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38594300000018

第18章 情、理、法

“原文”仁者无知。(《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孟子“仁政”管理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础是它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与人性理论相联系,孟子提出了独特的内向修养理论。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又有那么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认为现实的不道德并非原本没有道德,而是人自己丢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放弃或失掉的“本心”。正因为有了这一基础,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才有“仁”的可能性,仁政管理也才可能真正实施。

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统治也变得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所以说?“亲亲而仁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他认为为政须行仁政,否则就只能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孟子》告诉人们:“仁也者、人也”。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其所异于禽兽的地方虽然不多,而这极少的差异,却是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特征。人类要进步,必须造就高尚的人格。孟子提出“礼”、“义”、“廉”、“耻”乃为国之四维,具体说来是:“无恻隐之心非仁也”;“无羞恶之心非仁也”;“无辞让之心非仁也”;“无是非之心非仁也”。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应该被管理者视为“应有的表现”。只有做到“道德仁义者,互相之用也”,管理者才能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表现,实施符合人性的仁道管理。这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超越竞争原则的仁道管理,做到竞争无情人有情,才能显现人类最高的道德,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劳动者的潜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创造性。

“情、理、法”是被我国传统观念视之为管理的最高原则。“情、理、法”乃是“仁、义、礼”的通俗化说法,代表孔子思想的三种不同层次,构成立体的观念架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瑰宝,过去曾一度被视为所谓封建主义思想被批判。现在看来,这些都完全值得我们很好地去吸收,尤其在在当前管理中,更值得我们重视、珍惜与实践,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人类的发展史和科学的进步史告诉我们,只有合乎人性的管理,才是合理的管理。“情、理、法”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人性化,合理化、制度化”。

“情”显现为管理的“安人之道”,亦即以珍惜、关怀的爱心来消减成员或群体的不安,使其在安居乐业的情境中,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情”表现为管理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