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晴”无常
西汉末年,外戚王氏当权,后来王莽篡位改朝换代,把姓刘的江山换成了姓王的,建立起历史上的新朝。
王莽做皇帝后,一扫汉室的旧规,本想树立自己的治国大制,缔建自己的正统方略。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莽是一个泥古不化的人。
王莽治国的施政思路是:干什么都要从经书中去找根据。今天看到《尚书》这样讲,他就下一道诏令;而同样的事情,到明天时他又会想到《春秋》中的不同说法,接着又下一道不同的命令。
史书上讲王莽喜好改变制度,而且他那一时期的政令繁琐得很,以至所下的诏令多得积压了一大堆,人们真不知道该怎样办。
王莽做皇帝的第五年,中国东北、西南的少数民族,都趁中原政局不稳,经常在边境骚扰活动。王莽下决心要平定四夷。到边境作战,战马是少不了的。为了购买战马,王莽下了一道命令,要中原的十二个郡国拿出四十五万匹布帛去买战马。诏令一下,各郡国的官吏都到处向百姓催征,弄得鸡飞狗跳,毫无安宁可言。
各郡国按照王莽的诏今,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布帛,一时间到处都是运输的人流。那些运输的苦力大都是乡间的农夫。为了输送布帛,他们丢下了田里的农活,告别了老小妻室,千里肩挑背磨,把布帛送到指定的地点。
可正当布帛已经筹集过半时,王莽因母亲生病,下了一道诏令,说暂时不征集布帛了。
在此后数年当中,王莽对不征集布帛的事情再无下文,征收了的布帛怎么办?大家都不清楚。结果举国一片劳民伤财。
两年后,王莽仿照历史典籍中《周官》的文字,把中原分为六郡,六郡又各分为数县,接着他又从各种经书中搜罗字句,开始确定各郡县的名称。
后来王莽发现他前面订立的郡县名称,在史书上存在不同的说法,这样他就又改,长时间改来改去的结果是,一个郡的名字,会前后改换五次。结果弄得一个地方的百姓,连自己的生地究竟该叫什么地名都不清楚了。
后人发现这一时期王莽所下的诏书,常常是为了说明一个地名,往往不厌其烦地去追根溯源,这里现在名什么,以前是什么,以前的以前是什么,搞得相当繁杂,以至成为笑料。王莽政令无常,他的改制就成了一场历史闹剧,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上王莽的悲剧,在《易经》讼卦上九中有所体现,并暗合其中的道理。
讼卦·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这是讼卦的第六爻。锡,赐给。鞶带,大带。终朝,形容时间短暂。褫,夺取。其爻是说君主赐给某人大带,在一次上朝的时间内,竟三次赐给,又三次夺取。形容人君为政,朝三暮四,反复无常。
王莽篡位取代汉室后,一系列热衷于复古改制政令不断的行为,前后相乖,反复无常,与此爻爻义相通。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治国如烹小鲜。煎小鱼不停去翻动,就会鱼烂满锅。王莽改制号令反复,失败是必然的。治国如此,办事也是这样。做一件事情今天这样做,明天那样办,后天又一个方法,是绝不会办好一件事情的。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专一的精神。
2.无常、归零的境界
易经的“无”与现代管理学的“0”管理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处。现代管理学的“0”管理方案是通过将决策归零上升到易经“无”的境界,是一种在管理决策中游刃有余地发挥隐性秩序、“自生自发”文化的有效管理。
利用易经智慧实现对“无”的管理,首先必须修炼一颗“无常心”,将心境反推至“无”,即空灵的境界。
中国易经哲学对道家的影响深远。易经“有”与“无”的思想对道家“无常”境界的理想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家讲“空灵”,空灵是一种建立在“有”与“无”基础之上的大“无常”。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所谓的“无常心”,绝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要求我们不但不能固执一己之见,而且还要有一颗厚实博大的包容心,要有一个海纳百川的大胸襟。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常”和前面提到的历史上王莽治国中的无“常规”之策还是有区别的。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对老子的“无常心”作了精彩的解说:“举世都是我心。去了我心,便是四通八达,六合内无一些界限。”“无常心”正是要做到“去我心”,达到“举世都是我心”。显然,“无常心”这样的境界,恐怕只有把自己的心“修炼”到空灵、静虚、清灵,即“无”的境界,才能达致。
在老子看来,世俗中人,往往装满了自己的想法,固执拘泥,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样的心犹如一块顽石,不仅不可能突破自身、超越自我,还往往带着一孔之见、一己偏执,由此步入“死地”。所以,圣人应该“无常心”,解放自己的心灵,使自己达致意志的自由。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个“虚极”、“静笃”的境界就是一种“无”的境界,也就是“无常心”的境界。
现代领导管理学对建立在易经智慧上所展开的“无”管理,是把一种世俗的“无”、常见的“无”,推翻上升到智慧的“空灵”。说到“空灵”,许多人会理解成闭门修炼,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修道士。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在我们平凡朴素的生活中,追求达到一种智慧人生的升华过程,就是一种“空灵”,我们人生的脚步如何能够迈入一种理想的“空灵”境地呢?先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去我心”,做到“以他人之心为心”,我们就会得到这种人生的大空灵。
一个充满睿智的领导管理者,也是一个“举世都是我心”的人,当他的双脚迈入这样的境地时,他“无常心”的智慧同样也是能够达致的,事实证明领导管理者的这种“空灵”的“无常心”的心性修行,对于组织管理来说有五大作用。
一是“无”的心境有利于增强思维的敏感度。
“无”是空灵、静虚、清灵的境界,属于人类意识里比前意识、潜意识更深层次的“空灵层”;这样,所有这些前意识、潜意识层的丝丝律动,都将在这一“空灵层”裸露无遗,所以思维的敏感度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二是“无”的修养有利于增进组织内部的和合度。
正是因为思维的敏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故它愈能深入到人的“真-智力的根部”,进而愈能觉察组织内部参与互动的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的种种“不一致”,并且还将有望进而察知产生所有这些“不一致‘’的真正根源。找到了这些根源,组织内部的和合度就有望得到空前的增强,至少是将能实现真正”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是“无”的修炼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
“无”是一张白纸,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可以描绘出最靓丽、最美好、最宏伟的蓝图。不仅如此,“无”的境界不仅能更清晰地透视“真相”,而且,“无”与“愿景”…将远比彼得·圣吉所说的“真相‘’与”愿景“之间的距离更远,也因此必将产生更为强大的”创造性张力“。
四是“无”的境界有利于增进人的包容度。
“无”的境界的“无极圈”,佛家称之为“圆觉”,意思是圆满之灵觉,即指佛家所觉悟之道,周备圆满,毫无缺漏,就像这个大圆圈。显然这只有觉悟到了最高境界,才能觉通此道。
道家把这个圈称作“金丹”。这“金丹”指的是以自体为炉鼎,自气为药物,抱一守“中”,炼心养气,养修身性,达到一种“静”、“虚”、“空”的境界,用图像来表示,就是这个大空白圆圈。
显然,能达此境界的人,当然就能做到“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五是“无”的境界有利于培养人的公德心。
“无”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也是一面“照妖镜”。因而,前意识、潜意识层丝丝恶念的律动,将都不可能逃出“无”的法眼,因此而有望唤醒人们内心良善的美德。
现代管理中领导管理者的归零、归“无”的“无常心”境界,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潜意识层,而是我们所说的“空灵层”。
我们这里所说的“空灵层”,是指人的“真正智力的根部”,它将能使人思维的敏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不仅潜意识层的丝丝律动会裸露无遗,所有那些隐形秩序、隐陛知识、自生自发的文化之类的东西也必将会倏然凸显,现出原“形”。显然,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着手对这些“无”的东西的管理。所以,不仅“无”中会生“有”,“无”中也会生出“无”,进而实现以“无”管“无”。
现在管理学对“无”的有效管理,其理论直接针对的是组织内部那些隐性知识的管理,认为组织中应该重视那些附着于员工身上且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关键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这些关键性知识对于一个组织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组织正是依靠这些关键性知识支撑的。关键性知识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这些关键性知识非常隐蔽,它们附着于一些员工的头脑之中,随着调动、升迁、退休、亡故而使这些隐性知识流失。
有人提出要运用“模式语言”来管理这些隐形知识,办法是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梳理成一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而得以保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可以在今后解决同类问题时重复使用。
隐性知识的特征正在于它的隐秘性,而通过模式语言加描述,可以使之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化,变成一种模式。模式是流动的标准,标准是凝固的模式。模式语言的活力正体现于它是一个开放的、流动的标准,进而成功地实现了对“无”的“标准化”管理。
无和有在易经中是相互辩证的。在领导管理学中,通过对这些“无”的管理来完成对“有”的控制,实现真正的“不管理”。
“无”中可以生“有”,因为通过对“无”的管理,让我们可以走出“控制的怪圈”,实现真正的“不管理”。
3.易经中的人际变通智慧(上)
易经讲“守正中孚尚和”,守“正”、据“中”都是吉祥的,反之失正是不吉祥的。
“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如若这样,世界就是有序的了,就不会有祸乱产生了。
社会上种种祸乱产生乃是某些人不安分之故,比如君不安君位,不负君主的责任,臣不安臣位,失臣子的职分,那么,这个天下就乱了。一个家、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也是如此。
《周易》推崇的第二个处世法宝当是“中孚”。“孚”,诚信的意思,“中”,在这里表示出自内心的意思。
前面我们谈到,《周易》的哲学是主体论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周易》谈主观能动性包含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和同于人”“富以其邻”。
《周易》强调“中孚”,在争取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中,要靠“有孚”,即靠诚信。诚者,真也。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挚信才能换取挚信。
当今世界人际的维系,有时并不完全靠金钱、权势,也要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信赖和相互帮助。而这些属于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东西又往往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得、用权势可以掠取的。《周易》强调“孚”实在是深刻之至,非饱经人世沧桑者不能有此体会。
《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周易》晦卦六爻,由阴阳爻组成。阴阳爻各有其位。一、三、五爻位为阳位,二、四、六爻位为阴位,阳爻据阳位,阴爻据阴位,这叫当位。如若不然,则叫失位。当位叫“正”,失位叫“失正”。
六爻位中,二、五爻位又尤其重要,它们分别据下卦上卦中间的位置,故称中位。如果是阴爻据二位,阳爻据五位,则又中又正,称“中正”。
在《周易》中谈到“孚”之处很多,十几个卦中都出现这样的字眼,几乎占全部的三分之一。这些出现“孚”字的地方,大多阐明这样几个道理:一、如果缺乏诚信,就会出现思想隔阂,就会产生纷争。
比如讼卦,卦辞就说,“讼,有孚窒惕”。
就是说:为什么会去打官司呢?是因为彼此的诚信被滞塞了。这话说得很对。人与人之间,难免不发生利害冲突,但如果能开诚布公,相互谦让,至少不会闹到非公堂上相见不可的地步。
二、如果有诚信,则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或好上加好。
比如小畜卦****爻辞说:“有孚,血去惕出,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