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31

第31章 能力与素质培养(6)

1.储存表象

想象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是离开现实、超脱现实的。因为经头脑想象出来的新形象,有的纯属虚构,有的歪曲了现实事物,有的现在没有将来也难以存在。尽管这些想象的成果具有超脱现实的特点,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觉,用以制作想象成果的原始材料,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一定来自现实之中。所谓想象,也就是将大量的现实中存在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改造、组合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正因为想象的材料必定要来自现实,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经想象所创造的形象会大不一样。《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他能依据当时的现实材料创造出《西游记》中的一切人物、环境和场合。但他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可能“超脱”当时条件的限制,去构思出电子计算机、人工电脑、宇宙飞船等形象。同样,不同地区的人,由于人种之差,他们创造出的形象也不尽相同。“西天古佛”“玉皇大帝”

是以印度人为原型创造的;是以汉人为原型创造的;是以犹太人为原型创造的。这充分说明,“圣子耶稣”形象的创造是根基于现实之中,以现实中的材料为依据的。既然如此,要丰富自己的想象,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就必须首先丰富想象的素材,这种素材就是“表象”。

表象是想象不可缺少的基本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头脑中未曾储存足够的表象,那么头脑就无法凭空进行想象。一个画家如果不储存十分丰富的人物和事物的视觉表象,那么他就不能通过想象创作出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一个建筑师如果不储存大量的楼房、桥梁的表象,他也就无法通过想象设计出新颖别致的高楼桥梁;一个发明家如果不储存各式各样的物体表象,他也就不能通过想象创制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总之,表象是进行想象的基本材料,想象的水平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为转移。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表象越丰富,想象越开阔、深刻,想象力就越强。

那怎样才能储存丰富的表象呢?如前所述,客观事物是引起表象的原形。因此要使自己头脑中储存大量表象,唯一的方法就是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接触各种事物。以自己的感知觉为中介,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感性材料积累多了,经过加强,表象就逐渐产生并完善起来。

2.积累语词

表象是进行想象的原材料,而表象是否丰富生动与语词密切相关。因语词能与相应的表象建立巩固的对立关系。如“花”这个词就与各种花建立过联系,“红”这个词也与红色的物体建立过联系。因此,只要一听到“红花”这个语词,我们头脑中就会出现“红花”这一表象。当我们把许多语词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时,也就能把每一词所联系的表象也组织起来。所以语词可以引起表象,并能对表象进行分解与综合、放大与缩小、增高与加宽、移动与翻转,等等。比如,当他人用语词来形容猴子的活泼动作:蹦跳、打滚、攀爬、抖翻…时,我们头脑中就会呈现出猴的各种动作表象,而且这些动作表象会随着语词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语词越丰富生动,变化越大,对猴形容得越逼真,头脑中出现的表象也就越清晰、完整、生动。所以,语词丰富,表达能力强的人,所引起的表象变化比较多样化,想象力一般比较丰富。

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词与表达能力,可以读书刊、听广播、练写作、多表述,学会用语词来描述人物的形象和发生的事件。只要持之以恒,随着语词的丰富,表达力的提高,通过头脑中相应表象的灵活呈现,想象力也就会日益丰富、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欣赏文学作品对积累语词、丰富想象具有特殊功效。文学作品文笔灵活,语词丰富生动,人物、情景、事物的描述充满着想象。尤其是一些著名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中的主角,被描述得栩《阿Q正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栩如生,好像活在读者眼前一样。作品之所以有如此的“魔力”,这与作者运用了丰富生动的语词,展开了充分而恰当的想象是分不开的。因此,通过这类作品的欣赏,我们既能收获到丰富的语词,又能学会怎样展开想象。

欣赏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运用想象的实践过程。作品中登场人物、布景、各种场合及情节,只有通过想象变为自己头脑中的相应表象,才能使自己身临其境,充分感受相应的情感,促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观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也就是借助想象力去理解、体会、记忆作品内容的过程。想象力通过这种实际运用,便能在实践中得到增强。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欣赏作品时必须仔细“咀嚼”,积极想象。必须在自己的想象中能看到、听到、嗅到、体验到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切。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有利于发展想象力。相反,如果走马观花地浏览作品,或者只是冷冰冰地探究声调的变换、故事的发展、图形图像的描述,那对于作品所描述的内容只能有所感知,而不会有所感受。这样,你即使阅读的文学作品再多,恐怕想象力的增强仍是微乎其微的。

3.丰富知识

语词能引起相应的表象,但语词要引起表象,必须以理解语词为前提。如果对语词不甚理解,语词所对应的表象就不会出现在头脑中。一个小学生去看中学生的教科书,他无法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看了也等于白看,头脑中仍是白纸一张。要理解语词就要运用知识。知识是理解语词的基础。知识越丰富,对语词的理解就越深刻,头脑中复呈出的相应表象就越准确、完善。用这种表象作为材料,通过想象,建立起来的形象其价值意义就比较大。

此外,知识也是理解具体事物的基础。具体事物被理解后,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形象。一个古生物学家面对生物化石就能正确地建立起这个古生物的形象;一个机械制图师面对一张设计图,头脑中就会呈现出机器的形象。所以,一个人的知识越多,想象力的翅膀可以驰骋的天地也越广阔。

知识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但知识与想象力也并非完全成正比关系。一个人有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许多客观规律。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知识则可能成为发挥想象力的障碍。但就一般而论,缺乏知识的想象力,往往只能成为空想、幻想,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4.发展联想

事物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从客观事物所得来的知识(或保留在我们头脑中的表象)也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正因为知识(或表象)在头脑中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回忆某一事物时,总会连带想到其他的事物。比如,听到“打雷”就会连带想到“下雨”。看到“下雨”就会连带想到“雨伞”(或其他雨具)。这种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就称为“联想”。

从一定意义上讲,联想就是想象。想象要形成新的形象,必须借助于联想这条“纽带”。通过联想作用,才能把头脑中的知识或表象联结起来,形成一系列新形象。比如,提到“大海”,就会使我们想到一望无边的海面,想到汹涌澎湃的海浪,想到自由飞翔的海鸥…同样,提到“苏州”就会使我们想到虎丘的云岩寺的诗、钟、碑刻…这就是说,联想能使我们进入想象状态,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清晰的形象。所以想象是通过联想实现的。要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必须发展联想。

联想也是一种能力,称为联想力。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经验相差无几的两个人,想象力却可以相差甚6。究其原因,就是二者在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时,一个善于联想,一个不善于联想。善于联想者将原有知识经验经过多种组合,生发出大量新设想、新形象。不善于联想者相比之下就相形见绌了。当然,联想能力的强弱不仅反映在形成形象的数量方面,而更容易反映在形成形象的质量方面。联想力强往往能将两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使万里之遥化为咫尺,千古天堑变通途。在事物的结合点上盛开鲜艳的想象之花。许多伟大的创作、创造、发明都起源于事物的“杂交”之点。而联想力差的人,思路狭窄,少,产生的想象之果,就价值意义而言,也“杂交源”即使有所联想,往往暗淡无光。

联想力可以通过训练而逐渐增强。联想训练的本质任务是从表象的不随意的发生过渡到善于随意地引出必要表象来加以自由组合。训练联想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简单易行的是“扑克法”。该方法已作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表象、语词、知识、联想这四个要素对培养想象起重要作用外,一些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与想象力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这些基本能力的增强也有助于想象力的增强,这一点应予以关注。

四、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学的研究已初步揭开了创造力培养的一些主要因素,现分别叙述如下。

1.企求

企求是引起与维持人的某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的的愿望或意念。创造活动中,企求是创造的内在动因。它不仅能使创造者认准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向创造高峰前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加速创造目标的实现。

作为主观因素的企求为什么能促进客观目标的早日实现呢?据心理学分析,企求的作用在于大脑的准备状态。当一个人把某一问题当作他坚定不移的研究目标时,大脑皮层就会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优势灶”。这时人的神经系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会大大增强,事事物物都可能刺激“兴奋灶”而导致新观念、新思想的萌生。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创造机会。因此,要想有所创造,使自己的创造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必须对所要创造的问题抱有强烈的企求心理,并成为梦寐以求的悬念。有了这样的思想条件,一旦受到环境中某一事物的启发作用,就能闪现出“创造之光”。相反,如果没有企求,对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不怀有强烈的欲望,那么,感知只能处于迟钝状态,就是十次、百次接触到事物提供给我们的创造机会,恐怕仍会视而不见,创造机会便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之大吉。

要对有待创造的事物抱有企求,怀有强烈愿望,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明确的创造目标。企求是对目标的追求,目标明确,企求才有方向,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热情,排除种种干扰,向预定目标奋进。目标有两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容易实现,能增强自己的信心。但如果只有短期目标而无长期目标,则会使人陶醉于满足之中,建立不起长期持久的奋斗精神。长期目标有时能成为一个人终身企求的东西,如雄心大志、6大理想等,都能激发起一个人的经久不衰的动力,使他不断地创造探究,显示出惊人的创造能力。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为人类创造了一千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他之所以会有这种惊人的创造能力,与他企求着一种明确而宏6的目标或理想是分不开的。他自己这样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第二,要有使命感、责任心。有利于实现创造目标的主观条件是具备强烈的追求心理。而要对目标产生强烈的追求心理,往往与有否使命感与责任心息息相关。伟大、光荣的使命感与高度的责任心能从根本上激发起对创造目标的强烈追求,在追求中行动坚决。相反,一个始终徘徊于个人得失之中,置国家、集体与他人的利益于不顾的人,或者在平时惯于随心所欲,干事毫无责任心的人,即使他有种种想法,或某种目标,事实上却不可能有实现目标的冲动与激情。不容置疑,他只是一位空想家,并不能使目标变为现实。大科学家是令人崇敬的,爱因斯坦对科学目标的追求并不建立在个人的狭窄天地里,他时刻思考着自己的研究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可以说,他关心的是社会公益,关心的是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正是这种高尚的使命感与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才激发了他对科学目标的强烈追求。最终实现目标,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爱因斯坦的这种思想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求知

毋庸置疑,要创造就要有知识。然而,知识为什么能促进创造,为什么能提高人的创造力,这恐怕并非人人皆知。其实,知识是通过三条途径对创造发生影响的。首先,知识具有升华的特征。知识是人的智力因素的物化形态。当一个人接受知识并运用知识时,其中潜在的智力因素又能发挥出来,这时知识在使用者身上便升华为智力。因而知识丰富的人,智力就比较高。在创造活动中,就善于提出创造性设想,确定解题思路,寻找到捷径,并确定合理恰当的方法,等等。其次,知识具有能组合的特征。如对知识融会贯通,经过合理分割与组合,就能形成种种新的创造性设想,解决更为广泛的问题。而创造性设想多,正是良好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再次,知识具有能转化的特征。掌握知识并反复运用,知识便与使用者的个性特点融为一体,转化为能力。知识一旦转化为能力,随着各种能力的良好发挥,自然有利于取得创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