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是《孙子兵法》在军事思想上的又一亮点,强调对战争的准备,孙武指出只有经过精心策划的作战方案,才有胜算的把握。
在人性的丛林中,善于精心策划者必然事事顺利,不善于策划者则最终不能成就大事。
1.全面权衡,再作决定
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始计篇》
要从敌我五个方面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为: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才,五是法制。……还要从以下七种情况进行比较,来探索敌我双方的实力: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据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强大?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孙子兵法》在这里主要讲决策要全面而认真权衡,强调做任何事,都要认真思考、权衡,不可急于行动。
做事时大多数人都有急躁的毛病,但这样的确是有害而无益的,不妨让行动慢上一拍,事情往往做得更完美。
办公室里的人就是事情多,有时忙昏了头,再加上你没有全面权衡就容易草率行事,其后果就有点不如人意。
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奉劝阁下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思考,特别是对你容易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更是要再三思考、全面权衡。
比如,有相熟的朋友请你帮忙介绍职员,而偏巧公司里有一个适合的人选,这个介绍人应否做呢?在复杂的办公室里,一切须小心行事。
你心目中的人选是什么职位的?要是下属,首先你要有失去助手的心理准备,并不能让对方以为你不喜欢他,希望他离去。最好是先试探对方的意愿,如果下属也有意思,你的工作也到此为止,一切条件还是留待你的朋友与他直接商谈好了。
这人若是拍档呢?即使新职的发展确实适合他,你还是不要提出来,因为无论拍档另谋他职与否,对你与他之间的关系必有损无益。理由是,他大有可能以为你的好意是另有居心,大家各怀“鬼胎”,将来怎能合作?除非让你的朋友有机会结识拍档,由朋友直接找他商议,则另当别论。
要是这人是另一部门的同事,就比较好办,约他午膳,告诉他有这么一个机会,如果他有意思,你这个中间人就相约他俩自行商讨(你不必在场)。日后这位同事离职,你最好忘记自己是中间人。
又比如,一位同事急急跑来请你帮忙查看一些将要送出去的文件,但你正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只胡乱望了一下,并没有细心翻阅,而且你以为对方早已将错误改正,找你翻看只是多一重保险,所以一切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原来同事并没有小心检视,结果发现数个错处,文件要重做,招致公司损失不少的钞票。这位同事遭上司责备,希望你向其上司解释,错不在他。那你该怎办呢?
不错,你的翻看确是马虎了点,但不必承担所有责任,告诉对方:“我当然要为这件事负一些责任,但要将文件检视清楚是你的责任,我对我所造成的麻烦感到抱歉。”要是你真的向上司认错,其实却会变成在说他的不是,因为没有参与事件的上司会怀疑,或者直接问:为什么他不自己翻阅呢?如此对你们两人都有害无益。
在偶然机会下,你获悉一个秘密——上司跟某同事勾结,利用职权套取公司的一些方便或好处。即使不是直接损害公司的利益,起码是对公司不公平的,看在眼里,你一定有揭发他们的冲动。
然而,且慢,奉劝你作出义举前先详细分析情况。你告发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要撬走他们?还是只收杀一儆百之效?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一下,一旦行动,后果怎样?
老板知道了这回事,必然不能容忍,肯定会辞掉两人,同时会更注意内部的各项制度,甚至立刻整顿人事。此举可能令你成为不受欢迎人物,在公司里被孤立起来。
只要你认定付出这代价是值得的,大可按计划行动。
如果老板是默许那种事存在的,那么你去告发,等于枉作小人了,而且多数无补于事,到头来你或许会被人瞧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上司与同事的勾当;二便是另谋他就,实行眼不见为净。
你加入了公司只有一段很短时间,但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同事们为了博取“勤劳”的印象,都爱在下班后仍留在公司。即使没有工作可做,他们也宁可随便做些琐事,消磨时间。
看在眼里,你很不满意,认为这是虚伪做法,十分不齿,消费劳资双方的时间。但如果你独排众议,做完了任务就准时下班,这既是不合群的表现,又会令老板不满,很容易成为被排挤的对象。
这实在是很恼人的问题,你既不能公开说同事此举是“多余”,但更不想自己白白给比了下去,被认定为不够勤劳。大感进退维谷。
又如果你想向老板晓以大义,那更是愚不可及,因为所有老板必然喜欢员工无条件超时工作的,哪管事实是无此必要。若摆出事实,只会不受欢迎。
告诉自己:慢一点!不要急于采取任何一个行动,那样的结果只能更加糟糕并让你处境更加艰难。
不妨考虑以下的做法:告诉上司,你下班后要上进修课程,所以必须准时下班,这样对任何人也没伤害,你自己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去。
做下属需要获得领导赞许,还要赢得同事们的好评,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要全面权衡,让行动慢上一拍,考虑成熟再去做。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有全面权衡,大处着眼的气度与能力,绝不会莽撞做事。
2.欲成大事,谋划先行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始计篇》
“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强调兵马未动,策划先行。
成功需要计划,需要安排,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做事的程序通常是志愿、计划、行动、力量、效果。没有雄心壮志,就不会有超越时空的意图;没有超越时空的意图,就不会有无可比拟的计划;没有无可比拟的计划,就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就难以取得伟大的效果。从古至今,大事小事皆如此。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父,行动是成功之母。
汉高祖刘邦在平息了梁王彭越的叛乱和杀死韩信后不久,曾为汉朝天下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淮南王英布兴兵反汉,汝阳侯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手下大将,能征惯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道:“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封地以待陛下。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
薛公答:“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我料英布必用此策,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面现悦色,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目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他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生的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汉高祖封薛公为千户侯,又赏赐给薛公许多财物,然后亲率12万大军征讨英布。双方的军队在蕲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后,汉高祖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金鼓齐鸣,挥师急进,杀得英布落荒而逃。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薛公指点汉高祖未战先算,算出英布可以使用的“上策”、“中策”和“下策”,又算出英布必使“下策”。将敌人分析得如此透彻,怎么能不取得胜利呢!由于未战而“算”在先,汉高祖才胸有成竹地打败了英布,平息了叛乱。
如果不懂得在事前计划好,那么,盲目行动只会带来失败和损失。
黄帝百战征伐,周公礼典政制,秦始皇修筑长城,隋炀帝开掘运河,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行动。这些行动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如果他们没有远大的雄图和计划,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效果。
英国百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复兴运动,都是由于领导者有远大的计划和宏大的志愿,才有划时代的丰功伟业,成为后世景仰的纪念碑。
在一个远大的计划之中,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一个大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例如一次战争,应有整个计划,而每一次战役,又有每一次的计划。一个国家建立后,有整个建设计划,而每一部门又有每个部门的建设计划。如政治建设计划,经济建设计划,农业建设计划,教育建设计划,国防建设计划等等。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功,自然有所成就。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成功之道主要是他善于“未战而庙算”——计划。他看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更多的人用花来美化环境。但养花要有一定的空间,不仅费时费工,品种也受限制,而塑胶制成的塑胶花必将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他计划着生产塑胶花。他到塑胶花创始地意大利进行现场考察,回到香港后便集中精力筹备生产。由于比意大利的产品便宜一半,长江塑胶厂精心制作的塑胶花一生产出来便畅销市场,而且还受到欧美进口商的欢迎。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塑胶厂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塑胶厂,29岁的李嘉诚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规划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都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拟订好优先顺序,并且拟订一个详细计划。为什么要拟订详细计划呢?因为计划百密一疏是没有用的。你可能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你可能会被蚊子叮到。蚊子就是你疏忽的地方,你的计划一定要详细,要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来,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依照优先顺序来做。
许多作家创作作品的时候,规定自己每一天需要撰写多少字数,需要搜集多少资讯,需要查阅多少资料,需要真正具体完成的是多少,把它分割下来,每天固定的时间一到就照着计划进行。
你应知道,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有了计划,是提供你做事架构的优先顺序,让你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你需要做的事情。
在人生当中,你没有办法做每一件事情,但是你永远有办法去做对你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就是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办法。当你把优先顺序排定之后,还要彻底执行,保证成功,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
成功人士的计划为什么能够一一实现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为了使计划实现而彻底实行。如果仅仅是计划或是只有思考,那么什么都不会实现。为了要使计划实现,往往有许多事情应当互相配合,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耐心地一一去克服,那么计划也就可以实现了。
计划是成功的保障,计划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如果你是一边走路,一边计划,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台湾第一位研究神经语言学的激发心灵潜力专家陈安之先生曾经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因此,他们的成就总是超越别人。为了成功,你需要事先设定好计划。
千万记住,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机率会大幅度提升,只有行动,没有计划,是所有失败的开始。所以有人说:“没有计划,就是正在计划失败。”你是否也正在计划失败呢?当然,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是,你可能犯了这样的错误——没有计划。
3.要制造必胜的条件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兵法》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译为:过去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必胜的条件,使敌人无法战胜。
孙武说:“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得胜,首先要制造必胜的条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战前预先准备,以造成比敌人优越的态势,为赢得胜利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样,战争的主动权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取得胜利才更有把握。
齐桓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其后继者多平庸之辈,荒于军政,于是齐国逐渐衰弱了。燕国这时乘机发兵,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齐国贵族田单逃到即墨后,面对强敌,积极想方设法复国,为赶走敌人创造条件。
为了加强自身力量,田单同士兵同甘共苦,巩固防务,还把本族人和妻子也编入军中。除此外,他采取各种计谋,为复国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
首先田单利用燕国更换国君之际,暗中派人潜入燕地散布谣言,说乐毅想谋反。燕惠王中计,另派一名叫骑劫的将军代替了很有本领的乐毅指挥攻齐。骑劫志大才疏,田单心中大喜。接着又利用军队的迷信对士兵们说:“老天爷在梦里和我说了,齐国还能够强大起来,燕国准会败落。再过几天,老天爷还要给我们派个军师来,我们胜利的日子不远了。”众人听了,心里乐呵呵的。田单在军队里挑选了一个十分机灵的小兵,让他装作“老天爷派来的军师”,穿上特制的衣裳,朝南高坐。以后田单每逢下令,都要先向“军师”禀告,而得到“军师”的同意后,命令就显得格外有分量。
不久,田单又对城里的老百姓说:“军师吩咐大家,每天早晚两餐前,家家产户都要祭祖,就能得到祖宗神灵的庇护。”祭祖方法倒很简单,只要在自家房檐上搁一点点饭食就可以了。城外的燕军听说城内降下一位老天爷的军师,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后来又瞧见好些鸟儿天天早晚两趟飞到城里,就更加害怕起来。
田单并不满足,又派了一批心腹溜到城外去谈论。他们说:“从前昌国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要好好地待他们,城里人自然不会害怕有什么危险。要是燕国严厉起来,把俘虏的鼻子削去,齐国人还敢顽抗吗?”有的又说:“我们祖宗的坟墓都在城外,燕国的军队真要刨起来,我们可怎么办呐?”这些话传到骑劫的耳朵里,他果真下令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把齐人的祖坟都刨开,还用火把挖出来的死人骨头烧掉了。城里的齐人听说燕军如此虐待俘虏,又在城头上看见燕兵刨他们的祖坟,都哭了。他们下决心要一心一意地报仇雪恨,对敌人咬牙切齿的痛恨使全城人都团结起来了。
这时田单看到时机成熟,便用训练好的1000头犍牛摆开火牛阵,又挑选了5000名身强力壮的先锋。半夜时分,他们在全城男女老少的呐喊助威下,英勇地冲入敌营,一举击溃了敌人。田单下令乘胜继续反攻,终于收复了齐国全境。齐襄王感谢田单的辅佐之恩,封他为安平君。
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条件,而条件是否充分、有利,将直接关系到事情的结果。所以,当准备做某件事时,一定要事先考虑周全,做好准备,以免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充分有利的条件,会让所做的事情顺利完成。
曾经,有家银行忽然传出财务不稳的消息。
当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那间银行马上被挤兑的人潮拥得水泄不通,此时如果处理不当,银行很有可能会就此倒闭。
所幸,该银行的经理镇定自若,他不慌不忙地将库存的现钞全部搬了出来,一面延长银行营业时间,另一面紧急向同行拆借现金。
当赶来挤兑的人,看见现场现金如此充足,不禁相信银行的实力没有问题,大都认为财务不稳的消息应该是个谣言,再加上大排长龙的等待,实在浪费时间,便放心地回家休息,挤兑的人数立即明显变少了。
另外,一些银行大户,看见银行的情形稳定,又想到提领完现金还有被抢的风险,索性相信银行,也省得为自己增添麻烦,这场挤兑风波也就此烟消云散。
另一个例子是,曾经有某家上市公司,因为市场派和当权派争夺经营权,而借着拉拢股权的方式争夺不休。
在股权开始进行登记之后,市场派四处活动,到处请托送礼,拉拢的股权份额很快地便超过了当权派。
在两者股权拉长了距离之后,市场派预估其余小股东不会出席,又见当权派无力拉拢,眼见局势已定,他们便自信满满地认为,一切稳操胜算,所以,便对当权派的注意力逐渐松懈,甚至开始为夺权成功而庆祝。
未料,当权派早就暗中拉拢其余的分散股权,努力邀请他们聚餐欢叙,并在登记截止的期限前一刻,带着小股东全数前往会场,办理登记手续。
这个情况让市场派顿时傻眼,面对这样致命的一击,他们根本无法招架,在完全没有挣扎的余地之下,只能以夺权失败而告终。
所以,懂得创造有利条件能逆转当前的劣势,不但让本身实力陡增,同时也让对手变弱,这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技巧之一,熟知如何运用诀窍,自然能使自己前程一片坦途。
人为即是天意,毕竟真正能改变自己未来命运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我们身边的某些人,都是靠着自己制造出必胜的条件而领尽风骚。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机会就在我们的手中,我们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做一件事之前,制造必胜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有了必胜的条件,事情不仅能够进展顺利,而且,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
4.不办无把握的事儿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军形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武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有取胜的把握,而后才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不然,总是先冒险同敌人开战,而后期望在作战中侥幸取胜。”
作为下级往往在上司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到,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一旦失败了,上司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对你进行评价。
有一个市教委要对全市的中学进行考察,于是让各个学校调出人来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这一市的某一个中学工作,因为他还没有被安排授课,学校就调了他去。起初,他感觉为难,心想自己不仅对本市中学教育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自己刚刚走出校门,又能知道多少呢?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唯有他一个,由于不谙事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这位教师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一下子病倒了。
这位教师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对他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上司委托做某事儿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好,这件事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考虑,然后再做决定。
某教授学识渊博,气质儒雅,颇令一拨拨的青年学子为之倾倒,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在经商潮的冲击下,他也跃跃欲试地兼任了一个什么信息与广告咨询事务所的经理。
一天,某小杂志社的主编经人介绍来到教授家,教授热情而又不失矜持地接待了他,一番寒暄过后,主编道出来意。原来,他们这个小杂志社有心搞一项文化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募集一些资金,想请他出面帮帮忙。
教授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如同面试学生而感到还算满意似地,微微抬起下颌频频点头:“嗯,你们的想法很好,这样搞就对路子了,我愿意帮助那些有作为的年青人。”接着他又蛮有把握地许诺说:“我的学生中现在有许多已经是企业和一些部门的领导了,他们一向很尊重我,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我现在搞的这摊事业。我请他们搞点赞助、广告什么的,估计不成问题。”
教授一次次地满有把握的回话,使主编大喜过望,信心也立时大增,连忙动用各种关系,好话说了千千万,才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名人答应来捧场。
就在主编等着教授许诺肯定能够拉来的赞助款一到,就发布消息的时候,教授忽然销声匿迹了。各路菩萨都已一一拜到,杂志社不但白白劳神费力搭钱,而且从此更会失信于人。后来,朋友碰到教授提起这事,他的两颊不禁泛起了红晕,他叹着气说:“唉,为拉赞助,我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路,好话说了几十车,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谁知那些人原来说的好好的,什么愿意给文化事业投点资吧,什么您出面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可事到临头,该往外掏钱了,就又都变卦了!这下我可倒好,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了!”
有时,对别人提出的请求,我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否办到。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评价自己的办事能力,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否则,虽然平时关系密切,可一旦事情办砸了,反倒得罪了人。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办事儿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办不了的事,就不要硬撑着答应下来,到时误了事儿,那才对不起自己呢?所以,我们做事前要深思熟虑,想好了再去做,不能办没有把握的事儿。
5.善守善攻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不被敌人战胜的在于严密防守;能够战胜敌人的在于乘机进攻。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军队,就像隐藏在极深的地下无法察觉;善于进攻的军队就像从九天而降,锐不可挡,因此能够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孙子兵法》在这一段主要论述“善守”、“善攻”,要善于运用策略,守、攻到最好地步,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解放前,中国的猪鬃有三大中心集散地,即四川、上海和天津,又数四川最大。当时四川做猪鬃生意的古耕虞,地位举足轻重。中国当时的工业极不发达,猪鬃的市场主要在英国和美国,古耕虞与英美商人结成了长期的贸易关系。
有一个叫朱文熊的,其姐夫是中国银行的总经理。这个朱文熊带着500万元来到四川,想要独霸这一方的猪鬃。他找到古耕虞,大言不惭地让他交出市场。古耕虞不答应,朱文熊就下了狠招,抬高收购价格,是猪鬃他就要,想通过垄断的方式,把古耕虞挤出市场。
古耕虞是民族资本家,朱文熊是官僚资本家;古耕虞是一条小鱼,朱文熊是一条大鱼。在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古耕虞知道,要是不打败朱文熊,自己往后就没有好日子过,只要自己能占领着市场,就什么都不怕。古耕虞对四川的猪鬃行情太了解了,很快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朱文熊大收猪鬃,古耕虞就趁着这个机会,把各个山货商寄放在自己那里的次等猪鬃全部售给朱文熊,让他不断地吞吃。与此同时,古耕虞把最好的猪鬃以最低的价格与英国人签订协议。
英国人把两家货一比较,立刻发现一个物美价廉,一个质次价高。英国佬立刻大呼小叫,连呼上当,要求向朱文熊退货。事情一直闹到中国驻英公使馆。
朱文熊发现大事不妙,已经晚了。他根本无力承受退货的结果。因为猪鬃只有国外这一块市场,国内对猪鬃基本没有多少需求。朱文熊没有了市场,留着几船猪毛有什么用呢。事情越发展越不妙,差一点逼得朱文熊跳了江。
朱文熊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来找古耕虞,求他出面调停。古耕虞开始还装傻充愣呢,好像一点儿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逼得朱文熊快给他磕头了,才答应帮忙,但条件也很苛刻,朱文熊必须摘下公司的牌子,滚出四川。
因古耕虞出面调停,英国人答应了赔款了事。朱文熊赔了一大笔钱,摘下了刚挂起几个月的公司牌子,灰溜溜地离开了四川,找他姐夫报到去了。经过这样一番搏斗,古耕虞成了四川最大的猪鬃垄断者,无人能够与他匹敌。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期间。
商场就是拼智力的战场,商业竞争是千变万化的,当环境变化,危机出现时,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注定会失败,只有顺时而为,不断变化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段永平是“小霸王”的厂长、创始人。该厂前身叫中山市日华电子厂。1989年段永平接手,由生产大型游戏机转向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一下子使该厂起死回生。又是他给游戏机命名“小霸王”,创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我们都知道,“小霸王”学习机的前身是单纯的游戏机,它的诞生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而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1993年,段永平的“小霸王”游戏机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段永平注意到,报纸上开始出现游戏机对少年儿童有负面影响的评述:容易上瘾,长时间精力集中造成视力减弱……,有的家长开始投书报社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因为沉湎于玩游戏机而学习成绩下降……
这一市场信息给段永平敲响了警钟,引起了他的思考。最后他决定,产品必须趋利避害,必须更新一种新产品来赢得广大消费者。段永平立即从全国各地招聘来大批电子机械、计算机专业人才,成立产品开发部,加班加点研制新产品。终于第一台“小霸王”电脑学习机问世了。
学习机的原理与游戏机一样,但增加了一个计算机键盘和一个电脑学习卡。从此,“小霸王”算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学习机拥有以下功能:键盘练习、打字游戏、音乐欣赏、中英文编辑、BASIC语言。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被解除了。
“小霸王”学习机的口号是:包你3天会打字。
“小霸王”学习机投入市场可以说生逢其时,正赶上中国出现学电脑的热潮,从而使它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产值犹如变戏法似的成倍增长。如果段永平不为市场反馈的信息所动,而是固守游戏机不变,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了。
一场挑战变成一个机遇,一个机遇变成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此中关键在于经营者能够变通,瞄准需求开发了新产品,以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市场的竞争法则就是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意场上风云变幻,如果不懂得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不仅容易陷入被动,甚至可能毁于一旦。“善守善攻”的聪明之举是在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将可能的败转为了胜,这才是真正的成大事者的本色。
6.切忌疏忽大意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全局的大事,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必须缜密考察,认真研究,不可轻率用兵。这里集中讲了对待战争的态度,体现在一个“慎”字上。这是孙武重战慎战的思想。商业经营、企业生产也是一样,在进入市场前必须对相关的消费倾向、生产趋势及市场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此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济南钟表厂了解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钟表已不再单单作为计时的工具,而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品。钟表行业要发展,关键的因素是要从计时的准确性转移到多样化上来,要美观、典雅、华丽、新颖等等。该厂认清了这一点,决定生产工艺要转变,及时开发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要、外表考究的各类钟表。这一转变,使他们的产品深得顾客青睐,该厂效益也大大增加了。
古语有云:“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二字,在如今这个人多躁进、行险的年头,似乎有些“消极”,因此把它篡改一番,便成“谨慎驶得万年船”。
仓促下决定,会因考虑不周详而失败,所以做决定前要思考再思考,切忌疏忽大意,保证成功的系数最大。
当我们在进行一项工作或买卖时,不要随便地就做决定。也就是说在自己尚未彻底了解清楚之前,不要盲目从事工作。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在要大量订购某种产品时,如面临的压力是,现在不订下来,可能不久以后就订不到。但是自己又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还并不太清楚,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像这种因为怕迟疑而订不到货物的情形,往往会使自己很容易就会轻易妥协,而做仓促决定。这是人类的弱点,也是经营者常遇到的现象。同时也可能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因素。
所以,不管是面临什么情况,在平日就该养成在不了解情况时,绝不轻易做决定的态度。而且不只是自己抱着这种观念,同时,也要让员工奉行这种工作态度。
商场如战场,我们要慎重对待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少出差错,才能一步一步把事情办好。谨慎是一种大智慧,也是成大事者的必修课。
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事情初期的怠惰和松懈。就好像有人患病,开始病情轻微,便抱着无大碍的心理,结果由于延误了治疗而酿成重病甚至丧身,后悔时已经迟了。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达到完美,便要开始走下坡路。企业发展大了,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人心不静、追名逐利时,决策非常容易变味、偏向。所以还是要非常努力,非常刻苦,非常谨慎,做好每一件事。
谨慎性格包括慎言、慎谋、慎行。可以说,凡是善于谨言慎行的人,失败对他们是无可奈何的。因为谨言慎行的人大多思想深沉、思维严谨,遇事考虑周到。他们深深地懂得,言语能伤人也能害己,说话如不加小心,一句话出口,很可能会招惹是非,引起争端和麻烦,甚至会殃及性命。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俯拾皆是。很多人经常等到惹出祸端来,才知道悔之不及。
人生的道路,是通过自己每时每日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每时每日都能有所进步,才能在一生中留下光辉的足迹。其中的关键是起步要正确,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谨慎可以防止失败,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谨慎从事并不等于不自信和自卑,二者截然不同。谨慎从事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困难的一面,想到失败的可能,是为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败。也就是说对于事情不利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这是谨慎;对于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从消极的角度去想,越想越担心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信还是自卑,就在于心态积极还是消极。
做事时,精确与对事情的忠诚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有做事精确的良好习惯,要远远超过他的聪明和专长。绝对的正确和精细,是做任何事情的重要资本,有了这种资本,自然会受到器重,会得到信任。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全副心思放在他的事业上,人人都能谨慎小心地做事,那么人们的人格与品质,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事业也会飞速向前发展。
人们不管做什么事,谨慎的性格总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自然也不能例外。慎于行,是事业必需的规则,是人生必备的性格品质。
7.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武说:有智慧的人,无论处理任何事,都会将利与害一并考虑。权衡利弊之后再去决定作战的计划与计谋,就会使不利化为有利,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孙武的这一思想便体现在做事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些,正所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生意场如同不见血腥的战场。在这场战斗中,目光高远的人,往往懂得以长久发展为重,不计较一时的利害得失。而目光短浅的人则相反,根本就不去考虑长久的利益,为了眼前的得失可能为自己绝了后路,失去更多的东西。这是成大事者的大忌。
真正做大事、成大事的人,都懂得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在一次交易中,正是能够权衡利弊,放开眼光向远处看,才获得了比预期更多的利益,可以说是“一箭多雕”。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其一直固守着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这种墨守成规的经营方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活动中,使九龙仓处于窘况,随之而来的是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
李嘉诚见到这一大好时机岂能放过,他决定:挑战英资,为华资当出头鸟,做香港地方的中资主人,他要全面收购九龙仓!
他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
于是,他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2000万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
九龙仓股交易额与日俱升,自然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感到其中有戏,立即介入,九龙仓股随即被炒高。甚至各大华资财团、英资财团和一些外资财团,也纷纷出马加入,来分一杯羹。九龙仓股水涨船高,只升不降。后来,九龙仓股急窜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的李嘉诚已经成功地控有了九龙仓近20%的股票。为了避免损失和引起庄家反击,李嘉诚分外明智地暂缓再吸纳。而此时,九龙仓集团也已察觉是李嘉诚挑起的战火。
九龙仓的老板马上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但是,怡和的现金储备已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最后怡和系走投无路,为保江山不失,只好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总裁沈弼亲自出马,力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这不能不让李嘉诚感到为难,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岂有放飞之理!可是,李嘉诚就是李嘉诚,在他权衡利弊后,认为不能同时树起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集团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呢。说眼前,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然贷款支持怡和,汇丰与怡和联盟,李嘉诚收购九龙仓肯定落空。这样一来,倒不如卖一个人情给汇丰。
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李嘉诚答应沈弼,不再收购九龙仓。虽然李嘉诚答应不再收购,不过,他还另有打算。李嘉诚知道正欲“弃船登陆”的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龙仓股票,并且志在必得。李嘉诚权衡得失,决定把股票转给包玉刚,让包玉刚去争九龙仓。这样做就避免了与汇丰银行产生冲突,帮包玉刚顺利取得九龙仓的控制权。李嘉诚在九龙仓股票的一进一出间,获纯利5900万港元。李嘉诚既不得罪汇丰,又卖一个人情给了包玉刚。包玉刚最后胜出,入主九龙仓。
包玉刚当然懂得投桃报李,他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既重情又获利。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发展西环的货仓大厦。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而毋需付出地价费,日后利润两家对半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同样是包玉刚的投桃报李。
结果,李嘉诚得到了比预期更多的利益。天机的奥妙是不可思议的,不要说未来的事不可预料,就连目前的事也很难推断。有时让人先饱受磨难后再春风得意,有时让人先得意一番后又陷入困苦挫折之中。有高深修养的人对此看得很清楚,并有一套最佳的对付之方,这就是权衡利弊,放眼远处的收益。
成大事者不能眼光短浅,要能从长远考虑问题,才能有大计划,大目标、大步骤、大行动。
成大事者通常都具有战略眼光,即使他们在决定眼下需要的改革时亦如此。尽管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以目标、质量或价值为导向的,但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问题是”,无疑为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供了催化剂——考虑未来目标是一种来自突破性思维的远见。这是策划能力中很重要的一条,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
独特技巧能帮助你构建一个深入理解问题的框架。你最初的目标排列为你提供了建立可行办法的坚实性。现在,考虑未来有助于你提出自己今后需要的办法。你现在的变革应基于你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
找出目标以后,你下一步要做的是,考虑所有今后的实施情况。粉刷匠、造船人和锯树者都未进一步考虑未来,因而他们无法超越眼前的目标——仅想到把地面粉刷出来,把船造出来或者把树枝锯掉。如果他考虑到自己其行为的后果的话,那么他们眼下的做法肯定就会迥然不同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有人制造开罐头的工具、网球、一种蛋糕混合料,接着就有人来改进这些东西:制造电动开罐头的器具、彩色网球、上敷奶油的混合料蛋糕等。
一旦你实现了某个目标,然后就躺下高枕无忧,不思进取,因为你的潜意识告诉自己你已取得的成功就是最终目标,这是陈旧的思维方式。突破性思维告诉我们,每一种新产品或系统,往往只是一种更新的产品或系统的垫脚石而已。
所有问题毫无例外都会向未来发展。在解决难题时,你应注意自己今后可能再次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做能为你省去不少麻烦事,你的远见有助于改进你目前的解决办法,并能把改进措施纳入进来,以备日后之需。
考虑未来的技巧能使你的思维升华,从而超越第一个解决办法。如果你的机器运转不良,可以让工程师重新设计一个齿轮,使其运行更好。但是,你该问问自己:“是改良齿轮对今后更有利呢,还是找一种完全不同的新办法更好呢?”
考虑未来的技巧激励你去发现新的办法——它可能不能立即实行,但只有朝其努力,你才能生存下去。你眼下的解决办法不过是你面向更好的未来的过渡措施。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安定,人们不需要为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日日战战兢兢了。然而,谁也保证不了在风和日丽的春天,不会响起睛空霹雳。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考虑利弊。