进了人类对能力的认识。使原本抽象、无形的能力以直观、清晰的构型展示于人们面前。使人们对智能的认识变得具体、全面,也使人们认识到精神现象虽然极为复杂,但却并不神秘,同样有规律可循。
5.层次结构说
1960年,阜南将能力结构概括为一种由上下4个层面组合而成的结构。能力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称为“普通因素”;第二层次分二大因素群,包括言语、教育因素与操作、机械因素;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对言语、数量以及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第四层次为各种特殊因素。四个层次自上而下依次叠合便形成人完整的能力结构。
能力的“层次结构说”是阜南以人工智能机为原型的一种建构,即以当代计算机的信息储存形式为模板的一种构思。由此说明,智能模拟为认识人类智能本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6.两态结构说
理论心理学家卡特尔主张,人的能力由两种成分构成;其一是液态能力,它取决于个体先天的秉赋,较少依赖于文化与知识,如个体的瞬时记忆、反应速度、知觉的整合能力等都属液态能力。它们主要体现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另一是晶态能力,它来自后天的学习,是日常经验的结晶,如个体的词汇、计算能力等均属晶态能力。它们主要体现为知识和技能。在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液态能力增长迅速,但成年后,渐趋衰退;反之,个体的晶态能力则随年长而增长,只是到了一定年龄(约25岁)后,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作为智力结构的二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紧密配合的,个体从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需要二者共同协作,不过液态能力是晶态能力的基础。
除上述的能力结构学说之外,还有斯顿柏格的“三元结构学说”、达斯和纳格利里的认知结构说等都是当代有代表性的能力结构说,这里不一一介绍。
第二节摇“能力”形成
尽管人与人之间在能力的充分发挥上存在时间差,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在能力结构方面,也会因人而异,有人善于分析,有人长于想象,有人则擅长记忆。但是,就能力的整体水平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能力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一般认为,是由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生物因素
对能力形成有影响作用的生物因素有二项,即遗传特质及胎儿的生长环境。遗传特质主要指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包括脑的生理素质、皮质细胞群的配置和结构等。它们直接影响个体对外界反应的速度、强度、精细度和灵活度,成为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先天条件。目前发现,血缘关系密切的人(如同卵双生子)即使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的能力水平仍能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反之,在同一环境中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人在能力上表现出较大的趋异性。这说明,遗传特质对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仅是一种可能性,因为遗传特质并不等于能力本身。要使遗传特质成为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现实动力,须有相应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