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打败大盘:价值投资法则的精髓
38278000000037

第37章 跋二价值投资,迎接伟大中国投资时代(1)

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24年,持有华盛顿邮报32年,吉列刀片19年,几只牛股几乎贯穿了巴菲特投资的半生,同时也把巴菲特推到了全球最有钱人的地位。巴菲特说:“如果你发现三个伟大的企业,你今生将会变得很富有!”

巴菲特在1987年开始大举建仓可口可乐,到1997年时,巴菲特的可口可乐投资10年赚了14倍。用巴菲特的话,“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公司,哪怕你给我1000亿美元,给我100个全球最能干的经理,要我打败可口可乐,我会把钱还给你,并告诉你,这不可能!”消费类和特许经营的护城河,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偏好!

如果我们以道指、标普500、纳指为样本,选取100家于2000年前上市的美国本土行业龙头公司,将其分为10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10类行业在过去30年里分化是相当严重的。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信息服务229.77倍,批发零售131.34倍,生物医药77.86倍,电子半导体电讯57.65倍,消费品41.09倍。排在后5名的是:文化传播29.97倍,电气28.22倍,机械运输设备及服务26.61倍,金融25.90倍,能源及化工12.74倍。

从个股看,黑马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信息通讯电子、生物保健行业。在100家公司中,收益超过100倍的有17家:家得宝1963.29倍、思科1025.84倍、时代华纳731.38倍、微软578.82倍、甲骨文576.46倍、戴尔547.47倍、安进508.06倍、沃尔玛百货409.24倍、快捷药方258.33、应用材料238.12倍、百思买236.46倍、奥多比215.16倍、联合保健集团202.74倍、沃尔格林179.40倍、英特尔173.96倍、高通159.08倍、劳氏118.54倍。收益低于5倍的有6家:波士顿地产4.24倍、康菲石油3.60倍、罗克韦尔自动化3.56倍、雅诗兰黛3.03倍、新闻集团2.70倍、高盛2.18倍。

当很多人读完上述信息,他们可能会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有像巴菲特一样及早发现想可口可乐这样的优秀公司。可是,眼下当你还不关注那些在中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几十年后,你恐怕也会像那些读可口可乐年报的人一样扼腕叹息自己错过了一生中赚取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利润的机会。

从经济格局看,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正在纳入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中。沃尔玛、家乐福等一些世界级连锁巨头早已在抢占了中国市场后进入到行业兼并重组的新一轮抢占中。不光是商业零售行业集中度在加强,细分的所有行业的兼并重组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到最后,势必形成几家巨大的、最有规模、最有效率的巨无霸龙头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袖。

对中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随着国内区域壁垒的拆除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它们的成长不但表现为行业的自然增长,而且还表现在市场占有份额的非常规提高。例如,在上市公司青岛啤酒身上,我们看到了美国AB公司1960年时的身影。1960年,AB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约10%,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02年,AB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9%。而青岛啤酒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2.5%,它的发展潜力巨大,且前景一片大好。

更重要的是,像青岛啤酒这类中国国内的龙头企业,我们更看好它的是未来利润率的提高。由于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地区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青岛啤酒的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分别为8%和16%,造成青啤净利润极低,仅为3%。而AB公司这两者之和才16%。可以想见,在未来,当中国一旦消除了地区壁垒之后,像青啤这样的龙头企业,将不再需要维持如此高昂的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那么,它的净利润率也会因此而大幅上升。

在中国,像青岛啤酒的绝不是个案,它是当今中国一批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未来10年,随着以“上证50”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的利润增长,且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这将为即将到来的中国长牛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海外资本市场看,当人民币开始第一个10%的升值时,全球资本会像潮水般地蜂拥而入中国,人们接着又会预期下一个10%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赚钱效应,又将诱发更多的全球资本到中国资本市场中来。更进一步看,当欧、美元区投资者投资于人民币资产的证券市场后,由于他们有币值升值部分的补偿,他们在中国股市里可以接受比本国股市更高的市盈率,这将是未来推高中国股市市盈率的又一重要力量。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在大牛市里,当赚钱效应引发疯狂时,人们将不再计较市盈率的高低。日本20世纪80年代股市平均市盈率曾在疯狂的时候达到过60倍,由此可窥见中国股市未来市盈率的可容忍性。

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非常相似的景气状况。1985年,日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黄金发展后,各产业竞争力非常强,贸易顺差年均高达470亿美金。美国联手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向日本施压,要求日元升值,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的“广场协议”。从此,日元从1985年对美元1:260升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点——1:80,上升了足足3倍。在日元升值的强大预期下,全球资本都涌向日本,日经指数也从1985年的7600点升至1990年最高39000点,升了5倍。日本的地产价格也升至历史最高位,东京地产总值一度甚至超过了全美国的地产总值,难怪那时有一阵子从日本国内传出有人要收购整个美国的狂妄叫嚣。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未来人民币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后全世界第四大硬通货,人民币资本崛起已是势不可挡。对一个美元区投资者来说,如果2007年他将1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投入中国资本市场,即使假设存入银行没有利息或资本本身不升值,10年后到2017年,假设人民币升值1倍,他只要卖掉人民币资产换回美元,以美元计的年复合回报率也仍有10.5%。同美国30年期国债5%的收益率相比,回报率要高出一倍。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从2005年中中国央行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已是一个确定而不争的事件,而对这一确定事件进行投资,潜在的风险要比30年期美国国债要小很多。

如果假设中国是一家上市公司,1995年人民币对美元1:8.27,当年中国GDP总值为57733亿元人民币。从美元角度衡量,16年前的1995年,中国经济总规模还只是美国的一个创业板公司,系统及政策风险也颇大。但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入世10年的强劲发展,“中国”这家世界最巨型的上市公司早已今非昔比:2005年GDP总值达到2.4万亿美元,排列世界第四。2007年7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GDP初步核实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人民币21.087万亿元,约合2.70万亿美元,与德国2006年的2.30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GDP仅一步之遥。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又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瑞穗证券亚洲公司的股票调查部长小原笃次认为:“2025年前后中国GDP将超过美国。”

中国无论在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上都已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人民币的汇率却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2005年7月1日,央行放开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幅度,到今天也只是近8%的升幅,因此对外资而言,中国是一个价值被大大低估的巨型蓝筹股。

换一种角度看,美国沃尔玛和微软两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50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万多亿人民币,是目前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5,也就是说仅美国两家上市公司就可以买下1/5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这岂不很荒谬!其实,这里的言外之意是,在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时,中国股市所谓的市盈率还重要吗?正是看到这一严重被低估的事实,以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盖茨等为代表的海外资本操盘精英竞相重仓投入中国资本市场就不足为奇了。“拥有中国资产,分享中国成长果实”,将是未来一二十年华尔街谈论的主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