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38726600000007

第7章 狠心告别,狠心拒绝,才能拥抱成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别之苦,如鱼饮水,旁人难以揣度,唯有自己知其冷暖。有时候,为了告别,我们不得不跟自己的内心鏖战。告别过去,才能收获明日的快乐与微笑;告别过去,才会拥有明天的成熟与稳重。

行走于世间,放弃或执着,接纳与拒绝,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如果你想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不妨先学会告别和拒绝吧。当你真正懂得告别,懂得拒绝,那么新的机会才能来临。

告别,才有新的开始

佛家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爱本是甜蜜的,温暖的,让人觉得幸福的。然而生老病死,无常世事,总会无端制造了重重别离。一别三五载,已是难以忍受,更难忍的是阴阳两隔,终生无再见的机会。

然而,告别和拒绝虽令人痛苦,我们却不得不学会告别,学会拒绝。

如果树不会告别过去的严寒,怎么会迎来今日的灿烂?如果花不会告别过去的风雨,怎么会在今日绽放花香?只因为告别过去,你才会有信心迎来明天;只因为告别过去,你才会发现明天会更好。

美国的中部密歇根州有一座为喜欢汽车的朋友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城市,那就是被世界“爱车一族”们赞誉为“汽车之城”的底特律市。顾名思义,“汽车之城”底特律完全就是以汽车作为整个城市的经济支柱,底特律这个城市拥有三家全美排名前五的汽车公司,它们分别是美国通用公司、福特公司以及克莱斯勒公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功在美国推广之后,汽车行业开始迅猛发展,作为美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底特律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底特律一直都雄踞世界汽车销售和生产的第一把交椅,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可撼动的“汽车王国”的气势。的确,底特律的工作大多数全都变成了汽车销售员、汽车清洗员、汽车公司服务代表、汽车加油站服务员、汽车零件更换服务员、汽车构造员、汽车修理员等等与汽车有关的工作。

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到来,日本的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德国的大众制造,以及美国其他地方的各种物美价廉的高性能汽车开始侵蚀底特律面向全球的大市场。这个时候,面对其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底特律的市政府开始考虑要让整个城市的行业开始转型,以免失去竞争力。与其等到那一天,还不如早早地开始转变底特律市的就业观念,增加其他行业的工作机会,为未来着想。

但是,这种“大换血”式的行业转变一开始就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因为现在的三大汽车公司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基本上还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没有看出任何的颓势。这个大好时机,正好是各大汽车行业的赚钱机会,他们不同意让底特律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之城”里关于汽车的行业消失,这事关每个人的利益。但是,随着日系汽车的价格战,德国工业体系汽车的性能战,以及其他好汽车的高新技术的竞争力,三大汽车公司逐渐开始有点儿撑不住了,优势终于开始慢慢地被侵蚀掉。这个时候,底特律的汽车从业者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虽然还是有业务,但是,在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少了,人们开始感到了越来越多外地的汽车开进了底特律城,他们终于在这种压力下妥协了。

于是,底特律的几家大公司自发地开始精减人员,发出了行业改革的信号,放弃掉了一些繁杂的连锁经营店面,同时,开始悄然裁员。底特律的当地政府开始不失时机地让那些失业人员获取到政府有意安排的其他行业信息,让他们自己去转行,从事非汽车服务业。就这样,一边慢慢地精简掉过于庞大的汽车行业的从业人数,一边慢慢开始为其他行业的发展铺好了道路。当新的一轮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各个国家都遭受到了强烈的行业冲击,汽车行业作为美国的支柱行业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地遭到了重大损失,而底特律的三家汽车大亨,也是经历了惨痛的资本洗礼,通用公司甚至已经宣告破产保护了,而底特律本身的经济因为提早做好了预防工作和提供了足够多的空余行业岗位,成功地挽救了不少原本有可能损失掉的经济。告别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底特律,正在从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而且已经开始慢慢变成了多元化行业互相结合、促进的全美模范性城市。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的时候会面临一种抉择,那就是是否要告别自己以前的荣耀和成就,来换取未来的成功或者平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认清目前的具体形势,然后再思考自己原本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做出选择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需要我们牺牲自我成就的话,那么,也就只有忍痛割爱,才能换取更加长远的利益和自身的平衡了。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相信很多年轻人都看过这则广告。

广告的主角,不是我们熟知的红极一时的明星,也不是身姿绰约的模特,他就是这则广告产品——聚美优品——的CEO,一个总是告别过去的上市公司总裁。

2012年,他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迅速蹿红网络,广告中,他讲述的自己创业中遇到的艰难阻碍,以及不畏年轻的豪言壮语,使得“陈欧体”成为热门搜索话题。

翻看陈欧的个人简介,可以用Perfect(优秀)来形容。“其实我还是很为自己骄傲和自豪的,小时候,因为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就直接跳到了初中二年级,16岁的时候抓住了全额奖学金的机会,留学到了新加坡的南洋理工,那个时候感觉也很好,毕竟是一所看似还不错的国外的学校,而且不用学费、生活费……”陈欧好像任何时候摆出来的都是非常具有优越感的姿态,但是并没有人会反感他的这种优越感,因为他的确拥有具备优越感的资本。

上天似乎很宠爱这个从小就聪明的男生。

他留学时学的是计算机,读书期间,人人都玩“魔兽”的时代,他玩进了新加坡《魔兽争霸》赛的前三。大四的时候,他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Ggame,不久,GGgame就吸引了很多的玩家,更是风靡了全球;之后进入斯坦福MBA继续深造,从斯坦福MBA毕业,很容易就找到了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快速顺利地开创成立了Reemake公司;再然后,他发现女性商机,创办了聚美优品——一个化妆品真正的限时团购折扣网站。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对于之前毫无电商经验的他来说,还是冒险了一些,但是正式开始做之后,他便停掉之前的游戏公司,进行聚美优品的全面发展,却再次顺利地得到了徐小平的大力资金支持,没想到业绩直线上升,而且再次获得了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据爆,截至2013年,活跃在聚美优品上面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000万。而就在前不久,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上市,相信“陈欧”这个名字将会被载入纽交所的史册,因为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在纽交所上市的最年轻的CEO。

然而,陈欧似乎并不怎么“宠爱”自己。

他总是在一次次地和过去告别。

当年,他创办的GGgame,前途一片大好,然而,陈欧这个时候对自己说了“不”,他不甘于现状,不满足于自己。因为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他敏锐地发现了自己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弱点和问题,虽然从小有着天才般的头脑,但是出身于计算机专业的自己,似乎对于公司的管理和构架有些力不从心。既然决定了便立即赋予行动,他开始了斯坦福的MBA充电之行。就在他在美国充电期间,他委托的公司管理者却“半路易帜”,他的公司也就渐渐脱离他的掌控,不再属于他了。

他读完MBA,再次回国创办了新的公司,当一切逐渐步入正轨时,他又要做一次告别了。他认为这个时候的游戏创意广告不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和容易了,他需要创新,需要开辟新的、前所未有的途径。于是,一个主打女性美的化妆品网站——“聚美优品”诞生了。这次的转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这个阻碍来源于合伙人的分歧,不仅是因为转型太大,没有任何经验,还因为“堂堂三尺硬汉卖化妆品”。可是陈欧却认为:这个大老爷们儿们拉不下脸做的事业,对于敢于冒险的自己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一次创新。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谁知道初期业绩就还不错,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但是,陈欧并不满足于此,他说道:“聚美优品要做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化妆品的贩卖者,而是引导和教育消费的一个过程,我们用20%的优品去满足80%的消费者,并且引导他们选择更好的产品。”“聚美优品”顾名思义:“聚集美丽,成人之美。”而它的前身其实是“团美网”,“它不仅是团购,更是一个关于美丽的梦想。”陈欧如是解释更名为聚美优品的原因。或许,这也正体现了他感性的一面。

陈欧对自己说了很多的“不”。他说,他读完MBA后不甘愿做朝九晚五的银行职员;他说,其实父母是希望他继续深造,但是他不想读博,他自己根本就不像个博士;他放弃自己的事业进行MBA的深造,并不后悔。他说的最多的“不”指的是:“我不接受失败,我更加不能接受的失败是败给自己。”

2013年,创办聚美优品三周年,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已经为它积攒了足够的人气。一切时机看似成熟,聚美需要一次更大的突破。于是,在3月1日这一天,以“三周年庆典”名义进行全网的大促销活动。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几十万用户蜂拥而至,强大的浏览量导致网站系统出现崩盘,这个时候距离一天的结束还有十分钟左右。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尽管所有技术人员都在亡羊补牢,依旧于事无补。接下来的是,仓储物流的预计承受能力根本顶不住实际庞大的发货量,一时,拿着优惠券挤不进聚美优品网站服务器的,下单却迟迟收不到货的,对于聚美优品的质疑声和投诉声,铺天盖地地卷向了陈欧。“那几天我不敢上网,不敢上微博,尽管之前有评价说我的微博粉丝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很多的明星。我上网道歉,并尽一切可能进行补救,却也只能眼睁睁、毫无办法地看着仓库爆掉。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之后,陈欧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可的完美主义让他睡不着觉,总是想着如何扳回一局。他可以接受失败,但前提是这个失败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当然,这次失败也给了陈欧很好的学习经验,他静下心来,梳理了“三周年庆典”中暴露无遗的缺点和短处——网络系统跟不上暴涨的浏览量、高估了仓储能力,低估了用户热情度、物流处理货物的能力恐怕只能抵得上下单量的冰山一角。这就如同,他制造了一个看似美味诱人的蛋糕,但是到吃的时候,突然发现之前看似“大肚”的胃容量根本装不下整个蛋糕,只能看着它,如鲠在喉。其实能够看到的短处并不可怕,或许还是另外一种幸运,这次三周年庆典事件,至少说明化妆品B2C具有强大的市场和无限的潜能,并且这次事件也并没有打垮陈欧,反而促使他在还不算太晚的时候,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并不断地完善和前进。接下来,陈欧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从仓储改善升级、系统更新强化,甚至到管理层的“换血”和“补血”,花了他将近半年的时间。再次的庆典促销时,所有用户下单的全部货品不超过三天。之前的备战和严格的“军事演习”,为他扳回非常漂亮的一局。不仅抗住了再次蜂拥而至的流量,同时也顶住了仓储物流压力,没有出现爆仓。

陈欧以“不怕认输,不愿认输,不能认输”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聚美优品的品质和实力。如果说创业之路艰难,那么我想最最艰难的是那份执着和努力。面对游戏市场和其他的种种诱惑,陈欧再一次坚定地选择了走自己的路,对其他的想法说“不”。当面对创业伙伴的分歧的时候,往往更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不”,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这种事情很难,但是如果你相信自己的选择,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那么和过去的成就告别没有那么艰难,你也可以像陈欧一样坚定地说“不”。

每个人的生命有限,人人都是在他人生命里匆匆行过。生命就像坐着火车去旅行,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中途有人上车,有人下车。那些与你的生命交汇过的人们,就如同车厢里的旅客,他们中的一些也许会陪着你一直走到旅程的终点,但是更多的人会中途下车,开始另一段旅行。不管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你都应当感激和珍惜。因为在那段唯一的时光里,你们曾经彼此相伴。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一个故事结束了,意味着另一个故事即将拉开序幕。如果你只肯停在原地,迟迟不肯和过往告别,那么你既追不回失去的,也将错失本有可能得到的。

告别从来不是遗忘,告别给了你一个反思的机会。是作别,也是总结。岁月匆匆,并没有多少时间留给离愁别绪。唯有借着告别的机会,你才有时间将过往的一切好好回顾一次。有优点就继续保持,有缺点就努力纠正。只有这样,你才能真的有一个新的开始。

和曾经的成就和荣誉告别吧。它们属于过去的你,却不一定属于未来的你。如果一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那么很容易松懈,忘记还要继续前行。当你沉醉在喜悦中的时候,你的对手正在努力准备赶超。胜利的果实总是很甜美的,但是一次成功并不一定能让你终身幸福。人生很漫长,充满了无数的可能。你只有继续前行,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不要再为昔日的成就沾沾自喜了,荣誉属于过去,而无尽的成功正在未来等着你。

和曾经的失败和屈辱告别吧。虽然它们让你痛苦、狂躁、绝望,但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告别不等于遗忘,你要做的是不让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一味地沉浸在悲伤中,不振作起来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那么你将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即便你重整旗鼓,打算重新开始,不曾磨砺过自己的你也可能会栽在同样的问题上,一次又一次。不管你重新开始多少次,你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

和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告别吧。或许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你支撑下去的理由,但是你的人生除了“复仇”还应该有其他一些东西。仇恨可以激发你的斗志,也会蒙蔽你的双眼。如果你执着于报复,那么有朝一日当你的愿望真的实现时,你会发现你接下来的人生,已经不知道该期待什么好了。告别心中的戾气,你才有机会感受生活的美好。你来人间一趟,总得看看太阳。

如果你想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不妨先学会告别吧。当你真正懂得告别,让自己变得更好时,你才有机会重新开始。

男人们,学会告别吧。告别过去,你才多了一份冷静与睿智,多了一份洒脱与自信。告别过去,明天更精彩;告别过去,今后的人生更加灿烂。

做减法,轻装上阵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而奋斗,有的人可能会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有的人则有可能一败涂地。在总结成功的教训时,我们发现,人生不止要会做加法,更要学会做减法。

一位行为艺术家做过一次测试:拿一大堆气球,要通过一个商店门口。由于气球太多,而且都膨胀起来,根本进不了门。怎样让气球不破裂又能通过门口呢?

许多人都想不出办法,其实方法很简单:把气放掉就可以了。

这个行为艺术告诉我们:做减法,通过人生这扇门会更顺利。

许多人一生都在努力做加法,很少去想什么时候做减法。返璞归真,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其实,冷静想一想,是什么羁绊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什么让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欲望吗?我们能不能学会做减法,将多余的欲望卸下来。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质财富吗?我们能不能做减法,把多余的生活负担抛下。

如果将人生看作一段旅程,那么在开始旅行之前,我们必须收拾行囊,整理行装。而在整理的过程中,带什么,留什么,都需要细致安排。行李过少会给旅行带来不少不便,而东西太多又会成为负累。人生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短途旅行,这一段旅程漫长且崎岖,途中会遇上怎样的人和事都无法预测,与其带着大包小包行走,不如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我们一般所谓的“轻装上阵”,通常都是指舍弃掉那些原本需要的东西,然后达到一种让自己浑身轻松的状态,好让自己随时以一种最为轻便的形态去行动。在人生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令自己释放那些束缚自己的压力和想法,让自己的心灵变得轻盈,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股自信。这种自信就是来源于减少了我们心中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会像一双翅膀一样,带我们飞到成功的彼岸之上。

我们的一生也许会迸发出许多的念头,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念头会被我们保留,成为梦想。为了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要有所付出,有的时候付出的是时间、精力、汗水,但有的时候,同时也要付出我们的思想、观念,梦想是需要我们去妥协和改变的。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舍弃自己心中的那些杂念,专注于做好唯一的一件事,那就是让我们的梦想化为现实,当我们最终能够彻底放下了心里的那份沉重的负担时,才能够重新获得我们自由追逐成功的那份勇气。有了这种纯粹的勇气,才能够让我们心无旁骛地去追求成功。

将所拥有的东西分门别类,有助于帮助我们选择。如果想要拥有一段愉快的旅程,那么,首先,我们需要钱来解决旅程中的吃穿用度。这个世上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很清楚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最初的第一桶金。因此,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平坦,就一定要重视理财。钱的多少并不重要,因为金钱总是来来去去,重要的是看你怎么用。对于会用钱的人来说,即便只是少量的金钱,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对于没有节制胡乱花钱的人来说,再多的钱也不够浪费。

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还应当携带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它们并不重,但是对我们的人生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是诚实、守信、善良、自尊、自信、梦想和兴趣。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它们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不至于迷失自我,并且可以保证活力。

诚实守信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重。如果一个人屡屡失信于他人,那么他将失去别人的信任。而一旦陷入信任危机,那么这个人之后的人生道路将会举步维艰。一个想要走得更远的人,切不可忘记诚信。

自尊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堕落,自信则让我们不至于退缩。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们才可以昂首阔步充满信心地前行。梦想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兴趣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有了它们,我们的旅途将充满乐趣,又不至于迷失方向。

这些都是应该携带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是需要放下的。

首先要放下的,便是压力。身处现代社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保持工作热情,按时完成工作。但是当下多数人都处于高压状态下,这样非但没法保证工作效率,还会让整个人变得心力交瘁。因此在前行路上,一定要学会减压。多数情况下,压力来自于攀比,太过好胜会让自己的压力变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个世上人这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没有必要事事都争第一。只要将你最擅长的最喜欢的事做到极致,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有兴趣和精力,将自己培养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也可以,前提是那是你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为了和人攀比。如果将才能作为攀比的工具,那么最终成就的,也不过是庸才。

卸掉压力之后,你还需要卸下过往。不管这个过往里面是令你开心的,还是令你悲伤愤怒的,你都要学会放下它们。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要学会转换你的心情,调整你的情绪。如果一直让过去的一些事影响你的心情,甚至影响到你的工作,那就得不偿失了。人,要学会向前看。如果一直背负着过去的伤痛行走,那么,你的脚步将会变得非常沉重。当然,并不是过去的所有东西你都要抛下,你要背着教训前行,虽然它们很沉重,但是你要记得背上,直到你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那时你才可以真正放下。

除了以上两种,你要放下的,还有贪婪、傲慢、自卑、忌妒。人人都想让自己生活得好一点,达成一个目标后,便会想着再往高处爬。这是人之本能。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某个限度后,它对你而言将不再有益,反而有害了。多少“成功人士”就是毁在贪婪上了。贪婪容易麻痹你的神经,让你禁不住诱惑,最终迷失自己。

和整个宇宙相比,地球上的人类又算得了什么呢?能够降生到人世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有谁比谁卑贱。因此你不必带上你的傲慢,也不必带上你的自卑。带着自信出发就好,将那些不良恶习远远地抛在后面吧。

如果你想要一段愉快的旅程,那么你现在该好好清一清你的行李了。将那些沉重的可能拖住你脚步的恶习清理出来,带着可以庇护你的良好品行上路吧。

有时候,做减法是痛苦的。但是,为了更快达到终点,我们不得不一减再减。

说“不”是门学问

很多时候,拒绝并不是对他人的冷漠无情,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我们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人与事,由于性格、利益、生活习惯与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考量与出发点,尤其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是永远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一来,与这类人相处势必会引发一些冲突。许多人因为害怕伤害他人而一味迁就,但长久的迁就只会使得自己郁闷、憋屈。这种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拒绝。一旦他人的想法、决定与自己的意志相悖,我们就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将“不”说出来。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事态恶化,并有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另外,术业有专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处理得当。对于那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要坦然说“不”。

当然,“不”也不是那么好说的。有的男人天生性格倔强、好面子,无论什么场合,只要别人找他,哪怕内心再不甘愿,他都会满口应承下来,将“交给我吧,小意思”、“没问题的!你放心”挂在嘴边。这种应承许多时候只是一种习惯,并没有经过周密的思考,所以等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或时间兑现承诺时,便会后悔莫及。因为此时解决问题的时间更为紧急了,别人也无法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法与合适的人,这种紧急时刻再去拒绝,只会伤和气,使双方产生嫌隙。真可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有的男人呢,因为性子过于温和,害怕伤害别人,也不想与人为敌,所以只要别人找他,都会应承下来。这就是常说的“老好人”。他们总是有太多顾忌,尤其是对于亲朋好友的要求与求助更是“来者不拒”,虽然有时他们明白自己无力承担,但害怕伤了自己与亲戚、朋友之间的情谊,只能死扛,劳心劳神不算,一旦失败,更是惹得他人指责、抱怨个不停,弄得关系紧张。

由于不会巧妙说“不”,找不到合适的拒绝方法,最后总是惹得麻烦上身,落得吃力不讨好。与人交往,难免会有需要说“不”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把面子放在第一位,必须有长远的考量,适时说“不”。

巧妙地拒绝他人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研究。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与反复实践,才能将这门学问彻底掌握并运用自如。

在拒绝他人时,语气一定要礼貌、委婉,让他人能理解你的难处,从而不好意思将这类事情强加于你。如果你过于直白地说“不”,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不想帮助他,从而弄得双方都尴尬难堪。在拒绝他人时,除了语气要委婉外,谈话内容一定要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不要说得过于含蓄、模棱两可,搞得对方云里雾里,不清楚你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尤其当对方提出的要求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时,更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解决不了,不然贸然应承下来到时只会失约,从而耽误对方的正事。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

太阳下山后,有个赶路的秀才找不到过夜的客栈,就去敲路边住户的门,想在主人家留宿一晚。那家的男主人刚好不在家,只留他媳妇看家,她隔着门道:“不好意思,家里没人。”秀才道:“不是有你嘛!”妇人焦急起来:“屋中没男人。”秀才道:“不是有我嘛!”

这个故事巧妙点出了说“不”是需要一些技巧的。照常理,家中只有一位妇人,是不方便留宿其他男子的,妇人的拒绝是应当的,但她没有掌握拒绝的技巧,应答时没有切中要点。如若她说“家中男主人不在,妇道人家不便留宿男客,恐有损名声”的话,秀才必定不会多作为难,毕竟读书之人最讲究礼义廉耻。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朋友、亲戚向我们借钱,请求帮助。根据自己的现状,有些请求我们不便接受,但出于某些原因又无法坦然拒绝,这种时候,我们内心便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直接拒绝,肯定会伤了彼此的和气,日后碰面也会尴尬;如果无奈地应承下来,虽然口里答应了,但心里还是憋屈、不乐的;而且虽暂时答应下来,但能力有限导致没有完成,只会使得关系日渐疏远;如果前脚答应,后脚就反悔,那就沦为别人的笑话了。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拒绝向其他人伸出援手。不过帮助他人需要掌握一个度,不能毫无原则地接受他人的请求。如果他人的请求明显不合情理,比如对方为了自己的私利来请求你的帮助,明显损害了你或者是第三方的利益,那么你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他。生活中这类例子非常多,就好像你一个朋友上你家玩,看中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赠送给你的名人字画,他直接开口道:“哎,我家正好差这样一件装饰物,送我吧!”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显得非常无理。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我们每次听到这类请求都会心里郁闷不已,然而无奈的是,又无法坦然对这种无理请求说“不”。

通常,委屈自己接受他人请求,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爱面子,怕破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二、顾虑拒绝别人后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等自己遇到困难时,对方也不会帮助自己了。

三、不善于言语,不清楚怎样拒绝更为合适。

其实只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想要寻得解决之法并不困难,只要掌握了以下几点,便能巧妙地对他人的请求说“不”!

一、要先弄明白对方所求何事。

二、在拒绝前,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合理分析请求事项。

三、在拒绝时,语气一定要温和、委婉,不能板着脸。

四、要向对方讲明拒绝的原因,并且态度坚决。

五、要向对方讲明这次拒绝只针对这个事项,而不是他这个人。

六、拒绝他人时,最好是亲自解释清楚,而不是请第三方代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也难免会碰到他人请求自己。实际上,没有任何人能有求必应,毕竟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学习一下怎样巧妙拒绝别人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不会得罪别人,也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男人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说“不”并不可耻,盲目许诺却又无法兑现,才会遭到嘲笑。记住,在能力范围内的请求要欣然应允,但遇到力不能及的事要坦然说“不”,不会有人因此瞧不起你,因为一颗真诚的心是会被谅解的。

近贤者,远损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群居性动物,必然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明智的人会接近那些贤德的人,远离那些卑劣的人。如此,你才会如芝兰之室,自有高雅之风。

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前往日本留学,他当时选择的专业是医学,因为他在童年时见到了太多生了疾病,但又苦于无钱医治的亲人好友,就这样痛苦地死去,这对鲁迅的儿时时光留下了很重的阴影。所以,他来到日本后,便选择了医学。

但是,令鲁迅感到失望的是,和他一起同样来日本留学的那批清朝留学生,很快就沉溺于日本的糜烂生活中,每天徘徊于日本的花街柳巷和歌舞团中。鲁迅则是一门心思地努力学习着医学知识。这些留学生们见到鲁迅依然顽固地在刻苦学习,纷纷对鲁迅冷嘲热讽。鲁迅完全不为所动,依然坚定着自己最初来到日本时定下的信念。

后来,鲁迅在自己的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悉心教导下,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一日,又是一批留学生在教室外找到了已经放学的鲁迅,他们主动上前邀请他去参加他们周末举行的“天朝留学生群欢聚会”,并且对鲁迅着重说道:“周同学(鲁迅原名为周树人),你已经来到日本差不多有一年之久了,却从来没和我们见过几次面,大家同为中国留日的留学生,也可以算作是同辈朋友了,这次聚会,想必有许多东西是周同学前所未见的新鲜事,你在日本的生活一向都是深居简出的,这次是个难得长见识的机会,不知周同学可否有兴趣与我们这帮同学们聚上一聚呢?”

鲁迅冷笑了一声,对这些不学无术的同学们说道:“想必我周某人一个人待惯了,确实是有许多的新奇东西不曾得见的,哪会像各位仁兄一样,天天往外处跑,见多识广呢?再者,我与诸君不同,各位天天都在努力研究日本的新科技、新发明,周某不才,只会去研究本人的那个小专业,我一清贫学子,怎么可以和各位‘鸿儒’们相比较呢?各位还是请回吧,我在此先祝诸君今晚的聚会办得有声有色,能令各位欢聚一堂。告辞了。”说完,鲁迅看都不看这群人一眼,径直走出了学院的大门。

自此,鲁迅和这班清朝留学生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其他的留学生们也在有意识地孤立鲁迅,以为依靠这种孤立的策略,就会让鲁迅觉得压抑和孤独,最后主动来找他们,加入他们的这个交际圈子中。但是,鲁迅丝毫不为所动,他正在进行更加高深的医学课题的研究,这些人孤立他,反而为他制造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鲁迅正好是求之不得呢。于是,鲁迅成功地避开了这些人的骚扰和孤立,与这个所谓的“天朝遣日留学生”的小团体完全断绝了来往。这样,鲁迅交往的人便都是愿意学习医学知识的学生,以及学识、品德优秀的老师们,这对鲁迅后来的进步功不可没。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这段日子里,主动和那些整天游手好闲的中国留学生们划清界限,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避免了他们这些人的精神污染,保持了自身的思想纯洁和学习热情,如此,他才能够看清国人当时的麻木与冷漠,并且为之反抗、奋斗。

远离那些目光短浅、追名逐利之流,这一点在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身上也体现过。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个物理学上惊世骇俗的学说之后,爱因斯坦立刻一举成名,几乎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物理学家找到他,要激动地和他讨论物理学问题,各大科学杂志的记者和撰稿人也纷纷找他询问物理知识,以及安排他的专门采访和独家报道,每天来找爱因斯坦的人真可谓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爱因斯坦一下子变成了全民偶像,不胜其烦,但是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转移公众和媒体的视线,这令爱因斯坦苦恼不已。

一个休息日,爱因斯坦参加完了一个科学研讨会,刚刚身心俱疲地回到住所,就立刻出现了一批等待已久的媒体记者们。爱因斯坦没有办法,只好请他们来到自己家,他刚刚洗了把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记者们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一样开始了:

“爱因斯坦先生,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您的大名,您将有希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家,请问您做好了这种思想准备了吗?”

“爱因斯坦先生,您在德国的物理科学界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请问您还会继续待在德国进行您的科学研究吗?”

“爱因斯坦先生,我们想采访一下您的佣人,可以吗?”

“爱因斯坦先生,请问您平常在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疲惫过度,甚至觉得很无聊呢?”

“爱因斯坦先生,您觉得德国本地的媒体是否足够热情?您怎样评价他们呢?”

爱因斯坦对这些问题简直哭笑不得,只好一一进行了解答,当他终于回答完了最后一个问题时,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结果,一个迟迟没有机会上前提问的记者又凑了过来,对爱因斯坦问道:

“爱因斯坦先生,您现在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请问,您对怎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否有您的独到见解呢?”

爱因斯坦无可奈何地对这个恼人的记者回答道:“听着,孩子,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必须要有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我通常把它们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出来。”

“那么,请问您所说的公式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年轻的记者自以为能拿到爱因斯坦的独家秘密,立刻来了兴趣,忙不迭地追问道。

“这个公式很简单,X+Y+Z=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面无表情地说。

“那么,这个公式里的三个字母,究竟代表了哪三样东西呢?”记者问。

爱因斯坦一个一个地向这个记者解释道:“第一,X代表着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积极性,还有对科学上的真理所进行的永不停息的努力追寻和探求;第二,Y代表着这位科学家的科学天赋,以及能否抓住机会的敏锐思维,更关键的是,能否有对科学进行创新或者推翻的勇气;第三,也就是要素Z,它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请问这个Z到底代表着什么?”年轻的记者急了,“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需要什么样的要素呢?”

“第三,要素Z,它代表的是,多干实事,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言简意赅地结束了这个话题。年轻的记者一下子变得面红耳赤,尴尬不已,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

第二天,年轻的记者将这次采访记录做成了爱因斯坦的专题报道,立刻在媒体圈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媒体纷纷对爱因斯坦的最后一个“Z要素”进行了质疑,爱因斯坦的这一回答让媒体觉得自己大失颜面,也让爱因斯坦和媒体界的人际关系一下子恶化了不少。从此,爱因斯坦反而落得了个清静,得到了充分的个人时间和自由,避免了媒体界那种无穷无尽的骚扰。

爱因斯坦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个问题所做出的精辟回答,立刻成为了每一份德国报刊和杂志上的头版头条,这个话题甚至还流传到了英国、美国等世界上各个一流的科技强国。爱因斯坦有趣的回答和准确的表述让各国的科学从业者都敬佩不已,同时也很好地告诉了我们,要想婉拒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最好还是尽快明确地说出来,以免让人产生误解,最后吃亏的始终是自己。

那么,我们要拒绝和远离的,究竟是哪些人呢?

第一种,会耗费你大量时间,却不会对你的学识、品质有帮助的人。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和家人朋友的距离越来越远,和网友的距离却越来越近。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交网络上的人际交往都是无益的。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身边有不少人,包括你自己,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和网友的聊天上。如果是聊一些有益的话题,那么无可厚非,但是多数情况下,聊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相互发发牢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闲聊中,岂不可惜!

第二种,远离损友。缘分分很多种,有好的缘分,也有孽缘。对于这样有害的孽缘,一定要当机立断,拖拖拉拉必有后患。远离损友,远离小人,这是交友的基本原则。如果你明知对方不可深交,但是贪图利益不愿放手,那么你只会越陷越深,当你发觉不妙,想要抽身时,已经无法脱身了。

朋友对一个的成功至关重要,切不可大意,必须去粗取精,多结交良师益友。

拒绝无用知识

知识,向来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博学多才的人,总是倍加推崇,认为那些什么都会的人,可以称之为“全才”。的确,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单凭某一方面的知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且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这种竞争压力,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希望自己去成为一个“杂家”,也就是什么都会一点儿的人,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十分失望地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寥寥无几,这其实就是犯了“邯郸学步”的低级错误。其实,很多人都还没有真正明白“知识”二字的含义。

所谓的“知识”,在科学界有着严格的定义,它是人类在自我的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同时也是不断认识人类自身的成果,它的成果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了理论、技能、信息、思维等多个方面。如果将知识强行固定在“学术”上面,未免太狭隘了。

很久以前,有一个传教士和数学家在海岸边上等待船舶,然后他们说到了各自领域的学说,于是开始争论起来,他们的话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才能算是最好的”。传教士对数学家说:“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知识就是我们神学,它讲述了人类的基本起源,同时还给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带来了信仰,它是我们人类的精神支柱,在万能的上帝指引下,我们才有了如今的这些伟大成就,而且,神学发展至今,也诞生出了无数的奇迹,人们为了纪念上帝,创造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等艺术,没有了神学,人类的知识源头恐怕直到现在,还是漆黑一片呢。”

数学家听了之后,嗤之以鼻,不屑地说道:“真是搞不懂你所谓的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请问我们现在的生活里,有一样是你所说的上帝来创造的吗?不!创造一切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不关神学的事儿!而数学就是一切发展的开端,通过计算,才能得出建筑物应该建成的高度,道路该修建多长的宽度,还有和数学相关的学科也一样需要数学的支持。物理学家们通过计算得出声音和光线的传播速度,通过计算得出电力和热力的度数。力学家又通过计算得到了力量的做功量。化学家就更不用说了,各种化学上的公式都是通过数学方法来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的。在生活上,汽车、飞机、轮船、钟摆,甚至就连我们买什么东西,都需要靠数学来计算出花费的价钱,数学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知识。其他的学科,没有了数学什么都不算!”

这时候,两人等待已久的船舶终于靠岸了,船夫招呼这两位客人上了船。在船上,两人依然不依不饶地争论着什么样的知识最伟大,什么样的知识并不是必要的。船夫听厌了两位学者的争吵,他忍不住对这两个人问道:“难道在你们眼里,你们不在意的东西,就不是知识了吗?”这两个顽固的学者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没错,就是这样!”

船夫叹了一口气:“在我看来,知识并不只是你们说的那些,它不仅仅是神明留下来的那些文字、雕塑,还有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也不全是数学带来的机械设计、工业发展,它应该有更广阔的范围才对。”

“那么,我问问你。”傲慢的神学家对着船夫连正眼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你会阅读和背诵《圣经》里的文章吗?”

“我不会这个,我没读过多少书籍。”船夫低着头说。

神学家一声冷哼,不再搭理他了。数学家也急忙问道:“那你知道三角函数和函数轴的关系吗?”

船夫摇了摇头:“这个我也没有学过,我对数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呢。”

“哼,原来是个什么也不会的文盲啊,那就不必多言了。”数学家也很不屑地说道,继续和神学家辩论着谁的知识更好。

船夫又停了一会儿,诚恳地对两人说道:“其实,我认为知识还是应该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天赋,还有自己所处的环境挂钩,比如说你们二位都是大学者,但是不属于同一个知识范畴,你们都互相不了解对方的知识领域,所以就会觉得对方的知识不如自己的好,但是何必要计较这么多呢?神学家又何必非要去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数学家也没有必要去了解神学带来的精神充实,这两者本来就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没有必要互相指责,互相看不起了吧。”

两个学者顿时勃然大怒:“你只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愚蠢船夫,开好你的船就是了,你又懂得什么知识呢?你根本就是和知识无缘的家伙,闭上嘴吧!”

船夫见二人冥顽不灵,便沉默地划着船,不再多说什么了。

不一会儿,天色大变,原本平静的海面上开始吹起狂风,小船开始颠簸起来,两个学者显得很慌乱,他们俩望向船夫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现在怎么会晃得这么厉害?”船夫抬起头来,往海天相接的地方看去,用自己老道的航海经验判断道:“今天的天气很奇怪,远方的光亮在逐渐消失,这阵狂风很有可能会引发海啸。”两个学者顿时吓得惊慌失措,不敢多说一句话了。

船夫盯着神学家:“你不是对上帝很了解吗?神传授给你的知识里难道没有告诉过你这是什么状况吗?”说完,他又冲着数学家说:“你应该很能计算吧,但是你怎么没有算到天气会变化得这么快呢?”二人都涨红了脸,想不出可以反驳这个船夫的话了。

不一会儿,海面上真的掀起了巨浪,两个大学者在船上晕船了,吐得满船都是污秽物,难受得东倒西歪,只有船夫还保持着清醒,屹立在船头之上。眼看着又一波巨浪要来了,船夫回过头来,对两个可怜的客人说:“你们懂得游泳的知识吗?”

两个人已经没有力气多说什么话了,只能无助地摇了摇头,船夫深深地叹息着:“看来你们的知识对我确实没什么用,但是我的知识却至少能让我在这场灾难中活下去。”说完,他一个猛子扎进了翻腾的海水里,不断地向平静的岸边游了过去,并最终成功登陆获救,而这两个一直在争论知识的学者们,则像两片孤零零的树叶,立刻被大海无情地吞噬了。

其实,船夫的观点才是最正确的,知识一定要在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人身上,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在这里并不是说数学和神学是无用的知识,它们的的确确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至关重要的两种知识,但是,它们在茫茫的大海上,都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反倒是一向只关心大海上的航行知识的船夫活到了最后。这进一步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本身永远是有用的,但是要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则必须要在一个正确的环境下才能实现。所以,不要在不适用的地方学习不适用的知识。

这一点,在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世界级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也有过极好的阐释。这本经典的侦探小说的主人公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个脾气古怪,但是十分睿智的侦探,他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奇妙的案件和手法,一旦研究起来,就会变得废寝忘食,直到破解出真相来才肯罢休。但是,一旦遇到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琐事,就会立刻变得焦躁不安,而且显得有些笨拙。这两个极端状态下的福尔摩斯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从一个顶尖的天才变成了一个跌落凡尘的笨蛋一样。

他的朋友华生医生和他就曾经有一次关于“知识”的经典对话:在一天早晨,福尔摩斯和华生分别坐在出租房里的两张沙发上,华生正在看报纸,他对福尔摩斯说道:“啊,真是稀奇,现在还有人反对哥白尼和伽利略提出来的‘日心说’呢,你说这是不是很荒谬?”

“你说什么?”福尔摩斯一脸的不解,“‘日心说’?那是什么东西?”

华生一下子惊呆了:“我的天呀,福尔摩斯,”他惊叫起来,“你难不成还活在两个世纪以前吗?你居然连‘日心说’都还不知道?我告诉你,‘日心说’就是在数百年前由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后来经过伽利略验证,确定现在的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而不是以前所说的那种‘地心说’,周围的星球围绕着地球转……”

华生的话还没有说完,福尔摩斯就没有再听下去了,他拿起报纸又开始看了起来:“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什么呢?”

华生则忍受不了福尔摩斯的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态度了,他对福尔摩斯说:“我们是生活在现代的人类了,不能连这种基本的天文学常识都不知道,你要好好补补课了,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连头都没有抬起来就说:“不,我不需要去补考,这种事情我根本不需要知道。”

华生不高兴了,他对福尔摩斯说:“夏洛克,这是常识,也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它,毕竟所有的人都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福尔摩斯放下了报纸,对搭档华生说:“可是,我为什么要知道呢?我知道了这个所谓的‘知识’对我能有什么实际上的好处和帮助吗?现在你告诉我,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在转,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看来,只要世界不毁灭,而我依然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案子,就算太阳围绕着月亮转,也跟我无关。”

华生更加不理解了:“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是作为一个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你不能不知道啊。”

福尔摩斯说道:“华生,相信我,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类一定要知道的知识,比如说你,你是一个医生,你必须要去学习细胞学、解剖学、药理学,还有各种各样的医学常识,但是其他人呢?他们又不学医,他们甚至不知道手术刀和其他刀具的差别,这对你们医生来说算是常识了吧?可是其他的人却一点儿也不了解,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知道,他们生病了找到你们去看病就行了。同样地,我精通化学、人体学,而且还对各种各样的烟灰、鞋印、测量人体身高和衣着打扮上颇有研究,但是其他哪一个正常人会去学习这些东西呢?我的这些东西就不是知识了吗?这同样是知识,而且对于我来说,我天天都要用到它,简直就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常识。人们之所以丝毫不关心我的这些东西,只是其他人不走我这条路而已,所以也就不能称之为‘常识’了。”

华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他忽然对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整本《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最有趣的一张调查表,对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表

天文学:一窍不通。

地质学:对整个英国伦敦了如指掌,而且对陌生地区的地形判断准确。

数学:只会简单的基础数字运算。

文学:对于前一个世纪至今的侦探小说如数家珍,但是对于其他的文学名著完全不知所云。

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大师级人物,善于把握人性。

社会学:对于人类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犀利准确的分析,但是对于礼貌等方面的学识一知半解。

生物学:对于人体的了解堪称大师,同时善于鉴定各种有毒的植物,但是对于其他的动植物则知之甚少。

物理学:对于人体力学颇有研究,但是其他方面完全不懂。

化学:对各种制剂非常熟悉,对于毒药十分了解,善于分析各种化学成分。

美术:无论是美术历史还是美术作品,一无所知。

音乐:极度喜爱音乐,而且自己会弹奏一两首小提琴乐曲。

从这张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表,可以看出福尔摩斯的知识是极端的“偏科”的,而且很多常识性知识他一点儿也不知道,更别说精通了,但是即使如此,这也完全不妨碍他的日常生活,而且他的破案水平依然是令人钦佩的,他的知识结构恰好能够为己所用,能够尽情地施展他的知识,他的才华就只建立在他了解和精通的知识上,而没有去分心学习其他在侦探行业上无用的知识,所以他才能做到如此纯粹地去进行侦探活动。不得不说,对于福尔摩斯而言,只有自己用得上的知识,他才会去学习和掌握。

最后,让我们用福尔摩斯的一段话来总结关于拒绝学习那些无用的知识:在人们看来,最好是什么都知道才算是掌握了知识,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有些知识其实只适合那些权威性的人物,他们的专业要求他们去掌握这些知识,所以才有必要去学习,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掌握一些基础就足够用了,不要勉强自己去接纳那么多杂七杂八的知识。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空空的阁楼,里面就是用来储藏知识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只将对我们的专业、生活、工作中最有价值的知识保留下来就足够了,其余的知识,不要把它放进阁楼里,以免挤占了该记住知识的空间,导致自己顾此失彼,真正应该记住的知识反而被过于杂乱的知识给挤出去了,这就会让我们得不偿失。所以,想要做一个成功的男人,先要做一个智慧的男人。只有善于做减法,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知识”。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一切来源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都可以称之为知识。

自古以来,从来都不缺少人们对“知识”的赞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形容学习知识的乐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形容知识的博大;“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形容学习知识的方法。如果人生是一片大海,知识就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如果人生是一片绿洲,知识就是使之充盈茂盛的春雨;如果人生是一座高峰,知识就是勇攀峰顶的盘旋山路。没有“知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大约也不复存在。

一个男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成熟男人,“知识”的丰富与否直接体现其气质的高贵与否。“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是内涵的根本组成因素。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知识便吸收,不用区分有用还是无用呢?

的确,无论是哪一种知识,都有其存在的作用和价值。知识的“有用”和“无用”并非是笼统地拉出一条界线来区分的,而是针对每个人自身而言。对于甲来说是有用的知识,对于乙不一定就有用。你给一个IT精英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让他学习,估计他只想睡觉;同样的,你给一个每天都伤春悲秋的文艺青年一本关于C语言的书,他同样如同阅读天书。我们能否说IT精英的程序编程知识是无用的?还是说,莎士比亚式的戏剧是无用的?知识的有用或者无用,放在不同人身上,评判的标准自然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区分哪些知识于自己而言是有用的,哪些于自己而言是无用的,专攻有用知识,拒绝无用知识。

当然,这里的拒绝并不是绝对的拒绝,而是分清主次,自然社会生生相息,知识自然也相连相通。大千世界中的知识犹如浩渺的宇宙,无穷无尽,没有人可以将所有的知识学尽,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只能伯乐识马,有用的便刻苦钻研,无用的便学会拒绝,不要让看似“有用”实则累赘的知识,阻碍真正有用的知识的学习。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往今来,成功的男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攀上高峰的人,他们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克服知识的诱惑,拒绝没用的知识,在自己所熟知的知识领域,学精、学深。反言之,如果一个男人到了成熟之际,还不去区分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哪些知识是无用的,这种知识也学一点,那种知识也学一点,结果到最后只会学艺不精,甚至变得不伦不类。

成熟的男人,需要慧眼识珠,从大千世界的知识海洋里,挑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颗珍珠;成熟的男人,需要心如明镜,从知识之林中,挑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株智慧之树;成熟的男人,需要披荆斩棘,从高耸入云的知识高峰里,挑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条书山路径。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勇敢对无用知识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