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淋巴循环障碍
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在体内有着密切的联系。静脉回流障碍可直接影响淋巴液的回流。此外,因发炎受压和异物的阻塞或手术中被结扎等,都可以造成淋巴液的回流受损。然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淋巴管之间有着丰富的吻合支,个别小淋巴管发生阻塞并不会造成淋巴管回流障碍;只有当较大的淋巴管发生阻塞时,才会导致相应淋巴管的扩张和局部组织水肿。淋巴液长久淤积在组织中,能刺激局部纤维组织增生,使其局部组织变硬。如患血丝虫病时,当丝虫寄生在下肢淋巴管内,由于淋巴管炎和淋巴管的阻塞而引起周围组织增生,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发硬,称之为橡皮腿;若淋巴管因丝虫阻塞、管腔扩张而破裂,淋巴液流入胸腔、腹腔,或随尿液排出,形成乳白色的尿液,称之为乳糜尿。
第六节再生和愈合
身体局部遭受损伤之后,不论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有修复的可能,在医学上称之为愈合。创伤所引起的组织缺损可以靠附近正常组织的增生而填补,这一过程又称为组织再生。因此可见,再生是愈合的物质基础,即愈合的完成必须依赖组织再生;如组织不发生再生,就没有愈合的结果。
一、再生
人体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很不一致,凡平时易受损或生理条件经常发生更新的组织,其再生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弱。具体地说,人体的皮肤、黏膜、纤维组织、小血管、骨髓、肝细胞等再生能力较强,肌肉、软骨、神经纤维再生的能力较弱,中枢神经(脑、脊髓)的神经细胞则无再生能力。再生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完全性再生指再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与创伤破坏的组织完全相同,不完全再生指缺损组织被肉芽组织代替,最后形成瘢痕。这两种不同的再生主要与不同的组织再生能力有关。
组织的再生能力虽然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但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因素,年龄小的再生能力较强,年龄大的则再生能力弱,故同一种损伤发生在儿童身上则愈合较快,发生在老人身上则愈合较慢。又如全身营养、局部血供等因素对组织的再生能力也有影响,全身营养和局部血供好的,其组织再生较快,反之则较慢。
二、创伤与愈合
创伤愈合的过程,因伤口的大小、深浅、有无感染等情况而有所不同,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浅表创伤愈合,浅表创伤是指皮肤浅层的擦伤,伤口表浅。
二是简单伤口(外科伤口)的愈合,简单伤口是指组织破坏少,而无细菌感染的伤口,最常见的是外科伤口。
三是复杂伤口,复杂伤口是指组织损伤范围大,破坏严重,同时还伴有细菌感染的伤口。
创伤愈合的过程中,细菌感染、伤口中有异物、血块和坏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伤口的处理必须及时和彻底,防止感染,以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伤口局部血供情况的好坏也对伤口的愈合影响极大,如原先局部血供不好的下肢出现伤口,往往愈合迟缓,而形成下肢皮肤慢性溃疡。此外,全身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c等成分对创伤愈合中肉芽组织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应给予适当地补充。
第七节肿瘤
肿瘤是指人体某一部分细胞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失去正常细胞基因的调节控制而发生的异常增生、局部形成肿块的一种疾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位于第二位。
一、肿瘤的种类
根据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其组织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的名称常在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的后面加一个“瘤”字,如直肠腺瘤、背部脂肪瘤等。恶性肿瘤可包括来自上皮组织的癌,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来自中胚层组织的肉瘤,如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等;来自造血细胞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何杰金病等。另有一些肿瘤形态结构和行为上不能归为良、恶性者,称为交界性肿瘤,如甲状腺****状腺癌、腮腺混合瘤、葡萄胎等。
良性肿瘤属于良性生长,速度缓慢,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生长,无转移,与正常结构相似,对患者机体影响不大;而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生长方式为浸润性生长,有转移,分化程度差,异型性大,有核分裂,对患者影响大,可造成恶病质。
鉴于良、恶性肿瘤治疗和愈后的不同,正确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某些肿瘤起始为良性的,以后转变为恶性,如肠多发性腺瘤可恶变为腺癌;相反,有些恶性肿瘤如皮肤癌发生在体表,易被发现,及时切除,愈后良好。
二、肿瘤的病因
至今不明。多数学者认为肿瘤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常见的因素有下列几种:一是化学性因素,如工业废气和霉变食品中的********等;二是物理性因素,如x射线、中子射线等;三是生物性因素,如寄生虫、病毒等。
肿瘤是否引起症状以及引起什么样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良恶性、体积的大小、生长速度、所在部位以及是否分泌特殊物质等因素。良性肿瘤常不引起症状,恶性肿瘤都随着病变的发展而使症状逐渐加重,医学上常称为恶病质。
三、肿瘤的预后
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故需密切注意癌前期病变,同时对具有癌症信号的患者作定期随访。
常见的癌前病变,如皮肤黏膜慢性溃疡、放射性皮炎、烧伤瘢痕、老年性角化病和黏膜白斑,消化系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多发性胃肠道息肉,生殖系统的隐睾、包茎、宫颈糜烂、葡萄胎,还有乳房囊性小叶增生、乳房导管****状瘤等。
所谓癌症信号,常指下列表现:全身各处的肿块,尤其是锁骨上、耳下、颈侧、腋窝等部位的肿块,肿块质地坚硬,较为固定,无明显压痛,近期内增大迅速;腔道器官的自发性出血,如呕血、便血、咳血、血尿、****流血等;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低热;经久不愈的溃疡,突然增大的黑痣,长期不吸收的肺部阴影;消化道功能的异常,如进食后胸骨后不适、吞咽不畅,上腹部隐痛、闷胀伴食欲减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和便形的改变等;持续性的发热伴肝脾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第八节免疫与疾病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有为数众多的致病因子,但多数人并不发生疾病,主要原因是人们有免疫力。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在进化过程中与各种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作斗争获得的。
免疫不仅使人们能够抵抗外界的各种致病因子,同时对体内有时出现的衰老细胞和肿瘤细胞也有监视作用。免疫能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使人体保持生理平衡。当免疫功能异常时,可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如免疫反应低下,则发生免疫缺陷病;免疫反应过高,则引起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和人的年龄、营养状况、内分泌系统功能等有关,除少数因先天性缺陷可致免疫反应低下外,人们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增加营养等提高免疫力。
一、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整套参与免疫反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总称为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是免疫细胞起源、发育、成熟和定居的部位。免疫细胞除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外,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一种比较原始的干细胞,一部分随血流迁移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的影响下,增殖分化称为具有细胞免疫作用的“T细胞”,另一部分干细胞则在骨髓或肠道淋巴组织中发育成熟,称为具有体液免疫作用的“B细胞”。
成熟的T、B细胞分布到脾脏和淋巴结,定居在一定的部位,它们在人体内不断地产生、循环和更换,对进人人体的异物进行捕获、处理并发生一系列反应。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T细胞占60%,~80%,B细胞占20%~40%,共同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接触病原生物并与其斗争,所以人出生时就具有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力,这种免疫没有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特异性,一般不很强,发挥作用快。包括皮肤黏膜的屏障、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体液的杀菌、治疗作用。
屏障作用避免感染最简单的方式是阻挡病原体进入机体。
皮肤与黏膜构成体表屏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和排出病原微生物。当皮肤受到损伤,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时,皮肤的屏障作用被破坏,易发生严重的感染,甚至造成死亡。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起清扫异物的作用,如受寒冷、吸烟等有害气体的刺激,可使纤毛损伤,黏膜屏障作用减弱,此时易患感冒、气管炎、肺炎等。此外,皮肤黏膜还能分泌一些杀菌物质,皮肤的汗腺能分泌乳酸,使汗液及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皮脂腺能分泌脂肪酸,可杀灭某些细菌和真菌。
吞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作用,吞噬细胞遇到病原微生物可将其吞入,并利用细胞内的酶等将其消化、杀灭。因此,如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也容易发生感染。
体液因素人体正常体液中也存在许多能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入的物质。如血清中的补体,有协助抗体溶解细菌和加强吞噬的作用。唾液、泪液、乳汁中的溶菌酶,可破坏某些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裂解。
干扰素
当病毒侵入组织细胞后,细胞可产生一种蛋白质,称为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抗原与特异性免疫人体经预防接种或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后,可以产生针对该种微生物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其他传染病并无作用,因此称为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较非特异性免疫除具有针对性外,还有反应更强的特点。但在初次反应时,不能立即发挥作用,需经过一段诱导期才能产生免疫反应,再次反应则产生快,作用强。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因此,抗原一般是非自身的异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马血清或异体皮肤。抗原的分子量较大,具有比较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抗原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和体液进行免疫,并能与细胞免疫中的致敏淋巴细胞及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抗原称为完全抗原。如抗原只具有后一作用,而无前一作用,则称为半抗原。
抗原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然后传递给T、B细胞。T细胞被激活后经过一系列过程成为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应答反应的一群致敏淋巴细胞,可以排斥异物,起保护作用。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最终成熟为浆细胞。浆细胞可分泌多种具有免疫作用的球蛋白,称为抗体。抗体可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消化道或呼吸道分泌液中。抗体能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如抗原为毒素或病原微生物,与抗体结合后则失去毒性作用和侵袭力,因此抗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机体受抗原刺激到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一段诱导期,约5~7天左右,抗体出现后可逐步升高,以后维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一般抗体可维持半年至几年。如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已消失的抗体可迅速地当量升高,称为回忆反应。这是因为经过初次接触抗原后,体内可保存一部分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第二次接触抗原时,这些细胞能迅速分化增殖,故抗体产生快而多。抗体产生的动态对计划预防接种很有价值,例如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接种,比一次接种的免疫效果好。在诊断疾病时,也可根据病人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相应抗体不断升高,来作出相应诊断。
三、免疫在医学上的应用
防治人对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可以通过生病、隐性感染而获得,也可用人工方法如预防接种某些抗原物质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方法有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通过接种疫苗等获得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疫苗有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卡介苗、麻疹疫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是通过注射含有特异抗体的免疫血清,使人体获得免疫,故这种免疫作用出现快,但维持时间短(一般仅2~3周)。常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有抗毒素,如破伤风抗毒素(TAT),常在受伤后立即注射以预防破伤风。胎盘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是分别从胎盘组织和正常人血清中提取出来的且含有大量抗体,故也有被动保护作用,可用于麻疹或甲型肝炎的预防。
干扰素是一种有免疫作用的蛋白,由病毒等物质诱导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而产生。干扰素可作用于细胞,使其处于抗病毒增殖状态,可用于预防或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干扰素还有一定程度抗肿瘤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等都能非特异地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被用于某些肿瘤病人作为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