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有许多使用了对光具有强反射性的玻璃墙面,由于玻璃墙面折射下来的强光对人的视觉系统构成伤害,为此有人将此类现象称为“光污染”,高楼集中的地区光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因而在当今城市规划、设计时,“光污染”已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现代城市中,高楼林立,其中有许多是高层公寓。高层公寓在改善人们居住条件的同时却引发了居民的孤独感。居民除了在走道相遇时彼此点头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来往,因为高层公寓普遍不提供进行社交的公共场所。目前,由于环境心理学家的提议,高层公寓的底层已设有大厅,供居民交往之用。但仍66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交往需要。所以,与高层公寓相配套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外,现代社会有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发展的趋势。社会运用的高技术越多,人们越愿意往一块聚集,越希望与他人在一起,上电影院、参加摇滚音乐会、上街购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情感已成了现代人的一种需要。于是,文化娱乐和购物中心成了小区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娱乐设施的建造在形式上是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实质上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人们在影剧院中,共同参加摇滚音乐会,一起唱、一起笑,满足的是相聚的需要,情感发泄的需要。
现代城市的又一特征是老年人越来越多,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城市已进入了老年社会,老人占城市居民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年轻人工作繁忙,无法照顾老人,老人普遍有孤独感,因而现代城市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娱乐与交往。于是,专供老人使用的健身房、养老院、托老所等社会设施层出不穷,为老人营造了一个适于延年益寿的城市环境。
二、心理学在生活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生活环境为人而设计,人有种种心理上的需求,因而生活环境设计中应考虑人的心理需要,于是现代生活环境设计正朝着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生活环境设计也就此成了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私密性”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私密性的作用在于使人具有个人感。出于私密心理需要,在生活住宅的设计上早就有所体现。城市里房子的布局一般都有相对较宽的间隔。郊外住宅的房子一般都远离街道,并通过灌木丛加以屏蔽,这样能提供较多的个人独处感。许多住宅的整体设计中,包括有一条“私密门槛线”,它是陌生人接近住宅时,引起居住者焦虑的位置与界限。依据文化背景或民族差异,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内“私密门槛线”可以是大门、门,也可以是“高墙”、“矮篱”、“开敞”等。私密性还体现在居室的分隔和安全设施方面,如居室独门独户、加锁房间、设有隔离室等就是为了使人能相互分开,较少或不进行交往,减少环境刺激,确保个人私密性的空间环境。
与秘密相反的是公开交往,如前所述“交往”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出于交往的需要,房子的相对位置很重要,因为它可能决定人际交往的次数与频度。根据人际交往的相近原则,人们通常与相近邻居的友谊要比住得较6的其他人更为亲密。而人的室内交往活动则完全受空间环境所制约。为了适应人的各种交往需要,现代居室的设计更为注重公用空间环境的构思。现代居室设计中都有较大的公共部位,体现了多功能的设计思想。客厅、休息室、健身房等能让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谈,共同活动。可以说,以交往需要为本的设计理念已越来越主导着现代生活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这正体现了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安全”更是人的基本需要。城市里无数幢居民住宅,其中大多数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高层公寓的犯罪率远比花园公寓或私人住宅高得多,而且楼层越高,犯罪率也越高。这是因为:其一,高层公寓居住的人比花园公寓或多层住宅多得多,人数的增多意味着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居民越来越少,要认出陌生人(不是本公寓的人)越来越困难,这就给罪犯有了可趁之机;其二,高层公寓设计上本身就存在许多容易遭受攻击而无法防御的地方,如电梯、洗衣间、楼梯、走廊等都可能给罪犯作案提供条件,而太平梯与后门则为犯罪作案后迅速逃窜提供了路径。为此,现在部分高层公寓在结构上已有所改变。将容易给罪犯提供作案便利的场所,改造得更为公开与明显。例如,通过公寓窗户对入口处的俯瞰,可以增强对入口与门厅的视觉监视,使陌生人在进入之前就被注意。又例如,公寓长廊过长,犯罪发生率较高,为此现在的公寓长廊已大大缩短。公寓结构上的此类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安全需要。
三、心理学在工作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工作场所是一个人一天中呆留时间较长的环境,诸如办公室、学校、医院等都对人影响较大,它们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和工作效率,因而如何设计工作环境,早就引起环境心理学家的注意。
1.办公环境
环境心理学家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对现代办公环境作了大量探索,从办公坐椅到办公室的大小、布置均作了细致考虑与精心设计。在办公坐椅方面,研究人员在测量了成千上万个人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个平均的身体尺寸。然后,依据这个尺寸,提出椅子设计的各种指标,诸如椅子离地面的高度,座位的深度,靠背的高度以及扶手的尺寸和方位等,使办公座椅达到最佳设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纠正了不良姿势,增进了身体健康。办公环境主要指办公室的大小及其布置。办公室的大小千差万别、容纳的人员数也相差悬殊。典型的办公范式有三大类,即单间式、“牛栏式”和风景式。传统的办公室是单间式。面积小、人员少,少则1人,多则几人。小的办公环境能使同室的办公人员之间有较高的亲密度与凝聚力,受干扰因素少,工作效率相对较高,但与本室之外的人员接触较少,不利于沟通和交往。“牛栏”式办公环境适用于政府和大企业的办事人员所用,整个办公面积可容纳几十至上百人,最大的如同一个足球场这么大。在该类办公环境中,办公桌以队列形式排列,每行以狭小的走道隔开。这种办公环境的优点在于,能使办公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交往,便于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其缺点在于,环境较为复杂,不利于集中注意力,因而工作效率有所降低。风景式办公环境集单间式和“牛栏”式于一体,是现代较为流行的办公环境,尤其在欧美更为普遍。风景式办公环境一般是一个大形整间的办公厅,能容纳十几人,几十人直至上百人办公,每个办公人员占有一小块空间,彼此没有隔墙,完全敞开,但用书架、屏风、植物等低于四英尺的陈设将整个办公环境隔成一个一个小的办公单元,形式上使大小办公室浑为一体。风景式办公室除了具有造价便宜、维修方便、便于搬迁等特点外,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强化人际沟通,有助于组成一个凝聚力较强的团体,消除了由于隔墙而造成的物理与心理上的障碍。当然,风景式办公环境也有不足之处,敞开式的办公环境几乎没有个人独处、噪音响、干扰大、注意力不易集中,因而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所以,作为现代办公环境的风景式办公室确实应辩证地加以评价。2.教学环境教室是主要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室是方形或长方形房间,其一端是讲台,供教师讲课之用,与讲台间隔一定距离,成行地排列学生的桌椅。传统教室的这种设计模式,虽然有利于部分学习动机高的学生接受知识,但由于教师与学生间隔一定距离,客观上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屏障,抑制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此外,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教师板书的内容,而那些听觉不良的学生可能听不清教师的话语。为了克服传统教室的弊端,有两种形式的教室已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一种是用大桌取代成排的个人用桌椅,大桌由小桌拼合而成,位于教室中央,学生围大桌四周而坐。这种教学环境有助于使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另一种是大型的电化教室。内设有几百个舒适的软坐椅,每个坐椅都配有翻板,便于学生作笔记。教室还有多媒体投影仪及其辅助设施和齐全的扩音系统、现代化的照明系统。这种教室的造价虽然昂贵,但学生在这种教室中听课感到十分舒服,听觉与视觉效果也十分理想,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
3.医疗环境
医院以治疗疾病、恢复病人的健康为宗旨,因而医疗环境的设计应有利于医生对病人进行监诊和护理,以及满足病人的种种需要。目前,在环境心理学家的参与下,现代的医疗环境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但主要体现在病房大小、布局和满足病人的需要方面。
病房既是病人的生活环境,也是对病人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环境。传统病房有大有小,五花八门。小的病房仅一个床位,大的病房能容纳下十几个床位。病房究竟以多大为好?对此有不同看法。心理学家认为,小的病房居住的病人少,有利于保持环境安静,便于病人读书、睡觉、与医生或家属进行亲切谈话,也有利于病人在生活上保持相对独处与对空间需要的满足。但过小的病房往往使病人表现出被动和孤独,甚至产生恐惧与焦虑,尤其是单人病房。反之,大的病房因居住的病人多,有利于病人交往。交往活动既有利于加强病人间的友谊,也有利于消除孤独,转移病人对自身病痛的关注,培育良好的情绪状态。但是,过大的病房因病人、家属频繁进出和谈话,使病房难以保持寂静,影响病人休息、睡眠和治疗。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病房不宜过小或过大,适中的病房应居住2至4人为宜,这种思路已体现在病房设计之中。
目前,在病房布局的构思中,也受到了环境心理学家的启发。传统的病房是按长走廊结构设计,病房一间挨着一间,护士值班室位于走廊结构的中部或末端,护士监护病人需在走廊中来回走动。远离值班室的病房的病人如要招呼护士,就需等候较长时间,致使病人和家属感到担心,唯恐病情突变时,无法得到及时抢救。为此,许多医院的病房布局已有了新的构思,以环形结构替代矩形长廊结构。环形结构以医生值班室为中心,病房的分布呈辐射状,类似车轮的轮辐,使所有病房与护士值班室的距离相等,便于护士对病人进行监护。这样,既减少了护士对所有病房进行监护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消除了病人担心,使他们觉得护士就在身边、有利于他们安心养病。
事实上,住院的病人在病状上是有区别的,有的严重、有的稍轻,有的已接近康复。这些病状不同的病人的活动能力相差很大,对交往与娱乐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医疗环境的设计并不能仅包括病房、值班室和卫生间,还应包括娱乐室。在娱乐室中,病人可以在一起聊天、下棋、读书、看报、看电视,促进交往,调节心态,有利于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