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个人是聪明或愚笨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记忆却是其中的主要指标之一。所谓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事实上,人从事过的活动、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等都能利用记忆在大脑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并在一定条件下,得以恢复或再现。这样,过去的经验就能融入当前的活动,对认识与改造事物发生影响。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作用
凭借记忆,人才能不断储存与提取知识,发挥才智,使自己聪明起来。相反,一个人如没有记忆力,即使接触的事物极为广泛,但事后都会忘得一干二净,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种人的智力水平会永6处于新生儿状态。从这意义上讲,记忆力是一切智慧的根源。现实生活中,记忆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通过良好记忆的发挥,我们能进行想象、思维、言语等心理过程;能吸收、积累、扩大、巩固和提取有关知识、经验;能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学生的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他的记忆能力,那些记忆力强的学生能自如地从记忆库里提取所学的知识进行答卷,考试成绩自然比较好。作为一个科学家、教师、商人、律师、医生必须不断地记住大量的资料、数据、人名、日期、人貌等,那些能把自己经验过的东西随时在大脑中反映出来的人,就有了巨大的优越性。他们在记忆的良好发挥之下,能为思考问题提供必需的材料。因而,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推理非常合乎逻辑,判断合情合理。这就是他们容易成功,比别人取得更多成就的关键所在。所以,有人说:良好的记忆力等于成功。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参观了一个服装博览会后,之所以能记住许多新型服装的款式与颜色,依靠的就是形象记忆。利用形象记忆不仅能记住事物的视觉形象,还能记住听觉的(如曲调)、嗅觉的(如气味)、味觉的(如味道)、触觉的(如粗细)等形象。
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凡事件总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因而情景记忆总以一定的时空为背景。例如,某年某月自己曾到过某地或参加某项活动,这种与时空相联的事件的记忆,就是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易受时空限制,易受各种因素干扰,容易遗忘。
语义记忆是以词义所蕴含的知识与规律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形象与事件,而是概念、定理、公式、规则等所反映的事物的意义、性质、关系等方面内容,具有抽象性。该种记忆亦称为“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个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凡对个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情绪、情感,都会在一定时距内保留在大脑中,成为情绪记忆。例如,毕业话别、获得博士学位、亲人故世、地震灾害等重大事件所引起的激情、狂喜、悲哀和恐惧等情绪体验,都能长期保留,久久挥之不去,致使某些鲜明的情绪记忆具有一次成形、经久难忘的特征。俗话说:“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形象地刻划了情绪记忆的稳定与深刻。正因为如此,情绪记忆常常成为个体行为的动因,它能推动人去从事某些活动,或制止某些行为,以避免伤害性事件重演。有时引起情绪记忆的具体事件随着时间推移已完全遗忘,但事件留下的情绪效果却会长期存在,并经常呈现在脑海中,如习惯性恐惧就是如此。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将一个人幼年时期遭受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痛苦事件看作是成年后引发其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
电视片《恐高症》中描述的情节正是精神分析派传统思想的反映。
运动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骑车动作、游泳动作、各种技能动作经练习掌握后,即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重复操作,仍能保留而不会遗忘,运动记忆对学习、工作、生活都具有实际意义。良好的生活习惯、熟练的行为动作与技能都以运动记忆为基础。
根据反映事物特征的信息在人脑中保留的时间长短,又可以把记忆分为三种,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瞬间的记忆。当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官后,这些刺激信息就能在记忆系统中保留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这种信息保持,即为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是感知事物所不可缺少的。例如,电影或电视画面上的人物原本是静止的,而我们的视觉系统却将它们看成是动态的,这是瞬时记忆在起作用。同样,我们在眨眼时,仍能保持知觉的连贯性,也是瞬时记忆在起作用。瞬时记忆有三个特性:第一,保持信息的时间跨度仅为1秒钟左右。此后,刺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会逐渐变弱,直至完全消失。信息逐渐减弱,称为“衰变”;第二,原刺激信息会被新刺激信息抹掉(或掩蔽)。瞬时记忆的这一特性保证了旧有信息的及时退出,而使新信息能顺利进入。新旧信息在瞬间得以替换,使我们能清晰地获得客体的物象,否则我们将会看到一集重叠的物象,以致什么也看不清;第三,瞬时记忆不受“注意”影响,即这种记忆与是否集中注意力无关,只要客观事物处在视觉范围内,如不加注意,也能产生记忆效应。如加以注意,记忆信息便能在记忆系统中延长保留时间,转为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尽管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记忆,但它却是人接受信息的源泉与处理信息的开端。由于它的存在,才为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反映客体特征的信息,也为深度加工信息,形成知识、经验,提供了原材料。
短时记忆是信息经由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典型的短时记忆是“查号打电话”,即从电话簿上查到一个电话号码,将它记住,并根据记忆去拨号码,与人通话,通话结束,查获的电话号码已完全遗忘,这种短暂的记忆即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也有三个特性:第一,保留信息的时间跨度为1分钟左右。如要使保留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以长期保持,须借助于复述。记忆信息经反复复述,才能使其转入长期记忆状态。例如,要牢固地记住一个电话号码,就要默念多遍,这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必由之路。如不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只能服务于当前活动,使用后即被遗弃。有人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贪多求快,一个新单词仅拼读数遍就转入下一个新单词。结果,对每一个英语单词都处在短时记忆状态,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第二,与当前的意识状态和操作活动相关联。短时记忆的功能在于加工、处理信息,以顺利完成当前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工作。为此,短时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或操作记忆。短时记忆操作的信息来自二条途径,即客体提供的即时信息和大脑长时记忆库提供的知识信息。短时记忆能综合运用这二种信息,服务于当前的活动或工作。例如,医生要给病人诊断,既要依据病人诉说的、听诊的、化验的等多方面提供的信息,同时又要从大脑的长时记忆库中调用相应的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然后将二方面信息综合,通过分析、研究,作出诊断,开出处方。对不同的病人,短时记忆须操作的信息各不相同;第三,有一定广度。广度是记忆材料呈现一次所能记住的最大量。经研究,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其短时记忆广度的平均数是7±2。该数具有相对稳定性。
长时记忆是信息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对长时记忆的过程、特征、机制等都已作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在本章的后几节中作详细介绍。至于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在方式,一般认为有二个特点:第一,静态性。短时记忆信息具有动态性,而长时记忆信息则具有静态性。信息一旦转入长时记忆之后,就被相对持久地储存起来,犹如货物进了仓库一样。如要提取,就要花时间到仓库里去调运。正因为如此,刚发生的事件由于还保留在短时记忆中,处在活跃状态,因而回忆起来轻松、自如;而过去发生的事件,已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要回忆、利用较为困难,既费时又需意志努力。当然,长时记忆信息的静态性是相对的。人的一生会持续不断地向长时记忆系统增添信息,同时已保持的信息又会因种种原因而丧失,但这种丧失的速率远比短时记忆要慢得多;第二,有序性。长时记忆尽管包括个体在整个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其信息总容量相当惊人,但不同形式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相互连接形成结构极为复杂的有序系统,便于主体意识能尽快从系统中提取信息,适应当前各种活动的需要。
三、记忆的机制
“记忆”是智能特征的主要体现,是智能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早在18世纪,人们就已普遍认为记忆是神经痕迹或印迹作用的反映。洛克(J.Locke)在他的“白板论”中对记忆的印迹作用也作了隐含的表述。随后,巴甫洛夫提出了“暂时神经联系说”,以解释记忆经验的形成机制。进入20世纪后,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记忆的机制研究逐渐由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于是记忆痕迹的分子基础便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从历史上看,记忆痕迹的分子基础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瑞典神经生理学家海登(H.Hyden)首创了一种技术———能从脑中分离出单个神经细胞,从而为精确地分析脑细胞中的大分子含量提供了条件。1959年,海登和埃依海泽(Egyhazi)合作从事记忆痕迹的分子研究。他们使受试白鼠处于一种强制学习新技巧的情境中:走迷宫或长时间在一根铁丝上行走以掌握平衡技巧。一段时间后,从学会技巧的白鼠脑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对脑细胞中的大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这种白鼠脑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含量要比在通常方式下生活的白鼠高12豫。
从理论上讲,如果RNA真是记忆的分子基础,那么破坏或阻碍RNA的分子合成势必会影响生物个体的记忆行为。为检验这种推论,美国生理学家科恩先使涡虫受训,当涡虫学会某种行为后,即以核糖核酸酶处理涡虫。结果证明,核糖核酸酶确实消除了涡虫对该种行为的记忆。
此后,在有关记忆痕迹的分子研究中,世界各国的生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做了大量实验。这些研究技术与实验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先让动物进行某种学习,然后分析动物脑神经细胞内的RNA含量,或者给动物注射RNA酶或某种药物,使动物脑神经细胞内的RNA的合成加快或阻断,再检查动物的记忆有无变化。这类实验不同程度地说明,脑神经元内RNA含量的变化对长时记忆确有影响。既然RNA含量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记忆,那么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会不会影响记忆行为呢?根据生物化学理论,RNA仅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而蛋白质才是生物功能的体现者。生物的一切功能都由蛋白质来执行,但是蛋白质功能的分子基础———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则受RNA的信息所控制。由此不难推论出记忆功能理应会受到脑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加强会使动物更容易形成复杂的技能,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条件反射活动会遭受限制。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如果在白鼠学习走迷宫之前注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白鼠学习后4小时的保持无明显影响,而对学习后6小时、24小时以及一周后的保持有明显影响。这说明蛋白质可能与长时记忆的巩固有关,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很可能是倒摄遗忘效应的基础。另有实验表明:破坏动物的脑下垂体,使脑肽合成受阻,除引起疾病外,同时也影响记忆;而注入小分子肽则可恢复动物的记忆力。①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说明,生物大分子(RNA,蛋白质)的变化确实能影响记忆状态。因此,生物大分子(RNA,蛋白质)作为记忆(智能)载体的概念就此而确立起来了。
在确认RNA、蛋白质是记忆的分子基础之后,有人坚信,生物工程能实现脱氧核糖核酸(DNA)在不同个体间的自由转移,作为记忆载体的RNA、蛋白质也一定能在个体之间迁移。如果实现了这种迁移,不仅能为记忆的分子基础理论提供依据,而且许多记忆失常者或某种类型的智力迟钝者将获得新生。因此,这种研究的社会性、伦理性以及科学意义比器官移植还要深6。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科学家纷纷加入了“记忆(智能)迁移”研究的行列。
1970年,伯恩以涡虫为实验材料进行“迁移”研究。他先使涡虫形成对光的反应,即一出现光就给予电击,逐渐使涡虫形成对光的退缩反应。接着,将涡虫切成两段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其头部和尾部再生成的涡虫仍保持着对光发生退缩反应的特性。伯恩进而将对光能发生反应的涡虫碾成碎片,喂给没有受过光训练的涡虫吃,再对这些涡虫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些涡虫居然也获得了对光发生退缩反应的特性。因此,有人认为这种不同个体间的特性迁移是由贮藏记忆信息的大分子维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