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当你具备对抗主流的智慧,你的投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应用价值投资法时,必须有能力在大众疯狂地买进时卖出,在大众疯狂卖出时买进,甚至在事情似乎越来越好的时候抱着一种怀疑态度。但即使是老练的投资人,要做到这一点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好比看到赌场里的老虎机在一个小时内连爆10次大奖,或者说股票价格两个月里大涨了一倍,而你却不敢进场投资是一样的。
本质上,价值投资法不只是一套方法,它也是人格心理特质的一种展现,是由经验、知识和渴望投资获利所形成的心理状态。纯粹的价值型投资人必定也是纯粹的价值搜寻者,他们对好商品,不论是在外面吃一顿晚餐,在超级市场里购买各种商品,还是在车市里挑选新车,在房市里寻找自己喜爱的房子等,他们都不愿支付超额价格。那么,又如何分辨价值型投资人和非价值型投资人的异同呢?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这两者的区别:
●价值型投资人会去租一盘3元的录像带,而不会跑到电影院支付一二十元看一场同样的电影。
●价值型投资人会等待丰田或福特车降价促销时才换新车,而不会在新车型刚面市的时候就赶去凑热闹。新款车将意味着要支付多得多的钱。
●价值型投资人会购买一包简装无牌子的麦片,而不会去买一盒包装精美、所费很贵的品牌麦片。
●价值型投资人会在春天来临时以5折买进冬衣,等来年冬天时穿,而不会在冬天时跟着大家一样冲到商店里高价抢进冬衣。
●价值型投资人不会购买标价几百元的比妮填充玩具,而会以更低的价格买下仍然会使小孩玩得很尽兴的普通玩具。
这些消费行为模式和投资有何关联?有!上述各例中,价值型消费者总是会去寻找低价买进的机会,或去寻找价格较低的替代品。我们绝不应将这类行为视为贪图小便宜,相反,他们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不愿意为商品支付超过“公平市场价格”(fair price)的价值观念。当然,公平市场价格这个概念是难以捉摸且又十分主观的,要设定一个公平市场价,就必须在买进前判断该商品的价值。例如,在决定租借录像带而不去看电影时,消费者就必须设定花20元看一场电影实在太贵的观念,自然,花二三元租借录像带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同样,消费者不去购买标价30万元的别克轿车,但两个月后当其价格大降了2万元之后,消费者就会觉得它物超所值了。事实上,上述例子有其共通点,即以低价买进好的商品,或者买进同质的替代品,这比高价抢进同样的东西要划算得多。
不理性的市场
股票市场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和其他商品市场有别的地方,有时它是世界上唯一能让投资人买到比合理价值更昂贵的东西。投资者从其他投资人的投资行为中寻找确定感,买进大家都趋同的股票,他们被教导在某股票或股市技术面走好的时候买进股票,也就是买进那些收盘价创新高、成交量放大,或突破移动平均线的股票。股票市场也诱使投资人只使用股价来衡量公司市值,对多数投资人来说,股价上扬代表了公司内在价值好;反之,股价下跌则表示公司的内在价值恶化。显然,股市是形成投资人这些错误观念的场所。大家都知道,股市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中央市场,让全国、全世界各地的投资人都能到此购买金融商品。纽约华尔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提供上千种金融商品的地方,每日不断变化的价格变动,就像一座巨型的股票跳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没有任何一种价格能维持数月不变的。在股票市场上,价格变化是短暂无常的,而每个人,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有机会设定自己愿意交易的价位。市场上没有库存单位,没有结账区,也没有到下周日截止的换季拍卖,这里的金融商品——股票,仅是根据个人所认定值得的价格进行买卖。
古时候,“公开喊价”的市场相当兴盛,人们在大型户外场地买卖鱼类、香料、丝绸和动物什么的。这类市场可以吸引买卖双方到同一地方来交换信息并比较商品价格。若就这点而言,它们的确相当“有效率”。但是这类市场向来不理性,也向来不会理性。价格是受供求左右的,也因买卖双方对品质和风险所持的观点不同而不同,因为买卖双方事实上并未拥有对等的信息,所以他们会面临经济学家所称的“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的局面。波斯地毯的卖方可能知道地毯早已供过于求,而且50公里外的仓库里还堆放着大量存货;而不知情的买方以高价买到地毯,离开时还以为自己出了低价买到地毯而沾沾自喜。在澳大利亚的超市里,家庭主妇可能会不知道1982年查尔斯和黛安娜访澳时专门制作的金属版5角分币,由于1997年黛安娜的猝死而早已暴涨到了几千澳币,由于这一信息不对称,她在买东西时竟将它当成了一枚普通货币给了售货员。精明的售货员一眼就看出了它的内在价值,欣喜若狂。同样,买方可能愿意溢价买进玉米,理由是他们知道未来一个星期将有暴雨来临,可能摧毁当地的玉米作物,从而使玉米价格可能暴涨,而卖方却并不知道。
许多投资人相信股票市场不会像过去的波斯香料市场那样毫无理性,股市是理性的,股价是有效率的,更不会有便宜存货存在。与此相关的理论认为,全球数以千百万计的人都在研究股市,所以,不会出现股股价高于或低于其真正价值的情况,因为若是发生此类情形,投资人很快会发现其间的价差,并把股价重新推向到一个合理价位上。这个观点最早于50多年前就已提出,嗣后就一再被提出来进行讨论。效率市场论的拥护者、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萨缪尔逊说:“如果聪明人不断在市场上寻求好价值,卖出他们认为已被高估的股票,买进他们认为现被低估的股票,这些智慧型投资人的行为将会使当前折价的股票反映出其未来走势。因此对被动的投资人来说,尽管他们本身不去寻找被高估或被低估的股票,还是会受这种股价模式的带动。对被动的投资人来说,随意投资和采用不同的选股方式,其结果是一样的。”
萨缪尔逊主张投资人不可能持续地从预计股票买卖的时机中获利,因为股价不可能长期被错估。因此以价格和成交量资料预估买卖股票时机的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统统都没有用,无法帮助投资人获取利润。近年来的市场分析师大肆推广萨缪尔逊的观点,他们宣称股市有完美的理性和效率,所有的股价都是公平的,反映出投资大众展望公司发展趋势的共识。因为这些共识中包含了公司的所有相关信息,它的结论不可能出错,所以不论什么时候,股价都会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根据“效率市场理论”,像IBM这样的股票,不论是本益比20倍还是12倍无关紧要。在20倍或12倍两种本益比的情况下,IBM的股价都是买卖双方理性互动引起的。理论上,双方都拥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公平地对IBM价值进行评估。
这自然引发了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即公司的本益比有时是20倍,有时又是12倍,那么又怎么可能有公平价格可言呢?根据效率市场理论的说法,这种近乎随机波动的股价水平,可用来解释某些时间里IBM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利率可能改变,经济可能走下坡路,电脑产业可能经历存货失调,电脑需求可能不断上升,IBM总裁可能要辞去职务,等等,而每则有关IBM的新的信息以及对IBM形成的冲击都立刻被市场投资人所吸纳,进而也就形成了股价的变动。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可能使IBM的内在价值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幅下滑,也可能大幅上涨。
效率市场理论有其自身的优点。就进行交易而言,股票市场,即交易所本身倒是相当具有效率机制的。投资人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报价买进自己选择的股票,不论投资人是投资规模达10亿美元的基金,还是几千元、几万元的小额投资人,如学校老师、退休人员等,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参与市场买卖。
但是所谓的效率也仅止于此。相信股票市场是理性的,就好比把一根缰绳交给了一双看不见的手,你只好举手投降并承认你无法战胜市场。这就像是说“不要白费工夫了,因为大家都说生物老师不会给满分的”,其实这是一种借口。我们必须承认,影响股市变化的还有人的情绪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股市是既不寻常,也不理性的,更不没有公平可言。相反,股市反映了数以千万计的投资人的随机行为,他们为了达到个人获利的目标而做出各种买卖行为的决定。股票市场每一次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动都体现出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在1938年提出的“市场边际观点”(marginal opinion)的特征。威廉斯认为,股市实际上是由数以千万的善变投资人组成,因此不能把它视为具有集体智慧的单一个体。
“我们暂时假设市场上只有一只股票,而且除了投资人以外没有其他人买卖这家公司发行的股票。关于公司的真实价值如何,每个人都非常珍视自己的意见。而究竟什么价格才是真正正确的,唯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然而时间是不会立刻公布答案的,只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表现出来。市场只能表达意见,不能陈述事实。今天的意见只能创造今天的价格,明天的意见创造明天的价格,很少有股价能通过事件的检验证明是完全合理的。就在这个市场里,聪明人和傻瓜都在进行着交易,但没有任何一种人能自己设定价格,即使具有压倒性多数的人的想法也无法对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凡是拥有股票的人都可以自行设定价格。”
在威廉斯提出“市场边际观点”之前4年(即1934年),格雷厄姆也做过十分类似的暗示,他认为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心理设定的:“很明显,证券市场制定价格的过程通常是不合逻辑或错误的,这些过程并非无意识或机械式的,而是牵涉心理层面,因为这些过程贯穿在投资人的心中。所以说,市场的错误就是一群人或一组个人的错误,大部分错误都能归结于三个基本原因:夸大、过度简化、疏忽。”
毫无疑问,股价发生错误的原因是教科书无法解释的。让我们模拟一下埃克森石油(Exxson)这只股票是如何交易的。某投资人买进100股埃克森石油股票,是因为他认为该股股价已差不多跌至谷底,而价格也很合理,他能达成交易是因为某人被他的经纪人说服卖出了100股该股票。埃克森石油股票的下一位买家因在经纪人的账户中有多余现金而想多赚点股利,其交易对手是擅长做技术分析的市场老手,电脑显示他的埃克森石油股已超买。下一笔交易是一位父亲,他必须卖出500股以支付其女儿的婚礼。买方则是一位寡妇,她刚在报纸上读到有关埃克森石油的新闻,对这一只股票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下单买进500股。下一笔交易是5000股买单,一位小企业的老板正为他的员工退休储备计划进行风险分散投资,其交易对手是拥有6万股埃克森石油股票的共同基金,现正试图出手部分持股以降低其在能源股上的风险。
从上述买卖交易情况看,投资人的得失观、目标、局限、新闻渠道等对于事件的解读,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在那一天的6个半小时的营业时间里进行着不同的交易。实际上,当天买卖埃克森石油股票的人中只有5%的人是分析过该公司的前景,并且评估过该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的。剩下的95%的人仅使用了些许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以表明自己并没有受情绪或财务需要的影响,实际上有点自欺欺人。这不是效率,不过是一个把股价涨跌交给起伏不定的情绪任其摆布的市场行为。在每日交易中,供需的确能驱动价格,但供需又是受每个投资人特有的心理力量驱动的,而信息只是人们下单的一种借口罢了。
在最糟的情况下,这种公开叫价系统会引起整体混乱、恐慌和真正的价格无效率。我们从一家在圣路易斯的油井制造管道公司Maverick Tube股票在1997年的遭遇就可见一斑。Maverick Tube股票在9个月内从6元涨到了50元,然后在1998年又跌回到每股10美元的价位。该公司股价疯狂上涨时,公司的获利和净值却并未像它的股价一样增加了9倍。这样的波动率合理、理性吗?Maverick Tube公司在一月份时还只是每股6美元,到了9月份时已到了历史天价50美元,7个月后又几乎打回原地。Maverick Tube的公平市值在某两个价格之间上下波动是合理的,但震荡如此之大,能说是合理、理性的吗?如果投资大众能理性地评估Maverick Tube股价,其股价可能会从每股5美元缓慢地涨到25美元,停留在这个价格水平一直到第二年。然而,就因为市场的贪婪、恐慌、不理性和对公司展望的不确定,却让这家公司的股价在短短一年里经历了惊险的过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